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模拟试卷43及答案与解析.doc
《[考研类试卷]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模拟试卷43及答案与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类试卷]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模拟试卷43及答案与解析.doc(57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模拟试卷 43 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在唐德斯(FC D0nders)ABC 减法反应时实验中,C 反应时代表的是(A)选择反应时(B)辨别反应时(C)简单反应时(D)基线反应时2 根据唐德斯的 ABC 法,选择时间应是(A)辨别反应时减去简单反应时(B)选择反应时减去简单反应时(C)辨别反应时减去选择反应时(D)选择反应时减去辨别反应时3 心理旋转实验使用的因变量指标是(A)反应类型(B)反应时(C)正确率(D)信心评价4 心理旋转实验采用的反应时法是(A)减数法(B)加因素法(C)开窗实验(D)经典反应时法4 波斯纳等人曾经做过字母的视觉匹配和名
2、称匹配的实验。他们的实验采用两种实验方法,让被试辨别两个字母是否相同。一个是同一性匹配,即两个字母读音和书写都一样,如 A、A;一个是命名匹配,即两个字母读音相同而书写不同,如A、a,两个字母的呈现时间有同时呈现和继续呈现两种方式。实验结果下图。 5 该实验采用的反应时法是(A)减数法(B)加因素法(C)开窗实验(D)经典反应时法6 当两个字母同时呈现时,AA 对的反应时小于 Aa 对的反应时,AA 对反应时较快说明短时记忆存在(A)听觉编码(B)视觉编码(C)语义编码(D)动觉编码7 根据唐德斯的 ABC 法,选择时间应是(A)辨别反应时减去简单反应时(B)选择反应时减去简单反应时(C)辨别
3、反应时减去选择反应时(D)选择反应时减去辨别反应时8 心理旋转实验使用的因变量指标是(A)反应类型(B)反应时(C)正确率(D)信心评价9 斯腾伯格的“ 短时记忆的信息提取 ”实验使用的因变量指标是(A)反应类型(B)反应时(C)正确率(D)信心评价10 斯腾伯格的“ 短时记忆的信息提取 ”实验采用的反应时法是(A)减数法(B)加因素法(C)开窗法(D)经典反应时法11 内隐联想测验使用反应时作为因变量指标来测量被试的(A)态度(B)性格(C)气质(D)行为习惯12 该实验采用的反应时法是(A)减数法(B)加因素法(C)开窗实验(D)经典反应时法13 当两个字母同时呈现时,AA 对的反应时小于
4、 Aa 对的反应时,AA 对反应时较快说明短时记忆存在(A)听觉编码(B)视觉编码(C)语义编码(D)动觉编码14 在反应时实验中,考察被试的反应时还要兼顾被试反应的(A)准确性(B)稳定性(C)灵敏性(D)显著性15 直接测量每个加工阶段所需时间的反应时法是(A)减数法(B)加因素法(C)开窗实验(D)经典反应时法16 反应时是(A)从刺激呈现到有机体作出外显应答之间的时间间隔(B)从刺激呈现到有机体完成相关动作之间的时间间隔(C)从有机体作出外显应答到完成相关动作之间的时间间隔(D)从刺激呈现到刺激停止有机体作出相关动作的时间17 在反应时实验中,如果两个刺激的间隔时间较长,那么第二个反应
5、的反应时间会比第一个反应的反应时间短。但是,如果两个刺激呈现的间隔时间短,第二个反应的反应时间会明显长于第一个反应的反应时间。这种现象被称为(A)启动效应(B)负启动效应(C)返回抑制(D)心理不应期18 内隐联想测验使用反应时作为因变量指标来测量被试的(A)态度(B)性格(C)气质(D)行为习惯19 在反应时实验中,考察被试的反应时还要兼顾被试反应的(A)准确性(B)稳定性(C)灵敏性(D)显著性20 直接测量每个加工阶段所需时间的反应时法是(A)减数法(B)加因素法(C)开窗实验(D)经典反应时法21 反应时是(A)从刺激呈现到有机体作出外显应答之间的时间间隔(B)从刺激呈现到有机体完成相
6、关动作之间的时间间隔(C)从有机体作出外显应答到完成相关动作之间的时间间隔(D)从刺激呈现到刺激停止有机体作出相关动作的时间22 在反应时实验中,如果两个刺激的间隔时间较长,那么第二个反应的反应时间会比第一个反应的反应时间短。但是,如果两个刺激呈现的间隔时间短,第二个反应的反应时间会明显长于第一个反应的反应时间。这种现象被称为(A)启动效应(B)负启动效应(C)返回抑制(D)心理不应期23 在感觉阈限测定中,将刺激按递增或递减系列的方式,以间隔相等的小步变化,寻求从一种反应到另一种反应的瞬时转换点或阈限的位置。这种方法是(A)恒定刺激法(B)平均差误法(C)极限法(D)正误法24 在感觉阈限测
7、定中,使用少数几个固定的刺激。刺激的呈现是随机的,每呈现一个刺激只要求被试答“ 有 ”和“无”或“轻” 和“重”等,然后按照被试对不同刺激回答“有”和“无”或“ 轻” 和“重”的次数计算阈限值。这种方法是(A)调整法(B)平均差误法(C)极限法(D)次数法25 用极限法测定差别阈限时,在每次渐减系列试验中,其阈限的上限值应取(A)第一次非正到正之间的中点(B)第一次非负到负之间的中点(C)最后一次正到非正之间的中点(D)最后一次负到非负之间的中点26 用极限法测量差别阈限时,差别阈限等于(A)不肯定间距的中点(B)不肯定间距的一半(C)不肯定间距与标准刺激的差距(D)不肯定间距27 由于被试在
8、长序列中有继续作同一种判断倾向所引起的误差是(A)习惯误差(B)期望误差(C)练习误差(D)疲劳误差28 使用最小变化法测定阈限时,控制习惯误差和期望误差的方法是(A)匹配法(B)消除法(C)抵消法(D)恒定法29 使用最小变化法测定阈限时,控制练习误差和疲劳误差的方法是(A)匹配法(B)消除法(C) ABBA 法(D)恒定法30 使用直线内插法求绝对阈限的心理物理法是(A)恒定刺激法(B)平均差误法(C)极限法(D)调整法31 测定 75差别阈限的心理物理法是(A)恒定刺激法(B)平均差误法(C)极限法(D)调整法32 绝对阈限的测量程序和差别阈限的测量程序完全一致的心理物理法是(A)恒定刺
9、激法(B)平均差误法(C)极限法(D)次数法33 在使用心理物理法测定感觉阈限时,如果实验前面的操作结果显著高于后面实验的操作结果,说明该实验中存在(A)习惯误差(B)期望误差(C)练习误差(D)疲劳误差34 制作感觉等距量表除了使用感觉等距法之外,还有一种常用的方法是(A)差别阈限法(B)对偶比较法(C)数量估计法(D)分段法35 制作感觉顺序量表除了使用感等级排列法之外,还有一种方法是(A)差别阈限法(B)对偶比较法(C)数量估计法(D)分段法36 认为心理量和物理量之间呈对数关系的心理学家是(A)史蒂文斯(B)费希纳(C)韦伯(D)冯特37 用差别阈限法制作等距量表的依据是(A)韦伯定律
10、(B)对数定律(C)幂定律(D)概率论38 在信号检测实验中,如果击中概率为 080,虚报概率为 020,则该实验中的 值为(A)-0 25(B) 025(C) 100(D)40039 在信号检测实验中,如果击中概率为 028,虚报概率为 006,则该实验中的 值为(A)小于 0(B)等于 1(C)大于 1(D)大于 0,小于 140 当 ROC 曲线是斜率为 1,截距为 0 的直线时,则(A)辨别力 d等于 0(B)辨别力 d等于 1(C)辨别力 d大于 1(D)辨别力 d大于 0,小于 141 在信号检测实验中,如其他条件不变,只大幅提高对被试虚报目标的惩罚,则可推测(A) 减小, d不变
11、(B) 增大,d不变(C) 增大,d增大(D)两者均不变42 用差别阈限法制作等距量表的依据是(A)韦伯定律(B)对数定律(C)幂定律(D)概率论43 在信号检测实验中,如果击中概率为 O80,虚报概率为 020,则该实验中的 值为(A)-0 25(B) 025(C) 100(D)40044 在信号检测实验中,如果击中概率为 O28,虚报概率为 006,则该实验中的 值为(A)小于 0(B)等于 1(C)大于 1(D)大于 0,小于 145 当 ROC 曲线是斜率为 1,截距为 0 的直线时,则(A)辨别力 d等于 0(B)辨别力 d等于 1(C)辨别力 d大于 1(D)辨别力 d大于 0,小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考研 试卷 心理学 统考 专业 基础 综合 模拟 43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