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历史学基础(中国史学史)模拟试卷1及答案与解析.doc
《[考研类试卷]历史学基础(中国史学史)模拟试卷1及答案与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类试卷]历史学基础(中国史学史)模拟试卷1及答案与解析.doc(12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历史学基础(中国史学史)模拟试卷 1 及答案与解析一、名词解释21-28 小题,每小题 10 分,共 80 分。1 春秋2 国语3 尚书4 战国策5 汉书6 后汉书7 晋书8 宋书9 膏齐书10 梁书11 陈书12 魏书13 北齐书14 周书15 隋书16 南史17 北史18 旧唐书19 旧五代史20 新唐书21 新五代史22 宋史23 辽史24 金史25 元史26 明史27 清史稿28 新元史29 吕氏春秋30 汉书.艺文志31 东观汉记32 陈寿33 范晔34 白虎通义35 贞观政要36 刘知几37 杜佑38 太平广记39 太平御览40 司马光历史学基础(中国史学史)模拟试卷 1 答案与解
2、析一、名词解释21-28 小题,每小题 10 分,共 80 分。1 【正确答案】 孔子依据鲁国史书加以删编而成的编年体史书。记载春秋鲁国鲁隐公至鲁哀公二百多年的历史,记述内容丰富。后来有人对史实进行补充叙述和评论,先后有春秋公羊传、春秋毅梁传和春秋左氏传。公羊、谷梁两传主要对春秋中的文字加以阐释,左传则以叙事为主。春秋是中国现存最早的编年体史书。【知识模块】 中国史学史2 【正确答案】 记录春秋历史的国别史。其编撰体例,以“国” 分类,以“语”为主。记录了周朝王室和鲁、齐、晋、郑、楚、吴、越等诸侯国的历史,在内容上偏重于记述历史人物的言论。据说国语的作者是左丘明。国语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国别史著作
3、。【知识模块】 中国史学史3 【正确答案】 儒家经典之一。亦称书、书经,全书分为虞书、夏书、商书、周书四部分,主要记述商、周两代的一些重大政治事件,如重要战争、阶级关系、政治制度和政策等,有很高的史料价值。【知识模块】 中国史学史4 【正确答案】 记载战国历史的国别体史书。作者不详。西汉末年,刘向按照国别编订,因其书所记录的多是东周后期时诸国混战,纵横家的政治主张和外交策略,因此刘向定名为战国策,而该时期亦因此被史家称为战国时代。该史书记载了公元前 490 年知伯灭范、中行氏至公元前 221 年秦始皇统一六国共 270 年中发生的重要的政治、军事和外交史事,是研究战国历史的重要典籍。【知识模块
4、】 中国史学史5 【正确答案】 二十四史之一,东汉班固著。汉书记载了上自汉高祖六年,下至王莽地皇四年,共两百三十年的历史。全书包括纪十二卷、表八卷、志十卷、传七十卷,共一百卷。汉书的语言庄严工整,多用排偶,遣词造句典雅远奥,与史记平畅的口语化文字形成了鲜明的对照。中国纪史的方式自汉书以后,都仿照它的体例,纂修纪传体的断代史。注疏以唐初颜师古汉书注和清末王先谦汉书补注最为重要。【知识模块】 中国史学史6 【正确答案】 二十四史之一,南朝宋范晔著。后汉书记载了从王莽至汉献帝的一百九十五年的历史。全书包括分十纪、八十列传和八志,其中八志由司马彪续作。范晔写此书是为了“欲因事就卷内发论,以正一代得失”
5、 。后汉书综合当时流传的七部后汉史料,并参考袁宏所著的后汉纪,简明周详,叙事生动,故取代以前各家的后汉史。注疏以清惠栋后汉书补注和王先谦后汉书集解最为重要。【知识模块】 中国史学史7 【正确答案】 二十四史之一,唐房玄龄等著。记述从三国时期末年至东晋恭帝元熙二年(公元 420 年) 刘裕废晋帝自立,以宋代晋。该书同时以“载记” 形式,记述了十六国政权的状况。全书包括帝纪十卷,志二十卷,列传七十卷,载记三十卷,叙例、目录各一卷,共一百三十二卷。后叙例、目录失传,今存一百三十卷。注本有清吴士鉴晋书斠注、近人姚名慕晋书纂注(帝纪部分)等。【知识模块】 中国史学史8 【正确答案】 二十四史之一。南朝梁
6、沈约著。记事始于宋武帝,下迄宋顺帝,记载了南朝刘宋政权六十年的史事。全书包括本纪十卷、列传六十卷、志三十卷,共一百卷。今本个别列传有残缺,少数列传是后人用唐高峻小史、南史所补。宋书保存了很多的史料,包括当时的诏令奏议、书札、文章等,参考价值很高。【知识模块】 中国史学史9 【正确答案】 二十四史之一,南朝梁萧子显著。原名齐书,宋代为区别于李百药的北齐书,乃改名为南齐书。南齐书记载齐高帝至齐和帝二十余年的南齐历史。原有六十卷。其中序录一卷,已亡佚。今存五十九卷,计有本纪八卷、志十一卷、列传四十卷。【知识模块】 中国史学史10 【正确答案】 二十四史之一,唐姚思廉著。姚察在隋时曾修梁陈二史。未完。
7、贞观三年(629 年) ,其子姚思廉奉命续之。历经七年而成是书。该书记述了从梁天监元年(502 年) 梁武帝萧衍称帝,至陈永定元年(557 年)陈霸先灭梁的五十余年的史事。包含本纪六卷、列传五十卷。无表志。该书是现存梁史的唯一记载,保存了当时许多原始史料。【知识模块】 中国史学史11 【正确答案】 二十四史之一,唐姚思廉著。陈书记载了陈永定元年(557 年)陈霸先代梁,至陈祯明三年(589 年)共三十三年史事。全书包括本纪六卷、列传三十卷,共三十六卷,无表志。陈书内容上不如梁书那样充实。本纪和列传都过于简略。【知识模块】 中国史学史12 【正确答案】 二十四史之一,北齐魏收著。魏书记载北魏道武
8、帝登国元年(386 年 )至孝静帝武定八年(550 年) 共一百六十多年的历史。全书共一百三十卷。包括本纪十二卷、列传九十八卷、志二十卷。该书以北魏和东魏为正统,为其十四帝立纪,而不为西魏三帝立纪。【知识模块】 中国史学史13 【正确答案】 二十四史之一,唐李百药著。原名齐书。宋代为区别于萧子显的齐书,始改称为北齐书,而称后者为南齐书。北齐书记载上起北魏分裂前十年左右,接续北魏分裂、东魏立国、北齐取代东魏,下迄北齐亡国,前后约五十余年史实,而以记北齐历史为主。全书纪八卷、列传四十二卷,共五十卷。无表志。【知识模块】 中国史学史14 【正确答案】 二十四史之一,唐令狐德棻等著。贞观三年(629
9、年),唐太宗诏修梁、陈、齐、周、隋五代史,令狐德棻与岑文本、崔仁师负责撰北周史,成书于贞观十年(636 年) 。共五十卷,本纪八卷、列传四十二卷,无表志。周书不只是记述西魏及北周的历史,还兼顾了同时代的东魏、北齐、梁与陈等四朝的重大史事,对于帝位更迭、重大动乱,皆详加载明。【知识模块】 中国史学史15 【正确答案】 二十四史之一,唐魏征等著。记载隋文帝开皇元年(581 年)至隋恭帝义宁二年(618 年) 共三十八年历史。全书包括帝纪五卷、列传五十卷、十志三十卷。成于贞观十年的梁书、陈书、北齐书、周书和隋书这五代史书均未有史志,而今本隋书的“十志” 原称 五代史志,记述了梁、陈、北齐、北周和隋朝
10、的典章制度。弥补了这五代史书中的史志阙文,附在五代史书最末的隋书之中,其文字比隋书纪、传部分还多。【知识模块】 中国史学史16 【正确答案】 二十四史之一,唐李延寿著。南史是合南朝宋、齐、梁、陈四代历史为一书的纪传体史著,记事起自南朝宋武帝刘裕永初元年(420 年),止于陈后主陈叔宝祯明三年(589 年),记述南朝四代一百七十年的历史。作者撰写此书是为了“追终先志 ”,即继承其父李大师未完成的事业。【知识模块】 中国史学史17 【正确答案】 二十四史之一,唐李延寿著。北史记载自北魏登国元年(386年),下迄隋义宁二年(618 年),记北魏、西魏、东魏、北周、北齐及隋六代二百三十三年史事。该书共
11、一百卷。包括本纪十二卷、列传八十八卷。北史主要在魏书、北齐书、周书、隋书四书基础上,并参考各种杂史删订改编而成。作者撰写此书是为了“追终先志” ,即继承其父李大师未完成的事业。【知识模块】 中国史学史18 【正确答案】 二十四史之一,后晋刘昫等撰。后晋天福六年(941 年),晋高祖石敬瑭下令编修唐史,开运二年(945 年)书成,时因刘昫为相,故该书署名刘晌。原名唐书,后为区别北宋欧阳修等人编的新唐书,改名旧唐书。记载唐高祖武德元年(618 年) 至唐哀帝天祐四年(907 年)的历史。共二百卷。包括本纪二十卷、志三十卷及列传一百五十卷。【知识模块】 中国史学史19 【正确答案】 二十四史之一,北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考研 试卷 历史学 基础 中国 史学 模拟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