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形势与政策以及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历年真题试卷汇编2及答案与解析.doc
《[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形势与政策以及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历年真题试卷汇编2及答案与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形势与政策以及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历年真题试卷汇编2及答案与解析.doc(13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考研政治(形势与政策以及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历年真题试卷汇编2 及答案与解析一、分析题每小题 10 分,共 40 分。要求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回答问题,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0 (2012 年第 38 题) 结合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1纽约曼哈顿的时报广场,被称为“世界的十字路口“。在胡锦涛主席 2011 年访美前夕,从 1 月 17 日起,一抹亮丽的“中国红” 在这里明艳绽放 首部中国国家形象片人物篇在时报广场的大屏幕上持续滚动播放,路人纷纷驻足观看。在这段时长 60 秒的宣传片中,不仅有袁隆平、杨利伟、姚明等各领域杰出代表,还有“轮椅天使 ”金晶、“抗震小英雄”林浩、“一辈子在献血
2、”的郭明义等感动中国的普通百姓。他们都面带微笑,神色自信,于静默之间传递着中国的声音。历史翻回到 1904 年 5 月的一天,在一家银行的外墙上,贴出了时报广场上的第一张广告。100 多年来,这里广告的每一次变幻刷新,都展示着时代的表情。可是在这当中,鲜有中国人的面孔和身影。百年沧桑,终以微笑定格,来到“世界的十字路口”,中国人自信、平和、友好。摘编自人民网(2011 年 1 月 20 日)材料 2作为人物篇的姐妹篇,一部时长 17 分钟的中国国家形象片角度篇自2011 年 2 月 3 日起将陆续在亚洲、欧美等地的多家电视台播出。角度篇分为“开放而有自信 ”“发展而能共享”等 8 个部分,向世
3、界展现了一个更丰富、多元的中国,其中 70以上的画面呈现的都是中国普通老百姓的生活。值得一提的是,它没有回避中国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农民工及其家属的生存现状在片中多次出现。这部国家形象片看似一些“视觉碎片” ,但能够让世人从中读出一个比较真实、鲜活的当代中国。摘编自新华网(2011 年 2 月 2 日)材料 3从 2009 年“ 中国制造世界合作 ”的广告片,到 2011 年的国家形象宣传片人物篇和角度篇,如此集中地向西方展示中国国家形象还是第一次。有评论认为,这几部短片展示了中国人民的勤劳智慧和精神风貌,每个人的笑容都那么阳光,让人油然而生到中国看看的愿望;还有人认为,这是“中国国际形象公关
4、” 的又一次主动出击,愈趋自信的中国主动向世界展示自己,中国开始步入“国家公关时代” ;也有报道说,中国的宣传片是中国国家领导人出访之前的“盛大派对” ,展示了中国的软实力。摘编自人民网(2011 年 1 月 20 日)1 分析“中国开始步入 国家公关时代 ”的原因。2 国家形象宣传对提升中国软实力有何作用?2 (2013 年第 38 题) 结合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12012 年 5 月,美国发布奥巴马上台后第一个四年防务评估报告和国家安全战略报告。报告指出,美国国家利益由安全、繁荣、价值和国际秩序四个方面组成;美国通过对这些利益的追求,实现国家复兴和全球领导地位;相比世界其他地区,亚洲是美国
5、最有所作为的地区。同时,报告将南亚国家归为三个类别:“正式盟友”“战略伙伴”和“可预期的战略伙伴”。显然,美国准备让东盟所有国家成为美国的盟友或是伙伴。 美国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副总裁包道格说:“过去的 10 年来,中国在南亚地区不断扩大其利益,取得了有效的成果,这是美国没有做到的。”摘编自新华网(2011 年 5 月 28 日)材料 22011 年 10 月以来,美国高层不断访问亚太地区的国家,参加相关的国际会议。10 月下旬,国防部长帕内塔出访印尼、日本和韩国,强调美国将加大在亚太地区的军事部署。11 月下旬到 12 月初,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先后访问菲律宾、泰国,并对缅甸进行了“ 历史
6、性访问 ”。这是 1955 年以来美国国务卿首次访问缅甸。同时,奥巴马也展开亚太之行,他参加了在夏威夷举行的亚太经合组织第十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随后出访澳大利亚并前往印尼出席东亚多边峰会成为参加东亚峰会的首位美国总统。奥巴马在亚太之行中高调宣示,美国是“太平洋大国” ,将“留驻”亚太,通过“坚持核心原则”和与盟友及伙伴的紧密合作,在 “塑造”亚太地区未来中发挥更大、更长远的作用。2012 年 11 月 8 日,奥巴马连任成功不到 48 小时,即宣布他的首次出访选在东南亚。17 日至 20 日,他不仅访问了泰国,而且对缅甸和柬埔寨进行了历史性首访。在这次东南亚之行中,奥巴马再次强调,美国是一个
7、太平洋国家,亚太地区对美国创造就业机会以及塑造其安全与繁荣至关重要。摘编自人民日报(2011 年 12 月 23 日)、参考消息(2012 年 11 月 21 日)等材料 3第十一届香格里拉对话暨亚洲安全会议于 2012 年 6 月 1 日至 3 日在新加坡举行。会议期间,美国国防部长帕内塔发表了题为美国对亚太的再平衡的演讲,重点阐释了“亚太再平衡战略 ”的军事计划,其中包括 2020 年前在亚太地区保持 6 个航母舰队,以及将 60的海军力量部署到亚太地区。国际舆论普遍怀疑,美国战略重心向亚太地区转移的意图是为了遏制中国。摘编自新华网(2012 年 6 月 4 日)3 美国将其全球战略重心转
8、向亚太的原因何在?4 如何看待美国战略重心东移对中国周边安全的影响?4 (2014 年第 38 题) 结合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1航海家哥伦布完成了他的前无古人的探险活动后向支持他探险的西班牙国王和王后汇报他的发现时说:“ 地球是圆的。 ”他因为这一伟大的发现而名垂后世。但是,时隔 500 多年后,美国纽约时报中东事务专栏作家、普利策奖获得者托马斯弗里德曼沿着哥伦布的航程,从美国乘飞机出发,经由法兰克福一直向东飞行,来到了印度的“ 硅谷” 班加罗尔,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他有一个破天荒的发现。他回到美国后,悄悄地对他的太太说了一句话:“亲爱的,我发现这个世界是平的。”“世界是平的 ”,并不是说地球
9、已改变了它的物理形态,但这个论点的提出却有着划时代的意义。它揭示出当今世界正在发生的深刻而又令人激动的一个变化全球化的趋势。它以高科技发展为动力,在地球各处勇往直前、势不可挡,世界也因此从一个球体变得平坦。“世界是平的 ”,意味着在今天这样一个因信息技术而紧密、方便的互联世界中,全球市场、劳动力和产品都可以被整个世界共享,一切都有可能以最有效率和最低成本的方式实现。“世界是平的 ”。改变着每一个人的工作方式、生活方式和思想方式,乃至于每一个人的生存方式。因此,生活在当今时代的每一个人,都面临着平坦的世界这样巨大的变化,我们将如何自处?看来,在这个世界里,要想脱颖而出,最重要的一点是不断强化自己
10、的竞争力,首先要培养“学习如何学习” 的能力不断学习和教会自己处理旧事物和新事物的新方式。摘编自人民日报(2007 年 7 月 26 日)、人民日报(海外版)(2012 年 11 月 1日)材料 2弗里德曼在世界是平的一书中,以丰富生动的语言描述了全球化带来的挑战和益处。其中一段话颇令人回味:“小时候父母常常说,儿子啊,乖乖把饭吃完,因为中国和印度的小孩没饭吃。现在,父母会对孩子说,女儿啊,乖乖把书念完,因为中国和印度的小孩正在等着抢你的饭碗。”摘编自【美】托马斯.弗里德曼世界是平的5 在“世界变平 ”的时代,为什么每个人 “要培养学习如何学习的能力”?6 从“抢饭”到“抢饭碗”的变化说明了什
11、么?6 (2015 年第 38 题) 结合材料回答问题:1960 年 5 月 27 日,毛泽东同志与来华访问的英国元帅蒙哥马利,围绕“50 年以后中国的命运” 有一段深刻的对话。蒙哥马利说:“ 历史的教训是,当一个国家非常强大的时候,就倾向于侵略” 。毛泽东说,要向外侵略,就会被打回来外国是外国人住的地方,别人不能去,没有权利也没有理由硬挤进去如果去,就要被赶走,这是历史教训如果我们占人家一寸土地,我们就是侵略者。“蒙哥马利之问 ”折射的是一些西方人内心深处的“国强必霸”逻辑。然而,这样的逻辑与中国人千百年来的民族心理,完全不在一个“频道” 上。正如习近平同志所说,“中华民族的血液中没有侵略他
12、人、称霸世界的基因”“中华文化崇尚和谐,中国和文化源远流长,蕴涵着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协和万邦的国际观、和而不同的社会观、人心和善的道德观” 。600 多年前,郑和受命出使西洋,足迹遍及 30 多个国家和地区。明朝初期的中国,是综合国力位居世界前列的强国。但是,与地理大发现时期欧洲国家的殖民政策不同,郑和船队始终奉行“共享太平之福” 的宗旨,尊重当地习惯,平等开展多边贸易,把中国在建筑、绘画、雕刻、服饰等领域的精湛技术带入亚非国家,促进了中外文化的双向交流和共同进步。作为“和平使者” ,郑和下西洋的“和平之旅”永载史册。明朝洪武年间,缅甸与百夷(今缅甸北部)交战,明太祖未发一兵,派李思聪、钱古训
13、二人劝和。二人先奉劝缅甸“两国之民居处虽分,惟存关市之讥。是其和也,其或纷争不已,天将昭鉴福善祸淫”,又告诫百夷“ 莫如守全,以图绵长,不亦美乎”。双方均为道义所感悟,领会启动战端于人于己均不利,最终罢战息兵。历史是最好的老师。两则史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中国人崇和、尚和、护和的文化理念。事实上,小到修身养性、齐家交友,大到治国理政、邦交抚远,都离不开“和” 的价值守则。对于中国人来说,以和为贵、与人为善,信守和平、和睦、和谐,是生活习惯,更是文化认同。可以说,没有“和” 的滋养,就没有中华民族的强大凝聚力;没有“和”的润泽,就没有中华文明的生生不息。孙中山先生离世前曾在日本演说,“东方的文化是
14、王道,主张仁义道德,西方的文化是霸道,主张功利强权。讲仁义道德,是由正义公理来感化人,讲功利强权,是用洋枪大炮来压迫人。”近代中国遭受列强欺凌,无数仁人志士高喊“ 落后就要挨打”“振兴中华”,但只是为了获得免于被欺凌的自由,为了以平等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正如“ 和平学之父 ”约翰加尔通所说,有些人总希望有一个暴力选择,但中国以自己特有的视角来观察现实,阴阳平衡、尊重智慧、众生平等理念被视为理所当然,和平关系的普遍原则以相互合作、平等互利为起点。不通晓中华文化“和”的精髓,不懂得中华民族经历的苦难,焉能体会到中国人对和平和睦的珍视?拿破仑说,中国是一头沉睡的狮子,当这头睡狮醒来时,世界都会
15、为之发抖。今年 3 月,习近平同志在法国巴黎向世界宣示,中国这头狮子已经醒了,但这是一只和平的、可亲的、文明的狮子。读懂了“和” 文化是中国人千百年来流淌的血脉,就感受到了走向世界的中国那种无法改变的“和” 的气度与内质。摘编自人民日报(2010 年 12 月 22 日,2014 年 5 月 20 日)7 毛泽东和蒙哥马利的对话反映了什么?8 如何理解习近平说的“ 中国这头狮子已经醒了,但是这是一只和平的、可亲的、文明的狮子”?8 (2016 年第 38 题) 结合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1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是正义和邪恶、光明和黑暗、进步和反动的大决战。在那场惨烈的战争中,中国人
16、民抗日战争开始时间最早、持续时间最长。中国人民以巨大民族牺牲支撑起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也得到了国际社会广泛支持,中国人民将永远铭记各国人民为中国抗战胜利作出的贡献!战争是一面镜子,能够让人更好认识和平的珍贵。今天,和平与发展已经成为时代主题,但世界仍很不太平,战争的达摩克利斯之剑依然悬在人类头上。我们要以史为鉴坚定维护和平的决心。为了和平,我们要牢固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偏见和歧视、仇恨和战争只会带来灾难和痛苦。相互尊重、平等相处、和平发展、共同繁荣,才是人间正道。世界各国应该共同维护以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为核心的国际秩序和国
17、际体系,积极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共同推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摘自习近平: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 70 周年大会上的讲话(2015 年 9 月 3 日)材料 2当习近平主席带着对世界前途命运的思考走上联合国讲台的时候,充满生机与希望的中国已经站在世界舞台的中央。在第七十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会场,发展壮大起来的中国对全人类福祉的担当,赢得世界赞誉与支持。开创未来,离不开对历史的敬畏。70 年前,联合国诞生。奠定现代国际秩序基石、确立当代国际关系基本准则的联合国宪章,寄寓着先贤对和平的企盼,描绘出了战后世界的基本轮廓。中国作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伟大胜利的主
18、要贡献者之一,成为联合国创始会员国和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今天,当世界格局加快演变,各国相互依存、休戚与共成为世界的基本特征时,人类社会又该以怎样的思考和行动跟上历史的步伐?面对这个根本性问题,习近平主席提出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主张在 21 世纪的今天,继承了联合国宪章精神,符合国际社会的普遍需要,实现了对传统国际关系的超越与创新。摘编自人民日报(2015 年 9 月 30 日)9 分析当今世界各国“ 共同维护以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为核心的国际秩序和国际体系”的重要性所在。10 如何理解“ 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 ”的主张“继承了联合国宪章精神,符合国际社会的普遍需要”?10 (2017 年第 3
19、8 题) 结合材料回答问题:2016 年,世界将期待的目光聚集在了中国杭州。9 月 4 日至 5 日,二十国集团(G20)领导人峰会在这里隆重举行,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主持会议并致开幕辞。本届峰会的主题是构建“ 创新、活力、联动、包容 ”的世界经济。作为今年中国最重要的主场外交,也是近年来中国举办的级别最高、规模最大、影响最深远的国际峰会,除了 G20 成员国,还有 8 个嘉宾国领导人以及 7 个国际组织负责人与会。人们希望中国智慧能为长期疲软的世界经济准确把脉,找到病根,开出标本兼治,综合施策的良方。中国一直是 G20 积极的参与者、建设者、贡献者。今年肩负起 G20 主席国的重任,跃变为全方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考研 试卷 政治 形势 政策 以及 当代 世界经济 历年 汇编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