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模拟试卷151及答案与解析.doc
《[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模拟试卷151及答案与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模拟试卷151及答案与解析.doc(19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考研政治(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模拟试卷 151 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1 分,共 16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最终目的,是要瓜分中国、灭亡中国。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争夺和瓜分的图谋,达到高潮是在(A)中日甲午战争后(B)第一次鸦片战争后(C)第二次鸦片战争后(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2 由于近代中国处于资本一帝国主义列强的争夺和间接统治之下,加上中国地域广大,以及在地方性的农业经济的基础上形成的地方割据势力的存在,直接导致了(A)中国社会的阶级关系发生了深刻的变动(B)中西方文化冲突日益增多(C)新兴的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很缓
2、慢,力量很软弱(D)近代中国各地区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发展极不平衡3 太平天国农民战争时期,把向西方的学习,从生产力的领域扩展到生产关系的领域,即开始提倡资本主义的雇佣劳动制。体现这一社会改革方案的纲领性文件是(A)海国图志(B) 天朝田亩制度(C) 资政新篇(D)四洲志4 近代中国资产阶级思想与封建主义思想的第一次正面交锋是(A)洋务派与顽固派的论战(B)革命派与改良派的论战(C)维新派与守旧派的论战(D)革命派与洋务派的论战5 资产阶级革命派没有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不能充分发动和依靠人民群众,也不能建立坚强的革命政党。这些弱点和错误的根源在于(A)不能充分发动和依靠人民群众(B)
3、孙中山本人的性格缺陷(C)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D)同盟会内部组织松懈,缺乏统一和稳定的领导核心6 大革命是近代中国历史上空前广泛而深刻的群众运动。为国民革命的发展、广东战争和北伐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群众基础的是(A)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工会与农会(B)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与民族资产阶级的壮大(C)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统一战线(D)革命战争7 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开端是(A)南昌起义(B)秋收起义(C)广州起义(D)黄花岗起义8 蒋介石、汪精卫先后叛变革命,实行“清党”“分共”政策后,国民党的性质变成了(A)工人、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革命联
4、盟(B)由代表地主阶级、买办性的大资产阶级利益的反动集团所控制的政党(C)以资产阶级革命派为主体的革命政党(D)以走“中间道路 ”为目标的第三势力政党9 在论持久战中,毛泽东科学地预测了抗日战争的发展进程和阶段,其中最关键的阶段是(A)战略防御阶段(B)战略周旋阶段(C)战略相持阶段(D)战略反攻阶段10 延安整风运动中,毛泽东在批评主观主义的学风时指出:“闭塞眼睛捉麻雀瞎子摸鱼,粗枝大叶,夸夸其谈,满足于一知半解,这种极坏的作风,这种完全违反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精神的作风,还在我党许多同志中继续存在的。”这句话表明,主观主义的实质是(A)脱离人民群众(B)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C)理论脱离实际(
5、D)官僚主义作风11 标志着解放区在农民土地问题上,开始由抗日战争时期的削弱封建剥削,向变革封建土地关系、废除封建剥削制度的过渡的文件是(A)关于清算、减租及土地问题的指示(B) 中国土地法大纲(C) 井冈山土地法(D)兴国土地法12 我国对个体农业和个体手工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主要方式是(A)和平赎买(B)统购统销(C)公私合营(D)合作化13 1957 年,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指出,在我国,工人阶级与民族资产阶级的矛盾属于人民内部的矛盾。如果处理不当会变成(A)对抗性的敌我矛盾(B)非对抗性的敌我矛盾(C)对抗性的人民内部矛盾(D)非对抗性的人民内部矛盾二、多项选择题每
6、小题 2 分,共 34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14 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面临的两大历史任务,就是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后一个任务是前一个任务的(A)必要前提(B)最终目的(C)根本保障(D)必然要求15 在戊戌维新运动的宣传活动中,维新派积极办学会,其中著名的有(A)同盟会(B)强学会(C)南学会(D)保国会16 19 世纪 90 年代以后兴起的戊戌维新运动是一次爱国救亡运动。戊戌维新运动兴起的历史背景是(A)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并有了初步发展(B)甲午战败造成了新的民族危机,激发了新的民族意识觉醒(C)民族资产阶级
7、登上政治舞台(D)维新思想的产生和传播17 1905 年至 1907 年间,围绕中国究竟是采用革命手段还是改良方式这个问题,革命派与改良派展开了一场大论战,其主要舆论阵地是(A)民报(B) 新青年(C) 时务报(D)新民丛报18 辛亥革命之所以失败,从主观方面来说,在于它的领导者资产阶级革命派本身存在着许多弱点和错误,主要表现在他们(A)害怕革命会引起下层社会暴乱(B)不能充分发动和依靠人民群众(C)不能建立坚强的革命政党(D)没有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19 1921 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革命历史上划时代的里程碑,中国革命从此焕然一新。从此,中国革命有了(A)正确的革命道路(B)
8、科学的指导思想(C)坚强的领导力量(D)崭新的奋斗目标20 1919 年五四运动以前的新文化运动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新文化反对封建主义的旧文化的斗争。五四运动以前的新文化运动的历史意义包括(A)推动了部分知识分子接受十月革命的影响(B)使广大知识分子受到西方民主和科学思想的洗礼(C)为外国各种思想流派传人中国敞开了大门(D)从根本上铲除了封建主义思想21 张学良“东北易帜 ”后,国民党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了自己的统治,取得了形式上的统一。此时的国民党政权,同大革命时期相比具有(A)相同的阶级属性(B)相同的统治特点(C)不同的打击对象(D)不同的政权性质22 延安整风运动是一场普遍的马克思主义思想
9、教育运动。这一运动最主要的任务是反对主观主义,主观主义的主要表现形式为(A)教条主义(B)形式主义(C)经验主义(D)宗派主义23 在 20 世纪 40 年代前期,中国共产党以延安为中心,在全党范围内开展了一场整风运动。整风运动在全党范围普遍展开的标志是(A)毛泽东作了改造我们的学习的报告(B)毛泽东作了整顿党的作风的讲演(C)毛泽东作了反对党八股的讲演(D)毛泽东在延安抗日军政大学讲授实践论 和矛盾论24 1947 年 7 月至 9 月,中国共产党在河北省平山县召开全国土地会议,制定和通过了中国土地法大纲,此后解放区广大农村迅速掀起土地改革运动的热潮。土地改革运动在中国历史上(A)第一次提出
10、消灭封建剥削关系的政策(B)使解放区农民在政治上翻了身(C)从根本上摧毁了中国封建制度的根基(D)完成了从几千年的分散个体劳动向集体所有、集体经营的历史性转变25 中国的民主党派,多数成立于抗日战争和全国解放战争时期,其形成时的社会基础主要是(A)官僚资产阶级(B)民族资产阶级(C)城市小资产阶级(D)一些进步的知识分子和爱国分子26 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 28 年浴血奋战,打败日本帝国主义,推翻国民党反动统治,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这一伟大历史贡献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这一伟大历史贡献还有(A)彻底结束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B)彻
11、底结束了军阀割据、战乱频仍、匪患不断的历史(C)彻底结束了帝国主义列强压迫中国、奴役中国人民的历史(D)彻底改变中国一穷二白的落后面貌27 在社会主义改造的过程中,党和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采取和平赎买政策而非暴力没收,是因为(A)私营工商业可以增加产品供应、扩大商品流通、维持工人就业、为国家提供税收(B)有利于争取民族资产阶级及其知识分子(C)民族资产阶级同官僚资产阶级联系较为紧密(D)有利于减少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的阻力28 1981 年 6 月,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以下简称决议),决议科学地概括了毛泽东思想的科学内涵,这就是(A)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
12、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B)毛泽东同志的所有言论都要坚决遵循(C)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D)毛泽东思想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29 1992 年,邓小平同志在视察南方的谈话中阐述的一系列重要思想包括(A)关于“三个有利于 ”标准的思想(B)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思想(C)关于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的思想(D)关于发展才是硬道理的思想考研政治(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模拟试卷 151 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1 分,共 16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
13、的图谋,属于记忆题。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争夺和瓜分的图谋,在 1894 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后达到高潮。B,C,D选项与题干时间不符。因此,选项 A 正确。【知识模块】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2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特征。由于近代中国处于资本一帝国主义列强的争夺和间接统治之下,加上中国地域广大,以及在地方性的农业经济的基础上形成的地方割据势力的存在,近代中国各地区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发展是极不平衡的。后来,帝国主义列强还分别支持不同的政治势力以分裂中国,使中国处于不统一状态。A 选项,中国社会的阶级关系是在鸦片战争后开始逐步发生变化的,并且随着我国社会性
14、质和历史任务的变化而逐步深刻,与题意不符;B 选项,文化冲突不是题干表述所导致的直接结果,与题意不符;C 选项表述正确,但不是题干表述所导致的直接结果,不符合题意。因此,选项 D 正确。【知识模块】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3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资政新篇的内容及其评价,属于记忆题。资政新篇是太平天国后期颁布的社会发展方案。在经济方面,主张发展近代工矿、交通、邮政、银行等事业,奖励科技发明和机器制造,尤其是提出“准富者请人雇工”,对穷人“宜令作工,以受所值”,这就把向西方的学习,从生产力的领域扩展到生产关系的领域,即开始提倡资本主义的雇佣劳动制。A,B,D 选项并未涉及雇佣劳动制的相
15、关内容。因此,选项 C 正确。【知识模块】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4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维新派与守旧派的论战,属于记忆题。维新派与守旧派的这场论战,实质上是资产阶级思想与封建主义思想在中国的第一次正面交锋。A,B,D 选项与题意不符。因此,选项 C 正确。【知识模块】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5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弱点和错误的根源,属于记忆题。辛亥革命之所以失败,从主观方面来说,在于它的领导者资产阶级革命派本身存在着许多弱点和错误。资产阶级革命派的这些弱点和错误,根源于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A,D 选项是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派自身弱点和错误
16、的原因之一,但不是“根源”,故排除;B 选项,孙中山本人的性格缺陷,虽然是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之一,但不是“根源”,故排除。因此,选项 C 正确。【知识模块】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6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国共合作与大革命的高潮。大革命是近代中国历史上空前广泛而深刻的群众运动。而中国共产党正是人民群众的主要发动者和组织者。经过共产党人深入细致的工作,一向被视为一盘散沙的中国人民的力量逐步地组织起来、凝聚起来。1927 年 4 月中共召开五大时,它领导下的工会共拥有 280 万会员,产业工人基本上组织起来了。农会则拥有 972 万会员,由于一个农户一般为五口之家,而人会时只写一个人的名
17、字,所以农会联合的农民实际上达数千万之众。这就为国民革命的发展、广东战争和北伐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群众基础。B 选项,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与民族资产阶级的壮大是辛亥革命的阶级基础。C 选项,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统一战线是大革命的组织形式。D 选项,革命战争是大革命的主要斗争形式。因此,选项 A 正确。【知识模块】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7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南昌起义的历史意义,属于记忆题。1927 年 8 月 1 日,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等人率领共产党掌握或影响下的北伐军 2 万多人在南昌举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这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创建人民
18、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开端。B,C,D 选项不符合题意。因此,选项 A 正确。【知识模块】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8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国民党的性质。在 1927 年大革命失败后,国民党已经不再是工人、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革命联盟,而是变成了一个由代表地主阶级、买办性的大资产阶级利益的反动集团所控制的政党。A,C,D 选项与题意不符。因此,选项 B 正确。【知识模块】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9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抗日战争的发展进程和阶段,属于记忆题。毛泽东科学地预测了抗日战争的发展进程,即抗日战争将经过战略防御、战略相持、战略反攻三个阶段。其中,战略相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考研 试卷 政治 中国 近现代史 纲要 模拟 151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