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模拟试卷22及答案与解析.doc
《[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模拟试卷22及答案与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模拟试卷22及答案与解析.doc(17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考研政治(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模拟试卷 22 及答案与解析一、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1 分,共 16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资本一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手段和方式包括军事侵略、政治控制、经济掠夺和文化渗透。其中,列强对中国进行文化渗透所要达到的根本目的是(A)宣传西方文化的优越(B)帮助中国兴办教育(C)推动近代中国文化的发展(D)用西方文化改造甚至取代中国文化2 八国联军总司令、德国元帅瓦德西向德皇威廉二世报告说:“无论欧、美、日各国,皆无此脑力和兵力,可以统治此天下生灵四分之一也。”“故瓜分一事,实为下策。”法国议会在辩论对华政策时,一位议员指出:“
2、中国地土广阔,民气坚劲。”“吾故谓瓜分之说,不啻梦呓也。” 瓦德西和这位议员得出这一结论的最主要原因在于(A)中国地广人多,西方列强无力征服(B)瓜分的行径遭到了中国人民的顽强抵抗(C)帝国主义列强之间的矛盾不可调和(D)列强主观上想扶持清政府为其代理人3 洋务派兴办的民用企业有多种形式,其中多数是(A)官办(B)民办(C)官商合办(D)官督商办4 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是由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首先发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的骨干是(A)民族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B)封建地主阶级(C)工人阶级和农民(D)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5 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法典是(A)中
3、华民国临时约法(B) 中华民国约法(C) 五五宪草(D)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6 1917 年俄国爆发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对中国的先进分子的主要影响是(A)从和平斗争转向武装斗争(B)从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转向社会主义(C)从民主主义者立即转变为共产主义者(D)从城市武装起义转向农村包围城市7 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和革命统一战线的共同纲领是(A)三民主义(B)新三民主义(C)中共二大的最低纲领(D)中共二大的最高纲领8 标志着党对军队领导的开始的是(A)遵义会议(B)三湾改编(C)长征开始(D)红军三大主力会师9 标志十年内战的局面结束,国内和平基本实现,成为时局转换的枢纽事件是(A)国民
4、党五届三中全会的召开(B)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C)中共瓦窑堡会议的召开(D)蒋介石发表庐山谈话10 毛泽东思想正式命名并被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是在(A)中共二大(B)中共七大(C)中共六届六中全会(D)中共八大11 在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告诫全党:“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逊、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其主要原因是(A)中国共产党即将成为执政党(B)党的工作方式发生变化(C)中国大陆即将解放(D)中国将由新民主主义社会转变为社会主义社会12 20 世纪 50 年代,毛泽东提出,中国工业化道路的问题主要是指(A)优先发展重工业的问题(B)将落后的农
5、业国建设成为先进的工业国的问题(C)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的发展关系问题(D)建立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的问题13 科学地评价了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历史地位的会议是(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B)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C)中共十二大(D)中共十三大二、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34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14 瓦德西说:“ 无论欧美、日本各国,皆无此脑力与兵力可以统治此天下生灵四分之一也”,“故瓜分一事,实为下策。 ”这表明列强(A)瓜分中国的计划破产(B)已经放弃灭亡中国的企图(C)仍需扶持清政府“以华治华”(D)看到了中国人民不
6、屈不挠的斗志15 以下对天朝田亩制度的评价,正确的有(A)从根本上否定了封建地主的土地所有制(B)具有不切实际空想的性质(C)表现了广大农民平均分配土地的强烈愿望(D)并未付诸实施16 资产阶级维新派与革命派的区别在于(A)革命派主张以革命的方式推翻清王朝统治,维新派主张以和平的方式推动清政府自上而下改良(B)是否主张发展资本主义(C)革命派主张推翻君主专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维新派主张在保持皇权的基础上实行君主立宪制(D)革命派依靠广大人民群众,维新派惧怕人民群众17 1920 年春,在中国最早酝酿筹建中国共产党的是(A)周恩来(B)李大钊(C)陈独秀(D)毛泽东18 毛泽东指出:“ 如果
7、不帮助农民推翻封建地主阶级,就不能组成中国革命最强大的队伍而推翻帝国主义的统治。”其蕴含的实质是(A)农民是中国革命的主力军(B)农民阶级是中国革命的领导阶级(C)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是农民问题(D)没有农民阶级参加,中国革命就不能取胜19 1931 年初,土地革命中的土地分配方法是(A)依靠贫雇农,联合中农(B)保护工商业者,消灭地主阶级(C)以乡为单位,按人口平分土地(D)在原耕地的基础上,实行抽多补少、抽肥补瘦20 下列选项属于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中所提出的观点有(A)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确定抗战胜利的关键因素之一(B)战略相持阶段是中国抗日战争取得最后胜利的最关键的阶段(C)抗日战争会经过
8、战略防御、战略相持、战略反攻三个阶段(D)抗日战争是持久的,最后胜利属于中国21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主观原因在于(A)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抗战中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B)欧洲战场上德、意法西斯阵营的战败以及盟军的不断胜利(C)中国人民巨大的民族觉醒、空前的民族团结和英勇的民族抗争(D)国际上爱好和平和正义的国家和人民、国际组织以及各种反法西斯力量的同情和支持22 1949 年 1 月 22 日,李济深、沈钧儒等民主党派的领导人和著名的无党派民主人士 55 人联合发表对时局的意见,提出(A)一致拥护中共提出的召开政治协商会议的主张(B)一致拥护中共提出的成立联合政府的主张(C)愿在中共领导下,
9、献其绵薄,共策进行(D)中国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自愿地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23 关于 1949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性质,表述正确的是(A)新民主主义社会属于社会主义社会(B)既有社会主义因素占据主导地位,又有资本主义因素(C)新民主主义社会属于社会主义体系(D)新民主主义社会具有过渡性24 手工业合作化的组织形式是(A)手工业互助组(B)手工业生产合作社(C)手工业供销合作社(D)手工业生产合作小组25 1957 年中国共产党开展的整风运动与 1942 年的延安整风的相同之处是(A)反对主观主义(B)反对宗派主义(C)反对官僚主义(D)反对党八股26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
10、会的意义有(A)结束了粉碎“ 四人帮” 后两年在徘徊中前进的局面(B)开始了中国共产党在思想、政治、组织等领域的全面拨乱反正(C)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中央领导集体(D)揭开了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序幕27 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进入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新阶段的标志是(A)1992 年邓小平南方谈话(B)中共十四大(C)中共十五大(D)中共十六大三、三、分析题每小题 10 分,共 40 分。要求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回答问题,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27 结合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1孙中山及其一派人领导的辛亥革命,是人类历史上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中的一次他(孙中山) 公
11、开号召实行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了中华民国和临时革命政府,并制定了一个临时约法。辛亥革命以后,谁要再想做皇帝,就做不成了。摘自毛泽东:关于辛亥革命的评价材料 2从 1894 年创立兴中会起,孙中山先生为了“亟拯斯民于水火,切扶大厦之将倾” ,全身心地投入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统治的革命事业,奔走于海内外,联合各方力量,建立革命团体,从事宣传鼓动,发动武装起义。孙中山先生提出民族、民权、民生的三民主义,高举实现民族独立自由和民主革命的旗帜,领导创立中国同盟会,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中国近代民族民主革命。在孙中山先生组织领导和他的革命精神感召下, 1911
12、年爆发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从而结束了在中国延续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为中国的进步打开了闸门,谱写了古老中国发展进步的历史新篇章。这是孙中山先生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建立的最具历史意义的伟大功勋。摘自胡锦涛:在纪念孙中山诞辰 140 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材料 3在帝国主义时代,任何国家的任何别的阶级,都不能领导任何真正的革命达到胜利。中国的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曾经多次领导过革命,都失败了,就是明证。孙中山主张“ 唤起民众 ”或“扶助农工”。谁去 “唤起”和“ 扶助”呢?孙中山的意思是说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但这在事实上是办不到的。孙中山的四十年革命是失败了,这是什么原因呢?在帝国主义时
13、代,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不可能领导任何真正的革命到胜利,原因就在此。摘自毛泽东:论人民民主专政28 简析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29 辛亥革命的失败给我们什么历史教训?考研政治(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模拟试卷 22 答案与解析一、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1 分,共 16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资本一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目的,属于理解性试题,难度适中。本题虽然在大纲解析之中没有给出明确的解析,但是,此问题是考生必须关注和理解的,因为其与当前国际国内的社会热点紧密结合。西方列强对中国进行文化渗透的目的是宣扬殖民主义
14、文化思想,麻痹中国人民的精神,摧毁中国人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是为军事侵略、政治侵略和经济侵略服务的。所以。ABC 三个选项均不符。D 选项正确。【知识模块】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2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粉碎瓜分中国的图谋,是一道识记与理解相结合的试题,难度较小。瓦德西和法国议员的结论是在西方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的图谋破产的前提下得出的。帝国主义列强没能实现瓜分中国的图谋,列强之间的矛盾和制约,是一个重要的原因。这一原因导致了列强最终暂缓瓜分中国,采取保全清政府为其共同的统治工具,实行“以华治华”。但是,帝国主义列强之间的矛盾和妥协,并非瓜分中国的阴谋破产的根本原因。而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考研 试卷 政治 中国 近现代史 纲要 模拟 22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