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模拟试卷34及答案与解析.doc
《[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模拟试卷34及答案与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模拟试卷34及答案与解析.doc(18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考研政治(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模拟试卷 34 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1 分,共 16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1851 年,中国爆发的一场伟大的农民战争是( )(A)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B)太平天国运动(C)台湾高山族人民抗日斗争(D)义和团运动2 1843 年,魏源在海同图志中提出的思想主张是( )(A)中学为体,两学为用(B)师夷长技以制夷(C)物竞天择,适者生存(D)维新变法以救亡图存3 天朝田亩制度是最能体现太平天国社会理想和这次农民起义特色的纲领性文件。要解决的中心问题是( )(A)推翻清王朝统治(B)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C)土地问题
2、(D)兴民权4 太平天国农民战争动摇了清王朝封建统治的基础,有力地打击了西方资本主义侵略者,显示了农民阶级的反抗精神和战斗力量,但最终失败的根本原因是( )(A)中外联合反动力量过于强大(B)军事战略决策失误(C)农民阶级不是新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代表,无法克服自身阶级局限性(D)利用宗教具有局限性5 中国近现代史上第一个比较系统地阐述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是( )(A)海国图志(B) 天朝田亩制度(C) 资政新篇(D)新学伪经考6 洋务运动是在 19 世纪 60 年代初清政府镇压太平天国起义的过程中和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后兴起的。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是( )(A)中学为体,西学为用(B)师夷长技以制夷
3、(C)物竞天择,适者生存(D)维新变法以救亡图存7 中国近代教育最早开始于( )(A)洋务运动(B)戊戌变法(C)辛亥革命(D)新文化运动8 中国近代围立高等教育的发端是( )(A)洋务运动中派遣留学生(B)戊戌变法中京师大学堂的创设(C)新文化运动(D)五四运动9 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潮广泛传播、革命形势日益成熟的时候,康有为、梁启超等人坚持走改良道路,反对用革命手段推翻清朝统治。1905 年至 1907 年间,围绕中国究竟是采用革命手段还是改良方式这个问题,革命派与改良派分别以民报新民丛报为主要舆论阵地,展开了一场大论战。双方论战涉及的核心问题主要有三个,其中双方论战的焦点是( )(A)要
4、不要以革命手段推翻清王朝(B)要不要推翻帝制,实行共和(C)要不要社会革命(D)要不要废科举,兴学堂10 太平天国起义是中国旧式农民战争的最高峰,这里的“高峰” 是指( )(A)明确提出反帝反封建的口号(B)冲击了孔子和儒家经典的正统权威(C)提出了资政新篇这一中国近代历史上第一个比较系统的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D)提出了天朝田亩制度,实际上是以解决土地问题为中心比较完整的社会改革方案11 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产生于 19 世纪 70 年代,其第一次亮相,并开始登上中国政治舞台的是( )(A)洋务运动(B)戊戌变法(C)辛亥革命(D)新文化运动12 中围近代史上中国人民第一次大规模的反侵略武装斗争是
5、( )(A)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B)太平天国运动(C)武昌起义(D)义和团运动13 在近代中国,帝国主义列强之所以不能灭亡和瓜分中国的根本原因是( )(A)清王朝的持续抵抗(B)洋务运动自救取得一定成效(C)民族资产阶级改良运动改变社会风气(D)中华民族进行的不屈不挠的反侵略斗争14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最主要的矛盾是( )(A)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的矛盾(B)资产阶级与工人阶级的矛盾(C)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D)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15 帝国主义的侵略给中华民族带来了巨大的灾难。但是,列强发动的侵华战争以及中国反侵略战争的失败,从反面教育了中国人民,极大地促进了中国人的思考、探索和
6、奋起。中国人民的民族意识开始普遍觉醒是在( )(A)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以后(B)太平天国运动以后(C)甲午战争以后(D)义和团运动以后16 近代以来,中国的志士仁人正是怀着强烈的危机感和民族意识,历尽千辛万苦,不怕流血牺牲,去探索挽救中华民族危亡的道路的。第一个喊出了“振兴中华” 最强音的是( )(A)严复(B)林则徐(C)孙中(D)陈独秀17 1853 年 3 月,太平天国占领南京,定为首都,改名天京,正式宣告太平天国农民政权的建立。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先后进行了北伐、西征和天京城外的破围战。到 1856 年上半年,除北伐失利外,太平军在湖北、江西、安徽和天京附近等战场都取得了重大胜利,控制
7、了大片地区,达到了军事上的全盛时期。太平天国由盛转衰的分水岭是( )(A)永安封(B)定都南京(C)天京事变(D)洪秀全病故18 对洋务派兴办洋务事业的指导思想最先做出比较完整表述的是( )(A)冯桂芬(B)林则徐(C)李鸿章(D)张之洞19 洋务派首先兴办的是军用工业。1865 年,由曾国藩支持、李鸿章筹办的,当时国内最大的兵工厂是( )(A)金陵机器局(B)江南制造总局(C)天津机器局(D)福州船政局20 1905 年 8 月 20 日,孙中山和黄兴、宋教仁等人在日本东京成立中国同盟会,孙中山被公举为总理,黄兴被任命为执行部庶务,实际主持会内日常工作。同盟会的政治纲领是“ 驱除鞑虏,恢复中
8、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 1905 年 11 月,在同盟会机关报民报发刊词中,孙中山将同盟会的纲领概括为三大主义,即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其中民权主义包括( )(A)驱除鞑虏,恢复中华(B)创立合众政府(C)平均地权,节制资本(D)创立民国21 掀起了辛亥革命的高潮,打开了清王朝统治缺口的是( )(A)黄花岗起义(B)武昌起义(C)萍、浏、醴起义(D)镇南关起义22 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法典是( )(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B) 中华民国约法(C) 钦定宪法大纲(D)总统选举法23 辛亥革命时期,资产阶级革命派的阶级基础是( )(A)买办资产阶级(B)官僚资产
9、阶级(C)民族资产阶级(D)城市小资产阶级24 标志着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的运动是( )(A)洋务运动(B)戊戌维新运动(C)国会请愿运动(D)保路运动25 从 1840 年至 1919 年的近 80 年间,中国人民对外来侵略进行了英勇顽强的反抗,这些斗争具有重大的历史作用。但是,历次的反侵略战争,都是以中国失败、中国政府被迫签订丧权辱国的条约而告结束的。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反侵略斗争失败的最根本原因是( )(A)经济技术落后(B)社会制度腐败(C)思想文化保守(D)军事装备落后26 洋务派首先兴办的是军用工业。洋务派在创办军事工业中遇到资金奇缺,原料和燃料供应不足,以及交通运输
10、落后等困难,需要加以解决,因此兴办了一些民用企业。这些企业多数都采取( )(A)官办(B)官督商办(C)中外合资(D)官商合办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34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27 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矛盾,呈现出错综复杂的状况。下列矛盾中,贯穿整个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始终,并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发展变化起着决定性作用的矛盾是( )(A)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B)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C)资产阶级和地主阶级的矛盾(D)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28 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面临的两大历史任务,就是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
11、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关于两者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相互区别又紧密联系的,两大历史任务的主题、内容与实现方式都不一样(B)前一个任务是从根本上推翻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统治秩序,改变落后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后一个任务是要改变近代中国经济、文化落后的地位和状况,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中国的现代化(C)前一个任务为后一个任务扫除障碍,创造必要的前提;后一个任务是前一个任务的最终目的和必然要求(D)两大历史任务领导阶级都一样考研政治(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模拟试卷 34 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1 分,共 16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正确答
12、案】 B【试题解析】 1851 年 1 月,洪秀全率拜上帝教教众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发动起义,建号太平天国。随后,太平军从广西经湖南、湖北、江西、安徽,一直打到江苏,席卷 6 省。1853 年 3 月,占领南京,定为首都,改名天京,正式宣告太平天国农民政权的建立。据此,本题选 B。【知识模块】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2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魏源在 1843 年 1 月编成海国图志,其内容除包括世界各国的历史、地理以外,还有总结鸦片战争经验教训、论述海防战略战术的筹海篇,翻译西人论述的夷情备采及西洋科技船炮图说等。在海国图志中,魏源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主张学习外国先进的军事和科学技
13、术,以期富国强兵,抵御外国侵略,开创了中国近代向西方学习的新风。据此,本题选 B。A 选项是洋务运动指导思想;C 选项是严复天演论中的观点; D 选项则是康有为等的改良思想。【知识模块】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3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天朝田亩制度确立了平均分配土地的方案,即根据“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的原则,将土地按亩产高低划分为 9 等,好坏搭配,按人口平均分配。凡 16 岁以上的男女,每人皆可分得一份数量相同的土地,不满 16 岁的减半。太平天国的领导者们希望通过施行这样的方案,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所以,天朝田亩制度实际上是
14、起义农民提出的一个以解决土地问题为中心的比较完整的社会改革方案。据此,本题选 C。【知识模块】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4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太平天围农民战争最终失败的根本原因在于农民阶级不是新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代表,他们无法克服小生产者所同有的阶级局限性,因而无法从根本上提出完整的、正确的政治纲领和社会改革方案;无法制止和克服领导集团自身腐败现象的滋长;也无法长期保持领导集团的团结。这一切都大大削弱了太平天国的向心力和战斗力。据此本题选 C。ABD 选项是其失败的原因,但不是根本原因,不能入选。【知识模块】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5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1859 年,洪仁玕从香港来
15、到天京。不久,他提出了一个统筹全局的改革方案资政新篇。资政新篇是一个具有资本主义色彩的方案。洪秀全对其中绝大部分条款表示赞同,并下令镌刻颁布。但是限于当时的历史条件,未能付诸实施。【知识模块】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6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对洋务派兴办洋务事业的指导思想最先作出比较完整表述的是冯桂芬。他在校,邡庐抗议一书中说:“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这个思想后来被进一步概括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所谓“中体西用”,就是以中国封建伦理纲常所维护的统治秩序为主体,用西方的近代工业和技术为辅助,并以前者来支配后者。据此,本题选 A。B 选项是魏源 海国图志中提出的观点;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考研 试卷 政治 中国 近现代史 纲要 模拟 34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