[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模拟试卷239及答案与解析.doc
《[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模拟试卷239及答案与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模拟试卷239及答案与解析.doc(19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模拟试卷 239 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1 分,共 16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马克思主义是在无产阶级革命实践中产生、发展起来的,是无产阶级根本利益的科学表现。鲜明的阶级性和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特性。马克思主义第一次阐明了现代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是要推翻资本主义旧世界,建设社会主义新世界。因此,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是(A)经过无产阶级革命,实现共产主义社会(B)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C)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D)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
2、验和发展真理2 在中外哲学史上,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都有许多派别,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是(A)世界发展的源泉和动力问题(B)世界的唯一性与多样性问题(C)思维与存在何者为第一性问题(D)世界的可知性与不可知性问题3 出卖这首歌的歌词中写道:“你的绝情出卖所有爱情,好梦一下子清醒,感情像个闹钟,按一下就停。”其中,“ 感情像个闹钟,按一下就停 ”这种看待感情的思维属于(A)形而上学的观点(B)辩证法的观点(C)唯物主义的观点(D)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4 科学的物质范畴是(A)感性地存在着的东西(B)科学发展到一定程度所认识的某一层次的物质形态(C)从具有无限多样的结构、特性的具体物质形态
3、的总和中抽象出来的(D)与实际存在的事物和现象无关的抽象概念5 “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蕴含的哲学道理是(A)运动和静止的辩证统一(B)物质和运动的辩证统一(C)形而上学和诡辩论的统一(D)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6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观的重要内容。时间和空间是(A)人类感性直观的先天形式(B) “观念” 的表现形式(C)物质的两种属性(D)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形式7 为什么要用红头绳拴住人参呢?民间有一种传说:人参根茎像娃娃,碰到采参人会马上跑走,只有用红头绳拴住才跑不了。而事实上,是因为人参只在黎明前开花,太阳一出来花就凋谢了,人参混在杂草灌木中极难发现,采参人想要找到人参,必
4、须在黑暗中先用红头绳将其拴住,等天明再找红头绳就容易了。可是,即便科学证明“人参不会跑 ”,仍有人相信, “红头绳拴住人参是因为人参会跑”。这则民间传说所体现的道理是(A)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B)想要挖到好人参必须准备红头绳(C)客观规律是可以根据劳动人民的经验总结的(D)间接经验在实践过程中具有决定作用8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 ”这两句诗蕴含的哲学道理是(A)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B)事物是本质和现象的统一(C)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D)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是事物发展的总趋势9 列宁说:“ 没有人的感情 ,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
5、于真理的追求。” 这句话肯定了(A)认识过程中理性因素的作用(B)认识过程中非理性因素的作用(C)认识过程中直接经验的作用(D)认识过程中间接经验的作用10 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最突出的表现是(A)它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B)它同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平衡性(C)它与社会存在发展变化的不完全同步性(D)它具有历史继承性11 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在谁是历史的创造者问题上的对立,在于是否承认(A)历史人物的作用(B)杰出人物的作用(C)个人的作用(D)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决定作用12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指商品生产者(A)制造某种使用价值实际耗费的劳动时间(B)在劣等生产条件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
6、劳动时间(C)在先进生产条件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D)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13 社会再生产的核心问题是(A)价值如何增殖问题(B)价值和剩余价值的形成问题(C)剩余价值的实现问题(D)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14 投入某种商品生产过程中的劳动量不变,如果劳动生产率提高,在单位劳动时间内生产的商品数量和单位商品的价值量的变化表现为(A)商品数量增加,价值量不变(B)商品数量不变,价值量增大(C)商品数量增加,价值量减少(D)商品数量增加,价值量增大15 资本主义由自由竞争进入垄断阶段,最根本的标志在于(A)垄断
7、代替自由竞争在经济生活中占统治地位(B)资本输出代替商品输出在经济生活中占统治地位(C)银行资本代替工业资本在经济生活中占统治地位(D)国家垄断代替私人垄断在经济生活中占统治地位16 恩格斯指出:“ 德国的理论上的社会主义永远不会忘记,它是站在圣西门、傅立叶和欧文这三个人的肩上的。”这段话说明科学社会主义直接的思想来源是(A)早期空想社会主义(B)空想平均共产主义(C) 19 世纪中叶空想共产主义(D)19 世纪初期空想社会主义17 列宁提出社会主义革命可能在一国或数国首先发生并取得胜利的论断的依据是(A)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必然胜利的规律(B)在帝国主义阶段,资本主义政治经济
8、发展的不平衡(C)资本主义国家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的斗争(D)无产阶级是最先进最革命阶级的原理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34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18 下列命题包含辩证法思想的有(A)“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B)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C) “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D)“有无相生,难易相成”19 恩格斯的物质定义是通过(A)物质与意识的关系界定的(B)一般与个别的关系界定的(C)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界定的(D)认识与实践的关系界定的20 运动的基本形式,除机械运动之外还有(A)物理运动(B)化学
9、运动(C)生物运动(D)社会运动21 意识是(A)人脑的机能(B)对客观世界的反映(C)人的头脑里固有的(D)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22 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介绍了我国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风貌的有代表性的饮食文化。该片在电视台播放后引起了极大关注,产生了广泛影响。通过舌尖上的中国,人们感受到的,不仅有美食的味道,还有历史的味道、人情的味道、家乡的味道,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们从美食中体味深厚的文化意蕴,表明物质的东西与观念的东西(A)总是融合在一起(B)统一于人的实践(C)没有固定界限和本质差别(D)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23 有人经过研究发现:“女人穿得过少会加快全球变暖的速度男人看到穿着
10、暴露的美女,血流加速,体温升高,向周围环境排放的热量也会增加,直接导致环境变暖;男人看到穿着暴露的美女,呼吸变得急促,呼出温室气体二氧化碳的量增加,间接导致环境变暖” 。这种观点(A)属于唯物主义观点(B)属于主观臆想观点(C)属于唯心主义观点(D)抓住了事物的真实联系24 有人认为,“ 整个世界发展过程是一系列突变的积累” 。这种观点(A)是唯物辩证法的观点(B)否认了质变要以量变为前提(C)在实践中容易犯唯心主义的错误(D)否认了量变的必要性25 一个由工程师、物理学家和科学家组成的研究小组进行了为期三年半的观察研究,发现了猫是如何将碟子中的牛奶饮到嘴里,同时在这一过程中又能保持不弄湿自己
11、的下巴。研究发现,猫喝奶的动作简直是在进行“两种物理作用力的完美平衡”的流体力学表演。猫的舌尖刚碰到牛奶的表面就迅速收回,这样猫的舌头和牛奶表面形成一个“ 牛奶圆柱” ,重力将牛奶重新 “吸回”碗里,而惯性将牛奶继续推向原来运动的方向,直到在重力的干预下回落,这个“牛奶圆柱” 是在重力与惯性之间达到平衡而形成的。而猫本能地知道如何保持这两种力的平衡,以测算吮吸一次的时间,确保喝到牛奶,家猫每秒钟吮吸四次奶,每次大约能喝到 01 毫升的牛奶,大型猫会自然放慢吮吸速度,以保持重力和惯性之间的平衡。这一研究过程表明(A)归纳和演绎两种辩证思维方法处于不可分割的联系之中(B)归纳是演绎的基础,演绎为归
12、纳提供了理论依据(C)归纳以事物的共性和个性的统一为基础(D)归纳和演绎相互补充26 真理和价值统一于人类的实践中,主要体现在(A)价值的形成和实现以坚持真理为前提(B)真理必然是具有价值的(C)通过相互引导、相互结合、相互过渡,实现真理和价值的历史的逻辑的统一(D)成功的实践必然是既遵循真理尺度,又符合价值尺度27 列宁说:“ 人不能完全地把握 =反映=描绘整个自然界、它的直接的总体,人只能通过创立抽象、概念、规律、科学的世界图景等等永远地接近于这一点。”这句话说明真理具有(A)相对性(B)绝对性(C)客观性(D)有限性28 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作用表现在,他们是(A)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B
13、)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C)受任何条件的制约(D)社会历史变革的决定力量29 垄断资本的实质在于获取垄断利润。垄断利润是(A)垄断资本家凭借垄断地位而获得的利润(B)超过平均利润的高额利润(C)垄断资本所有权在经济上的实现(D)有利于资本在各部门之间的自由转移30 实现共产主义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其原因是(A)资本主义走向灭亡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B)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是一个长期过程(C)社会主义社会的充分发展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D)最终向共产主义过渡需要很长的历史时期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模拟试卷 239 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1 分,共 16 分。下列每题给
14、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立场。人民至上是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立场。马克思主义政党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一切奋斗都致力于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主义事业的依靠力量。A 选项是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的最终目标; B 选项,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突出特征和理论优势,也是马克思主义科学性的重要体现;D 选项是党的思想路线的基本内涵。因此,选项 C 正确。【知识模块】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2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15、。凡是认为思维是第一性,存在是第二性,思维决定存在的哲学派别就是唯心主义。凡是认为存在是第一性,思维是第二性,存在决定思维的哲学派别就是唯物主义。A,B,D 选项都是干扰选项。因此,选项 C 正确。【知识模块】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3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对哲学派别的区分。A 选项,形而上学的观点具有机械性、形而上学性、不彻底性,否认事物内部的联系;B 选项,辩证法的观点是以全面的、联系的、发展的眼光看问题,承认事物内部的联系;C 选项,唯物主义认为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D 选项,客观唯心主义把客观精神 (如上帝、理念、绝对精神等)看作世界的主宰和本原,认为
16、现实的物质世界只是这些客观精神的外化和表现。题干中“感情像个闹钟,按一下就停”就是用孤立的、机械的以及否认事物内部之间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属于形而上学的观点。因此,选项 A 正确。【知识模块】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4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科学的物质范畴。科学的物质范畴是从无限多样的物质现象中抽象出来的共同的本质,从哲学上作最高概括,物质就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因此,选项 C 正确,选项 D 表述错误。A 选项属于唯心主义观点,故不选;B 选项中,“某一层次”表述错误,属于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观点,故不选。【知识模块】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5 【正确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考研 试卷 政治 马克思主义 基本原理 概论 模拟 239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