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模拟试卷79及答案与解析.doc
《[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模拟试卷79及答案与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模拟试卷79及答案与解析.doc(19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考研政治(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模拟试卷 79 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1 分,共 16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和社会主义法律作为调节人们思想行为、协调人际关系、维护社会秩序的两种基本手段,能够共同促进和谐社会秩序的形成,其根本原因在于(A)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因其调整的社会关系更加广泛而能够为社会主义法律提供补充(B)社会主义法律能够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的遵守提供国家强制力保障(C)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和社会主义法律具有共同的价值基础(D)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和社会主义法律互为前提、互为支撑2 古人云,“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
2、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这段话对我们正确认识理想及其实现的启示是(A)远大的理想是指引入生前进的动力(B)理想不仅具有现实性而且具有预见性(C)理想的实现是一个实践的过程(D)坚定的信念是实现理想的重要条件3 在经济全球化快速发展、两岸尚未统一的今天,当代中国既要坚持爱国主义与爱社会主义的统一,又要坚持爱国主义与拥护祖国统一的一致性。坚持爱国主义与拥护祖国统一的一致性这一基本要求的提出,是针对(A)港澳台海外侨胞(B)生活在大陆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C)海内外中华儿女(D)中华人民共和国每一个公民4 人生观主要是通过人生目的、人生态度和人生价值三个方面体现出来的。判别什么样的人生才有
3、意义的标准是(A)人生道路(B)人生态度(C)人生价值(D)人生目的5 促进个人与社会的和谐,关键在于把握个人在社会中的定位,正确认识个人与社会的辩证关系。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归根到底是(A)个人与他人的利益关系(B)个人权利与社会责任的关系(C)个人利益与社会整体利益的关系(D)人与自然的关系6 在中国传统道德的发展演化中,始终注意义利之辨、理欲之辨、公私之辨。其核心和本质是(A)公义胜私欲(B)公私之辨(C)义利之辨(D)理欲之辨7 在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中,既体现了为人民服务这一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又体现了集体主义这一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原则,也是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的基本要求的是(A)文明礼
4、貌(B)助人为乐(C)爱护公物(D)遵纪守法8 法律的运行是一个从创制、实施到实现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起始性、关键性的环节是(A)法律制定(B)法律遵守(C)法律执行(D)法律适用9 “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 是全面依法治国的基本格局。其中,科学立法的目标是(A)提高司法公信力,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义(B)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加强宪法实施(C)深入推进依法执政,加快建设法治政府(D)增强全民法治观念,推进法治社会建设10 法治思维既是一种正当性思维、规范性思维、可靠的逻辑思维,也是一种科学思维。其正当性主要体现在(A)它以
5、法治价值精神为指导,蕴含着公正、平等、民主、人权等法治理念(B)它以法律手段与法律方法为依托分析问题、处理问题,解决纠纷(C)它以法律原则和法律规则为依据来指导人们的社会行为(D)它符合规律、尊重事实11 既是保证法律发挥作用的基本前提和要求,又是保障个人平安幸福的底线和红线的是(A)法律本身的科学性、合理性(B)全体社会成员都尊重法律权威(C)将法律作为治理国家的唯一依据(D)法律内容能否覆盖所有社会关系12 我国宪法法律规定的公民权利与义务具有广泛性、公平性和真实性。其公平性主要体现在(A)权利与义务的主体为全体公民,权利范围涵盖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的各个方面(B)权利与义务为全社会的公民
6、平等地享有或履行(C)国家从制度上、法律上、物质上保障公民权利与义务的实现(D)每个人既是享受各种法律权利的主体,又是承担各种法律义务的主体13 法律权利的行使必须伴随着法律义务的履行,但法律义务更需要由法律加以规定,即义务法定。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的最高法律义务是(A)遵守宪法和法律(B)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团结(C)维护祖国安全、荣誉和利益(D)依法纳税和依法服兵役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34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14 “法律是显露的道德,道德是隐藏的法律” ,这句话所蕴含的道德与法律之间的关系有(A)同一国家、同一
7、时期,占统治地位的道德与法律具有共同的价值基础(B)法律规定彰显了道德的要求,道德的要求中也蕴含了法律的规定(C)道德和法律的调节领域、调节方式基本相同(D)道德和法律所追求的目标具有一致性15 20 世纪 80 年代末 90 年代初,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遭受重大挫折,西方某些别有用心的人预言,社会主义将在 20 世纪末进入历史博物馆。然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实践,使社会主义运动展现了光明的前景。由此可见(A)理想的实现是一个过程(B)理想的实现是具有长期性、艰巨性和曲折性的(C)实现理想需要坚定的信念(D)任何一种社会政治理想都不会轻而易举地实现16 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
8、中华民族逐渐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其基本内容包括(A)团结统一(B)爱好和平(C)勤劳勇敢(D)自强不息17 “爱国应当是一种理性的行为,不是简单的情感表达,要讲原则、守法律,以合理合法的方式进行。” 这句话蕴含的意义有(A)涉及国家利益,无论身处何地,都要据理力争,寸土不让,(B)在表达爱国情怀的同时,要维护社会稳定,不得侵害他人合法权益(C)只有做到爱国的情感、思想和行为一致的人,才是真正的爱国者(D)在重大国家利益的维护上,既要尊重事实,又要符合相关法律依据18 正确认识和处理竞争与合作的关系是促进个人与他人之间和谐的因素之一。二者之间的关系是(A)既对立又统一(B)方式
9、上是一致的(C)本质上是统一的(D)形式上是对立的19 道德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式,是心理意识、原则规范和行为活动的总和。其作用的发挥,主要依赖于(A)国家强制力(B)社会舆论(C)传统习俗(D)人们的内心信念20 中国革命道德具有丰富而独特的内涵,既包括革命道德的原则、要求、态度、修养、风尚等方面,也包括理想、思想意识方面的“应当” 。其主要内容除为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理想而奋斗外,还包括(A)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B)始终把革命利益放在首位(C)修身自律,保持节操(D)树立社会新风,建立新型人际关系21 当今社会,对社会公共秩序的维护除了道德和法律两种最基本的手段外,还有(A)民间风俗
10、(B)社会礼仪(C)宗教教规(D)传统礼仪及戒律22 个人品德在社会道德建设中具有基础作用,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建设,最终都要落实到个人品德的养成上。在现实生活中,个人品德的作用还表现为(A)它对道德和法律作用的发挥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B)它是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重要的主体精神力量(C)它是人才素质的基本内容和综合体现(D)它是个人实现自我完善的内在依据23 法律的作用是指法律对人的行为和社会关系所产生的影响。法律的作用是历史的,与法律所反映的经济基础和阶级本质紧密相连。任何法律都要维护统治阶级的根本利益和核心价值,为统治阶级服务。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法律也同样,其最重要的作用表现为(
11、A)确立和维护社会主义的政治制度(B)确立和维护社会主义的经济制度(C)确立和维护我国的社会秩序(D)推动社会改革与进步24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们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伟大创造,是近代中国发展的必然选择,是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长期奋斗的重要成果,反映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利益和共同愿望,在实践中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和巨大的优越性。其强大的生命力和巨大的优越性体现在(A)它保障了人民当家作主,充分调动了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B)它能使广大人民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直接行使民主权利(C)它保证了国家机关协调高效运转(D)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25 党的十八届四
12、中全会提出和确立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总目标。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现实意义主要体现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是(A)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举措(B)法律体系形成的重要基础(C)全面依法治国的基础工程(D)凝聚思想共识的法治航标26 要坚持依宪治国、依宪执政,就要全面实施宪法。全面实施宪法的基本要求有(A)坚持党的依宪执政,自觉在宪法法律范围内活动(B)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C)树立宪法意识,弘扬宪法精神(D)加强宪法实施27 规则公平是指对所有人适用统一的规则和标准,不得因人而异。其内涵包括(A)法律规则面前人人平等(B)法律解释面
13、前人人平等(C)法律内容面前人人平等(D)法律保护面前人人平等28 选举权与被选举权的行使原则、方式和程序是法定的。我国选举法所规定的选举原则有(A)平等选举原则(B)秘密投票原则(C)自由投票原则(D)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相结合原则29 物质帮助权是指公民在法定条件下获得国家物质帮助的权利。国家为保障公民享受这些权利所提供的途径有(A)鼓励自主择业和创业(B)实施社会救助(C)发展医疗卫生事业(D)健全社会保险考研政治(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模拟试卷 79 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1 分,共 16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正确答案】 C【试题
14、解析】 本题考查思想道德与法律的关系,是一道理解与识记相结合的试题,难度适中。C 选项正确。因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提供价值基础。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为社会主义法律的制定、发展和完善提供价值准则,是社会主义法律正义性和合理性的重要基础。因此,可以说二者具有共同的价值基础。A 选项是建立在二者具有共同的价值基础之上,因此不选。 B 选项表述错误,思想道德的遵守不能依靠国家强制力来保障。D 选项表述错误,思想道德与法律可以互为支撑,但不能互为前提。因为,按照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来说,都是先有道德后有法律。【知识模块】 绪论2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理想的实现
15、,是一道理解性试题,难度较小。理想信念是一个思想问题,更是一个实践问题。“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出自老子,蕴含的核心意义是立志须躬行,即成就大的事业,必须从小事做起,强调的是实践的重要性。意思是漫长的征途需要一步一步地走,崇高理想的实现需要一点一滴的奋斗;通往理想的路是遥远的,但起点就在脚下。C 选项最符合题意,是正确答案。【知识模块】 追求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3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新时期的爱国主义,是一道理解与识记相结合的试题,难度较小。坚持爱国主义与拥护祖国统一的一致性,这不仅是对生活在中国大陆的中国公民的要求,而且是对全体中华儿女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考研 试卷 政治 思想道德修养 法律 基础 模拟 79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