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模拟试卷18及答案与解析.doc
《[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模拟试卷18及答案与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模拟试卷18及答案与解析.doc(20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考研政治(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模拟试卷 18 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1 分,共 16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在马克思主义看来,实践是(A)人们社会生活中的一切活动(B)人们能动地认识世界的精神活动(C)人们适应外界环境的本能活动(D)人们能动地改造世界的客观物质性活动2 一些地方的人们掠夺性地滥挖草原上的甘草,以获得一定的经济利益,却破坏了草原植被,造成土地荒漠化,一遇到大风,沙尘暴铺天盖地,给人们带来巨大灾难。这些挖甘草的人们(A)只看到事物的客观性,没有看到人们的主观能动性(B)只看到事物的绝对运动,没有看到事物的相对静止(C)只
2、看到眼前的直接联系,没有看到长远的间接联系(D)只看到物与物之间的联系,没有看到人与人之间的联系3 马克思主义的话的灵魂是(A)实事求是(B)矛盾分析法(C)唯物史观(D)具体问题具体分析4 一位机械工程专家讲过这样一件事:“文革” 中,他在农场劳动,有一天领导要他去割羊草。他没养过羊,怎么认得羊草呢?但脑子一转办法就来了。他把羊赶出去,看羊吃什么就割什么。不到半天就割回了羊草。这位专家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他意识到,“羊吃草 ”与“割羊草”两者之间存在着(A)主观联系(B)必然联系(C)本质联系(D)因果联系5 “燕子低飞蛇过道,必有大雨到” 这句谚语包含的主要哲学道理是(A)世界是普遍联系的(
3、B)世界是永恒发展的(C)世界是物质的(D)矛盾具有普遍性6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这两句诗包含的哲学道理是(A)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B)事物是本质和现象的统_(C)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D)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是事物发展的总趋势7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是(A)对立统一规律(B)质量互变规律(C)否定之否定规律(D)联系和发展8 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是(A)普遍性和特殊性(B)同一性和斗争性(C)对抗性和非对抗性(D)可知性和不可知性9 在自然界,没有上,就无所谓下;在社会中,没有先进,就无所谓落后;在认识中,没有正确,就无所谓错误。这说
4、明(A)矛盾双方是互相排斥的(B)矛盾双方是相互渗透的(C)矛盾双方是相互依存的(D)矛盾双方是相互转化的10 日本福岛核泄漏引起全球关注,世界各国纷纷调整核政策,采取措施应对核泄漏危机。这件事体现的哲学道理是(A)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辩证关系的原理(B)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C)矛盾的同一性与斗争性辩证关系的原理(D)矛盾的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辩证关系的原理11 “居安思危 ”这句成语体现的哲学道理是(A)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B)矛盾既具有普遍性又具有特殊性(C)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下推动事物的发展(D)事物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12 毛泽东在矛盾论中认为,矛盾问题的精
5、髓是(A)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B)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关系(C)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D)内因和外因的关系13 “一个志在有大成就的人,他必须知道限制自己。反之,那些什么事都想做的人,其实什么事都不能做,而终归于失败。”这段话告诉我们(A)要学会分清事物矛盾的性质(B)要懂得对事物进行矛盾分析(C)要具体矛盾具体分析(D)要抓主要矛盾,不要平均使用力量14 辩证否定的实质是“ 扬弃 ”,其基本含义是(A)抛弃(B)既克服又保留(C)纯粹的否定(D)事物中好的方面和坏的方面的组合15 唯物辩证法的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A)方向和道路(B)形式和状态(C)结构和功能(D)
6、源泉和动力16 把不同事物区分开来的依据是(A)事物的度(B)事物的内在规定性(C)事物的属性(D)事物的量17 部分质变是指(A)质变过程中有量的扩张(B)在总的量变过程中有局部或阶段性的质变(C)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D)量变的客观性和普遍性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34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18 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指出:“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理由在于(A)实践是社会历史的主体(B)实践是社会发展的动力(C)实践构成社会生活的现实基础(D)实践形成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19 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是指(A
7、)实践是人类特有的活动(B)在实践中形成人的本质和一切社会关系(C)人类通过实践改造自然界来满足自身生存和发展(D)实践是一切生命的存在方式20 马克思指出:“ 自然界,就它不是人的身体而言,是人的无机的身体。” 这段话说明(A)自然界是人的一部分(B)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C)人依赖于自然界(D)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是人生存和发展的前提21 唯物辩证法的两大总特征是(A)矛盾(B)联系(C)实践(D)发展22 恩格斯说:“ 当我们深思熟虑地考察自然界或人类历史或我们自己的精神活动的时候,首先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幅由种种联系和相互作用无穷无尽地交织起来的画面。”这段话说明(A)联系是客观世界的本
8、性(B)一切事物都处于相互联系之中(C)世界是一个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D)联系既是普遍的又是复杂多样的23 下列选项中,体现发展的实质的有(A)因祸得福,祸福相依(B)无产阶级专政代替资产阶级专政(C)培育出新优质品种(D)原始社会的公有制经过私有制到社会主义的公有制24 “世界是过程的集合体。” 对这一命题正确理解的有(A)任何具体事物的发展过程都是有限的(B)整个世界的发展是无始无终的无限过程(C)每一个具体事物的有限过程都是整个世界无限发展过程的一部分(D)世界无限的发展过程是通过具体事物的有限的过程集合而成的25 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体系的实质和核心,理由是对立统一规律(A)揭示了
9、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B)揭示了事物永恒发展的内在动力(C)是理解唯物辩证法其他规律和范畴的关键(D)提供了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矛盾分析法26 解决矛盾的基本形式有(A)矛盾一方克服另一方(B)矛盾双方同归于尽,被新的矛盾双方代替(C)矛盾双方达到绝对统一(D)矛盾双方达到融合27 运用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关系的原理指导实践,要正确把握和谐对事物发展的作用。从哲学的角度评价和谐,理解正确的是(A)和谐是矛盾的特殊表现形式(B)和谐意味着矛盾的绝对同一(C)和谐的本质在于协调事物内部各种因素的相互联系,促成最有利于事物发展的状态(D)和谐体现着矛盾双方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28
10、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中,强调竞争双方或多方的“合作共赢” ,其哲学依据在于(A)矛盾一方的发展以另一方的某种发展为条件(B)矛盾双方或多方在相互竞争中获得发展(C)矛盾双方或多方互相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而得到发展(D)矛盾的一方克服另一方而使自身获得发展29 中国古代哲学家公孙龙“白马非马” 说的错误在于割裂了(A)_般和个别的关系(B)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C)抽象与具体的关系(D)共性和个性的关系30 下列说法,体现矛盾特殊性原理的有(A)对症下药,量体裁衣(B)因实制宜,因地制宜(C)物极必反,相反相成(D)欲擒故纵,声东击西31 “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老子的
11、这句话包含的哲学道理是(A)现象是本质的外部表现(B)特殊性中包含着普遍性(C)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D)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32 处于量变过程中的事物保持质的稳定性,这种变化是(A)量变(B)质变(C)总的量变过程中的部分质变(D)质变过程中量的扩张33 下列词汇中体现了适度原则的有(A)解剖麻雀(B)过犹不及(C)祸福相依(D)掌握火候三、分析题每小题 10 分,共 40 分。要求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回答问题,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34 对科学技术的社会作用有着不同的观点,请阅读有关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1爱因斯坦认为:“ 科学是一种强有力的工具,怎样用它,究竟是给人带来幸福还是带
12、来灾害,全取决于人自己,而不取决于工具。刀子在人类生活上是有用韵,但它也能用来杀人。” 材料 2 科学悲观主义者认为,目前世界上存在的全球性问题,如环境污染、失业、战争、民族文化的衰退、精神堕落、贪图享受等,都是科学的罪过,要解决目前存在的问题,就应该回复到不要科学的古代社会甚至原始状态去。 材料 3 科学乐观主义者认为,科学技术可以解决一切社会问题,髓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科学技术会提供解决一切社会问题的手段,甚至可以依靠自然科学去解决资本主义的各种矛盾。 材料 4 在马克思看来,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任何一门理论科学中的每一个新发现,即使它的实际应甩也许还无法预见都使
13、马克思感到衷心喜悦。摘自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材料 5 在我们这个时代,每一种事物好像都包含有自己的反面技术的胜利,似乎是以道德的败坏为代价换来的。随着人们愈益控制自然,个人却似乎愈益成为别人的奴隶或自身的卑劣行为的奴隶。甚至科学的纯洁光辉仿佛也只能在愚昧无知的黑暗背景上闪耀。 摘自马克思:在(人民报)创刊纪念会上的演说(1)材料 2 与材料 3 在本质上是否相同? (2)材料 1 与材料 2、材料 3 相比,有什么本质的区别?(3)根据材料 4、材料 5,谈谈马克思主义是如何看待科学技术的?对我们有何启示?考研政治(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模拟试卷 18 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14、 1 分,共 16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实践的本质含义。马克思主义认为: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世界的客观物质性活动。由此看来,选项 A 的外延过大,选项B、C 与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不符。所以本题的正确选项为 D。【知识模块】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2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联系的多样性。宇宙间的一切事物都处于普遍联系之中,这要求我们必须从事物固有的联系出发,对多种联系进行具体分析,用以指导我们的实践。人们只要眼前的经济利益,说明看到了直接联系;不顾破坏生态环境带来的危害,说明人
15、们忽视了间接联系,所以正确答案是 C。选项A、B、D 均为相近的迷惑项,都不符合题意。 【知识模块】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3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知识模块】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4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因果联系。客观世界到处都存在着引起与被引起的普遍联系,辩证法把这种引起与被引起的关系称为因果联系。其中,引起某种现象的现象叫原因,而被某种现象所引起的现象叫结果。“羊吃草”是原因,“割羊草”是结果,因为专家看到了羊吃什么样的草,所以他才知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考研 试卷 政治 世界 物质性 及其 发展规律 模拟 18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