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模拟试卷36及答案与解析.doc
《[考研类试卷]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模拟试卷36及答案与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类试卷]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模拟试卷36及答案与解析.doc(13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模拟试卷 36 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在学习游泳之前,我们读了一些有关的书籍,记住了某些动作要领,这是一种记忆类型;以后我们经过不断练习,真正学会了在水中游泳,便形成了另外的一种记忆类型。上述两种记忆类型分别是(A)陈述性记忆:程序性记忆(B)程序性记忆;陈述性记忆(C)情景记忆;语义记忆(D)语义记忆;情景记忆2 贾维克(Jarvik)和艾斯曼(Essman) 根据小白鼠跳台实验提出记忆的反响回路说,该学说可作为某种记忆类型存在的理论基础,这种记忆类型是(A)感觉记忆(B)短时记忆(C)长时记忆(D)程序性记忆3 能够将记忆好坏表现出来的心理过程是
2、(A)信息输入(B)信息编码(C)信息存储(D)信息提取4 关于记忆的 SPI 理论表述正确的是(A)该理论仅阐述了记忆过程(B)该理论仅阐述了记忆系统(C)该理论整合了记忆过程和记忆系统(D)该理论不关心记忆过程和记忆系统5 图像记忆属于(A)感觉记忆(B)短时记忆(C)情景记忆(D)语义记忆6 证明感觉记忆容量较大的研究方法是(A)全部报告法(B)部分报告法(C)自由回忆法(D)序列回忆法7 斯腾伯格(Sternberg ,1969)的短时记忆提取实验表明短时记忆中项目的提取是(A)平行扫描(B)自动停止系列扫描(C)完全系列扫描(D)直接提取8 在对系列呈现的学习材料进行自由回忆时,最先
3、呈现的材料遗忘较少。这种现象称为(A)首因效应(B)启动效应(C)词优效应(D)近因效应9 “系列位置效应 ”中的“近因效应”能够证明某种记忆结构的存在,这一记忆结构是(A)感觉记忆(B)短时记忆(C)长时记忆(D)内隐记忆10 关于长时记忆的信息存储表述错误的是(A)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存储的信息变得更加简略和概括(B)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存储的信息变得更加完整、合理和有意义(C)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存储的信息变得更加具体,或者更加夸张和突出(D)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存储的信息的数量逐渐下降11 系列位置效应中渐近线的存在支持的遗忘理论是(A)衰退说(B)干扰说(C)压抑说(D)提取失败说1
4、2 有学生在阅读小说后,发现遗忘的规律和艾宾浩斯描述的遗忘的规律有很大的差异,并不像艾宾浩斯描述的那么快。发生这种现象的最主要原因是(A)该生和艾宾浩斯研究中的被试(即他本人)的记忆能力相差很大(B)该生和艾宾浩斯研究中的被试(即他本人)使用的记忆策略不同(C)该生未必采用科学方法进行定量研究,对自己的遗忘过程认识不准确(D)该生和艾宾浩斯研究中所使用的记忆材料的性质不同13 学生在考试时,回答简答题的记忆活动主要是(A)识记(B)保持(C)再认(D)回忆14 第一位对记忆进行科学定量研究的心理学家是(A)艾宾浩斯(Ebbinghaus)(B)巴特莱特(Bartlett)(C)巴德利(Badd
5、eley)(D)米勒(Miller)15 巴德利和希契提出的工作记忆模型认为工作记忆模型的核心是(A)中央执行系统(B)语音回路(C)视空间模板(D)短时记忆系统16 证明视空间模板存在的研究方法是(A)双任务操作(B)任务分离范式(C)加工分离程序(D)联想研究范式17 我们常常有这样的经验,明明知道对方的名字,但就是想不起来。这种现象支持的遗忘理论是(A)衰退说(B)干扰说(C)压抑说(D)提取失败说18 某患者因患癫痫切除了大脑某部位后,能够记得自己的名字,保存着完好的语言能力,正常的智力和良好的短时记忆能力,并清楚地记得手术之前的事情,可是他现在无法认得每天在医院中见到并经常沟通的工作
6、人员。该患者最有可能在手术中切除的部位是(A)丘脑(B)海马(C)额叶(D)枕叶二、简答题19 简述机能主义心理学派的基本观点。20 简述华生所创立的行为主义心理学派的基本观点。21 简述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的基本观点。22 简述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基本观点。三、综合题23 阐述注意的过滤器理论、衰减器理论以及后期选择理论的基本观点并对这些观点进行比较。24 阐述解释梦的功能的各种观点。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模拟试卷 36 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图尔文将长时记忆分为情景记忆和语义记忆。情景记忆是指人们根据时空关系对某个事件的回忆。语义记忆是指人们
7、对一般知识和规律的记忆。安德森将记忆划分为陈述性记忆和程序性记忆。陈述性记忆是指对有关事实和事件的记忆。程序性记忆是指对如何做事情的记忆,包括对知觉技能、认知技能和运动技能的记忆。根据题中所述,本题应选 A。2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贾维克(Jarvik)和艾斯曼(Essman)根据小白鼠跳台实验证明电休克没有破坏小白鼠的长时记忆,而破坏了小白鼠的短时记忆,因此可作为短时记忆存在的证据。本题选 B。3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编码、存储和提取是记忆的三个基本过程。信息编码是人们获得个体经验的过程,或者说是对外界信息进行形式转换的过程。存储是把感知过的事物、体验过的情感、做过的动作
8、、思考过的问题等,以一定的形式保持在人们的头脑中。提取是指从记忆中查找已有信息的过程,是记忆过程的最后一个阶段。再认和回忆是提取的基本形式。记忆好坏是通过信息的提取表现出来的。因此本题选 D。4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Tulving 提出记忆的 sPI 理论,试图将记忆系统和记忆过程的概念统一到一个更综合的框架中。因此本题选 C。5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视觉的感觉记忆叫图像记忆,听觉的感觉记忆叫声像记忆。因此本题选 A。6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斯伯林(sperling)使用部分报告法证明存在一种感觉记忆,它具有相当大的容量,但是保持的时间十分短暂。因此本题选 B。7
9、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在斯腾伯格的实验中,反应时间是项目长度的函数,而且在肯定判断和否定判断两种情况下反应时间相同。因此,该实验说明短时记忆中项目的提取是完全系列扫描。故本题选 C。8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在对系列呈现的学习材料进行自由回忆时,最后呈现的材料遗忘得最少,称为近因效应。最先呈现的材料遗忘得较少,称为首因效应。故本题选 A。9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在对系列呈现的学习材料进行自由回忆时,对系列开始部分和末尾部分的回忆要多于中间部分,这被称为系列位置效应。最后呈现的材料遗忘得最少,称为近因效应。最先呈现的材料遗忘得较少,称为首因效应。持两重记忆理论的心理学
10、家认为,近因效应是因为学习材料仍然存在短时记忆之中。首因效应是因为学习材料经过复述转入到长时记忆之中。因此本题应选 B。10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长时记忆中的信息存储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发生量的变化和质的变化。量的变化表现出两种倾向,分别是记忆恢复和遗忘。记忆恢复是指学习某种材料后间隔一段时间所测量得到的保持量,比学习后立即测量到的保持量要高,这种现象在儿童期比较普遍,随着年龄的增长,它将逐渐消失。遗忘就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存储信息的保持量逐渐减少。质的变化表现在三个方面,分别是存储的信息变得更加简略和概括;存储的信息变得更加完整、合理和有意义;存储的信息变得更加具体,或者更加夸张和突出。
11、因此本题应选 D。11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衰退理论认为,遗忘是记忆痕迹得不到强化而逐渐减弱,以致最后消退的结果。干扰理论认为,遗忘是因为在学习和回忆之间受到其他刺激的干扰所致。压抑理论认为,遗忘是由于情绪或动机的压抑作用引起的,如果这种压抑被解除了,记忆也就能恢复。提取失败说认为,存储在长时记忆中的信息是永远不会丢失的,我们之所以对一些事情想不起来,是因为我们在提取有关信息的时候没有找到适当的提取线索。系列位置效应中存在渐进线, 即材料的中间部分记忆效果最差,这是由于中间部分的信息同时受到前后信息的干扰,这支持了遗忘理论中的干扰说。因此本题选 B。12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考研 试卷 心理学 统考 专业 基础 综合 模拟 36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