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模拟试卷7及答案与解析.doc
《[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模拟试卷7及答案与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模拟试卷7及答案与解析.doc(18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考研政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模拟试卷 7 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1 分,共 16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恩格斯说:“ 人的智力是按照人如何学会改造自然界而发展的。” 这说明( )(A)自然界是认识发展的动力(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C)人的认识具有主观能动性(D)人具有认识自然的能力2 马克思说:“ 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自己思维的此岸性。”这句话说明了( )(A)实践是认识的目的(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C)实践是认识的来
2、源(D)实践是检验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的标准3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区别是( )(A)感性认识是可靠的,理性认识:是不可靠的(B)感性认识来源于实践,理性认识来源于书本(C)感性认识是对现象的认识,理性认识是对本质的认识(D)感性认识来源于直接经验,理性认识来源于间接经验4 真理与谬误之间的相互关系是( )(A)在任何情况下都是绝对对立的(B)没有相互转化的可能性(C)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D)两者之间没有原则性区别5 科学家指出,“ 当黑洞或坍缩星等大型天体在太空加速时,会产生引力波。但由于它非常微弱,我们一直无法探测到”。科学家拟实施“ 激光干涉仪太空天线”实验,以探测这种引力波,科学家
3、断言尚未探测到的引力波的存在,在辩证唯物主义看来,其依据是( )(A)尚未探测到的事物迟早要为实践证实其存在(B)只有尚未认识的事物,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C)理性认识比感性认识更深刻,:具有预测功能(D)建立在正确理论基础上的理性推测是可靠的6 下列与“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哲理相同的是 ( )(A)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B)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C)千里之行,始于足下(D)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7 徐悲鸿偏爱画马,听马蹄得得,看马迎风奔驰,他觉得是一种精神享受,心仿佛在和马一同驰骋。这表明,作为对世界的一种反映形式的艺术作品( )(A)受到艺术家生活环境的深刻影响(B)源自于
4、艺术家的技艺和艺术天分(C)离不开艺术家的生活感悟和情感(D)取决于艺术家的执著努力和勤奋8 关于“学习 ”有两种观点:其一, “人之岁月精神有限,诵说中度一日,习行中错一日;纸墨上多一分,身世上少一分。”其二,“ 教人必欲使其读尽天下书,将道全看在书上,将学全看在读上。”这两种观点没有处理好( )(A)物质与意识的关系(B)实践与认识的关系(C)真理与价值的关系(D)量变与质变的关系9 马克思指出:“ 凡是把理论导致神秘主义的神秘的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这说明( )(A)纯粹的理论必然会导致神秘主义(B)任何理论认识都是人的实践的结果(C)社会生活实践是
5、产生神秘主义理论的唯一根源(D)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10 王夫之:“ 知也者,固以行为功者也;行也者,不以知为功者也。行焉,可以得知之效:知焉,未可得行之效也。”他的这一观点是( )(A)主张知易行难(B)以行为基础的知行合一(C)主张知之明也,因知进行(D)主张行先知后11 认为“凡是在理性中所有的,最初无不在感觉之中” ,这一观点( )(A)揭示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辩证关系(B)揭示了感性认识是认识的基础阶段(C)否认了理性认识是对感性认识的发展、飞跃(D)否认了感性认识在认识过程中的重要作用12 古希腊哲学家说:没有理性,眼睛是最坏的见证人。对这句话分析正确的是( )(A)揭示
6、了感性认识是整个认识过程的起点(B)揭示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统一(C)认为理性认识可以脱离感性认识而存在,是错误的观点(D)强调理性认识的重要作用,完全否认了感性对认识的作用13 主观真理论与客观真理论的关系是( )(A)主观真理论是对客观真理论的反映(B)主观真理论与客观真理论是辩证统一的(C)唯心主义与唯物主义的关系(D)主观真理论是对客观真理论的抽象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34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14 列宁说:“ 以为只有诗人才需要想象,这是没有道理的,这是愚蠢的偏见!甚至在数学上也需要想象,甚至微积分的发现
7、没有想象也是不可能的。”对于这句话的理解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A)非理性因素具有诱导作用(B)想象和幻想是科学创造中极为可贵的品质(C)偶然性是科学的敌人(D)任何真理都是绝对和相对的统一15 真理是人们对于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真理具有客观性,凡真理都是客观真理。真理的客观性的含义有( )(A)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真理中包括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内容(B)任何真理都包含不依赖于人的意识的客观内容,这是无条件的、绝对的(C)真理的标准是客观的,客观的社会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D)真理是对事物的一定发展阶段的正确认识,有待发展16 “真理和谬误在一定条件下能互相转化” ,这说明
8、( )(A)真理就是谬误,谬误就是真理,两者没有绝对的界限(B)真理与谬误在同一范围内可以相互转化(C)真理超出自己适用的范围会转化为谬误(D)谬误回归适合的范围会转化为真理17 马赫主义认为真理是“思想形式” ,是“社会地组织起来的经验”,凡是多数人承认的就是真理;实用主义认为“有用即真理” 。这两种观点 ( )(A)共同错误是否定真理的客观性(B)都是主观真理论(C)都是符合马克思主义真理观(D)都强调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18 价值的客观性表现在( )(A)价值以事物本身所具有的客观属性为现实基础(B)价值是客体客观所具有的(C)价值必须以人的客观需要为前提(D)人的需要是受社会实践和历史
9、条件制约的19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是辩证的统一,表现在( )(A)认识的目的归根到底在于解释世界(B)认识的目的不仅在于解释世界,更重要的在于改造世界(C)要有效地改造世界,必须首先正确认识世界(D)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也是认识和改造主观世界的过程20 黑格尔说:“ 真理是在漫长地发展着的认识过程中被掌握的,在这一过程中,每一步都是它前一步的直接继续。”这说明真理( )(A)在认识过程中不断被推翻(B)在发展过程中不断超越自身(C)是具体的、有条件的(D)在认识中不断超越历史条件21 旧唯物主义即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认识,它有两个严重的缺陷,主要表现在( )(A)否认世界的本原只有一个(B)
10、否认反映论的观点(C)离开实践考察认识问题,不了解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D)离开辩证法考察认识问题,把认识看成是一次性完成的22 下列关于辩证唯物主义能动反映论和旧唯物主义直观反映论的区别中,表述正确的有( )(A)二者都坚持反映论的立场,把认识看成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B)旧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把人的认识看成是消极被动地对外界的反映(C)旧唯物主义的认识论,脱离了实践和辩证法来考察认识问题,这是不科学的(D)辩证唯物主义的反映论克服了旧唯物主义反映论的缺陷,将实践的观点引入了认识论,同时又将辩证法的观点应用于反映论,科学地揭示了认识的辩证过程23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这
11、种能动反映具有的特性包括( )(A)摹写性(B)主观性(C)直观性(D)创造性24 辩证唯物主义能动反映论的主要内容包括( )(A)认识仅仅是主体对客体的作用(B)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C)主体对客体的反映是一个能动的创造性的过程(D)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是以实践为中介而实现的25 关于认识过程中的两次飞跃,下列表述正确的有( )(A)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B)从理性认识到感性认识的飞跃(C)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D)从实践到感性认识的飞跃26 感性认识是认识的低级阶段,它包括三种形式,分别是( )(A)感觉(B)推理(C)知觉(D)表象27 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它的形式主要有
12、( )(A)概念(B)判断(C)推理(D)概说和理论28 感性认识的特点主要有( )(A)直接性(B)问接性(C)具体性(D)抽象性考研政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模拟试卷 7 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1 分,共 16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A 选项观点错误,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CD 选项不符合题干之意。恩格斯这句话说明实践锻炼和提高了主体的认识能力,因此选 B。【知识模块】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2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人的思维”是否是客观真理,“是一个实践问题”,即强调实践是检验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
13、的标准,它不是“理论问题”。因此正确选项为 D。其他选项观点正确,与题干内容无关。【知识模块】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3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A 项观点本身说法错误。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都是认识,认识的来源是实践,因此 BD 选项错误。正确选项为 C。【知识模块】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4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真理和谬误只是在一定范围内的对立才是绝对的,但超出一定范围,他们会相互转化。因此 AB 选项错误。真理和谬误是有所区别的, D 选项观点错误。【知识模块】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5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本题四个选项干扰性非常强,解答本题要抓住关键句子“科学家断
14、言尚未探测到的引力波的存在”,这一句子中的“断言”实际上就是一种预测,科学家拟实施“激光干涉仪太空天线”实验,以探测这种引力波,实验的过程实际上就是理性思考并付诸实施的过程,因此本题应选 C。仔细推敲 A、D 选项,这两个选项实际上是错误观点,尚未探测到的事物,有可能客观地存在着,有可能是客观上根本不存在的,无论存在与否都将在实践中得到证明,理性推测是否可靠最终都要接受实践检验,而非看这一推测是否建立在正确理论基础上,B 观点正确,但未准确反映题意。【知识模块】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6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考查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常考题。学生能准确识别 A、B 、C、D有难度。【知识
15、模块】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7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认识论相关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主体对客体的反映是一个能动的创造的过程,作为对世界的一种反映的艺术作品离不开艺术家的生活感悟和情感,选 C。【知识模块】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8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前一句出自明末清初杰出的教育家颜元。颜元认为,纸上谈兵的学问不是真学问,只有经历过实践历练出来的才是真学问、真本事。故前一句片面强调实践。后一句“将学全看在读上”,则片面强调了读书的重要性,故选 B。【知识模块】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9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的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考研 试卷 政治 认识 世界 改造 模拟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