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历史学基础(中国近现代史)模拟试卷34及答案与解析.doc
《[考研类试卷]历史学基础(中国近现代史)模拟试卷34及答案与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类试卷]历史学基础(中国近现代史)模拟试卷34及答案与解析.doc(15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历史学基础(中国近现代史)模拟试卷 34 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2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40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一战期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迅速发展的主要作用是( )。(A)使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力量进一步壮大(B)为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化提供了阶级基础(C)抵制了外国资本主义的经济侵略(D)加速了中国经济的近代化2 一战期间,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出现了一个“短暂的春天” ,这从根本上说明( )。(A)辛亥革命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B)资本主义在中国有很大发展潜力(C)欧洲战争提供了极大商机(D)列强侵略是中国资本主义
2、发展的主要障碍3 民国初年,在民族资本主义短暂春天中,发展最快的行业是( )。纺织 面粉 化工 钢铁(A)(B) (C) (D)4 中国无产阶级队伍壮大的重要影响是( )。标志着中国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为共产党的诞生奠定了阶级基础 为中国革命的转变奠定了阶级基础 推动了新文化运动的发展(A)(B) (C) (D)5 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是( )。(A)民报的创刊(B) 新青年的创办(C) 每周评论的出版(D)新民丛报的创刊6 新文化运动前期的指导思想是( )。(A)实业救国(B)民主共和(C)民权、平等和达尔文的进化论(D)三民主义7 1918 年,新文化运动出现了新的发展,这里的“新” 是
3、指( )。(A)改变对东西方文化的看法(B)系统地介绍马克思主义(C)开始宣传俄国十月革命、马克思主义(D)以进化论为指导思想8 关于新文化运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以民权、平等和达尔文的进化论作为指导思想(B)以民主、科学为主要内容(C)后期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在社会上掀起了一股思想解放的潮流(D)新文化运动使民主和科学的思想得到弘扬9 五四运动的导火线是( )。(A)无产阶级队伍的发展壮大(B)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C)十月革命的胜利(D)北洋军阀独裁卖国10 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最主要的依据是( )。(A)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斗争(B)无
4、产阶级成为运动的主力(C)是先进阶级领导的,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D)十月革命的影响11 连续五期用全部或大部分的篇幅报道和评论了五四运动这一伟大运动的杂志是( )。(A)民报(B) 新青年(C) 每周评论(D)新民丛报12 资产阶级改良道路行不通,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夭折,其共同原因在于( )。 中国封建势力的强大 帝国主义列强的直接破坏 资产阶级的软弱妥协 没有充分地发动人民群众(A)(B) (C) (D)13 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是( )。(A)旧三民主义(B)新三民主义(C)民主革命纲领(D)自由平等学说14 表明第一次国共合作全面破裂的事件是( )。(A)中山舰事件(B)整理党务案(
5、C) “四一二” 反革命政变(D)“七一五 ”反革命政变二、名词解释21-28 小题,每小题 10 分,共 80 分。15 好人政府16 直奉战争17 北京政变18 大沽口事件19 三.一八惨案20 筹安会六君子21 二十一条22 二次革命23 中华革命党24 护国运动25 张勋复辟26 安福国会27 白朗起义28 “好人政府 ”主义29 ”制宪救国 ”30 冯玉祥31 西原借款32 西姆拉会议33 刘师复三、论述题34 评析第一次世界大战对中国的影响。35 试述孙中山在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主要革命活动。历史学基础(中国近现代史)模拟试卷 34 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20 小题,每小题
6、2 分,共 40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正确答案】 B【知识模块】 中国近现代史2 【正确答案】 D【知识模块】 中国近现代史3 【正确答案】 A【知识模块】 中国近现代史4 【正确答案】 C【知识模块】 中国近现代史5 【正确答案】 B【知识模块】 中国近现代史6 【正确答案】 C【知识模块】 中国近现代史7 【正确答案】 C【知识模块】 中国近现代史8 【正确答案】 C【知识模块】 中国近现代史9 【正确答案】 B【知识模块】 中国近现代史10 【正确答案】 B【知识模块】 中国近现代史11 【正确答案】 C【知识模块】 中国近现代史12 【正确
7、答案】 D【知识模块】 中国近现代史13 【正确答案】 B【知识模块】 中国近现代史14 【正确答案】 D【知识模块】 中国近现代史二、名词解释21-28 小题,每小题 10 分,共 80 分。15 【正确答案】 第一次直奉战争之后,黎元洪复任大总统。吴佩孚利用黎元洪这个傀儡,建立了一个由直系控制的“合法” 政府。1922 年 9 月,在吴佩孚的支持下,王宠惠出任国务总理。阁员罗文干、汤尔和等均属英美派,当时被称为无党无派的“好人”,因而这个政府有 “好人政府”之称。直系军阀曹锟和吴佩孚之间有裂痕,“好人政府”实际上是听命于吴佩孚的 “洛派”政府,而为曹锟的 “保派”所反对。这个政府仅存 3
8、个多月就垮台了,“好人政府” 昙花一现,成了历史的陈迹。【知识模块】 中国近现代史16 【正确答案】 直奉战争共爆发两次。第一次爆发于 1922 年,当时,直、奉两派军阀争权夺利的斗争日益尖锐,一触即发。奉系张作霖支持亲日派政客梁士诒组织内阁,影响了英美帝国主义在华利益和直系的利益,于是导致了直系军阀同奉系军阀的混战。结果奉军大败,张作霖退回关外。直奉以榆关为界,议和罢兵,北京政府完全由直系军阀控制。第二次爆发于 1924 年,9 月,江浙战争爆发,15 日,张作霖即向榆关、热河进攻。吴佩孚率军迎战,第二次直奉战争爆发。双方在榆关与滦东一线展开激战。10 月,直系将领冯玉祥趁两军对峙之际,回师
9、北京发动政变,囚禁总统曹锟。曹直军在前线失利,吴佩孚由海道逃往武汉。奉系获胜。于是,冯玉祥与张作霖等拥护段祺瑞出任中华民国临时执政府的“临时总执政” 。【知识模块】 中国近现代史17 【正确答案】 北京政变是 1924 年直系将领冯玉祥在革命高潮推动下于北京发动的政变。1924 年 9 月,第二次直奉战争爆发后,冯玉祥被任命为“讨逆军” 第三军总司令,出古北口与热河一线奉军作战。冯军由古北口秘密回师北京,囚禁了贿选总统曹锟。北京政变后,冯玉祥邀孙中山北上共商国是。冯玉祥会同奉系军阀张作霖成立了由段祺瑞任执政的“中华民国临时执政府” 。北京政权又落人官僚军阀手中。北京政变是一次具有进步意义的武装
10、政变,为北方革命形势的发展创造了有利件,北京和北方的民众革命运动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中共北方党组织得到巩固和扩大。【知识模块】 中国近现代史18 【正确答案】 1926 年 3 月,冯玉祥国民军与奉军作战期间,两艘护卫奉系的日舰进入大沽口,并炮击国民军。国民军开炮还击,将日舰逐出大沽口。事后,日本借口国民军破坏了所谓辛丑条约,纠合英、美、法等 8 国公使,向段祺瑞执政府发出最后通牒,提出拆除大沽口国防设施等无理要求,限令 48 小时内答复,否则,以武力解决。各帝国主义的军舰云集大沽口,用武力威胁执政府。此事件称“大沽口事件 ”。【知识模块】 中国近现代史19 【正确答案】 是大革命时期北洋军阀段
11、祺瑞在帝国主义的指使下屠杀爱国群众的惨案。大沽口事件发生之后,1926 年 3 月 18 日,中共北方区委和国民党北京执行部、北京总工会等 60 多个团体和 80 多所学校共约 5000 多人在天安门举行“反对八国最后通牒的国民大会”。会后举行游行,前往段祺瑞执政府请愿。段祺瑞在帝国主义的指使下,下令向游行队伍开枪,并用大刀砍杀游行群众,史称“三.一八惨案”。鲁迅称惨案发生的这一天为“ 民国以来最黑暗的一天 ”。【知识模块】 中国近现代史20 【正确答案】 筹安会六君子,又称洪宪六君子。1915 年 8 月,杨度、孙毓筠、严复、刘师培、李燮和、胡瑛发起组织筹安会,以讨论国体问题为名支持袁世凯称
12、帝。杨度等被称为“ 筹安会六君子 ”。【知识模块】 中国近现代史21 【正确答案】 二十一条是一战期间日本强迫袁世凯签订的卖国条约。一战爆发后,日本趁欧洲各国无暇东顾之机,以支持袁世凯称帝为交换条件,于 1915 年向袁世凯秘密提出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 ,主要内容为:中国承认日本接管德国在山东所享有的一切权利;中国延长日本租借旅顺、大连及南满、安奉两铁路的期限为99 年;中国沿海港湾及岛屿,不得租借或割让给他国;中国中央政府须聘用日本人为政治、军事、财政等顾问等等。日本提出“二十一条,的目的是要变中国为其独占殖民地,袁世凯于 5 月 9 日接受了除第 5 号外的全部要求,这就是“五九国耻”。
13、日本提出 “二十一条 和袁世凯签约,激起了全国人民的强烈愤慨。各地群众发起了声势浩大的反日爱国运动。由于全国人民的坚决反对,“二十一条“最终未能付诸实行。【知识模块】 中国近现代史22 【正确答案】 是孙中山等革命党人于 1913 年发动的讨伐袁世凯、保卫辛亥革命果实的一场战争。袁世凯上台后,排斥异己、镇压革命。1913 年春,他派人刺杀了宋教仁,并决定武力镇压国民党。1913 年 6 月,袁世凯罢免了国民党员江西都督李烈钧、广东都督胡汉民、安徽都督柏文蔚的职务。7 月,北洋军逼进江西。李烈钧在湖口宣布独立,随后,安徽、上海、广东等省市相继宣布独立,“二次革命”以江西、江苏为主要战场全面展开。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考研 试卷 历史学 基础 中国 近现代史 模拟 34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