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在职教育硕士(教育学)模拟试卷8及答案与解析.doc
《[考研类试卷]在职教育硕士(教育学)模拟试卷8及答案与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类试卷]在职教育硕士(教育学)模拟试卷8及答案与解析.doc(12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在职教育硕士(教育学)模拟试卷 8 及答案与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 1 分。以下每道小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1 中国古代提出“ 有教无类 ”的思想家是( )。(A)孔子(B)孟子(C)荀子(D)董仲舒2 我国的班级授课制最早始于( )。(A)唐代(B)民初(C)清末(D)新中国成立3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中指出,教师工作应被视为一种专门职业,这种观点的提出是在( )。(A)1966 年(B) 1976 年(C) 1986 年(D)1990 年4 ( )是一种围绕人类基本活动来确定各年级学习内容的课程。(A)学科课程(B)活动课程(C)潜在课程(D)核心课程5 组织教学
2、活动的中心环节是( )。(A)提供感性材料(B)引起学习动机(C)帮助领会知识(D)知道运用知识6 强调教学活动是间接经验的习得,提出这一观点的是( )。(A)行为主义(B)科学主义(C)主知主义(D)人本主义7 柯尔伯格认为,当儿童习惯于遵从教师或父母的权威的时候,说明它处在道德发展的( )。(A)第一阶段(B)第二阶段(C)第三阶段(D)第四阶段8 学记中“ 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 ”一句所论述的主题相当于现代教育中( )。(A)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关系(B)接受性学习与研究性学习的关系(C)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关系(D)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的关系9 从教育要为完满生活做准备和知识价值理
3、论出发,提倡学习实用科学知识的是( )。(A)夸美纽斯(B)斯宾塞(C)赞科夫(D)卢梭10 班级建设的起始阶段重点在( )。(A)建制(B)培养班干部(C)思想教育(D)班级文化二、名词解释每小题 3 分。11 核心课程12 个性发展13 道德两难法三、论述题每题 15 分。14 结合实际,分析我国现阶段教育目的的表述中为什么要强调青少年创新精神的培养。四、案例分析题每题 15 分。15 全国特级教师丁盛宝在我是怎样教数学的中写到:平时,我讲授一个新的单元,总要分以下几步走:(1)先给基础有缺漏的同学补一些过去没有学好的知识,填平他们的知识缺陷,使他们达到班内的平均水平,以利于接受新的知识。
4、(2)课内讲授新知识时,照顾班内大多数学生的水平。(3)在教了一段时期之后,同学中出现了新的差距。我就根据实际情况,依据教材的内容,有时把学生分成两组,重新安排课堂座位,进行复式教学。对理解力好的同学一般只要提一提、点一点,由他们自己看书,做题目;而理解力差的同学则由我加强辅导,领着他们一起做题目,让他们慢慢学会自己走路。对两个组,我出的题目也是不尽相同的。(4)在进行复式教学之后,还有一小部分学生跟不上,我就给他们进行课外辅导。(5)单元测验后,如还有个别学生跟不上,我就把他们请到办公室来一个一个地进行具体辅导。我把这种分层补缺,逐批过关的做法叫做“筛米粉” 。学生经过各种不同的“筛子”筛过
5、后,每个同学就都能达到合格的水平了。请你就丁老师的“ 分层补缺,逐批过关 ”的做法进行分析和评价。五、简答题16 教学中如何贯彻循序渐进与促进发展相结合原则?17 教师职业专业化的条件是什么?18 简述环境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在职教育硕士(教育学)模拟试卷 8 答案与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 1 分。以下每道小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1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孔子在对教育对象的阐述上提出了“有教无类”的观点,主张不论贫富、贵贱以及国别,都可有受教育的权利和机会,扩大了受教育的对象,打破了少数奴隶主贵族对文化教育的垄断。2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我国采用班级授课制开始于清代同
6、治元年(1862 年),在北京开办的京师同文馆的教学中得到应用。3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1966 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中提出,教师工作应被视为一种专门职业,认为它是一种要求教师具备经过严格训练而持续不断地研究才能获得并维持专业知识和专门技能的职业。4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核心课程是围绕人类基本活动来确定中心学习内容的一种课程。核心课程在兼顾学生发展和社会的需要、增强学科间的联系、结合学生的兴趣需要以及认识特点方面,是有积极意义的。5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领会知识包括使学生感知和理解教材,是教学的中心环节,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感知形成清晰的表象和鲜
7、明的观点,在感知基础上通过分析、比较、抽象概括以及归纳演绎等思维方法的加工,形成概念、原理。6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主知主义学派把教学理解为知识的传授过程和观念运动过程,主要强调教学活动是间接经验的习得。7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柯尔伯格的道德认识发展理论分为六个阶段:第一阶段,惩罚与服从的道德定向阶段;第二阶段,相对的快乐主义的道德定向阶段;第三阶段,人际间的协调或好孩子的道德定向阶段;第四阶段,遵从权威与维护社会秩序的道德定向阶段;第五阶段,民主地承认法律的道德定向阶段;第六阶段,普遍伦理原则的道德定向阶段。遵从权威阶段属于第四个阶段。8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学
8、记这段话的意思是说:教学按时序进行,必须有正式的课业,课后修习时也要有课外练习。说明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的关系。9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19 世纪,英国哲学家斯宾塞认为教育的目的是为“完满生活做准备”,主张教育应从古典狐疑的传统束缚中解放出来,适应生活、生产的需要,从人类的五种需要中提出五种类型的课程。10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建制过程作为最初班集体建设的重点,有了制度,班集体以最初个体的简单集合变为对每一个成员具有一些最基本要求的共同体。在以后的班级活动中,教师能最大限度吸引集体成员的参与。二、名词解释每小题 3 分。11 【正确答案】 核心课程是指以核心课程论为指导设计的
9、课程,产生于 20 世纪二三十年代的社会动荡时期,以解决实际问题的逻辑顺序为主线,而不是以学科知识的逻辑结构为主线来组织教学内容。核心课程有三种类型:一是以学科为核心,即以分科、相关、融合或广域课程为核心;二是以活动为核心,作为联络各种教学内容的手段;三是以社会生活领域或社会问题为核心。第三种类型是真正意义上的核心课程,它又可分为生活领域核心和社会问题核心两类,核心课程对教材的安排是由近及远,逐步扩展的,其学习成绩的考核采用综合评定的方法。核心课程的主要优点包括:强调内容的统一性、实用性以及对学生和社会的适用性;课程内容主要来自周围的社会生活和人类不断出现的问题,学生积极参与学习,具有相当强烈
10、的内在动机;通过积极的方式认识和改造社会。核心课程的缺点是:课程的范围和顺序没有明确的规定,学习的内容可能是凌乱的、琐碎的、肤浅的;学习单元支离破碎,知识的逻辑性、系统性和统一性受到影响;由于缺乏有组织的内容,文化遗产不可能得到充分体现,而且还可能背离家长对课程的期望和高等院校对课程的要求。12 【正确答案】 个性发展是尊重人的个性的表现,是要在人的共同性的基础上,充分把人的差别性表现出来,使每个人都具有自主性和独特性,从而实现生命的个体价值和社会价值。个性发展的基本因素包括:先天的遗传因素;后天的生活条件。从教育的角度看,又把后天生活条件分作环境和教育。个性发展主要来源于客观环境和受教育的过
11、程。个性发展的程度、发展的水平要靠学生自身的内化作用。个性只有在集体中才能发展,集体主义是个性发展的基本心理特征,组织个体参加集体活动是发展个性的基本途径。个性发展是以活动为中介的,活动是个性存在的方式,只有通过活动才能发展个性;交往是个性形成和发展的基础。13 【正确答案】 道德两难法即道德两难故事问答讨论法,是在道德两难故事讨论中,启发儿童积极思考道德问题,从道德冲突中寻找正确的答案,以有效地发展儿童的道德判断力的一种方法。道德两难法的关键在于以两难故事诱发儿童的认知冲突,促进积极的道德思维从而促进其道德判断的发展。这一方法的提出,是柯尔伯格早期以道德认知作为道德教育的核心并特别重视儿童道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考研 试卷 在职 教育 硕士 教育学 模拟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