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历史学基础(世界古代史)模拟试卷10及答案与解析.doc
《[考研类试卷]历史学基础(世界古代史)模拟试卷10及答案与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类试卷]历史学基础(世界古代史)模拟试卷10及答案与解析.doc(16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历史学基础(世界古代史)模拟试卷 10 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2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40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我国史籍上记载的“ 白衣大食 ”是指( )。(A)倭马亚王朝(B)阿拔斯王朝(C)罗马帝国(D)波斯帝国2 我国史籍上记载的“ 黑衣大食 ”是指( )。(A)倭马亚王朝(B)阿拔斯王朝(C)罗马帝国(D)波斯帝国3 标志着伊斯兰教在阿拉伯半岛取得胜利的标志是( )城的归顺。(A)麦加(B)麦地那(C)耶路撒冷(D)大马士革4 穆罕默德死后,他的继承人改称为( )。(A)维吉尔(B)苏丹(C)哈里发(D)马赫迪5 阿拉伯人灭亡
2、了具有 1200 年历史的波斯帝国的战役是( )。(A)雅穆克战役(B)尼哈温战役(C)壕沟之战(D)白德尔战役6 第三任哈里发奥斯曼时期,部分下层穆斯林组建了军事民主派,称为( )。(A)什叶派(B)逊尼派(C)苏菲派(D)哈瓦立及派7 在阿拉伯( ) 统治时期,阿拉伯军队曾与当时中国的唐朝军队发生冲突。(A)穆罕默德(B)第一任哈里发(C)倭马亚王朝(D)阿拔斯王朝8 8 世纪中叶时,当时世界上领域最大的帝国是( )。(A)阿拉伯帝国(B)唐帝国(C)拜占庭帝国(D)波斯帝国9 在阿拉伯帝国中,清真寺和一些慈善机构占有的土地称为( )。(A)瓦克夫(B)卡塔伊(C)达伊亚(D)采邑10 阿
3、拔斯王朝的首都是( )。(A)麦地那(B)大马士革(C)巴格达(D)耶路撒冷11 巴贝克起义的领导人是巴贝克一个虔诚的胡拉米派教徒,该派受( )的影响,认为世界存在着善恶二神,恶神带来了暴力、压迫和社会不平等。(A)琐罗亚斯德教(B)基督教(C)伊斯兰教(D)犹太教12 750 年阿拔斯王朝创建时,被消灭的倭马亚王朝的王子阿卜杜勒.拉赫曼逃至西班牙,在当地贵族和柏柏尔人的支持下,建立了( )。(A)图伦王朝(B)后倭马亚王朝(C)撒法利王朝(D)萨玛尼王朝13 阿拉伯帝国后期,曾经占据过帝国首都巴格达的外族有( )。蒙古人 波斯人 印度人 突厥人(A)(B) (C) (D)14 阿拉伯一伊斯兰
4、文化的主要中心,包括( )。开罗 巴格达 科尔多瓦 耶路撒冷(A)(B) (C) (D)15 规定穆斯林应自愿施舍财物,救济穷人,后来演变为一种税收制度的是( )。(A)念功(B)斋功(C)朝功(D)课功16 被誉为“阿拉伯的希罗多德” 的是( )。(A)泰伯里(B)马苏迪(C)伊本 .艾西尔(D)花剌子密二、名词解释21-28 小题,每小题 10 分,共 80 分。17 洗礼、圣餐礼18 七艺19 经院哲学20 扎克雷起义21 瓦特.泰勒起义22 英法百年战争23 七国时代24 君士坦丁的赠礼25 拉丁帝国三、论述题26 早期基督教的教义和政治思想。27 简要概括基督教的演变。28 日耳曼人
5、征服西罗马帝国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29 简述犹太民族自迁居迦南(今巴勒斯坦)至西罗马帝国覆灭前在异族统治下所遭受的几次灾难。30 试比较 16 世纪英国与俄国所建政治制度的不同之处。31 谈一谈你对西欧中世纪的天主教会的认识。32 城市的兴起在中世纪西欧历史上的意义。33 十字军东征的原因和影响。34 英法百年战争的原因和影响。35 中世纪德国长期分裂的原因。历史学基础(世界古代史)模拟试卷 10 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2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40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正确答案】 A【知识模块】 世界古代史2 【正确答案】 B【知识模
6、块】 世界古代史3 【正确答案】 A【知识模块】 世界古代史4 【正确答案】 C【知识模块】 世界古代史5 【正确答案】 B【知识模块】 世界古代史6 【正确答案】 D【知识模块】 世界古代史7 【正确答案】 C【知识模块】 世界古代史8 【正确答案】 A【知识模块】 世界古代史9 【正确答案】 A【知识模块】 世界古代史10 【正确答案】 C【知识模块】 世界古代史11 【正确答案】 A【知识模块】 世界古代史12 【正确答案】 B【知识模块】 世界古代史13 【正确答案】 D【知识模块】 世界古代史14 【正确答案】 A【知识模块】 世界古代史15 【正确答案】 D【知识模块】 世界古代史
7、16 【正确答案】 B【知识模块】 世界古代史二、名词解释21-28 小题,每小题 10 分,共 80 分。17 【正确答案】 中世纪基督教的圣礼。洗礼原是流行于中东的宗教洁净仪式,经基督教采用为人教仪式,新生婴儿或改信基督教者均须受洗。圣餐礼,即由教士给教徒分发少许面饼和葡萄酒,分别象征基督的身体和血,吃了以后可以得到上帝的恩典,进入天国。一般教徒领圣餐时只能得到面饼,而得不到葡萄酒,以便与教士相区别。【知识模块】 世界古代史18 【正确答案】 6 世纪时,意大利罗马贵族卡息奥多拉依据自己对古典文化体系的理解,为修士规定了学习内容,后演变为“七艺” ,即文法、逻辑、修辞、算术、几何、天文和音
8、乐。“ 七艺 ”是中古西欧学校开设的主要课程。【知识模块】 世界古代史19 【正确答案】 中世纪的哲学和神学是二位一体。教会哲学家(神学家)搜集若干条正统教义中明显的谬误,利用形式逻辑进行烦琐的论证和诡辩,最后证明这些谬误是“正确”的。这种哲学或神学的论证完全脱离实际经验,故被称为“经院哲学”。经院哲学中存在着唯名论和唯实论的斗争,主要讨论概念的名和实问题。唯实论认为概念是实在的,因此先于事物而存在;唯名论认为概念仅仅是一个名称和符号,是后于事物存在的。意大利神学家托马斯.阿奎那(12271274)是经院哲学最著名的代表人物,著有神学大全。【知识模块】 世界古代史20 【正确答案】 中世纪法国
9、爆发的大规模农民起义。1358 年时,法国在英法百年战争中失利,加之黑死病和粮价下跌,使得阶级矛盾尖锐。巴黎北部博韦爆发了扎克雷起义,“ 扎克雷” 意为乡下佬,是法国贵族对农民的贱称。起义军捣毁封建贵族堡垒,杀死封建贵族,队伍迅速扩大并席卷法国北部地区,选举约姆.卡尔为领袖。封建主假意邀请卡尔前来谈判,但将其扣留,并随即对起义军发动袭击,大肆屠杀,扎克雷起义宣告失败。起义是中世纪法国农民反封建的一次大发动,打击了封建势力,有利于促成法国的统一。【知识模块】 世界古代史21 【正确答案】 14 世纪末期,英国国内矛盾重重,例如黑死病流行、连年灾荒,另外在英法百年战争中,英国为搜刮金钱征收人头税,
10、导致国内阶级矛盾尖锐。1381 年 5 月底和 6 月初,埃塞克郡和肯特郡的农民先后起义,赶跑税吏,捣毁庄园,菩义群众的首领是瓦特.泰勒。6 月,起义军进入伦敦,国王被迫接受瓦特.泰勒提出的条件,同意废除农奴制,赦免起义者,每英亩土地只征收 4 便士地租,自由贸易等。后来瓦特.泰勒被伦敦市长杀死,起义队伍也在国王的威胁诱骗下返回乡下,起义失败。瓦特.泰勒起义给封建制度以很大打击,有助于农奴制的加速瓦解。【知识模块】 世界古代史22 【正确答案】 13371453 年在英国和法国之间发生的长达 100 多年的战争。战争的原因有三:一是争夺法国王位继承权。二是争夺封建领地。三是争夺羊毛市场佛兰德尔
11、。1336 年,法王在佛兰德尔的代理人路易下令逮捕所有英国商人,英王则下令禁止一切羊毛出口,战争就此爆发。战争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3371360 年,以英国胜利结束。第二阶段是 13691396 年,双方再战,法军用防御战和游击战对付英军,取得一些胜利。第三阶段是 14151453 年,英军最后失败,撤出了法国全部领土,只保留加莱一个港口,百年战争也宣告结束。百年战争还加剧了英法两国国内的社会矛盾,导致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也造成了英国封建主内部的残杀,从而为 16 世纪英法君主专制政权的出现铺平了道路。【知识模块】 世界古代史23 【正确答案】 5 世纪前后,不列颠遭到日耳曼人的大肆入侵。
12、日耳曼在征服不列颠当地居民的同时,相互之间也战争不断,到 7 世纪大致形成了由北到南的七个主要国家,即诺森伯利亚、麦西亚、东盎格利亚、埃塞克斯、肯特、苏赛克斯、威赛克斯。这一时期在英国历史上称“七国时代” ,是英国由分裂走向统一并开始封建化的时期。【知识模块】 世界古代史24 【正确答案】 756 年,丕平打败了伦巴德人,确立了教皇对罗马附近及拉文拿总督区的统治。后来东罗马帝国认为这片领土应属于东罗马帝国。为保住领土,罗马教皇伪造了一份名为君士坦丁的赠礼的文件,宣称,君士坦丁为了酬谢罗马主教治好了他的麻风病,迁都君士坦丁,把罗马以至整个西罗马帝国都交给了罗马主教及其后继者管辖。【知识模块】 世
13、界古代史25 【正确答案】 在第四次十字军东征的过程中,十字军在征服的拜占庭土地上建立了拉丁帝国,领土包括色雷斯、帖撒罗尼亚、雅典和伯罗奔尼撒四个公国,领土包括色雷斯、南希腊大部和小亚细亚北部。拉丁帝国存在至 1261 年,最后被残存的拜占庭统治势力依靠人民的力量摧毁。【知识模块】 世界古代史三、论述题26 【正确答案】 (1)早期基督教的教义。第一,崇信耶和华为宇宙唯一真神,上帝将永远惠顾于其选民。基督教的选民范围突破了犹太教的狭隘性,扩及包括犹太人和非犹太人的一切民族。第二,强调只要信仰基督降临,遵守教义,就可得到上帝的拯救和赐福。废除了犹太教的大量献祭和烦琐仪式。这为基督教在罗马城乡居民
14、尤其是社会下层中广泛流传打下了基础。第三,建立平等的、共同消费的、劳动人民掌权的新社会。(2)早期基督教的政治思想。第一,对现实强烈不满,反对罗马的残暴统治,具有明显的反抗意识。第二,具有朴素的社会平等思想,主张在上帝面前人人平等,反对等级制度。第三,斥责社会财富不均,鄙视富人、支持穷人,主张平等博爱、废除私有制。一些信徒组成社团,实行财产公有,彼此互助。【知识模块】 世界古代史27 【正确答案】 (1)信徒成分的变化和社会基础的变化。基督教产生后,迅速广泛传播,社会势力上升。同时不少大地主、大商人以及达官贵人等有产者皈依基督教,并逐渐在教会中占据主导地位,改变了以往基督教以下层人民为社会基础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考研 试卷 历史学 基础 世界 古代史 模拟 10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