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模拟试卷18及答案与解析.doc
《[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模拟试卷18及答案与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模拟试卷18及答案与解析.doc(24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考研政治(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模拟试卷 18 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1 分,共 16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1937 年夏,毛泽东在延安抗日军政大学讲授实践论矛盾论,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高度,总结中国共产党的历史经验,深入论证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原则,科学地阐明了党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他主要揭露和批评了党内的( )(A)主观主义尤其是教条主义(B)主观主义尤其是经验主义(C)官僚主义(D)宗派主义2 1938 年 5 月至 6 月间,毛泽东发表论持久战的讲演,总结抗战 10 个月来的经验,集中三中全党智慧,系统地阐明
2、了持久抗战的总方针。毛泽东科学地预测了抗日战争的发展进程,其中中国抗日战争取得最后胜利的最关键的阶段是( )(A)战略防御阶段(B)战略相持阶段(C)战略反攻阶段(D)战略决战阶段3 中国抗日战争取得完全胜利的重要标志是( )(A)中、美、英三国发表波茨坦公告(B)日本天皇广播“终战诏书”(C)日本向同盟国递交投降书(D)中国政府在台湾举行受降仪式,收回台湾籍澎湖列岛4 将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所创造的理论成果,正式命名为毛泽东思想,并将毛泽东思想规定为党的一切工作的指针是在( )(A)中共六届六中全会(B)中共七大(C)中共七届二中全会(D
3、)中共七届三中全会5 抗日战争胜利后,某些民主党派的领导人物曾经鼓吹“中间路线” ,主张在政治上,“必须实现英美式的民主政治” ,但不准地主官僚资本家操纵;在经济上, “应当实行改良的资本主义” ,但不容官僚买办资本横行。“ 中间路线”所主张的,实质上是( )(A)旧民主主义道路(B)靠近共产党(C)改良运动(D)代表中产阶级的利益6 1946 年,中共决定将减租减息政策改为实现“耕者有其田” 政策的文件是( )(A)井冈山土地法(B) 兴国土地法(C) 关于清算、减租及土地问题的指示(D)中国土地法大纲7 1946 年 6 月 26 日,国民党军队以进攻中原解放区为起点,挑起了全国性的内战。
4、中国共产党清醒地估计了国内外形势,坚决认定,我们必须打败蒋介石,而且能够打败他。毛泽东指出,战胜蒋介石的政治基础是( )(A)美国援助蒋介石是暂时的(B)美、苏之间在中国问题上的妥协(C)国际上对共产党的援助(D)人民解放军的战争所具有的爱国正义的革命战争,必然获得全国人民的拥护8 解放战争时期,标志着中国革命已经发展到了一个历史转折点,这是蒋介石二十年反革命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这是一百多年来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这个标志性事件是( )(A)粉碎国民党军全面进攻(B)击退国民党军对陕北、山东两解放区的重点进攻(C)人民解放军的战略进攻(D)淮海战役的胜利二、多项选择题
5、每小题 2 分,共 34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9 1935 年 1 月召开的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原因有( )(A)遵义会议集中解决了当时具有决定意义的军事问题、组织问题和政治路线问题(B)开始确立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C)在极其危急的情况下挽救了中国共产党、挽救了中国工农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D)开始确立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中国革命道路10 大革命失败后,共产党人得到了惨痛的教训,先后发动和领导了几次著名的起义,进入了创造红军的新时期。中国革命由此发展到了一
6、个新的发展阶段,即土地革命战争时期。这些起义有( )(A)南昌起义(B)秋收起义(C)黄花岗起义(D)广州起义11 以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的主要标志是( )(A)中国共产党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发表(B)西安事变和平解决(C)国民党五届三中全会召开(D)蒋介石发表实际承认共产党合法地位的庐山谈话12 1938 年 5 月至 6 月间,毛泽东发表论持久战的讲演,总结抗战 10 个月来的经验,集中全党智慧,系统地阐明了持久抗战的总方针。毛泽东还科学地预测了抗日战争的发展进程,即( )(A)敌之战略进攻、我之战略防御的防御阶段(B)敌之战略保守、我之准备反攻的相持阶段(C)
7、我之战略反攻、敌之战略退却的反攻阶段(D)敌之战略溃败、我之战略决战的决胜阶段13 抗日战争相持阶段到来以后,由于以蒋介石为代表的国民党亲英美派开始推行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的政策,团结抗战的局面逐步发生严重危机,出现了中途妥协和内部分裂两大危险。针对这种情况,1939 年 7 月,中国共产党明确提出的口号有( )(A)坚持抗战到底,反对中途妥协(B)巩固国内团结,反对内部分裂(C)力求全国进步,反对向后倒退(D)坚持全面抗战路线,反对片面抗战路线14 抗日战争期间,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坚持、扩大和巩固,中国共产党制定了“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孤立顽固势力” 的策略总方针,其中中间势力主要
8、包括( )(A)民族资产阶级(B)开明绅士(C)地方实力派(D)城市小资产阶级15 抗日战争期间,中国共产党制定了“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孤立顽固势力”的策略总方针。对待顽固势力,共产党必须以革命的两面政策来对付他们,即贯彻又联合又斗争的政策,同顽固派作斗争时,要贯彻的原则有( )(A)双赢(B)有利(C)有理(D)有节16 “三三制”政权是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性质的政权,是一切赞成抗日又赞成民主的人们的政权,是几个革命阶级联合起来对付汉奸和反动派的民主专政。各占 13 的是( )(A)共产党员(B)非党的左派进步分子(C)不左不右的中间派(D)国民党中的亲英美派17 抗日战争期
9、间,我们党在延安进行了整风运动,下列著作中属于毛泽东在19411942 年撰写的整风运动的著名文章有( )(A)改造我们的学习(B) 中国革命和共产党(C) 整顿党的作风(D)反对党八股18 抗日战争期间,我们党在延安进行了整风运动,整风运动的内容主要有( )(A)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B)反对宗派主义以整顿党风(C)反对腐败以整顿官僚主义作风(D)反对党八股以整顿文风19 1935 年 12 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在陕北瓦窑堡召开政治局会议上,提出了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新政策。会议主要内容有( )(A)阐述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可能性(B)批判了“左” 倾冒险主义、关门主义错误,强调共产党
10、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的领导作用(C)规定了建立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具体政策(D)制定抗日救国十大纲领20 1937 年 9 月 22 日,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发表中国共产党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23 日,蒋介石发表实际承认中共合法地位的谈话。以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与第一次国民革命统一战线相比较,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具有一些新的特点,具体是( )(A)共产党员以个人名义加入国民党(B)广泛的民族性和复杂的阶级矛盾(C)国共双方有政权有军队的合作(D)没有正式的固定的组织形式和协商一致的具体的共同纲领21 1949 年 3 月召开的中共七届二中全会,规定了党在全国胜利后在
11、政治、经济、外交方面应当采取的基本政策,还( )(A)指出了中国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由新民主主义社会转变为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方向(B)提出了“两个务必” 的思想(C)提出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D)提出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制度22 1947 年 7 月至 9 月,中国共产党在河北省平山县召开全国土地会议,制定和通过了中国土地法大纲,明确规定( )(A)废除封建性及半封建性剥削的土地制度,实现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B)平均地权,节制资本(C)乡村中一切地主的土地及公地,由乡村农会接收,分配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D)依靠贫雇农,联合中农,限制富农23 1945 年 8 月,蒋介石连发三电,邀请毛
12、泽东赴重庆谈判。10 月 10 日,双方签署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即双十协定,双方达成的内容有( )(A)确认和平建国的基本方针(B)同意 “长期合作,坚决避免内战”(C)先实现国家民主化,再实现军队国家化(D)先实现军队国家化,再实现国家民主化24 1946 年 5 月 4 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清算、减租及土地问题的指示(史称五四指示),其基本内容是( )(A)要坚决地支持和引导广大农民群众,采取各种适当方法,使地主阶级剥削农民而占有的土地转移到农民手中(B)用一切方法吸收中农参加运动,绝不可侵犯中农土地;一般不变动富农土地,对富农和地主有所区别(C)不可将农村中反对封建地主阶级的方法,运
13、用于城市中反对工商业资产阶级的斗争(D)“乡村中一切地主的土地及公地,由乡村农会接收”,分配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25 1935 年 12 月 9 日,北平(今北京)学生举行声势浩大的抗日游行,遭到国民党军警镇压。史称一二.九运动。下列属于一二.九运动喊出的口号是( )(A)“反对华北自治 ”(B) “内惩国贼,外争主权”(C) “停止内战,一致对外”(D)“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三、分析题每小题 10 分,共 40 分。要求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回答问题,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25 材料 l1928 年 12 月,毛泽东在井冈山主持制定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一个土地法,以立法的形式,首次肯定了广
14、大农民以革命的手段获得土地的权利。由于缺乏经验,这个土地法关于没收一切土地归苏维埃政府所有、禁止土地买卖等方面的规定,并不适合中国农村的实际。1929 年 4 月,毛泽东在兴国主持制定第二个土地法,将“没收一切土地”改为 “没收一切公共土地及地主阶级的土地”。这是一个原则性的改正,保护了中农的利益不受侵犯。毛泽东还和邓子恢等一起制定了土地革命中的阶级路线和土地分配方法。至此,中国共产党就在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制定了可以付诸实施的比较完整的土地革命纲领和路线。材料 2减租减息是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时期解决农民问题的基本政策。减租又称二五减租,即规定地主的地租一律照原租额减收 25,地租的最高额不得超
15、过 375。减息的原则是“ 分半减息”,规定放贷的年利率最高不得超过 10。材料 3在全面内战爆发的前夕,根据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和革命的中心工作的变化。1946年 5 月 4 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清算、减租及土地问题的指示(史称五四指示),其基本内容是要坚决地支持和引导广大农民群众,采取各种适当方法,使地主阶级剥削农民而占有的土地转移到农民手中;用一切方法吸收中农参加运动,绝不可侵犯中农土地;一般不变动富农土地,对富农和地主有所区别;不可将农村中反对封建地主阶级的方法,运用于城市中反对工商业资产阶级的斗争。这就将党在抗日战争时期实行的减租减息政策改变为实现“耕者有其田” 的政策。这一政策的提出,
16、标志着解放区在农民土地问题上,开始由抗日战争时期的削弱封建剥削,向变革封建土地关系、废除封建剥削制度的过渡。这是中国共产党土地政策的重要改变。在此之后,通过开展清算斗争等,到 1947 年下半年,解放区即有 23 的地区基本上解决了农民的土地问题。在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进攻之后,为了维护广大农民的利益、进一步激发他们支援解放战争的积极性,1947 年 7 月至 9 月,中国共产党在河北省平山县召开全国土地会议,制定和通过了中国土地法大纲,明确规定“废除封建性及半封建性剥削的土地制度,实现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 ,“乡村中一切地主的土地及公地,由乡村农会接收”,分配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请回答:26
17、 材料 1 中“ 毛泽东还和邓子恢等一起制定了土地革命中的阶级路线和土地分配方法”,具体内容是什么 ?27 简述抗战时期实行减租减息政策的意义?28 结合材料 3,简述解放区的土地改革的胜利进行,对于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全国胜利的意义?28 材料 1我们的学风还有些不正的地方,我们的党风还有些不正的地方,我们的文风也有些不正的地方。所谓学风有些不正,就是说有主观主义的毛病。所谓党风有些不正,就是说有宗派主义的毛病。所谓文风有些不正,就是说有党八股的毛病。这些作风不正,并不像冬天刮的北风那样,满天都是。主观主义、宗派主义、党八股,现在已不是占统治地位的作风了,这不过是一股逆风,一股歪风,是从防空洞
18、里跑出来的。但是我们党内还有这样的一种风,是不好的。我们要把产生这种歪风的洞塞死。我们全党都要来做这个塞洞工作,我们党校也要做这个工作。主观主义、宗派主义、党八股,这三股歪风,有它们的历史根源,现在虽然不是占全党统治地位的东西,但是它们还在经常作怪,还在袭击我们,因此,有加以抵制之必要,有加以研究分析说明之必要。摘编自毛泽东整顿党的作风材料 2我们很快就要在全国胜利了。夺取这个胜利,已经是不要很久的时间和不要花费很大的气力了;巩固这个胜利,则是需要很久的时间和要花费很大的气力的事情。资产阶级怀疑我们的建设能力。帝国主义者估计我们终究会向他们乞讨才能活下去。因为胜利,党内的骄傲情绪,以功臣自居的
19、情绪,停顿起来不求进步的情绪,贪图享乐不愿再过艰苦生活的情绪,可能生长。因为胜利,人民感谢我们,资产阶级也会出来捧场。敌人的武力是不能征服我们的,这点已经得到证明了。资产阶级的捧场则可能征服我们队伍中的意志薄弱者。可能有这样一些共产党人,他们是不曾被拿枪的敌人征服过的,他们在这些敌人面前不愧英雄的称号;但是经不起人们用糖衣裹着的炮弹的攻击,他们在糖弹面前要打败仗。我们必须预防这种情况。夺取全国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如果这一步也值得骄傲,那是比较渺小的,更值得骄傲的还在后头。在过了几十年之后来看中国人民民主革命的胜利,就会使人们感觉那好像只是一出长剧的一个短小的序幕。剧是必须从序幕开
20、始的,但序幕还不是高潮。中国的革命是伟大的,但革命以后的路程更长,工作更伟大,更艰苦。这一点现在就必须向党内讲明白,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我们有批评和自我批评这个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武器。我们能够去掉不良作风,保持优良作风。摘编自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上的报告材料 3党的十八大后,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为核心的新一届党中央领导集体,更加重视党风廉政建设,要求下大决心改进作风,切实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这是体现从严治党、改进作风、杜绝形式主义等不良作风的重要举措。习近平强调,工作作风上的问题绝
21、对不是小事,如果不坚决纠正不良风气,任其发展下去,就会像一座无形的墙把我们党和人民群众隔开,我们党就会失去根基、失去血脉、失去力量。改进工作作风,各项工作都很重要,但最根本的是要坚持和发扬艰苦奋斗精神。改进工作作风的任务非常繁重,八项规定是一个切入口和动员令。八项规定既不是最高标准,更不是最终目的,只是我们改进作风的第一步,是我们作为共产党人应该做到的基本要求。“善禁者,先禁其身而后人。” 各级领导干部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说到的就要做到,承诺的就要兑现。请回答:29 根据材料 1,谈谈延安整风的内容及其意义?30 结合材料,谈谈我们党为什么无论是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时期,都特别注重党的建设
22、?30 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 2014 年 9 月 3 日下午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座谈会,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 69 周年。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历史无法重来,未来可以开创。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伟大胜利,就是要铭记历史、警示未来。习近平表示,69 年前的今天,中国人民经过艰苦卓绝的浴血奋战,打败了穷凶极恶的日本军国主义侵略者,赢得了近代以来中国反抗外敌入侵的第一次完全胜利。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彻底粉碎了日本军国主义殖民奴役中国的图谋;重新确立了中国在世界上的大国地位;开辟了中华民
23、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甲午战争,中国战败。抗日战争,中国胜利。从甲午失败到抗战胜利,历史走过了半个世纪。中国当年是一个积贫积弱的国家,为什么能够战胜不可一世的日本军国主义、夺取胜利呢?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决定因素。中国共产党的中流砥柱作用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关键。全民族抗战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重要法宝。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壮阔进程中,形成了伟大的抗战精神,中国人民向世界展示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伟大的抗战精神,是中国人民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永远是激励中
24、国人民克服一切艰难险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强大精神动力。31 “打败了穷凶极恶的日本军国主义侵略者,赢得了近代以来中国反抗外敌入侵的第一次完全胜利” ,这次胜利的意义有哪些 ?32 “甲午战争,中国战败” 原因是什么?“ 抗日战争,中国胜利 ”“中国共产党的中流砥柱作用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关键”,中流砥柱作用的表现有哪些?32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 70 周年大阅兵9 月 3 日是我国法定“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 。今年年初,北京“两会”透露,纪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 70 周年阅兵式将在北京举行。3 月,全国“两会” 最终确认中国将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考研 试卷 政治 中国 近现代史 纲要 模拟 18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