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在职法律硕士专业综合课(刑法学)模拟试卷26及答案与解析.doc
《[考研类试卷]在职法律硕士专业综合课(刑法学)模拟试卷26及答案与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类试卷]在职法律硕士专业综合课(刑法学)模拟试卷26及答案与解析.doc(17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在职法律硕士专业综合课(刑法学)模拟试卷 26 及答案与解析一、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60 分。下列各题给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字母涂黑。1 下列关于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的说法错误的是( )。(A)单位不能成为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的犯罪主体(B)明知是赃物而予以隐匿的,构成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C)明知是赃物而居中介绍买卖的,构成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D)明知是自己盗窃获得的赃物而低价予以销售的,不构成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2 数罪并罚时有期自由刑限制加重的最高刑( )
2、。(A)有期徒刑最高不能超过 20 年、拘役最高不能超过 1 年、管制最高不能超过5 年(B)有期徒刑最高不能超过 20 年、拘役最高不能超过 2 年、管制最高不能超过3 年(C)有期徒刑最高不能超过 20 年、拘役最高不能超过 1 年、管制最高不能超过3 年(D)有期徒刑最高不能超过 20 年、拘役最高不能超过 2 年、管制最高不能超过5 年3 某甲因对社会不满,企图制造事故,使火车脱轨,遂在火车到达之前 5 分钟将一块大石头搬运到铁轨上,足以使火车发生倾覆。约 2 分钟后,某甲又将该石头搬离了铁轨,有效地避免了事故的发生。某甲的行为属于( )。(A)犯罪预备(B)自动放弃犯罪的犯罪中止(C
3、)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犯罪中止(D)犯罪既遂4 刑法上的因果关系是指人的危害社会的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存在的( )。(A)表面联系(B)引起与被引起的关系(C)一般联系(D)普遍联系5 下列人员不属于首要分子的有( )。(A)在犯罪集团中起组织作用的犯罪分子(B)在犯罪团伙中起组织作用的犯罪分子(C)在聚众犯罪中起组织作用的犯罪分子(D)在聚众犯罪中起策划作用的犯罪分子6 中国公民在中国领域外犯罪依照中国刑法应当追究刑事责任,在外国已经受过刑罚处罚的( )。(A)应当减轻处罚(B)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C)可以免除或者减轻处罚(D)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7 李某欠赵某 1 万元,赵某为了索
4、要 1 万元将李某关在地窖里,后由于地窖缺氧李某死亡,赵某的行为构成( )。(A)非法拘禁罪(B)绑架罪(C)故意杀人罪(D)过失致人死亡罪8 检察院干警李某在负责侦查某国有公司女经理王某贪污案时,对王某贪污公款15 万元的罪行,不追查,不取证,并将罪证材料销毁,以帮助王某逃避处罚。王某在李某的掩护下获释后,李某以此为要挟,将王某多次奸污。李某的行为除构成强奸罪外,还构成( ) 。(A)包庇罪(B)徇私枉法罪(C)滥用职权罪(D)玩忽职守罪9 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是指拒不执行人民法院( )。(A)判决或裁定的行为(B)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或裁定的行为(C)正确的判决或裁定的行为(D)合法的
5、判决或裁定的行为10 行为人基于一个犯罪意图所支配的数个不同的罪过,实施一个危害行为,而触犯两个以上异种罪名的犯罪形态叫( )。(A)牵连犯(B)吸收犯(C)想象竞合犯(D)异种数罪11 我国刑法学公认的区分一罪与数罪的标准是( )。(A)行为(B)犯罪构成(C)法益(D)因果关系12 对于胁从犯,( ) 。(A)可以从轻处罚(B)应当减轻处罚(C)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D)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13 关于紧急避险,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紧急避险时只要有危险即可,不需要主观上存在正当的必须目的(B)对于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既可以进行正当防卫,也可以进行紧急避险(C)紧急避险所造成的损害可
6、以与所保护的利益大小相同(D)避险过当的,要承担民事赔偿责任,但是不需要承担刑事责任14 徇私枉法罪只能由( )构成。(A)国家工作人员(B)国家机关工作人员(C)司法工作人员(D)行政执法人员15 构成贩卖毒品罪的自然人主体,必须是年满( )周岁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A)14(B) 16(C) 17(D)1816 2003 年 2 月起,贾某与许某结伙盗窃,先后共同作案五次,共窃得财物价值25000 元,销赃后得赃款 9000 元,二人平分。2002 年 10 月贾某单独作案一次,窃得现金 5000 元。在追究贾某刑事责任时,贾某对下列何种数额负责?( )(A)25000 元(B) 390
7、00 元(C) 14000 元(D)30000 元17 王某花 8000 元钱从人贩子手中收买了妇女钟某,强行奸淫之后,又转手以10000 元的价格卖给他人。王某的行为构成( )。(A)收买被拐卖的妇女罪与强奸罪(B)强奸罪(C)收买被拐卖的妇女罪(D)拐卖妇女罪二、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 3 分,共 120 分。下列各题四个备选项中有二至四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的字母涂黑,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18 一般来说,成立刑法上的不作为犯罪,必须具备的条件有( )。(A)行为人负有实施某种行为的特定义务(B)行为人有能力履行这种义务(C)行为人不履行特定义务而引起危害社会的结果的发生
8、(D)行为人对危害结果的发生持故意的态度19 下列有关危害公共安全罪客体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所谓“公共安全 ”,就是指不特定人的生命、健康和重大公私财产安全(B)所谓 “公共安全” ,就是指不特定的多数人的生命、健康和重大公私财产安全(C)危害公共安全罪客体的不特定性,是指危害公共安全罪的行为对象具有广泛性和不确定性(D)危害公共安全罪客体的不特定性,是指危害公共安全罪中受犯罪实际侵害的目标是不特定的20 应当处 10 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的抢劫罪有( )。(A)携带管制刀具抢劫的(B)在办公室抢劫的(C)在公共汽车上抢劫的(D)冒充人民警察抢劫的21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
9、有( )。(A)某甲系艾滋病人,其用针筒抽取自己的血液后到公共场所扎过往行人张某,某甲构成投放危险物质罪(B)某乙打电话给航空公司谎称正在飞行的某航班上有爆炸物,造成飞机迫降,某乙构成编造虚假恐怖信息罪(C)某丙在互联网上编造并传播帖子称收到内幕消息股市将暴跌,导致股票市场混乱,某丙构成编造、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D)某丁参加了恐怖组织后,因为被他人欺骗买了假的炸药,某丁背着假的炸药到火车站,点燃炸药包并高呼口号,导致车站秩序严重混乱,对丁要按照参加恐怖组织罪和投放虚假危险物质罪数罪并罚22 属于犯罪集团成立条件的有( )。(A)犯罪人数三人以上(B)所建立的犯罪组织具有相当的稳定性(C)犯罪具
10、有行业性或地域性(D)成立组织的目的在于实施犯罪23 犯罪的时间、地点和方法( )。(A)是某些犯罪构成的必要要件(B)在任何犯罪中,都可能影响到行为的社会危害性程度(C)是犯罪客观方面的选择要件(D)在任何犯罪中都是客观存在的24 下列犯罪的犯罪主体是司法工作人员的有( )。(A)伪证罪(B)脱逃罪(C)徇私枉法罪(D)执行判决、裁定滥用职权罪25 下列行为中,可以构成寻衅滋事罪的有( )。(A)故意殴打他人(B)追逐、拦截、辱骂他人,情节恶劣(C)强拿硬要或者任意毁损、占用公私财物,情节严重(D)在公共场所起哄闹事,造成公共秩序严重混乱三、三、案例分析题每小题 15 分,共 60 分。请将
11、答案写在答题纸指定位置上。25 案例一:被告人甲某(非中国籍),某外国航运公司工作人员。该外国航运公司租用我国某远洋运输公司一远洋货轮及部分船员,甲某随货轮工作。当货轮行至公海区时,甲某与该远洋运输公司的乙某产生矛盾,由于双方语言障碍,致使沟通中误解加深,甲某为泄愤,顺手拿起甲板上的斧子砍向乙某,致使乙某身受重伤。案例二:2003 年 10 月,被告人和某伙同缅甸人腊某(在逃),在缅甸购得鸦片 8500克。和某和腊某将鸦片背入我国云南境内广蚌寨农民徐某(另案处理)家中,由徐某带路,3 人将鸦片运往缅甸洋人街贩卖。同年 12 月,和某将 10000 克鸦片从缅甸运入我国境内广蚌寨,藏放在徐某家中
12、,2 人准备将鸦片运往缅甸洋人街时,被我公安机关抓获。检察机关以和某运输毒品罪提起公诉。被告方面辩称:和某系外国人,且其行为对我们国家和社会没有造成危害,只是将在国外购买的鸦片途经我国运到外国去贩卖,没有对我国公民的身体和健康造成实际的危害后果,不应以犯罪论处。问:26 案例一中,我国刑法对其是否具有效力?为什么?27 案例二中,被告人的辩护理由是否成立?为什么?28 如果案例二中的被告人已经在缅甸被追究过刑事责任,我国是否还可以追究刑事责任?在职法律硕士专业综合课(刑法学)模拟试卷 26 答案与解析一、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60 分。下列各题给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
13、题目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字母涂黑。1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刑法修正案(七)第 10 条规定,在刑法第 312 条中增加 1 款作为第 2 款: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所以,根据刑法修正案(七)的规定,单位可以成为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的犯罪主体。另外需要说明的是犯罪分子销售自己的犯罪所得及其收益,属于事后不可罚的行为,不构成犯罪。故选 A 项。【知识模块】 刑法学2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有期徒刑数罪并罚不得超过 20 年,拘役数罪并罚不得超过 1 年,管制数罪并罚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考研 试卷 在职 法律硕士 专业 综合 刑法学 模拟 26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