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模拟试卷120及答案与解析.doc
《[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模拟试卷120及答案与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模拟试卷120及答案与解析.doc(18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模拟试卷 120 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1 分,共 16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产生,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其中,马克思主义最显著的特征是( )(A)科学性和阶级性(B)阶级性和革命性(C)阶级性和实践性(D)科学性和实践性2 身体每况愈下的病人看着窗外的一棵树,树叶在秋风中一片一片地掉落下来。她说:“当树叶全部掉光时,我也就要死了。” 一位老画家得知后,画了一片青翠的树叶挂在树枝上。看着这片始终没有掉落的绿叶,病人竟奇迹般地活了下来。故事蕴含的哲理是( )(A)精神的力量可以派生出物
2、质的力量(B)意识对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控作用(C)实践活动可以割断不利于人的联系(D)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3 2016 年,世界经济已经经过“弯道” ,正处于“复苏”阶段,有一个很形象的说法:“超越常在弯道处。 ”一位速滑高手说: “一般情况下,速滑转弯倾斜角在 45 度到60 度之间为最佳,这样滑跑起来更省力、更有利于加速。”经济发展上的“ 弯道”超越,也不是蛮跑,同样要讲方法、重技巧。这一情况说明( )(A)人的直觉感应是推动事物发展的决定因素(B)发挥主观能动性要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前提(C)认识客观规律比直接的实践活动更加重要(D)在实践中人们总是能够总结出经验和方法4 唯物辩证
3、法所理解的发展的实质是( )(A)事物由不完善向比较完善的转化(B)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C)事物的绝对运动(D)物质世界的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5 达尔文将大量观察、实验材料进行研究,得出“生物进化” 这个结论。但他在得出“生物进化”这个结论之前,早就接受了拉马克等人的有关生物进化的思想和赖尔的地质演化思想,这些思想实际上构成了他研究的指导原则,因为有了这些思想,达尔文的研究才显得有目的性和选择性。这体现了( )(A)内容与形式相互作用原理(B)归纳与演绎的辩证关系(C)内因与外因的相互作用(D)可能性与现实性的辩证关系6 生活中我们发现,当一个人穿上竖条衣服时,给人的感觉是收缩感,
4、它会显得这个人稍瘦;当一个人穿上横条衣服时,给人的感觉就是扩张感,它会显得这个人稍胖。这种穿不同纹路的衣饰产生的不同视觉效果表明( )(A)认识受到客观因素的制约(B)实践是认识的基础(C)感性认识有待于上升到理性认识(D)认识的根本任务是透过现象把握本质7 “为了不致失掉文明的果实,人们在他们的交往方式不再适合于既得的生产力时,就不得不改变他们继承下来的一切社会形式。”下列说法中,不能说明上述观点的是( )(A)生产关系的改变是生产力发展的需要(B)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C)变革生产关系是为了适应生产力的发展(D)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生产关系的变革8 阶级社会中,社会形态更替的决定性环节是(
5、)(A)社会革命(B)阶级斗争(C)改革(D)生产力发展9 作为商品的移动电话,其价值的物质承担者是( )(A)移动电话的型号和技术水平(B)移动电话对消费者的效用或有用性(C)消费者为购买移动电话所付出的货币(D)用来支持移动电话的软件10 某资本家工厂共有资本 100 万元,在一次生产过程中需要支付的工人工资是 40万元,耗费的不变资本为 20 万元,生产出商品的价值为 100 万元。剩余价值率是( )(A)100(B) 0(C) 200(D)66711 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划分的主要依据是( )(A)资本不同部分在价值增殖中的作用不同(B)资本不同部分实物形式不同(C)资本不同部分价值周转
6、方式不同(D)资本不同部分对剩余价值贡献大小不同12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 )(A)消除生产无政府状态的垄断资本主义(B)资产阶级国家同垄断资本相分离的垄断资本主义(C)资产阶级国家同垄断资本融合在一起的垄断资本主义(D)带有社会主义因素的垄断资本主义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34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13 人类社会的物质性表现为( )(A)社会是独立于人之外的客观过程(B)人类社会的发展有自身的客观规律,其社会形态的发展是自然历史过程(C)社会物质生产方式是客观的物质性的(D)社会基本矛盾决定着社会历史的一般过程14 一位
7、哲人说过:“ 假如没有小偷,锁会达到今天这样的完善吗? 假如没有假钞票,钞票的印刷会这样精美吗?” 这表明( )(A)矛盾中的任何一方,不仅仅抑制对方的发展,而且推动对方的发展(B)矛盾不仅具有斗争性,而且具有同一性(C)盗与防盗,伪与防伪,在动态中竞相增长(D)矛盾双方中的任何一方,只有彻底地消灭对方,才能获得永恒的存在15 思维方法的本质是人们在客观规律和关系的基础上依据主体需要而形成的思维规则、程序和手段,是人们认识世界的中介,是理论思维的工具。其中辩证思维方法与现代科学思维方法的关系是( )(A)现代科学思维方法与辩证思维方法是完全一致的(B)二者有着方法论上的共同性,是相互联系、相互
8、补充的(C)辩证思维方法是现代科学思维方法的方法论前提(D)现代科学思维方法丰富了辩证思维方法16 俗话说:“ 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 ”老渔夫伏在船舱里听水声,可以分辨出水下是何种鱼群;生活在深山林海的老猎人,根据鸟的叫声就可判别出是什么鸟。以上事实说明( )(A)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所以,只要进行实践就能得到真知(B)实践是认识的源泉,没有实践也就没有认识(C)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D)实践是不断发展的,实践不仅改造客观世界,也使得人的知识和能力不断提高17 科学家对 1994 年夏发生的彗星撞击木星的天文现象进行了准确的预报和大量的观察研究。这一事实表明( )(A)世界是可以认识的
9、(B)人类可以预测一切自然现象(C)人类对宇宙的认识正在不断深化(D)人类对宇宙的认识是无止境的18 马克思指出:“ 在这个必然王国的彼岸,作为目的本身的人类能力的发挥,真正的自由王国,就开始了。但是,这个自由王国只有建立在必然的王国基础上,才能繁荣起来。” 以下正确反映自由与必然、自由王国与必然王国关系的是( )(A)必然王国和自由王国是人类的两种不同的社会活动状态(B)从必然王国到自由王国是永无止境的无限发展过程(C)自由是对必然的认识和对世界的改造(D)自由是必然的根据和限度19 2016 年 5 月 30 日,习近平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讲话中
10、指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应对发展环境变化、把握发展自主权、提高核心竞争力的必然选择,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破解经济发展深层次矛盾和问题的必然选择,是更好引领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保持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选择。这段话反映出( )(A)科学技术是推动现代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因素和重要力量(B)科学技术对经济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C)只要科技发达了,现代化就实现了(D)科学技术对中国实现现代化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20 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工人具体劳动的作用是( )(A)生产新的使用价值(B)与生产要素共同形成新的价值的物质承担者(C)创造剩余价值(D)转移劳动力的价值21 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
11、剩余价值生产的共同点是( )(A)都体现着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关系(B)都延长了剩余劳动时间(C)都增加了剩余价值量(D)具备相同的物质技术基础22 资产阶级在反对封建专制的过程中,提出的符合自身利益的政治思想包括( )(A)主权在民(B)天赋人权(C)分权制衡、社会制约(D)自由、平等、博爱23 在资本主义社会里,银行垄断资本和工业垄断资本密切地融合在一起,产生了一种新型的垄断资本,即金融资本。在金融资本形成的基础上,产生了金融寡头。金融寡头操作、控制社会的主要方式有( )(A)通过“参与制 ”实现其在经济领域中的统治(B)通过同政府的“个人联合”实现其对国家机器的控制(C)通过政策咨询机构影
12、响和左右国家对内对外政策(D)通过新闻媒体实现国民思想意识的一元化24 当代资本主义经济政治的新变化,就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的经济政治的新发展、新变化,尤其是指 20 世纪 80-90 年代以后的新发展、新变化。导致当代资本主义发生新变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最主要的有( )(A)科学技术革命和生产力的发展,是资本主义变化的根本推动力量(B)工人阶级争取自身权利和利益的斗争,是推动资本主义变化的重要力量(C)社会主义制度初步显示的优越性对资本主义产生了一定影响(D)主张改良主义的政党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改革,也对资本主义的变化发挥了重要作用25 无产阶级革命的主要特点包括( )(A)是彻底消灭
13、一切私有制、代之以生产资料公有制的革命(B)是要彻底消灭一切阶级和阶级统治的革命(C)是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运动(D)是不断前进的历史过程26 自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建立以来,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多样性以及发展过程中的前进性和曲折性的实践告诉我们( )(A)坚持社会主义,不等于要坚持某种单一的社会主义模式(B)发展社会主义,不等于不认可西方资本主义的文明成果(C)改革或抛弃某种社会主义模式,不等于改掉或抛弃社会主义(D)某种社会主义模式的失败,不等于整个社会主义事业的失败27 共产主义理想一定会实现,其基本依据是( )(A)共产主义的性质和特征(B)人类社会发展
14、规律(C)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及其发展(D)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及其发展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模拟试卷 120 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1 分,共 16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马克思主义是在无产阶级革命实践中产生、发展起来的,是无产阶级根本利益的科学表现。鲜明的阶级性和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特性。阶级性决定了它的革命性,实践性决定了它的科学性。因此,正确答案为 C。【知识模块】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2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精神的力量在一定条件下可转化为物质力量,A 项表述正确,但题干中
15、没有体现。联系是客观的,人不能随意割断事物之间的联系,C 项表述错误。只有正确的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才具有指导作用,D 项表述错误。题干体现了意识对人体生理活动的调节作用,因此,正确答案为 B。【知识模块】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3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速滑转弯倾斜角在 45 度到 60 度之间为最佳”“滑跑起来更省力、更有利于加速”充分说明了发挥主观能动性要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前提。因此,正确答案为 B。【知识模块】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4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唯物辩证法“发展”的观点。发展的最重要特点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事物由不完善向比较完善的转化,也属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考研 试卷 政治 马克思主义 基本原理 概论 模拟 120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