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模拟试卷39及答案与解析.doc
《[考研类试卷]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模拟试卷39及答案与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类试卷]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模拟试卷39及答案与解析.doc(26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模拟试卷 39 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对人体的生理功能及心理状态的周期性变化起关键作用的是(A)视交叉上核(B)脊髓丘脑前束(C)杏仁核(D)海马2 大脑处于清醒和警觉状态时的脑电波通常是(A) 波(B) 波(C) 波(D) 波和 波3 慢波睡眠是指睡眠的(A)第一阶段(B)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C)第三阶段和第四阶段(D)第四阶段4 下面不属于无意识现象的是(A)无意识行为(B)对刺激的无意识(C)盲视(D)无意注意5 关于梦的表述正确的是(A)不是所有人都做梦(B)梦的持续时间和个体感觉的时间不一致(C)做梦时外部的刺激能够成为梦的一部分(D)梦是
2、潜意识愿望的表达6 一个人在看戏时专注于精彩的剧情,直到散场时才发现邻座是他的一位老朋友。他未能发现邻座是谁反映了注意的(A)指向性(B)集中性(C)分配性(D)持续性7 一个人在看戏时专注于精彩的剧情,直到散场时才发现邻座是他的一位老朋友。他和老朋友讨论剧情时能够清晰地描述出剧情中的细节,这反映了他在看戏时注意的(A)指向性(B)集中性(C)分配性(D)持续性8 外语听力考试时,某学生能够轻松听懂听力材料并正确回答问题,该生在参加听力考试时的注意类型是(A)不随意注意(B)随意注意(C)有意注意(D)随意后注意9 外语听力考试时,某学生全神贯注听录音,生怕丢掉一点信息,该生在参加听力考试时的
3、注意类型是(A)不随意注意(B)无意注意(C)有意注意(D)随意后注意10 外语听力考试时,监考教师的走动使某学生无法集中精力回答问题,此时该学生发生的注意现象是(A)注意的起伏(B)分心(C)注意分配(D)注意转移11 使用双耳分听实验可以用来考察(A)选择性注意(B)持续性注意(C)分配性注意(D)注意的起伏12 个体在注意时会发生一些外部表现,如血液循环和呼吸出现变化,其神经机制是(A)朝向反射(B)网状结构的激活作用(C)边缘系统的功能(D)大脑皮层的功能13 学校课堂时间的安排主要考虑的是(A)注意广度(B)注意稳定性(C)注意分配(D)注意转移14 经过课间十分钟的休息,刚刚上课时
4、教师应着重促进学生的(A)注意稳定(B)注意广度(C)注意分配(D)注意转移15 人的注意力总是表现出时高时低的周期性变化,这种现象是(A)注意的起伏(B)分心(C)注意分配(D)注意转移16 注意的衰减理论的提出者是(A)布罗德本特(Broadbent)(B)特瑞斯曼(Treisman)(C)多伊奇(Deutsch)(D)诺尔曼(Norman)17 可以解释注意分配现象的理论是(A)双加工理论(B)过滤器理论(C)后期选择理论(D)衰减理论18 鸡尾酒会效应支持的注意理论是(A)双加工理论(B)过滤器理论(C)后期选择理论(D)衰减理论二、多选题19 编制心理测验时确定测验目的要解决的问题包
5、括(A)明确测量对象(B)明确测量目标(C)明确测量用途(D)明确评分方式20 编制智力测验时,常见的测验项目的排列方式有(A)随机排列式(B)并列直进式(C)混合螺旋式(D)难度递减式21 测验标准化的内容包括(A)测验内容的标准化(B)施测过程的标准化(C)测验评分的标准化(D)测验分数解释的标准化22 测验等值需要满足的前提条件包括(A)公平性(B)对称性(C)样本不变性(D)可加性23 常模编制中,常用的导出分数有(A)标准分数(B)百分等级分数(C) T 分数(D)变异系数24 属于组内常模量表的是(A)百分等级常模(B)年龄常模(C)年级常模(D)标准分数常模25 标准参照测验的预
6、测方法包括(A)前测-后测方法(B)已接受教学组-未接受教学组方法(C)临界组法(D)对照组方法26 下列情况中,会使测验成绩提高的因素有(A)应试技巧(B)练习效应(C)测验焦虑(D)反应定势27 下面选项中,属于最高行为测验的有(A)学绩测验(B)能力测验(C)焦虑测验(D)态度测验28 关于斯坦福成就测验描述正确的是(A)属于综合性学绩考查测验(B)属于常模参照测验(C)属于标准参照测验(D)属于能力倾向测验29 托伦斯创造性思维测验评估个体的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方面包括(A)流畅性(B)变通性(C)独特性(D)精确性30 人格测验常用的方法有(A)投射测验(B)他评量表(C)访谈法(D)自
7、陈量表31 属于投射测验的人格测验有(A)情境模拟测验(B)主题统觉测验(C) MMPI(D)罗夏墨迹测验32 影响智力测验公平性的因素有(A)智力的性别差异(B)智力的职业差异(C)智力的文化差异(D)智力的教育差异33 下列导出分数中本质上属于标准分数的是(A)比率智商(B) T 分数(C) CEEB 分数(D)离差智商34 在选择常模团体时,确定人数需要考虑的因素包括(A)总体的数目(B)测验的难度(C)总体的性质(D)测验结果的精确度35 高尔顿在心理测量领域较早地应用了(A)等级评定量表(B)问卷法(C)自由联想法(D)智力测量36 能反映中国古代心理测量特点的是(A)描述性(B)定
8、性的(C)定量的(D)实践性37 托伦斯创造性思维测验评估个体的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方面包括(A)流畅性(B)变通性(C)独特性(D)精确性38 人格测验常用的方法有(A)投射测验(B)他评量表(C)访谈法(D)自陈量表39 属于投射测验的人格测验有(A)情境模拟测验(B)主题统觉测验(C) MMPI(D)罗夏墨迹测验40 影响智力测验公平性的因素有(A)智力的性别差异(B)智力的职业差异(C)智力的文化差异(D)智力的教育差异41 下列导出分数中本质上属于标准分数的是(A)比率智商(B) T 分数(C) CEEB 分数(D)离差智商42 在选择常模团体时,确定人数需要考虑的因素包括(A)总体的数
9、目(B)测验的难度(C)总体的性质(D)测验结果的精确度43 高尔顿在心理测量领域较早地应用了(A)等级评定量表(B)问卷法(C)自由联想法(D)智力测量44 能反映中国古代心理测量特点的是(A)描述性(B)定性的(C)定量的(D)实践性三、简答题45 简述知觉的组织原则。46 举例说明知觉的特性。47 简述深度知觉和深度线索。48 举例说明似动的各种形式。49 举例说明自下而上加工和自上而下加工。四、综合题50 阐述动机的本能理论、驱力理论、唤醒理论和诱因理论的基本观点并进行比较。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模拟试卷 39 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位
10、于下丘脑的视交叉上核对人体的生理功能及心理状态的周期性变化起关键作用。视交叉上核对视觉刺激输入敏感,白天的光线可以激活该神经核,从而减少褪黑激素的分泌。褪黑激素起镇静剂的作用,可以降低机体的活动,增加疲劳感,黑暗能增加褪黑激素的分泌。因此,我们在白天感到精力充沛,夜里感到疲倦。故本题选 A。2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研究显示大脑处于清醒和警觉状态时,脑电中有很多 波。在大脑处于安静和休息状态时, 波由 波取代。在睡眠状态时,脑电波主要是 波。因此本题选 B。3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第三、四阶段的睡眠通常被称为慢波睡眠。具体解释见简答题第 1题。本题选 C。4 【正确答案】 D
11、【试题解析】 无意识是个体不曾觉察到的心理活动和过程,无意识行为、对刺激的无意识、盲视都是无意识现象。无意注意是注意的一种,又叫不随意注意,是指事先没有目的也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无意注意发生的过程是无意识的,其结果是使个体处于高水平的意识状态。因此本题选 D。5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所有人都做梦,只是有的人醒来时不记得了。梦的持续时间和个体感觉的时间是一致的。做梦时个体接受的外部刺激能够进入梦境。尽管很多人认为梦是潜意识愿望的表达,但是没有科学依据支持这一观点。因此本题选 C。6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注意有两个特点:指向性和集中性。注意的指向性是指人在每一瞬间,其心理活动
12、或意识选择了某个对象,而忽略了另外的对象。注意的集中性是指心理活动或意识指向某个对象时,它们会在这个对象上集中起来,即全神贯注起来。题中看戏者注意到剧情,而未注意到邻座是谁,这体现了注意的指向性。故本题选A。7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题中看戏者能够清晰地描述出剧情中的细节,说明他看戏时全神贯注,这反映了他在看戏时注意的集中性。故本题选 B。8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注意有三种类型:不随意注意、随意注意、随意后注意。不随意注意指事先没有目的也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也称无意注意。随意注意是指有预定目的、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也称有意注意。随意后注意,又称有意后注意或继有意注意,是
13、一种有自觉的目的,但无需意志努力的注意,兼具不随意注意和随意注意的某些特征。它与一定的目的、任务相联系,类似于随意注意,但是又不需要意志的努力,因此又类似于不随意注意。它是在随意注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本题中提到的学生既完成了听力任务,又不需要意志努力,因此他在参加听力考试时的注意类型是随意后注意。故本题选 D。9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本题中提到的学生听录音材料时有预定目的,同时也付出了意志努力,因此涉及的注意类型是有意注意或随意注意。故本题选 C。10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当环境或任务发生变化时,注意从一个对象或活动转到另一对象或活动上,这叫注意的转移。分心时注意也是从一
14、个对象转移到另一对象上,二者的区别在于,注意的转移是任务的要求,是个体主动进行的,而分心则是受无关刺激的干扰引起的,是注意的一种障碍或缺陷。因此本题选 B。11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持续性注意通常用警戒作业来测量,这种作业要求被试在一段时间内持续地完成某项工作,并用工作绩效的变化做指标。双作业操作主要用来研究分配性注意。双耳分听可用来研究选择性注意。因此本题选 A。12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朝向反射是由情境的新异性引起的一种复杂而又特殊的反射,是注意最初级的生理机制。朝向反射是一种非常复杂的反射,它包括身体的一系列变化,如动物把感官朝向刺激物、正在进行的活动受到压抑、四肢血
15、管收缩、头部血管舒张、心率变缓、出现缓慢的深呼吸、瞳孔扩散等。网状结构的激活作用在于使脑处于觉醒状态。边缘系统和大脑皮层的在注意方面的功能是选择信息。因此本题选A。13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注意广度也就是注意的范围,是指人在同一时间内所能清楚地把握的对象的数量。注意的稳定性是指注意在一定时间内相对稳定地保持在注意对象上。这是注意在时间上的特征。注意的分配是指在同一时间内,把注意分配到两种或几种不同的对象或活动上。注意的转移是指当环境或任务发生变化时,注意从一个对象或活动转到另一对象或活动上。在一节课中学生必须具有注意稳定性,才能有效地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因此学校课堂时间的安排必须考虑
16、学生的注意稳定性。故本题选 B。14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课间时学生将注意集中在课外活动上,上课时学生需要将注意集中到学习任务上,因此此时教师应着力促进学生的注意转移。故本题选 D。15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由于人的感受性不能长时间地保持不变,总是有间歇地加强和减弱,因此注意力也表现出时高时低的周期性变化,这是注意的起伏现象。因此本题选A。16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布罗德本特(Broadbent)是注意的过滤器理论的提出者。特瑞斯曼(Treisman)是注意的衰减理论的提出者。多伊奇 (Deutsch)等人提出了注意的后期选择理论,诺尔曼(Norman) 对该理论
17、进行了完善。因此本题选 B。17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双加工理论认为人类的认知加工有两类:自动化加工和受意识控制的加工。其中自动化加工不受认知资源的限制,不需要注意,是自动化进行的。而意识控制的加工受认知资源的限制,需要注意的参与,可以随环境的变化而不断进行调整。这一理论可以解释为什么我们可以同时做几件事情,即注意分配现象。故本题选 A。18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在一个很吵的地方,比如拥挤的公车或是鸡尾酒会上,虽然周围很吵,吵到连电话铃响都听不到,但是如果有人叫我们的名字,即使他声音不大,我们还是会注意到,这就是“鸡尾酒会效应”。特瑞斯曼的衰减理论指出,不同刺激的激活阈限是
18、不同的。有些刺激对人有重要意义,它们的激活阂限低,容易激活。因此本题选 D。二、多选题19 【正确答案】 A,B,C【试题解析】 编制标准化测验首先要确定测验目的。确定测验目的要解决三个问题:(1)明确测量对象,也就是明确测量哪些个人或团体。(2)明确测量目标,也就是明确测量什么心理功能。(3)明确测量用途,也就是明确编制的测验是干什么用的。因此本题选 ABC。20 【正确答案】 B,C【试题解析】 常见的测验项目的排列方式有:(1)并列直进式:此种方式是将整个测验按测验项目材料的性质归为若干分测验,在同一个分测验的测验项目中,则依其难度由易到难排列。 (2)混合螺旋式:此种方式是先将各类测验
19、项目依难度分成若干不同的层次,再将不同性质的测验项目予以组合,作交叉式的排列,其难度则渐次升进。因此本题选 BC。21 【正确答案】 A,B,C,D【试题解析】 测验的标准化是指测验的编制、施测、评分以及解释测验分数程序的一致性。根据定义,可知,测验的标准化包括:(1)测验内容的标准化:测验题目必须能够测量所要测的目标,所有受测者接受相同的或等值的题目。(2)施测过程的标准化:所有受测者必须在相同条件下施测。(3)评分的客观性: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评分者对同一份测验试卷的评定是一致的。(4)测验分数的解释的标准化:对同一测验结果只能做出相同的解释。因此本题选 ABCD。22 【正确答案】 A,B,
20、C【试题解析】 测验等值的条件主要包括六个方面,分别是:同质性、等信度、公平性、可递推性、对称性和样本不变性。其中也有学者将前四个条件合称为公平性。因此本题选 ABC。23 【正确答案】 A,B,C【试题解析】 导出分数就是在原始分数转换的基础上,按照一定的规则,经过统计处理后获得的具有一定参考点和单位,且可以相互比较的分数量表或符号系统。常用的导出分数有百分等级分数、标准分数和 T 分数。因此本题选 ABC。24 【正确答案】 A,D【试题解析】 测验的常模一般可分为两类:(1)发展常模量表,如年龄常模和年级常模。(2)组内常模量表,如百分等级常模和标准分数常模。因此本题选 AD。25 【正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考研 试卷 心理学 统考 专业 基础 综合 模拟 39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