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模拟试卷211及答案与解析.doc
《[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模拟试卷211及答案与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模拟试卷211及答案与解析.doc(18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模拟试卷 211 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1 分,共 16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作为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事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是指( )(A)马克思、恩格斯所创立的基本理论和学说体系(B)列宁所创立的基本理论和学说体系(C)既包括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和列宁等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也包括中国共产党人将其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形成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D)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2 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最根本的分歧点是( )(A)是否承认联系(B)是否承认事物的内部矛盾(C)是否承认发展(D)是否承认物质3 物
2、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是( )(A)时空(B)运动(C)静止(D)实践4 唯物辩证法中包含着丰富的理论内容。其中,它的实质和核心是( )(A)质量互变规律(B)否定之否定规律(C)对立统一规律(D)联系的观点5 “是就是,不是就不是;除此之外,都是鬼话。” 这种观点属于( )(A)辩证否定观(B)形而上学否定观(C)诡辩论(D)唯心论6 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 )(A)科学文化实践(B)社会政治实践(C)物质生产实践(D)人类社会的自生产7 认识过程中脱离感性认识,会导致( )(A)经验论(B)唯理论(C)经验主义(D)唯心论8 不同时代的人,由于受到主客观条件、实践水平以及生命的有限性等各
3、种限制,他们的思维具有( ) 的特点(A)至上性(B)非至上性(C)相对性(D)绝对性9 价值评价的对象是( )(A)客体(B)主体(C)主体与客体(D)主体与客体的价值关系10 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是( )(A)人口因素(B)地理环境(C)生产方式(D)意识形态11 上层建筑是指( )(A)政治法律思想(B)社会政治制度(C)建立在一定生产关系基础之上的思想(D)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以及相应的制度、组织和设施12 以交换为目的而进行生产的经济形式是( )(A)自然经济(B)商品经济(C)集体经济(D)产品经济13 私有制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 )(A)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矛盾(
4、B)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的矛盾(C)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D)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的矛盾14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是( )(A)生产相对短缺(B)生产绝对短缺(C)生产相对过剩(D)生产绝对过剩15 生产资料所有制发展至今,经历了几次变化,其先后顺序是( )(A)私人股份资本所有制、个体资本所有制、国家资本所有制、法人资本所有制(B)个体资本所有制、私人股份资本所有制、法人资本所有制、国家资本所有制(C)个体资本所有制、私人股份资本所有制、国家资本所有制、法人资本所有制(D)国家资本所有制、法人资本所有制、个体资本所有制、私人股份资本所有制16 科学社会主义创立的理论根据是( )(A)空想社
5、会主义(B)德国古典哲学(C)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D)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17 马克思主义追求的根本价值目标是( )(A)实现共同富裕(B)实现科学发展(C)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D)社会公正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34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18 马克思主义是在实践中产生的,并在实践中得到发展和完善。这种发展包括((A)马克思、恩格斯根据实践的发展对自己创立的理论不断充实和完善(B)列宁等马克思主义者在领导俄国革命中实现(C)毛泽东思想(D)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19 哲
6、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该问题所包含的内容有( )(A)思维和存在谁是世界的本原(B)思维和存在能否相互转化(C)思维能否认识或者正确认识存在(D)思维和存在是否相互影响20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石,其内容包括( )(A)物质世界的统一是多样性的统一(B)世界是普遍联系的(C)世界的本原只有一个(D)世界统一的基础是物质21 之所以说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体系中的实质和核心,其原因有( )(A)它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永恒发展的内在动力(B)它是贯穿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和唯物辩证法基本范畴的中心线索(C)它提供了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即
7、矛盾分析法(D)是否承认对立统一学说是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对立的实质22 关于现象和本质的辩证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A)现象有真象和假象之分,真象是对本质的反映,假象不是对本质的反映(B)现象和本质是统一的,二者相互联系、相互依存(C)任何本质都通过现象表现出来,没有不表现为现象的本质(D)现象和本质是根本对立的23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它对认识的决定作用主要体现在(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C)实践是检验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的标准(D)实践是认识的目的24 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它的形式主要有( )(A)概念(B)判断(C)推(D)假说和理论25 认识过
8、程中既包括理性思维,同时又包含非理性因素。非理性因素包括( )(A)动机、欲望、信念、习惯(B)理性思维(C)情感、意志(D)想象、直觉、灵感26 关于价值评价的特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A)评价是一种主观随意的活动(B)评价是以主客体的价值关系为认识对象的(C)评价结果与评价主体有直接联系,是依主体的特点而转移的(D)评价结果正确与否依赖于相关的知识性认识27 改造主观世界包括( )(A)改造自然界(B)改造人们的认识能力(C)改造主观世界同客观世界的关系(D)核心是改造世界观28 社会存在属于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是社会实践和物质生活条件的总和,它主要包括( )(A)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
9、以及生产方式(B)意识形态(C)地理环境(D)人口因素29 在一定意义上,社会形态的更替过程是( )(A)合规律性的过程(B)合目的性的过程(C)合规律性和合目的性相统一的过程(D)历史的客观必然性和人们的自觉选择性相统一的过程30 商品价值形式的发展所经历的阶段有( )(A)简单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B)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C)一般的价值形式(D)货币形式31 资本积累所造成的后果有( )(A)资本主义生产的社会性越突显(B)资本越加集中于少数人手中(C)工人越来越贫穷(D)资本主义制度的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必然胜利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模拟试卷 211 答案与解析一、单项
10、选择题每小题 1 分,共 16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概括地说,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为他们的后继者所发展的,以反对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为目标的科学理论体系,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作为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事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既包括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和列宁等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也包括中国共产党人将其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形成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A、B、D 的说法均片面。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 C。【知识模块】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2 【正确答案】 B【试题
11、解析】 辩证法坚持用联系的、发展的观点看世界,认为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的内部矛盾:形而上学则坚持用孤立的、静止的观点看问题,否认事物内部矛盾的存在和作用。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 B。【知识模块】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3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世界是物质的,而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 B。【知识模块】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4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唯物辩证法是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包括一系列的基本规律和范畴,其中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体系中的实质和核心。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 C。【知识模块】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5 【正确答案
12、】 B【试题解析】 与辩证否定观相对立的形而上学否定观认为,否定是外在的否定,主观任意的否定;否定是绝对的否定,是不包含肯定的否定,这就既割断了事物的联系,又使发展中断。它的信条是:“是就是,不是就不是;除此之外,都是鬼话。”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 B。【知识模块】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6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实践的基本形式。实践的基本形式包括科学文化实践、社会政治实践、物质生产实践。其中,科学文化实践实改造自然和社会的准备性和探索性的实践活动;社会政治实践是人们社会生活的一个重要方面;物质生产实践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它解决人与自然的矛盾,同时生产和再生产着人类的基本经
13、济关系,由此决定着社会的基本性质和面貌。人类社会的自生产是人类繁衍的基本形式,但不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故本题正确答案是 C。【知识模块】 认识的本质及发展规律7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辩证统一的,两者统一的基础是实践。感性认识是在实践中产生的,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渡,也是在实践的基础上实现的。如果割裂二者的辩证统一关系,就会走向唯理论和经验论,在实际工作中就会犯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的错误。题干中脱离了感性认识,会走入唯理论;若脱离了理性认识,便会陷入经验论。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 B。【知识模块】 认识的本质及发展规律8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每一个乃至
14、每一代人,由于受到客观事物及其本质的暴露程度、社会历史的实践水平、主观条件以及生命的有限性等各方面的限制,他们的思维又是非至上的,亦即有限的和相对的。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 B。【知识模块】 认识的本质及发展规律9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价值评价是一种关于价值现象的评价性的认识活动,是主体在对客体属性、本质和规律认识的基础上,把自身需要的内在尺度运用于客体,对主体和客体的价值关系进行评判。价值评价的对象既非主体,也非客体,而是对主客体之间的价值关系进行评判。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 D。【知识模块】 认识的本质及发展规律10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生产方式就是劳动者和劳动资料结合的特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考研 试卷 政治 马克思主义 基本原理 概论 模拟 211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