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树立法治理念,维护法律权威)模拟试卷2及答案与解析.doc
《[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树立法治理念,维护法律权威)模拟试卷2及答案与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树立法治理念,维护法律权威)模拟试卷2及答案与解析.doc(16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考研政治(树立法治理念,维护法律权威)模拟试卷 2 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1 分,共 16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思想体系,反映了社会主义法治的性质、功能、目标方向和实现途径,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和精髓,是我国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和法律监督的指导思想。它科学地回答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是(A)什么是依法治国和怎样依法治国(B)什么是执法为民和怎样执法为民(C)什么是服务大局和怎样服务大局(D)什么是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2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包括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
2、、党的领导等五个方面的基本内容。其中,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是(A)依法治国(B)服务大局(C)党的领导(D)执法为民3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与资本主义法治思想的根本区别在于,二者(A)维护的阶级利益不同(B)产生的经济基础不同(C)产生的文化背景不同(D)产生的时代背景不同4 我国法律规定,执法机关在履行法律职责过程中要依法定程序进行,必须做到“因事而异,不能因人而异” 。主要是指执法必须遵循(A)合法合理的原则(B)及时高效的原则(C)程序公正的原则(D)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5 当同一项社会关系同时受到多类社会规范的调整时,优先适用的社会规范是(A)传统道德(B)内心信念(C)社会主义道德(D)法律
3、法规6 法律的重要使命就是充分尊重和保障人权,不得以任何借口侵犯人权。人权保障的前提和基础是(A)行政保护(B)立法保障(C)宪法保障(D)司法救济7 只有按照正当程序处理问题,处理结果才会具有公信力和权威性。正当程序具有中立性、参与性、公开性、时限性等基本特征。正当程序的核心要素是(A)中立性(B)参与性(C)公开性(D)时限性8 法律问题的核心是(A)民主与法治的关系问题(B)权利与义务的关系问题(C)自由与平等的关系问题(D)实体与程序的关系问题9 马克思说:“ 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也没有无权利的义务。” 指的是权利与义务关系中的(A)总量上的等值关系(B)功能上的互补关系(C)权利义务的
4、界限关系(D)结构上的相关关系10 法律上的自由观念最为核心的内容是(A)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观念(B)依法享有和行使自由的观念(C)正确对待权利与义务的观念(D)正确理解民主与法治的观念 11 法律权威是就国家和社会过程中法律的地位和作用而言的,是指(A)法的阶级性(B)法的规范性(C)法的不可违抗性(D)法的强制性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34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12 依法治国,就是以宪法和法律作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式。其基本要求除严格执法外,还有(A)科学立法(B)全民守法(C)公正司法(D)完善法律体系13
5、执法为民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本质要求,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性质在法治上的必然反映。其基本要求有(A)以人为本(B)文明执法(C)服务大局(D)尊重和保障人权14 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根本价值追求,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其基本要求有(A)坚持立法公正和执法公正并重(B)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司法权(C)行政机关严格依照法律行使权利(D)坚持实体公正与程序公正并重15 立法公正是执法公正的前提,执法公正是立法公正得以实现的重要保障。执法公正坚持的原则有(A)必须听取群众的意见(B)坚持合法合理的原则(C)坚持及时高效的原则(D)坚持程序公正的原则16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与中国传统法律
6、思想的关系主要体现在(A)中国传统法律思想是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产生的文化背景和历史土壤(B)中国传统法律思想为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提供了思想元素和文化资产(C)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对中国传统法律思想的直接延续(D)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借鉴了资本主义法治思想中的某些合理因素 17 法治思维的含义和特征体现为对待和处理所有治国理政实践不可或缺的基本要素的态度和方式。这些不可或缺的基本要素是(A)法律(B)权利(C)权力(D)程序 18 法律的至上性指的是法律不仅是治国理政的手段和工具,更强调法律是治国理政的最高准则。法律的至上性具体体现为法律的(A)普遍适用性(B)阶级属性(C)优先适用性(D)不可违抗性19
7、 社会主义民主法治是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特征。社会主义民主与法治的关系是(A)作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两个组成部分,社会主义民主法治相互依存、相互促进(B)社会主义民主是社会主义法治的前提和基础,决定着社会主义法治的性质租内容(C)社会主义法治是社会主义民主的体现和保障,是社会主义民主_的重要实现途径(D)社会主义民主法治是人类历史上最高类型的民主法治20 国家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应为人民而行使,因此权力运行必须受到有效制约和监督。权力制约原则的要求有(A)职权由法定(B)有权必有责(C)用权受监督(D)违法受追究21 下列有关权利和权力之间关系的主要表现的正确表述有(A)权利来源于权力(B)权利服
8、务于权力(C)权力应当以权利为界线(D)权力必须受到权利的制约22 对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的总量等值关系理解正确的有(A)每个社会成员实际享有的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一定是均衡的(B)一个社会的法律权利总量和法律义务总量是相等的(C)在具体法律关系中,法律权利与法律义务相互包含(D)在任何一部法律中,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的法条数量一定相等23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法律上的平等观念最为核心的内容。其要求所有公民(A)都必须平等地遵守法律(B)都必须平等地遵守社会公德(C)平等地享有和行使法律权利(D)平等地承担和履行法律义务24 以下关于实体和程序的关系表述正确的有(A)程序法是保障实体法规定的内容得以实
9、现的法(B)实体公正是程序公正的前提(C)执法不公、司法不公是因实体不公正所导致的(D)程序不公正往往会导致实体不公正的处理结果25 法律权威是就国家和社会管理过程中法律的地位和作用而言的,是指法律的不可违抗性。法律权威的树立主要依靠的是(A)法律的外在强制力(B)公民法律信仰的提高(C)法律的内在说服力(D)立法的质量和立法水平26 树立和维护社会主义法律权威的重要意义在于(A)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前提条件(B)有利于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C)是国家稳定的坚实基础(D)更有利于保障和实现人民的合法权益27 从一定意义上说,法律权威意味着(A)法律在所有社会规范中居于主导地位(B)道德的要求
10、也要在法律规范的范围内设定(C)政策、道德和习俗等社会规范不可以代替法律(D)社会行为主体的一切行为都要以法律为最高权威28 保障法律的至上地位,是执政党和国家机关的神圣使命。保障法律至上,不但要推进依法执政,严格规范公正执法,还要(A)加大执法力度(B)提高立法质量(C)提升司法公信力(D)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考研政治(树立法治理念,维护法律权威)模拟试卷 2 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1 分,共 16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对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讲述核心内容的理解。ABC 三个选项都是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包含的内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考研 试卷 政治 树立 法治 理念 维护 法律 权威 模拟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