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历史学基础(宋、辽、西夏、金、元)模拟试卷1及答案与解析.doc
《[考研类试卷]历史学基础(宋、辽、西夏、金、元)模拟试卷1及答案与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类试卷]历史学基础(宋、辽、西夏、金、元)模拟试卷1及答案与解析.doc(10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历史学基础(宋、辽、西夏、金、元)模拟试卷 1 及答案与解析一、名词解释21-28 小题,每小题 10 分,共 80 分。1 枢密院2 州府军监3 监司4 杯酒释兵权5 宋刑统6 三冗7 五等版籍8 丁口之赋、杂变之赋9 农田水利法10 募役法11 市易法12 方田均税法13 置将法14 保马法15 三经新义16 元祐更化17 哲宗绍述18 勃极烈制19 天眷新制20 正隆官制21 雍熙北伐22 海上之盟23 西辽24 靖康之变25 黄天荡之战26 顺昌大捷27 郾城大捷28 采石之战29 嘉定和议30 千户制31 端平入洛32 四大汗国历史学基础(宋、辽、西夏、金、元)模拟试卷 1 答案与解
2、析一、名词解释21-28 小题,每小题 10 分,共 80 分。1 【正确答案】 五代至元的最高军事机构。唐始设枢密使,掌文书,以宦者任之。后唐改称枢密院,枢密使辅佐宰相,分掌军政。宋设枢密院与“中书” 分掌军政大权,号称“二府”。辽代按南北面官分设北枢密院与南枢密院。元代,枢密院主管军事机密事务、边地防务,并兼禁卫。明代,朱元璋废之,改设大都督府统军。枢密院的设置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帝对军权的直接控制。【知识模块】 宋、辽、西夏、金、元2 【正确答案】 宋代地方政区。北宋的地方行政是州、县两级。与州平行的还有府、军、监,府一般设于要地,如东京开封府、西京河南府等;军设于军事要冲;监设于坑冶、
3、铸钱、牧马、产盐地区。州、府、军、监的长官分别称知州、知府、知军、知监。义规定州县长官由文臣担任,长官之外另设通判,使其互相牵制。【知识模块】 宋、辽、西夏、金、元3 【正确答案】 宋代设立的监察州县的地方长官的简称。宋初将全国州郡划分为十五路(以后路的数日有所增加),并陆续在各路设转运司(简称“漕臣”)、提点刑狱司(简称 “宪臣”)、安抚司(简称“帅臣”) 、提举常平司(简称“仓臣”) 四司。因其长官安抚使、转运使、提点刑狱、提举常平兼有监督地方官吏之责,所以此四司亦合称“监司”。北宋通过监司控制地方上的行政、军政、财政、司法,督责地方官吏,以加强对地方上的控制。【知识模块】 宋、辽、西夏、
4、金、元4 【正确答案】 宋太祖解除武将兵权的事件。建隆二年(961 年)三月,宋太祖取消殿前都点检这个重要的统率禁军职位。同一年,在一次酒宴中,赵匡胤“劝” 大将石守信等人交出兵权,大将们在利诱胁迫之下,交出了兵权,史称“杯洒释兵权” 。【知识模块】 宋、辽、西夏、金、元5 【正确答案】 宋代的主要法典。全称宋建隆重详定刑统。太祖建隆四年(963 年 ),由窦仪、苏晓等人编定。宋刑统以唐律为准,分名例、卫禁、职制、户婚、厩库、擅兴、贼盗、斗讼、诈伪、杂律、捕亡、断狱 12 篇。每篇之下又分若干门,共 213 门,502 条,30 卷。它收集了自唐开元初年至宋建隆初年近 150 年间的敕、令、格
5、、式中的刑事规范。它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刊版印行的封建法典。是研究宋代政治、经济、文化及法律制度的重要文献之一。【知识模块】 宋、辽、西夏、金、元6 【正确答案】 北宋时冗官、冗兵和冗费的简称。北宋时通过科举制度、恩荫制度和其他途径,入仕为官者不断增加,出现冗官现象。为了应付辽、夏侵扰,缓和与镇压农民反抗斗争,每逢荒年,政府即招大量的流人饥民为禁军或厢军,出现冗兵现象。官员、军队的激增导致财政开支浩大,同时每年还要输送辽、夏大量岁币,出现冗费现象。由于冗官、冗兵和冗费,宋朝在仁宗时,形成了积贫积弱的形势。【知识模块】 宋、辽、西夏、金、元7 【正确答案】 宋代的户籍制度。一般称五等版籍,每逢闰年
6、修造一次。宋朝的户籍分为主户和客户。主户,拥有土地,是需要承担赋役的人家;客户,即没有土地的佃户。主户为五等:一二等称上户,三等称中户,四五等称下户,亦作贫下户。由于赋役繁重和不均,一般地主和富裕农民往往通过诡名寄产、诡名挟佃、诡名子户的方式,逃避赋役。而贫苦农民则往往因赋役繁重,最后沦为没有土地的佃户。【知识模块】 宋、辽、西夏、金、元8 【正确答案】 宋代正税之外的人头税与杂税。宋初把唐末五代的杂税大部分继承下来,凡是以身丁为对象而征收的,则总名之为“丁口之赋” ;凡是以牛皮、盐、曲之类为对象而征收的,则总名之为“杂变之赋” 。这两种都必须随同两税输纳。丁口之赋,不管有无土地,全须交纳。【
7、知识模块】 宋、辽、西夏、金、元9 【正确答案】 北宋王安石变法的内容之一。规定各地兴修水利工程,其工料由当地居民照户等高下分派。凡单靠民力不能兴修的,其不足部分可向政府贷款,取息一分;一州一县不能胜任的,可联合若干州县共同负责。农田水利法对于农业生产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知识模块】 宋、辽、西夏、金、元10 【正确答案】 王安石变法颁布的关于废除差役实行募役的法令。亦称免役法。把原来按户等轮流充当州县差役的方法,改由州县政府出钱募人充役。募役所需费用,由当地主户按户等高下分担,称“免役钱” 。原先享有免役特权的官户、僧道户和不服差役的城市上五等坊郭户、农村的未成丁户、单丁户、女户等,
8、也须按户等纳相当同等民户所纳钱的半数,称“助役钱” 。这可以使很多农民免除劳役束缚,有利于农业生产。【知识模块】 宋、辽、西夏、金、元11 【正确答案】 北宋王安石变法时颁布的一项法令。其法为:政府出资在京城设市易务,大量收储各种滞销货物,待市场短缺货物时,再赊销给商人,于一年后加息二分偿还货款。后来在杭州、润州(今江苏镇江)、长安、凤翔等地也设市易务。这是用国家权力限制大商人对市场的操纵,以稳定物价,国家收入也有增加。【知识模块】 宋、辽、西夏、金、元12 【正确答案】 北宋王安石变法之一。1072 年推行的改革田赋制度的措施。主要内容是:对所有已经垦种的土地进行清查丈量。清查后,将田地的亩
9、数、主人姓名、土地好坏一一登记上册,并按土地好坏分为五等,作为征税的依据。此法既可解决瞒田逃税、增加税源,义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农民的负担。但因丈量土地工作繁难,耗时较多,特别是豪强地主极力反对,因而只在少数地区得到实施。到元丰八年(1085 年 )基本废止。【知识模块】 宋、辽、西夏、金、元13 【正确答案】 北宋王安石变法措施之一。义称将兵法。为改变过去“兵不知将,将不知兵”的状况,自熙宁七年始,在全国各军事要地设置带兵将领,共置九十二将,每将统兵三千人左右;将领均选择作战经验丰富的人担任,专门负责训练军队,凡实行将兵法的地方,州县不得干预军政。置将法的实行,使兵知其将,将练其兵,提高了军队
10、的战斗素质。【知识模块】 宋、辽、西夏、金、元14 【正确答案】 北宋王安石变法的内容之一。亦称保甲养马法。首先在开封府实行,后又推行于河东、陕西等五路。规定凡五路义勇和保甲愿养马者,每户养一匹,有能力者可养二匹。政府或给马,或给钱令自行购买。养马户可受到免征折变、杂变之赋及差役、杂徭等优待。这一方法改变了过去军马全由政府饲养的状况,使政府节约了大量养马开支;也有利于加强地方的军事实力。【知识模块】 宋、辽、西夏、金、元15 【正确答案】 北宋熙宁年间王安石主持完成对儒家经典诗、书、周礼经义的重新训示。熙宁六年(1073 年),神宗任命王安石提举经义局,由吕惠卿等兼修撰,重新解释诗、书、周礼等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考研 试卷 历史学 基础 西夏 模拟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