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历史学基础(中国近现代史)模拟试卷38及答案与解析.doc
《[考研类试卷]历史学基础(中国近现代史)模拟试卷38及答案与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类试卷]历史学基础(中国近现代史)模拟试卷38及答案与解析.doc(17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历史学基础(中国近现代史)模拟试卷 38 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2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40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第一次提及“ 攘外必先安内 ”反动方针的是( )。(A)国民政府组织法(B) “敦睦邻邦令”(C) 告全国同胞书(D)上海停战协定2 1942 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本先后夺取了焦作、开滦等煤矿,华北沦陷区每年向日本输送的原煤达 800 万吨。这说明日本在沦陷区进行经济掠夺的直接目的是( )。(A)积累发展资本主义的资金(B)转嫁 30 年代的经济危机(C)以战养战,解决战争需要(D)削弱沦陷区内抗日武装的力量3 全面抗战
2、爆发后,中国军队取得的首次大捷是( )。(A)淞沪会战(B)太原会战(C)平型关战役(D)徐州会战4 1940 年指挥八路军进行百团大战的指挥员是( )。(A)彭德怀(B)叶挺(C)周恩来(D)陈毅5 中国人民一百多年来第一次取得反帝斗争完全胜利的战争是( )。(A)北伐战争(B)抗日战争(C)解放战争(D)抗美援朝6 确定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的大会是( )。(A)中共一大(B)中共二大(C)中共七大(D)中共八大7 抗战初期,中国军队取得最大胜利的战役是( )。(A)淞沪会战(B)枣宜会战(C)台儿庄战役(D)豫湘桂战役8 1941 年1942 年,中共在根据地建设中,为争取抗战胜利奠定
3、物质基础的措施是( )。(A)整风运动(B)反 “扫荡” 斗争(C)大生产运动(D)“三三制 ”原则9 1935 年,中共确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是在( )。(A)中共三大(B)八七会议(C)瓦窑堡会议(D)洛川会议10 以下关于中国官僚资本的表述,错误的是( )。(A)以四大家族为代表(B)凭借国家政权积累财富(C)形成于抗日战争时期(D)依附英美帝国主义11 四大家族垄断全国金融业的第一个重要基地是( )。(A)中央银行(B)中国银行(C)中央信托局(D)交通银行12 抗战初期,国共两个战场的相同之处是( )。(A)采用了相同的抗战路线(B)进行了积极抵抗(C)建立抗日民主政权(D)
4、积极动员、组织民众抗战13 中共中央提出“ 坚持抗战、反对投降;坚持团结、反对分裂;坚持进步、反对倒退”的三大口号,主要是针对( ) 。(A)近卫声明(B)汪精卫公开叛国成立伪政权(C)国民党五届五中全会后的政策转变(D)国民党顽固派制造皖南事变14 抗日战争相持阶段,蒋介石集团投降反共倾向增长,但又不放弃抗日、不与共产党彻底分裂。造成这种态度的因素包括( )。(1)日本对国民党的诱降政策 (2) 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壮大(3)美英与日本在亚太地区的矛盾 (4) 中共坚持以斗争求团结的方针(A)(1)(2)(B) (3)(4)(C) (1)(2)(4)(D)(1)(2)(3)(4)15 1943
5、年,毛泽东说:“我们的军队既不要国民党政府发饷,也不要边区政府发饷,也不要老百姓发饷,完全由自己供给“这主要是得力于( )。(A)缴获敌人的物资较多(B)人民群众主动支援抗日军队(C)大生产运动取得成功(D)土地改革赢得农民支持16 第二次国共合作得以长期维持的主要经验是( )。(A)以民族大义为重,对国民党反共摩擦予以理解(B)始终保持中国共产党在统一战线中的绝对领导地位(C)中国共产党在统一战线中以斗争求团结(D)始终维护国民党在统一战线中的领导地位17 揭开国共两党由内战到和平,由分裂对峙到合作抗日序幕的是( )。(A)“一二. 九” 运动(B)西安事变和平解决(C)中国民权保障同盟成立
6、(D)皖南事变18 西安事变中,蒋介石最终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主张,其主要原因是( )。(A)为了保住自己的政治地位和权力(B)宋美龄等力劝蒋介石妥协(C)中共的帮助和教育(D)认识到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19 1936 年,张学良和杨虎城发动的西安事变( )。是一次具有爱国意义的兵变民族矛盾激化的结果检验了中国社会各阶级的抗日态度促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A)(B) (C) (D)20 西安事变后,经中共的努力和斗争,蒋介石被迫接受的条件是( )。(A)停止内战,实行抗战(B)停止内战,联共抗日(C)停止内战,一致对外(D)停止内战,共同抗日21 1935 年,中国共产党号召停止内
7、战,一致抗日的宣言是( )。(A)国共合作宣言(B) 八一宣言(C) 开罗宣言(D)共产党宣言22 全国的抗日战争开始于( )。(A)华北事变(B) “一.二八” 事变(C)卢沟桥事变(D)“八一三 ”事变23 掀起全国抗日救亡运动的新高潮的运动是( )。(A)“五卅”运动(B) “一二.九” 运动(C) “五.四” 运动(D)整风运动24 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的标志是( )。(A)上海、南京的陷落(B)华南广州、广西桂林的陷落(C)太原和徐州的陷落(D)武汉和广州的陷落25 日本欲打通交通线而发动的中日战争中规模最大的一次进攻战是( )。(A)淞沪会战(B)枣宜会战(C)台儿庄战役(D)豫湘
8、桂战役26 1939 年,国民政府政策重心发生转变的直接原因是( )。(A)国民党军队在战场上接连失利(B)汪精卫集团叛国导致国民党分裂(C)日本实行以政治诱降为主的政策(D)美英的注意力集中于欧洲战场27 “七七”事变是中国全面抗战的开始,对此理解最确切的是( )。(A)中国军队开始抵抗(B)国民政府正式宣战(C)日本旨在侵略全中国(D)引起全国人民的广泛抵抗二、论述题28 简述近代中国外交制度的演变。29 试述中国革命走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历史必然性。30 论述“工农武装割据理论” 。31 简述土地革命时期中共土地政策的演变过程。32 论述红军长征的历史意义。33 评述法币政策。34 评述南
9、京国民政府的改订新约运动。35 试述五四运动至建国前中国史学的发展。历史学基础(中国近现代史)模拟试卷 38 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2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40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正确答案】 C【知识模块】 中国近现代史2 【正确答案】 C【知识模块】 中国近现代史3 【正确答案】 C【知识模块】 中国近现代史4 【正确答案】 A【知识模块】 中国近现代史5 【正确答案】 B【知识模块】 中国近现代史6 【正确答案】 C【知识模块】 中国近现代史7 【正确答案】 C【知识模块】 中国近现代史8 【正确答案】 C【知识模块】 中国近现
10、代史9 【正确答案】 C【知识模块】 中国近现代史10 【正确答案】 C【知识模块】 中国近现代史11 【正确答案】 A【知识模块】 中国近现代史12 【正确答案】 B【知识模块】 中国近现代史13 【正确答案】 C【知识模块】 中国近现代史14 【正确答案】 D【知识模块】 中国近现代史15 【正确答案】 C【知识模块】 中国近现代史16 【正确答案】 C【知识模块】 中国近现代史17 【正确答案】 B【知识模块】 中国近现代史18 【正确答案】 A【知识模块】 中国近现代史19 【正确答案】 A【知识模块】 中国近现代史20 【正确答案】 B【知识模块】 中国近现代史21 【正确答案】 B
11、【知识模块】 中国近现代史22 【正确答案】 C【知识模块】 中国近现代史23 【正确答案】 B【知识模块】 中国近现代史24 【正确答案】 D【知识模块】 中国近现代史25 【正确答案】 D【知识模块】 中国近现代史26 【正确答案】 C【知识模块】 中国近现代史27 【正确答案】 D【知识模块】 中国近现代史二、论述题28 【正确答案】 1840 年的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它开启了中国社会由传统向近代的重要转型。就中国外交史而言,近代中国外交制度也经历了一个较长的演变过程。鸦片战争前,清朝并无办理外交事务的专门机构,涉外事务由礼部和理藩院兼理。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先是派出“钦差大臣”
12、处理有关对外交涉事宜,后来又设置了一个专门与洋人打交道的“ 五口通商大臣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 1861 年,中国近代第一个以办理外交为主的机构总理衙门成立。总理衙门设立之初,执掌外交大权,在清政府中央机构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1901 年,根据辛丑条约,外务部成立,其职掌与总理衙门相同。外务部较总理衙门更为完备和正规,列六部之首,足以表明外交机构在清朝中央政府地位的提升。1911 年,清政府实行责任内阁制,外务部成为内阁中的一个部。原外务部职官名称取消,设大臣和副大臣主持部务。1911 年 10 月,清王朝灭亡。次年,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设外交部,其职掌是:管理外国交涉,及关于外人事务并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考研 试卷 历史学 基础 中国 近现代史 模拟 38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