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模拟试卷54及答案与解析.doc
《[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模拟试卷54及答案与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模拟试卷54及答案与解析.doc(18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考研政治(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模拟试卷 54 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1 分,共 16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近代中国清政府与美国签订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 ( )(A)南京条约(B) 虎门条约(C) 望厦条约(D)黄埔条约2 在近代,帝国主义列强不能灭亡和瓜分中国最根本的原因是 ( )(A)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B)中华民族进行的反侵略斗争(C)统治阶级的妥协(D)爱国志士的斗争3 写救亡决议论,响亮地喊出了“救亡” 的口号,并翻译 天演论,提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社会进化论思想的是 ( )(A)林则徐(B)严复(C)魏源(D)孙中山4 抗日战争
2、以前的近代中国反侵略战争无不以中国失败、被迫接受丧权辱国的条约而告结束,其最根本原因在于 ( )(A)社会制度腐败(B)民族意识没有觉醒(C)经济技术落后(D)武器装备落后5 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历史进入近代以后发生的一场规模巨大的农民反封建斗争,它历时 14 年,纵横 18 省,给封建统治阶级以沉重的打击。同时,对外国侵略势力的武装干涉也作了坚决的回击。太平天国运动是没有先进阶级领导下的农民战争所发展到的最高峰。其中,这个“高峰” 指的是( )(A)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口号(B)提出了以解决土地问题为中心的比较完整的社会改革方案(C)定都南京(D)创立了拜上帝教6 19 世纪 60 年代初
3、,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后兴起了洋务运动,主要是由奕诉、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人发起的。关于洋务运动的主要目的,以下表述错误的是 ( )(A)购买和制造洋枪洋炮以镇压农民起义(B)加强海防、边防(C)乘机发展本集团的政治、经济、军事实力(D)刺激中国早期工业和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7 1915 年 12 月 25 日即袁世凯准备“登极” 前一周, _等在云南组织“护国军”,宣布独立,很快形成席卷半个中国的护国运动。 ( )(A)孙中山(B)黄兴(C)陈炯明(D)蔡锷8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明确规定“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 参议院行使立
4、法权、法院行使司法权 ”、“中华民国国民一律平等 ”等,可见该法案的主要目的是 ( )(A)建立共和制度,加强法制建设(B)限制袁世凯独裁,维护共和制度(C)防止满清复辟,废除君主专制(D)结束动乱政局,加强中央集权9 护法运动的失败标志着 ( )(A)孙中山革命事业的终结(B)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C)整个中国民族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终结(D)整个中国民族资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终结10 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法典是 ( )(A)资政新篇(B) 明定国是(C)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D)中华民国约法11 鸦片战争以后,中国的民族意识开始觉醒,许多阶级阶层
5、都在思考中国的出路问题,也开始了向西方寻求真理的步伐。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是 ( )(A)李鸿章(B)林则徐(C)魏源(D)孙中山12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期间,各派之间发生了三次大的思想论战。其中,标志着资产阶级思想与封建主义思想在中国的第一次交锋的是( )(A)洋务派与顽固派的论战(B)维新派与守旧派的论战(C)革命派与改良派的论战(D)革命派与妥协派的论战13 资产阶级革命派提出的“民权主义” 比维新派提出的 “兴民权”,其进步意义主要体现在 ( )(A)国家的阶级实质(B)国家的政治体制(C)反对帝国主义压迫(D)反对封建土地所有制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34 分。下列
6、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14 1895 年,甲午战争后,清政府与日本签订了马关条约,康有为等人提出著名的“公车上书 ”,这是戊戌维新运动发起的标志。但这一运动犹如昙花一现,历时仅 103 天便以失败而告终,史称“百日维新” 。其失败的主观原因是 ( )(A)维新派不敢否定封建主义(B)维新派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C)维新派自身具有局限性(D)守旧势力的反对15 近代社会,随着民族危机的不断加深,民族资产阶级也开始了对国家出路的探索。戊戌维新运动是这一阶级登上历史舞台的标志。这次运动具有极大的历史意义,主要有 ( )(A)是一次爱国救亡运动(B)是
7、一次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治改良运动(C)是一次要求推翻封建清王朝统治的资产阶级性质的运动(D)是一次思想启蒙运动16 辛亥革命在比较完全的意义上开始了中国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是因为资产阶级革命派 ( )(A)组建了比较完备的政党同盟会(B)提出了比较系统的纲领三民主义(C)建立了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政府中华民国临时政府(D)颁布了第一部资产阶级共和国性质的法典 临时约法17 辛亥革命之所以失败,从主观方面来说,在于它的领导者资产阶级革命派本身存在着许多弱点和错误。主要是 ( )(A)没有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B)不能充分发动和依靠人民群众(C)不能建立坚强的革命政党(D)自身的软弱性,没有
8、彻底革命性18 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历史进入近代以后发生的一场规模巨大的农民反封建斗争,它历时 14 年,纵横 18 省,给封建统治以沉重的打击,同时,对外国侵略势力的武装干涉也作了坚决的回击。太平天国运动是没有先进阶级领导下的农民战争所发展到的最高峰。其中这个“ 最高峰 ”指的是( )(A)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口号(B)提出了以解决土地问题为中心的比较完整的社会改革方案(C)提出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具有资本主义色彩的方案(D)创立了拜上帝教19 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潮广泛传播、革命形势日益成熟的时候,康有为、梁启超等人坚持走改良道路,反对用革命手段推翻清朝统治。1905 年至 1907 年
9、间,围绕中国究竟是采用革命手段还是改良方式这个问题,革命派与改良派分别以民报、新民丛报为主要舆论阵地,展开了一场大论战。双方论战涉及的核心问题主要有( )(A)要不要以革命手段推翻清王朝(B)要不要推翻帝制,实行共和(C)要不要进行社会革命(D)要不要兴民权、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20 1853 年太平军占领南京,改南京为天京,定为首都,正式宣告太平天国农民政权的建立,以下对于这一政权评价正确的有 ( )(A)太平天国颁布和实行了一系列的制度和政策,表现了反封建的革命精神(B)太平天国起义是中国旧式农民战争的最高峰,彻底地摧毁了清朝封建势力(C)农民阶级不是新的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代表,不能提
10、出完整而正确的纲领和方案(D)农民阶级自身的弱点决定了太平天国起义的高潮中已经包含着走向衰败的危机21 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派和以康有为为代表的改良派展开了激烈的论战,主要围绕要不要以革命手段推翻清王朝、要不要推翻帝制实行共和、要不要社会革命等方面进行。这次论战 ( )(A)是两个阶级之间的一次斗争(B)划清了革命与改良的界限(C)暴露了革命派的弱点(D)证实了革命派的绝对先进性三、分析题每小题 10 分,共 40 分。要求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回答问题,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21 结合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1 1840 年鸦片战争以来中国 170 多年的历史,概括地说就是,我们伟大的祖
11、国经历了刻骨铭心的磨难,我们伟大的民族进行了感天动地的奋斗,我们伟大的人民创造了彪炳史册的伟业。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列强对中国的侵略步步进逼,封建统治日益腐败,祖国山河破碎、战乱不已,人民饥寒交迫、备受奴役。救亡图存的民族使命迫在眉睫。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成为中国人民必须完成的历史任务。在那个风雨如晦的年代,为改变中华民族的命运,中国人民和无数仁人志士进行了千辛万苦的探索和不屈不挠的斗争。摘自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 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材料 2 道路关乎党的命脉,关乎国家前途、民族命运、人民幸福。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十分落后的国家探索
12、民族复兴道路,是极为艰巨的任务。九十多年来,我们党紧紧依靠人民,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独立自主走自己的路,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各种代价,取得革命建设改革伟大胜利,开创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摘自胡锦涛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2 如何理解材料 1 中“ 中国人民和无数仁人志士进行了千辛万苦的探索和不屈不挠的斗争”?23 从中国共产党历史发展进程来看,为什么说“道路关乎党的命脉,关乎国家前途、民族命运、人民幸福”?23 结合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1 120 年前的甲午战争是一场侵略与反侵略的战争,战争改变了东亚
13、两个大国的命运。虽然以日本取得侵略战争的胜利和中国的惨败而成为历史,此后新兴的日本帝国开始疯狂扩张,最终走入毁灭的深渊,而中华民族则在陷入丧权辱国之痛中猛醒,进行百年复兴的奋斗。国防大学战略研究所副所长孟祥青指出,如果说 1894 年甲午年是满清王朝由衰到亡的节点,那么新的甲午年就是中国由富到强的节点。1894 年甲午战争的失败,让中国受压迫的屈辱历史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中达到了顶峰,这场战争成为压垮处于极度衰落中的清廷的“最后一根稻草” 。之后的一个甲子,中国陷入苦难的深渊。也因为这段历史,自此的 120 年间,甲午年就成为对中国人具有特殊含义的年份。摘自腾讯网(2014 年 7 月 24
14、 日)材料 2 走过 120 年双甲子的轮回,回眸所走过的路,中华民族在复兴道路上所收获的不仅是民族的解放和国家的崛起,更重要的是找到了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现代化国家之路,悟出了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真谛。纪念甲午战争120 周年,最庄重的纪念来自对近代历史的总结,来自对民族复兴的沉思,来自对国家强盛的领悟。摘自人民日报(2014 年 7 月 24 日)材料 3 甲午,对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具有特殊的含义,在我国近代史上也具有特殊的含义。回首我国近代史,中华民族遭受的苦难之重、付出的牺牲之大,在世界历史上是罕见的。面对厄运和苦难,中国人民没有屈服,奋起抗争,前仆后继,终于在中国共产
15、党领导下找到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掌握了自己的命运。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而要实现这个目标,我们就必须坚定不移贯彻科教兴国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定不移走科技强国之路。摘自新华网(2014 年 6 月 9 日)24 120 年来,甲午年对于中国人民具有何种特殊含义?25 为什么“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25 结合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1 民族主义,并非是遇着不同族的人便要排斥他,是不许那不同族的人来夺我民族的政权。民族革命的原故,是不甘心满洲人灭我的国,主
16、我的政,定要扑灭他的政府,光复我民族的国家。我们并不是恨满洲人,是恨害汉人的满洲。民权主义,就是政治革命的根本。将来民族实行以后,现在的恶劣政治固然可以一扫而尽,却是还有刃。恶劣政治的根本,不可不去。中国数千年来都是君主专制政体,这种政体,不是平等自由的国民所堪受的。要去这政体,不是专靠民族革命可以成功。这由政体不好的原故,不做政治革命是断断不行的。讲到政治革命的结果,是建立民主立宪政体。所以我一定要由平民革命,建国民政府。民生主义,欧美为甚不能解决社会问题?因为没有解决土地问题。解决的法子,社会学者所见不一,兄弟所最信的是定地价的法子。比方地主有价值一千元,可定价为一千,或多至二千;就算那地
17、将来因交通发达,价涨至一万,地主应得二千,已属有益无损;赢利八千,当归国有。这于国计民生,皆有大益。少数富人把持垄断的弊窦自然永绝。摘自孙中山在东京 创刊周年庆祝大会的演说材料 2 (一) 民族主义。国民党之民族主义,有两方面之意义:一则中国民族自求解放,二则中国境内民族一律平等。第一方面,国民党之民族主义。其目的使中国民族得自由独立于世界,盖民族主义,对于任何阶级,其意义皆不外免除帝国主义之侵略。第二方面,则国内诸民族宜可得平等之结合。国民党敢郑重宣言,承认中国以内各民族之自决权,于反对帝国主义及军阀之革命获得胜利以后,当组织自由统治的(各民族自由联合的) 中华民国。(二)民权主义。近世各国
18、所谓民权制度,往往为资产阶级所专有,适成压迫平民之工具。若国民党之民权主义,则为一般平民所共有,非少数人所得而私也。凡真正反对帝国主义之个人及团体,均得享有一切自由及权利;凡卖国罔民以效忠于帝国主义及军阀者,无论其为团体或个人,皆不得享有此等自由及权利。(三)民生主义。国民党之民生主义,其最要之原则之外二者:一日平均地权,二日节制资本。盖酿成经济组织不平均者,莫大于土地权之为少数人所操纵。故当由国家规定土地法、土地使用法、土地征收法及地价税法。私人所有土地,由地主估价呈报政府,国家地依地价征税,并于必要时依报价收买之。农民之缺乏田地沦为佃户者,国家当给以土地,资其耕作。凡本国人及外国人之企业,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考研 试卷 政治 中国 近现代史 纲要 模拟 54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