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综合)模拟试卷25及答案与解析.doc
《[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综合)模拟试卷25及答案与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综合)模拟试卷25及答案与解析.doc(22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考研政治(综合)模拟试卷 25 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1 分,共 16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日本大规模侵华开始的标志是( )(A)九一八事变(B)华北事变(C)卢沟桥事变(D)一二五事件2 标志着全国人民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来临的事件是( )(A)西安事变(B)卢沟桥事变(C)一二 .九运动(D)八一宣言3 瓦窑堡会议的内容是( )(A)与民族资产阶级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B)纠正了党内的右倾主义路线(C)放弃 “反蒋抗日” ,提出“ 逼蒋抗日”(D)动员广大国民参与抗日4 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共中央决定将“人民共和国” 的口号替代“
2、工农共和国”是在哪次会议上作出的( )(A)洛川会议(B)八七会议(C)瓦窑堡会议(D)西柏坡会议5 以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的标志是( )(A)中共中央发表停战议和一致抗日通电(B) 反日反蒋的初步协定的签署(C)中共发表为抗日救国告全国同胞书(D)中国共产党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的发表6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最根本原因是( )(A)中国共产党的领导(B)中国人民巨大的民族觉醒、空前的民族团结和英勇的民族抗争(C)世界所有爱好和平和正义的国家和人民、国际组织以及各种反法西斯力量的同情和支持(D)日本的投降7 抗日战争中,中国共产党之所以把游击战争提升到战略地位,是因
3、为( )(A)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积贫积弱的国家(B)抗日战争对于中国来说是一场持久战(C)八路军、新四军的发展壮大(D)日军长驱直人、国民党正面战场的大规模溃退8 整风运动的最主要针对对象是( )(A)宗派主义(B)主观主义(C)党八股(D)教条主义9 抗日民主政权的工作人员由哪三部分组成( )(A)进步势力、中间势力、顽固势力各占三分之一(B)共产党、国民党、民主党派各占三分之一(C)共产党员、党外进步分子、中间分子各占三分之一(D)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各占三分之一10 卢沟桥事变后不久,日本侵略者故伎重演,在侵略华北的同时,把战火烧到华东地区,中国守军坚决予以反击,爆发了( )(
4、A)淞沪会战(B)太原会战(C)徐州会战(D)武汉会战11 “毛泽东思想 ”正式提出,并开始成为中国共产党的一切工作的指针是在( )(A)瓦窑堡会议(B)洛川会议(C)中共七大(D)中共八大12 抗日战争爆发后,中国军队取得的第一次重大胜利是( )(A)太原会战(B)平型关大捷(C)百团大战(D)台儿庄大捷13 毛泽东指出:“ 我们停止阶级斗争的原因,是因为半殖民地的中国,外在矛盾,大于内在矛盾,先解决外在矛盾。”当时“ 我们停止阶级斗争 ”有利于( )(A)国民革命运动的兴起(B) “工农武装割据” 局面的形成(C)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D)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14 民主人士章乃器
5、曾说:“我们在不久以前,还在欢呼北伐的胜利,以为我们这样生活在租界的人也可以不再受外国人的轻视、侮辱了。孰知大好形势突然逆转,国家又濒于危亡,悲痛的心情真是难以言语形容的。”这种“ 悲痛的心情”源于( )(A)蒋介石在上海发动了反革命政变(B)日本发动蓄谋已久的九一八事变(C)汪精卫在武汉大肆捕杀共产党人(D)国民党对红军发动第一次“围剿”15 1945 年,国共双方在重庆谈判,签署双十协定,确立的方针是( )(A)团结、抗战、进步的方针(B)和平、团结、民主的方针(C)建立民主联合政府的方针(D)和平建国的基本方针16 人民解放战争初期,中国共产党就指出,战胜美蒋反对派的政治基础是( )(A
6、)反对派军事上的优势只是暂时的(B)解放区即将进行大规模的土地改革(C)人民军队的力量在不断壮大(D)人民解放战争具有爱国、正义的革命性质17 1945 年 8 月 25 日,中共中央在对目前时局的宣言中明确提出的口号是( )(A)人民民主专政(B)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C)建立联合政府(D)和平、民主、团结18 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中说:“一致认为应迅速结束训政,实施宪政,并先采必要之步骤,由国民政府召开政治协商会议,邀集各党派代表及社会贤达,协商国是,讨论和平建国方案,及召开国民大会各项问题。”这表明( )(A)国共两党坚守和平建国方针(B)国民政府成功主持召开了政治协商会议(C)该协
7、定被蒋介石集团在军事部署完成后破坏(D)政治民主化是和平建国的必由途径19 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建立的统一战线是( )(A)工农民主统一战线(B)人民民主统一战线(C)抗日民族统一战线(D)第二次国共合作20 1949 年 3 月,中共七届二中全会提出全党工作重心的转变,这意味着( )(A)农村土地革命的胜利完成(B)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阶段基本结束(C)对工人与农民阶级地位的重新认识(D)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的迅速展开21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标志是( )(A)红军长征的胜利(B)抗日战争的胜利(C)三大改造的完成(D)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22 晋冀鲁豫解放军在鲁西南强渡黄河后,
8、国民党方面“对于解放军下一步究竟是东越运河、直接策应华东野战军打破国民党军的重点进攻,还是南进截断陇海路直趋徐州、粉碎蒋介石的作战计划,捉摸不定。”解放军的“ 下一步”军事行动及其真实意图是( )(A)挺进大别山,开始战略反攻(B)夺取徐州,准备战略决战(C)破坏陇海路,支援淮海战役(D)强渡长江,迅速解放南京23 1948 年 6 月,华侨领袖冯裕芳等人发表的声明中说:“一年以前,都市里许多不关心政治的上层人物,表示并不反对国民党打共产党,但希望早一点打完共产党,快点给他们和平。现在呢,他们改变了,他们希望共产党早点打完国民党,快点给他们和平。” 导致上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这些 “上层人物 ”
9、( )(A)对国民党独裁统治的失望(B)受到 国内和平协定的影响(C)对政治局势缺乏正确判断(D)看到国民党军队主力已被消灭24 1946 年 1 月在重庆召开的政治协商会议所通过的五项协议及其他协议的性质( )(A)不是新民主主义性质的(B)是新民主主义性质的(C)是大地主大资产阶级专政性质的(D)是无产阶级专政性质的25 1948 年 4 月 30 日,中共中央纪念五一国际劳动节提出的口号是( )(A)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B)把中国由落后的农业国变成先进的工业国(C)召开政治协商会议,成立民主联合政府(D)反内战、反饥饿、反独裁26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了具有临时宪法作用的文件是(
10、 )(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B)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C)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D)双十协定27 1949 年 6 月 30 日,毛泽东发表了论人民民主专政一文,明确指出,历史的经验表明,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在中国是行不通的。最重要的经验是( )(A)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B)建立最广泛的革命统一战线(C)建立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D)加强党的作风建设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34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28 1938 年 10 月,日军在对国民党政府采取政治诱降为主、军事打击为辅的方针,开始实施的战略是(
11、 )(A)三个月灭亡中国(B)以战养战(C)以华制华(D)以逸待劳29 西安事变的结束标志着( )(A)中国共产党逼蒋抗日方针取得重大胜利(B)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正式确立(C)国共内战的全面彻底结束(D)为国共两党的合作抗日创造了先决条件30 1937 年中共洛川政治局扩大会议指出,争取全民族抗战胜利的关键是实行全面抗战路线,反对片面抗战路线。以下符合这一原则的是( )(A)坚持共产党在统一战线中的独立自主原则(B)创建抗日民主政权,把落后的农村建设为先进的革命阵地(C)开展抗日游击战争,建立敌后根据地(D)放手发动群众,争取抗日民主31 抗战八年,中国人民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这其中包括(
12、 )(A)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是中国人民战胜一切艰难困苦、实现奋斗目标的力量源泉(B)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是中国人民团结奋进的精神动力(C)提高综合国力是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基本保证(D)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华民族才能捍卫自己的生存和发展的权利32 抗战时期,抗日民族根据地的建设包括( )(A)三三制的民主政权的建设(B)减租减息、发展生产(C)文化建设与干部教育(D)批评与自我批评33 1935 年 12 月 25 日,中共中央在陕北瓦窑堡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会议内容包括( )(A)提出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B)批评了党内长期存在的“左”倾冒险主义、关门主义
13、的错误倾向(C)制定了抗日救国十大纲领(D)为抗日战争的到来做了思想上和理论上的准备34 抗战胜利后,美国对华的政策目标包括( )(A)推动建立一个统一的亲美政权(B)在军事上直接帮助国民党(C)避免共产党完全控制中国(D)扶蒋反共35 以下运动中是以学生为主力的是( )(A)一二.九运动(B)一二 .三运动(C)五二 运动(D)二二八起义36 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人民革命的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锻造出了有效的克敌制胜的武器。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个法宝包括( )(A)建立广泛的统一战线(B)坚持革命的武装斗争(C)加强共产党自身的建设(D)密切联系群众37 中国革命胜利的原因包括
14、( )(A)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中国共产党的领导(B)国际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的支持(C)反动势力的腐朽与堕落(D)苏联的军事援助38 中共七届二中全会的内容有( )(A)提出了迅速夺取全国胜利的方针(B)党的工作重心必须由乡村转移到城市(C)规定了党在全国胜利后在政治、经济、外交方面应当采取的基本政策(D)提出了“ 两个务必” 的思想考研政治(综合)模拟试卷 25 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1 分,共 16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1937 年爆发的卢沟桥事变,是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的开始。因此,正确答案为 C。【知识模块
15、】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2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1935 年 12 月 9 日,北京学生举行了声势浩大的抗日游行,遭到国民党政府的镇压,16 日,在北京,上万学生与市民召开大会,喊出“停止内战,一致对外”的口号,史称一二.九事件,标志着中国人民抗日救亡运动的新高潮。因此,正确答案为 C。【知识模块】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3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1935 年 12 月的瓦窑堡会议提出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新政策,批评了党内长期存在的“左”倾冒险主义、关门主义的错误倾向,提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新方针。因此,正确答案为 A。【知识模块】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4 【正确答案】 C【试
16、题解析】 随着抗日战争的发展,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1935 年 12月的瓦窑堡会议提出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新政策,同时决定将“人民共和国”的口号替代“工农共和国”,因此,正确答案为 C。【知识模块】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5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1937 年 9 月,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发表中国共产党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蒋介石发表实际承认共产党合法地位的讲话,以国共第二次合作为基础的抗曰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因此,正确答案为 D。【知识模块】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6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抗战中起到了中流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考研 试卷 政治 综合 模拟 25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