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教育心理学)模拟试卷30及答案与解析.doc
《[考研类试卷]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教育心理学)模拟试卷30及答案与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类试卷]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教育心理学)模拟试卷30及答案与解析.doc(20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教育心理学)模拟试卷 30 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每次给孩子喂奶时都说“宝贝,乖” ,以后孩子饿了哭闹时跟他说 “宝贝,乖”,他就会安静下来,这是因为孩子(A)形成了经典条件反射(B)形成了操作条件反射(C)进行了社会学习(D)习惯化了2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从条件反射的角度进行解释,这是因为发生了(A)条件反射的泛化(B)条件反射的分化(C)高级条件作用(D)条件反射的获得3 条件反射建立后,无条件刺激和条件刺激不再配对出现,条件反射逐渐消退,但条件刺激和条件反应之间的联结并没有在神经系统中消失,能够对此证实的现象是(A)条件反射的泛化(B
2、)条件反射的分化(C)高级条件作用(D)条件反射的自发恢复4 钱能够起到无条件刺激的作用与其他条件刺激建立条件反射,能够对此进行解释的是(A)条件反射的建立(B)条件反射的分化(C)高级条件反射(D)条件反射的自发恢复5 在桑代克以猫作为实验对象的研究中,当猫开始的动作无效时,会通过改变动作设法逃出去,桑代克认为猫的这种反应符合的学习规律是(A)选择反应律(B)类化反应律(C)联结转移律(D)多重反应律6 在试误学习的过程中,学习者对刺激情境作出特定的反应之后能够获得满意的结果时,联结力量就会增加,这符合的学习规律是(A)练习律(B)效果律(C)准备律(D)近因律7 在桑代克以猫作为实验对象的
3、研究中,随着猫放人同一个笼子的次数的增加,猫逃出去的速度就越快,这符合的学习规律是(A)练习律(B)效果律(C)准备律(D)近因律8 在斯金纳看来,人们之所以会反复做出错误和不当的行为,主要是因为(A)此类行为受到强化的结果(B)练习的结果(C)观察学习的结果(D)人的天性使然9 某位学生最近一段时间及时完成作业,老师告诉他放学后不必再留在教室里完成作业了,此后该生继续按时完成作业,这时该生受到了(A)正强化(B)负强化(C)正惩罚(D)负惩罚10 根据斯金纳的强化原理,下面属于二级强化物的是(A)食物(B)保暖衣物(C)水(D)娱乐活动11 妈妈对孩子说:“ 你只有完成作业才能去打篮球。”
4、妈妈运用的原理或技术是(A)行为塑造技术(B)行为矫正技术(C)渐退技术(D)普雷马克原理12 在连续强化条件下,行为反应的特点是(A)建立快,消退也快(B)建立快,消退慢(C)建立慢,消退快(D)建立慢,消退也慢13 斯金纳是一位环境决定论者,他所强调的环境是(A)物理环境(B)文化环境(C)强化安排(D)无条件刺激和条件刺激的配对14 “孟母三迁 ”终使孟子成才,能够有效解释该现象的理论是(A)认知学习理论(B)社会学习理论(C)人本主义理论(D)建构主义理论15 一个坐公交汽车的大学生看到别人给老人让座受到他人的赞许,自己也立即起来给身边的老人让座。这体现了通过榜样示范学习的(A)环境加
5、强效应(B)情绪唤醒效应(C)抑制效应(D)反应促进效应16 一个经常违纪的学生被调到一个风气良好的班级后,在周围学生严格守纪行为的影响下,其违纪行为暂时很少表现出来。这体现了通过榜样示范学习的(A)习得效应(B)情绪唤起效应(C)抑制效应(D)反应促进效应17 在班杜拉看来,学会的行为未必表现出来,这取决于(A)注意过程(B)保存过程(C)动机过程(D)动作再现过程18 一些公益广告是请非常有影响力的明星制作的,根据班杜拉的理论,这种做法关注的是观察学习中的(A)注意过程(B)保存过程(C)动机过程(D)动作再现过程19 海明威曾说,他每完成一部分创作之后,就奖励自己一杯咖啡,然后继续写作,
6、这在班杜拉看来,属于(A)外部强化(B)间接强化(C)替代强化(D)自我强化20 最初主张 SR 联结存在意识中介的心理学家或心理学流派是(A)格式塔学派(B)布鲁纳(C)斯金纳(D)托尔曼21 格式塔心理学对于学习实质和过程的研究主要关注的是(A)问题解决(B)知觉(C)概念形成(D)推理22 托尔曼通过“ 潜伏学习实验 ”证明强化的作用是(A)决定学习是否发生(B)决定表现是否发生(C)决定探究倾向是否产生(D)决定行为是否获得23 托尔曼通过“ 位置学习实验 ”认为学习的实质是形成(A)图式(B)认知地图(C)学科基本结构(D)认知结构24 布鲁纳认为学习的实质是形成(A)图式(B)认知
7、地图(C)学科基本结构(D)认知结构25 李明在阅读书籍的时候力图使之能够指导自己的工作,这在布鲁纳看来属于的学习过程是(A)知识的获得(B)知识的转化(C)知识的同化(D)知识的评价26 教师在教学时往往先教最一般、最抽象的概念,然后教较为具体的概念,最后教最为具体的概念,根据奥苏伯尔的理论,教师贯彻的教学原则是(A)综合贯通原则(B)渐进分化原则(C)直观性原则(D)系统性原则二、多选题27 桑代克提出的学习律有(A)准备律(B)练习律(C)效果律(D)频因律28 具有行为主义思想的心理学家有(A)华生(B)斯金纳(C)班杜拉(D)苛勒29 下面的心理学家提出的理论具有强化论思想的有(A)
8、桑代克(B)托尔曼(C)斯金纳(D)班杜拉30 下列属于一级强化物的是(A)食物(B)安全(C)温暖(D)金钱31 班杜拉认为观察学习的过程包括(A)注意过程(B)保持过程(C)动作再现过程(D)动机过程32 布鲁纳提出的学科基本结构包括(A)学科基本概念(B)学科基本原理(C)发现学习的态度(D)发现学习的方法33 布鲁纳提出的学科学习的基本过程包括(A)知识的获得(B)知识的转化(C)知识的评价(D)知识的应用三、简答题34 简述班杜拉关于观察学习中动机过程的论述。35 什么是先行组织者? 简述它的类型和功能。四、综合题36 试述奥苏伯尔和罗杰斯关于学习与教学的观点,并比较其不同之处。考研
9、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教育心理学)模拟试卷 30 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条件反射是通过条件刺激反复与无条件刺激相匹配,从而使个体学会对条件刺激作出条件反应的过程建立起来的。本题中“宝贝,乖”属于条件刺激,“奶水”属于无条件刺激,“安静下来”是反应,“奶水”能够使孩子安静下来,这是无条件反射,通过“宝贝,乖”和“奶水”的匹配使孩子在听到“宝贝,乖”时安静下来,这是形成了条件反射。因此本题选 A。【知识模块】 教育心理学2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条件反射一旦确立,其他类似最初条件刺激的刺激也可以引起条件反射,称为泛化。本题中,“井绳”与“蛇”类似
10、,也能引起条件反射,这是条件反射的泛化。【知识模块】 教育心理学3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条件反射消退后过一点时间突然呈现条件刺激,条件反射会再次发生,这被称为条件反射的自发恢复,证实了条件刺激与条件反射的联结在神经系统中仍然存在。【知识模块】 教育心理学4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钱实质上不是无条件刺激,但由于无条件刺激与它进行过反复配对,它也可以起到无条件刺激的作用,与其他中性刺激伴随出现,产生新的条件反射,这是高级条件反射。【知识模块】 教育心理学5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桑代克通过学习实验提出三种学习主律和五种学习副律。五条副律分别是多重反应律、定势律、选择反应律
11、、类化反应律、联结转移律。多重反应律是指某一反应不能导致令人满意的结果时,将进行另外的反应,直到有一种反应最终导致满意的结果为止。选择反应律是指对情境中的某些因素进行选择性反应。类化反应律是指在新情境中出现与最类似情境中的反应。联结转移律是指逐渐地变化情境中的刺激,直至使反应与新情境形成联结。因此本题选 D。【知识模块】 教育心理学6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桑代克提出的联结说强调学习的过程是试误的过程,学习的实质是情境与反应的联结。同时他阐述了准备律、练习律和效果律。本题涉及的是效果律。华生提出了近因律和频因律两种学习规律。【知识模块】 教育心理学7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本题
12、涉及的是练习律,是指学会了的反应的重复将会增加情境与反应之间的联结。【知识模块】 教育心理学8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斯金纳提出操作性行为的概念,用强化解释人类和动物的操作性行为的获得,不管这种行为是对个体有用的正确行为还是对个体无用的错误行为,都是受到强化的结果。【知识模块】 教育心理学9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斯金纳将强化分为两种,一种是正强化,一种负强化。正强化是通过施加正强化物提高行为反应概率的强化,负强化是通过减免负强化物提高行为反应概率的强化。同样惩罚也分为两种,正惩罚和负惩罚,正惩罚是通过施加负强化物降低行为反应概率的惩罚,负惩罚是通过减免正强化物降低行为反应概率
13、的惩罚。因此本题选 B。【知识模块】 教育心理学10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强化物可分为一级强化物和二级强化物两类。一级强化物满足人和动物的基本生理需要,如食物、水、安全、温暖、性等。二级强化物是指因与一级强化物反复联合而获得强化性质的中性刺激。二级强化物可分为社会强化物(社会接纳、微笑)、信物( 钱、级别、奖状等)和活动( 自由地玩、听音乐、旅游等)。因此本题选 D。【知识模块】 教育心理学11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普雷马克原理(PremA,Ck Principle)强调用活动作为强化物,即用高频的活动作为低频活动的强化物,或者说用学生喜爱的活动去强化学生参与不喜爱的活动。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考研 试卷 心理学 统考 专业 基础 综合 教育 模拟 30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