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模拟试卷4及答案与解析.doc
《[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模拟试卷4及答案与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模拟试卷4及答案与解析.doc(24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考研政治(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模拟试卷 4 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1 分,共 16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中国近代社会的发展和演变,近代以来伟大的中国革命,是在以下矛盾及其激化的基础之上发生和发展起来的(A)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B)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C)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D)封建统治阶级内部各集团派系的矛盾,各帝国主义国家在中国争夺的矛盾2 争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近代以来的历史表明,必须首先(A)以改良的方式改变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联合统治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制度(B)工业救国(C)教育救国、
2、科学救国(D)进行革命3 中国旧式农民战争的最高峰是(A)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B)太平天国(C)义和团运动(D)辛亥革命4 太平天国失败的根本原因是(A)领导层的腐败(B)天京内讧(C)以宗教组织发动群众(D)农民阶级的局限性5 资产阶级革命政党中国同盟会的机关报是(A)时务报(B) 国闻报(C) 民报(D)新民丛报6 孙中山三民主义思想的核心是(A)民族主义(民族革命)(B)民生主义(社会革命)(C)民权主义(政治革命)(D)平均地权7 1920 年 4 月,经共产国际批准,俄共(布)远东局派人来华帮助中国建立共产党,他是(A)维经斯基(B)马林(C)尼科尔斯基(D)鲍罗廷8 中围工人阶级政
3、党最早的组织是(A)上海共产主义小组(B)北京共产主义小组(C)武汉共产主义小组(D)长沙共产主义小组9 1920 年 8 月,共产党宣言中文全泽本公开出版,其翻译者是(A)陈独秀(B)李大钊(C)陈望道(D)杨匏安10 大革命失败后,中国革命形势进入(A)低潮(B)高潮(C)处于低潮与高潮之间(D)处于不断高潮之中11 毛泽东在下列文章中提出:红军、游击队和红色区域的建立和发展,是半殖民地中国在无产阶级领导之下的农民斗争的最高形式和半殖民地农民斗争发展的必然结果,并且无疑义的是促进全国革命高潮的最重要因素(A)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B) 井冈山的斗争(C)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D)反
4、对本本主义12 标志着国民党由片面抗战逐步转变为消极抗战的是(A)1 937 年 2 月年国民党五届三中全会(B) 1937 年 9 月 22 日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发表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C) 1937 年 9 月 23 日蒋介石发表实际承认共产党合法地位的谈话(D)1939 年 1 月,国民党五届五中全会13 在枣宜会战中牺牲的国民党高级将领是(A)佟麟阁(B)赵登禹(C)张自忠(D)戴安澜14 1942 年元旦,由美、英、苏、中四国领衔,26 个国家签署的文件,决心互相合作,结成反法西斯联盟,这就是(A)联合国家宣言(B) 联合国宪章(C) 波茨坦公告(D)雅尔塔协定15 毛泽东指出
5、:“ 这是一个历史的转折点,这是蒋介石二十年反革命统治由 1 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这是一百多年来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文中的“转折点”恐指(A)抗日战争胜利(B)人民解放军的战略反攻(C)人民解放军的战略决战(D)孟良崮战役胜利16 标志着解放区在农民土地问题上,开始由抗日战争时期减租减息政策向没收地主土地归农民所有政策过渡的文件是(A)关于清算、减租及土地问题的指示(B) 中国土地法大纲(C) 论人民民主专政(D)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17 “全党必须明白,土地制度的彻底改革,是现阶段中国革命的一项基本任务,如果我们能够普遍地彻底地解决土地问题,我们就获得了足以战胜一切
6、敌人的最基本的条件”,这段话指出了(A)农民问题是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B)中国革命中无产阶级实现领导权的中心问题是对农民的领导(C)没收地主土地归农民所有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中心内容(D)严重的问题是教育农民18 党的过渡时期总路线所说的过渡时期是指(A)从旧民主主义向新民主主义的过渡(B)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C)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D)从社会主义向共产主义的过渡19 党的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主体是(A)国家工业化(B)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C)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D)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20 1957 年 2 月,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讲话,提小正
7、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是国家政治生活,而解决人民内部矛盾的方法是(A)发展生产力(B)民主的方法,说服教育的方法(C)专政的方法(D)统筹兼顾,适当安排21 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提出的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A)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社会主义道路与资本主义道路之间的矛盾(B)敌我矛盾与人民内部矛盾(C)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D)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22 1979 年 3 月 30 日邓小平在党的理论工作务虚会上发表讲话,指出实现四个现代化的根本前提是(A)坚持共产党的领导(B)解放思想(C)反对资
8、产阶级自由化思潮(D)坚持四项基本原则23 1981 年 6 月,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标志着指导思想上拨乱反正的胜利完成,其核心问题是(A)坚持改革开放(B)平反一批重大的冤、假、错案(C)解决一些“文化大革命”遗留的和历史遗留的问题(D)科学地评价毛泽东的历史功过,确立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34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24 19 世纪 70 年代以后,早期资产阶级改良派不仅主张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同时也要求吸纳西方的政治、经济学说,其代表人物有(A)王韬(B)薛福
9、成(C)马建忠(D)郑观应25 鸦片战争后,由于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中国社会性质开始发生重大变化,主要表现在(A)把一个封建社会变成了一个半封建社会(B)把一个独立的中国变成了一个半殖民地的中国(C)把一个封建社会变成了一个资本主义社会(D)把一个独立的中国变成了一个完全殖民地的中国26 洋务运动兴起的背景有(A)西方资本主义文明的对外扩张(B)太平天国起义的冲击(C)二次鸦片战争的打击(D)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与民族资产阶级的形成27 洋务运动的事业包括(A)兴办近代企业(B) “仿行预备立宪”(C)建立新式海陆军(D)创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28 洋务运动追求的目标是(A)“中学为体,西
10、学为用”(B) “自强”(C) “求富”(D)镇压农民革命29 辛亥革命后建立的南京临时政府是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性质的革命政权,这是因为(A)资产阶级革命派在这个政权中占有领导和主体的地位(B)各项政策措施集中代表和反映了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愿望和利益(C)其各项政策在相当程度上也符合广大中国人民的利益(D)临时参议院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法典30 毛泽东指出的:“ 中国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正规地说起来,是从孙中山先生开始的。” 这是因为资产阶级革命派(A)建立了比较完备的政党(B)提出了较系统的纲领(C)建立了中华民国(D)颁布了临时约法
11、31 五四运动的直接斗争目标得到了实现,具体表现在(A)释放被捕学生(B)罢免亲日派官僚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的职务(C)拒绝在巴黎和约的签字(D)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及其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32 由于五四运动具备了下列新的历史特点,它也就成了中国革命的新阶段即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的歼端(A)具有以辛亥革命为代表的旧民主主义革命所不具备的一些特点,表现了反帝反封建的彻底性(B)是一次真正的群众运动(C)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及其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D)五四运动发生在俄国十月革命之后,发生在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新时代33 土地革命时期共产党在全国建立了大小十几块农村根据地,其中包
12、括(A)赣南闽西(中央)(B)湘鄂西(C)鄂豫皖(D)晋察冀34 毛泽东和邓子恢等一起制定了土地革命中的阶级路线和土地分配方法,包括(A)坚定地依靠贫农、雇农,联合中农,限制富农,保护中小工商业者,消灭地主阶级(B)以乡为单位,按人口平分土地(C)在原耕地的基础上,实行抽多补少、抽肥补瘦(D)减租减息35 与第一次国民革命统一战线相比较,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一些新的特点包括(A)广泛的民族性和复杂的阶级矛盾(B)国共双方有政权有军队的合作(C)有共同的纲领(D)没有统一的组织形式36 在战略防御阶段,国民党正面战场除了台儿庄战役取得大捷外,其他战役几乎都是以退却、失败而结束的。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观
13、原因有(A)在敌我力量对比上,日军占很大的优势(B)实行片面抗战的路线(C)进行单纯的阵地防御战(D)实行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的政策37 1947 年全国土地会议以后,解放区广大农村迅速掀起土地制度改革运动的热潮,为纠正当时存在的一些“ 左 ”的错误,毛泽东提出在土地改革中必须坚持以下原则(A)地主不分田(B)富农分坏田(C)必须满足贫农和雇农的要求,这是土地改革的最基本任务(D)必须坚决地团结中农38 中共在解放区实行土地改革,使土地制度得到了根本变革(A)消灭了封建的生产关系,广大农民获得了政治上和经济上的翻身(B)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为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提供了物质基础(C)使工农联盟得以巩固
14、,推动了农村人民政权建设(D)使广大农村的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的变化,新民主主义社会在农村初步确立39 在国民党统治区,以学生运动为先导的人民民主运动也迅速地发展起来,成为配合人民解放战争的第二条战线,其中学生运动包括(A)一二.一运动(B) “一二.三 O 运动”(C) “五二 O 运动”(D)二二八起义40 新中国在它成立的初期,中国共产党面临着新的严峻的考验,主要有(A)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B)迅速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C)维护国家主权和安全(D)经受执政的考验41 新中国成立之初面临着主要任务是(A)继续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遗留任务(B)彻底解决中国人民同三大敌人的矛盾(C)医治战争创伤,
15、恢复破败的国民经济(D)为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创造有利条件42 1957 年 2 月毛泽东发表的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背景有(A)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不少人对新的社会制度还不能马上适应(B)党和政府的一些工作部门存在着主观主义、官僚主义作风,引起一些群众的不满(C) 1956 年下半年,一些地区出现了工人罢工、学生罢课、农民退社等情况(D)国际上出现的波兰、匈牙利事件43 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系统地阐述了社会主义矛盾学说,其内容包括(A)社会主义社会存在着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这样两类矛盾(B)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成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C)社会主义社会充满着矛盾,
16、正是这些矛盾推动着社会主义社会不断向前发展(D)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基本的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44 1984 年 10 月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至 1987 年中共十三大召开前夕,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在以下哪些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A)所有制结构的改革突破了单一公有制结构,形成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开始发展的局面(B)扩大企业的经营自主权,逐步使政府和企业分开、所有权和经营权适当分离(C)改革高度集中的计划管理体制,经济杠杆在国家宏观调控中的作用明显增强(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45 1980 年 8 月 18 日,邓小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
17、上发表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A)分析了党和国家领导体制中存在的问题和弊端(B)提出了政治体制改革的基本任务(C)阐述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和根本任务(D)是进行政治体制改革的指导性文件46 1979 年 3 月 30 日,邓小平在理论工作务虚会上作了题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讲话,首次提出“ 四项基本原则 ”这一概念。这就是(A)坚持社会主义道路(B)坚持人民民主专政(C)坚持共产党的领导(D)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三、分析题每小题 10 分,共 40 分。要求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回答问题,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47 材料 1恩格斯指出:“ 任何地方发生革命动荡,其背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考研 试卷 政治 中国 近现代史 纲要 模拟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