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中国文学史(元代文学)模拟试卷7及答案与解析.doc
《[考研类试卷]中国文学史(元代文学)模拟试卷7及答案与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类试卷]中国文学史(元代文学)模拟试卷7及答案与解析.doc(10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中国文学史(元代文学)模拟试卷 7 及答案与解析一、填空题请完成下列各题,在各题的空处填入恰当的答案。1 录鬼簿是元末( ) 撰写的戏曲史专著,此书记载了元曲作家生平事迹及其作品目录,著录作家 152 人。2 “赵氏孤儿 ”的故事最早见于 ( )。3 尚仲贤的柳毅传书,取材唐传奇的( )的柳毅传书。4 石君宝秋胡戏妻故事最早见于刘向( )。5 迷青琐倩女离魂是元后期爱情剧代表作品之一,故事出于唐( )的离魂记。6 郑光祖的醉思乡王粲登楼是根据据东汉王粲的( )虚构而成。7 乔吉的玉箫女两世姻缘取材唐传奇范摅( )。8 白朴的墙头马上取材于白居易新乐府诗( )。9 马致远的散曲( ) ,全曲景中
2、含情,情中景生,情景交融,隽永含蓄。周德清中原音韵赞其为“ 秋思之祖 ”,王国维人间词话 说它“寥寥数语,深得唐人绝句妙境”。10 贯云石号酸斋,徐再思号甜斋,二人作品内容多逸乐生活和男女之情,形式上讲求雕章琢句,力求含蓄秀丽,风格颇为相似,故后人将他们的作品合辑称为( )。11 平话12 元杂剧四大爱情剧13 永乐大典戏文三种14 东篱乐府15 云庄休居自适小乐府16 为什么元后期杂剧创作衰退?17 论元代诗文对唐宋诗文的沿革。18 请分析关汉卿救风尘中赵盼儿的形象。19 为什么称火汉卿的杂剧为“场上之曲”?20 浅析梧桐雨的诗意性。21 简述马致远神仙道化剧的思想倾向。22 论述南戏与北杂
3、剧的区别。23 论述琵琶记的艺术成就。中国文学史(元代文学)模拟试卷 7 答案与解析一、填空题请完成下列各题,在各题的空处填入恰当的答案。1 【正确答案】 钟嗣成【知识模块】 元代文学2 【正确答案】 左传【知识模块】 元代文学3 【正确答案】 李朝威【知识模块】 元代文学4 【正确答案】 列女传【知识模块】 元代文学5 【正确答案】 陈玄祐【知识模块】 元代文学6 【正确答案】 登楼赋【知识模块】 元代文学7 【正确答案】 云溪友议【知识模块】 元代文学8 【正确答案】 井底引银瓶【知识模块】 元代文学9 【正确答案】 天净沙秋思【知识模块】 元代文学10 【正确答案】 酸甜乐府【知识模块】
4、 元代文学11 【正确答案】 宋元的讲史话本又称平话。现存宋编元刊或元人新编的讲史话本,大多标名“平话 ”,如三国志平话 武王伐纣平话 等。“平话”的含义,盖指以平常口语讲述而不加弹唱,作品间或穿插诗词,也只用于诵念,不施于歌唱。另外,称之为“平”当是强调讲史话本虽脱胎于史书,但语言风格却摆脱艰深的文言而趋于平易。【知识模块】 元代文学12 【正确答案】 关汉卿的拜月亭、王实甫的西厢记、白朴的墙头马上、郑光祖的倩女离魂,它们都是描写爱情的优秀作品。拜月亭歌颂了王瑞兰对爱情的坚贞,批判了破坏婚姻自主的封建势力;西厢记通过莺莺和张生为爱情自由所作的斗争,表达了愿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的思想;墙头马上通
5、过李千金和裴少俊的自由结合和裴尚书对他们婚姻的破坏,表现了要求婚姻自主的思想;倩女离魂用浪漫主义手法塑造了一个热烈追求自由幸福生活的女性形象,同时也表现了在封建礼教禁锢下女性沉重的精神负担。【知识模块】 元代文学13 【正确答案】 永乐大典戏文三种指在明代永乐年间官修的永乐大典中收录的三种宋元戏文。张协状元写书生张协中举后婚变负心的故事,宦门子弟错立身歌颂豪门出身的士子完颜寿马与戏剧演员王金榜之间的坚贞爱情,小孙屠写孙必贵为兄复仇的故事。这三种戏文基本保持了宋元南戏的旧貌,无论在语言、情节方面,还是在曲牌运用、角色安排方面,都表现出鲜明的早期南戏特色,直率古朴,简素无华,具有极高的文献价值。当
6、然,从三种戏文前后的发展中,也多少显示了元代统一后,杂剧对南戏的影响以及文人对南戏创作的渗透,比如由对书生负心的谴责到对文士坚贞的颂扬以及曲辞的逐渐诗化雅化、音乐的南北合套等。【知识模块】 元代文学14 【正确答案】 东篱乐府是马致远的散曲集,包括小令 115 首,套数 22 篇。马致远被誉为“ 曲状元” ,他的散曲在艺术上取得了很高的成就。马致远的散曲带有更多的传统文人气息。他的套数擅长把透辟的哲理、深沉的意境、奔放的情感、旷达的胸怀熔于一炉,语言放逸宏丽而不离本色,对仗则工稳妥帖,被视为元曲豪放派的代表作家。他的小令亦写得俊逸疏宕,别具情致。如天净沙秋思,全曲景中含情,情中景生,情景交融,
7、隽永含蓄。【知识模块】 元代文学15 【正确答案】 元代散曲家张养浩,字希孟,号云庄,有散曲集云庄休居自适小乐府,存小令 161 首,套数 2 篇。张养浩的散曲多写寄情林泉之乐,但也不乏关怀民瘼之作,如一组山坡羊曲,大约是他前往陕西救灾时所作,对古迹叹兴亡,其中充满深沉的历史感慨,将诗歌中常见的内容用散曲的形式写出,让人觉得亲切。如潼关怀古,写“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虽也是儒者经世济人的情怀,但作者的立场更显高远。【知识模块】 元代文学16 【正确答案】 (1)由于杂剧原产于北方,和北方的方言、音乐、民俗文化有密切联系,南移,对其生长不利故其后为南戏取代
8、。(2)自元中叶以后,蒙统治者认识到儒学对其统治的作用,有意识利用杂剧宣扬孝悌忠信,造成后期杂剧鼓吹陈腐道德内容增多。(3)科举恢复,文人存有幻想,使杂剧作家增长脱离现实的倾向。(4)体制上的缺陷,是导致其衰微的主要原因,它由一人主唱的形式,明显的有说唱文学的痕迹,限制了舞台表现力,不利于充分展示生活的矛盾。一本四折,篇幅短小,也限制了作家创作的发挥。【知识模块】 元代文学17 【正确答案】 元初的诗文作家大多是由宋、金入元的,他们受江湖诗派和元好问的影响较深。到了中期,诗坛以宗唐为主导倾向,对于宋诗则多采取摒弃态度。元人在主观上努力学习唐人的浑融流丽、体式端雅,而力矫宋诗的瘦硬生涩之弊。但是
9、在实际创作中,他们学唐诗多止于形貌,且多取平和淡远、温润流丽一类;后期诗人则大多学中晚唐秾丽奇诡之体,由于未能取法乎上,所以成就有限,艺术独创性尤其不足。元代散文,在发展过程中,曾有过宗唐与宗宋的不同化倾向。前期的散文作家如姚燧、元明善等,倾向于宗唐,主要是师法韩愈,颇有雄刚深邃之风;另一些作家如刘因、王恽等,则师法宋文,文风趋于平易流畅。到了后期,宗唐与宗宋的倾向又逐渐合流。在元代的诗文领域中,最突出的倾向是理学与文章合一。由元人明的宋濂等人在编元史时,一改以往史家将“儒林”“文苑”分开立传的做法,合而为“ 儒学传” ,并说明其理由是: “经非文则无以发明其旨趣,而文不本于六艺,又乌足谓之文
10、哉!由是而言,经艺文章,不可分而为二也明矣。”这既表明了宋濂等人的文学观念,也反映出元代理学与文章合一的真实情形。从元初开始,理学即成为官方的意识形态,尤其是朱熹的学说,在元代思想界一直处于主导地位。理学的独尊地位,对元人的文学思想和诗文创作有非常深刻的影响。与元代的戏曲作家不同,当时的诗文作家主要是具有正统思想的士大夫,有些作家本身就是理学家和理学学统中人,如郝经、刘因、许衡、揭侯斯、柳贯、吴莱、黄潘。不过,元代的理学家一般不取宋儒那种认为“作文害道” 的根本否定文学的观点,且大多擅长诗文写作。理学思想对元代诗文的具体影响,主要体现为“雅正” 的文学观念以及经世致用的写作目的。【知识模块】
11、元代文学18 【正确答案】 赵盼儿的性格不仅是机智勇敢,而且表现为她对现实生活的清醒认识,她在剧本的笑是含泪的笑,“抑圣为狂,寓哭于笑”( 李渔),她久历风尘,对丑恶社会有深刻认识:“ 那做丈夫的做不的子弟;做子弟的,做不的丈夫” 。“待妆个老实,学三从四德? 争奈是匪妓,都三心二意。端的是那里三梢末尾 ?俺虽居在柳陌中,花街内,可是那件儿便宜?” 这里透露出一个更深刻的社会问题 妇不如妓,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说:“妻子和普通的娼妇不同之处,只在于她不是像雇佣女工计件出卖劳动那样出租自己的肉体,而是一次永远出卖为奴隶。” 妓女虽苦,比 “张郎家妇,李郎家妻 ”多一件儿便宜自由。“
12、三从四德”的羁绊你想套社会也不允,故赵盼儿终于死了嫁人的心思。因而,她一眼就看穿了周舍虚假狠毒的本质,看穿了周舍是个寡情无义之人,然而涉世不深的宋却不听其劝告“ 我须有那该死的罪,我也不来央告你” ,赵宋间小小冲突预示宋必有灾,为赵、周之间斗争规定了性质玩弄与被玩弄,压迫与被压迫的关系。赵盼儿看透周舍的骗术,决定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她摸透了周舍贪婪好色的弱点,使用“ 烟月手”牺牲自己的色相将自家姐妹救出苦海, “赚得那厮写了休书,引章将的休书来,淹的撇了”,这表现了赵盼儿的义胆侠骨,这为她在第三折正面表现与周舍斗争作铺垫,她打扮得花枝招展,并随身携带了两箱子奁房作诱饵找周舍,诱周舍进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考研 试卷 中国 文学史 元代 文学 模拟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