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中国文学史历年真题试卷汇编15及答案与解析.doc
《[考研类试卷]中国文学史历年真题试卷汇编15及答案与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类试卷]中国文学史历年真题试卷汇编15及答案与解析.doc(16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中国文学史历年真题试卷汇编 15 及答案与解析1 庄子不同于先秦散文的原因。(山东大学 2009 年)2 分析建安风骨的内涵。(山东大学 2006 年)3 论述杜甫创作对律诗发展的贡献。(北京大学 2014 年)4 论欧阳修在散文史上的地位和作用。(武汉大学 2011 年)5 论述元代北方戏剧圈的杂剧创作。6 笙诗(北京师范大学 2013 年)7 七体(西北大学 2015 年,扬州大学 2017 年)8 永明体(东北师范大学 2017 年)9 文起八代之衰(南京师范大学 2003 年)10 白石道人歌曲(北京大学 2014 年)11 元曲选(北京大学 2011 年)12 以文运事,因文生事(浙
2、江大学 2004 年)13 笠翁十种曲(南开大学 2013 年)三、填空题请完成下列各题,在各题的空处填入恰当的答案。14 汉书艺文志:“左史记( ) ,右史记( ),言为( ),事为( ),帝王靡不同之。”(浙江大学 2010 年 )15 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阐明他修史的宗旨是“( )” 。(暨南大学 2009 年)16 魏氏春秋言( ) 、( ) 、( )、( )、( )、 ( )( )七人“相与友善,游于竹林,号为七贤。”(复旦大学 1996 年)17 刘义庆的代表作是( )。(南开大学 2000 年)18 柳宗元的寓言三戒包括永某氏之鼠黔之驴和( )。(北京师范大学2014 年)19 宋
3、代“西昆派 ”以( ) 编的西昆酬唱集一书而得名。 (中山大学 2010 年)20 元诗四大家是( ) 、( ) 、( )、( )四人。(浙江大学 2010 年)21 明代四大奇书是( ) 、( ) 、( )、( )。(四川大学 2011 年)22 杜少卿是( ) 中的人物。(暨南大学 2014 年)23 梁启超提出了“ 文界革命 ”“诗界革命”和( )。(北京大学 2005 年)24 列举四部古人关于诗经的著作。(复旦大学 2009 年)25 论述史记的文学成就与影响。(山东师范大学 2013 年)26 你怎样看待杜甫“ 沉郁顿挫 ”的诗风?(南京师范大学 2005 年)27 论苏轼的“ 以
4、诗为词” 。 (陕西师范大学 2006 年)28 西游记是如何塑造人物形象的?(山东师范大学 2005 年)29 才子佳人小说的叙事特点。(复旦大学 2011 年)30 简述“诗界革命 ”(中国传媒大学 2010 年)中国文学史历年真题试卷汇编 15 答案与解析1 【正确答案】 庄子是先秦道家的主要代表著作,在文学上其地位不仅在老子之上,而且也是先秦诸子散文之冠。它不同于其他先秦散文的原因归结起来有两方面。(1)庄子的思想学说。庄子的思想学说与老子一脉相承,而又有变化。无论在哲学观、社会观、人生观方面都具有自己的特征,思想更为复杂。在哲学上,庄子继承了老子的道以及自然无为的思想,崇尚自然,但是
5、否定人对自然的作用。在社会观上,庄子崇尚“ 至德之世 ”,具有强烈的现实批判精神。在人生观上,追求绝对的精神自由,也有全性保身的思想。(2)庄子 散文的独特艺术特点。在先秦诸子中,庄子散文的艺术成就是最为突出的,鲁迅说:“ 其文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汉文学史纲要) 而且庄子散文的荒诞怪异的艺术风格也是独步当时文坛。首先,庄子基本的表现方式或者说言说方式就是“三言” ,即寓言、重言、卮言。庄子寓言曰:“寓言十九,重言十七,卮言日出,和以天倪。” 寓言是庄子最主要的表现方式。庄子一书中,有寓言故事 200 多则,其中既有对历史故事、神话传说的加工改造,如逍遥游中的“藐姑射
6、之神人” ,应帝王中的“混沌”等;也有即兴创作,如 齐物论中的 “庄周梦蝶”,至乐中的“ 髑髅见梦”等。其次,庄子文章在构思与结构上,往往重在内在旨意的表达,而不拘章法规矩,看似形散而神却不散。这和庄子对外在形式和内在旨意的理解有关,庄子外物日:“ 筌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筌;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因此庄子的文章组织并不严密,而是极为自由,变化多端,飘忽不定。有的通篇罗列寓言或故事,如大宗师连用 6 个寓言故事;有的主要用寓言故事,并夹杂着议论,如逍遥游;有的通过故事的人物对话或形象的描写,来表达自己的思想观点。文章的结构多是一些寓言或故事连缀成篇,既相对独立的,
7、而又有内在精神上的联系。再次,庄子散文最突出的艺术特点,就是以自由的想象和奇妙的虚构,创造出了一个神奇诡怪的艺术形象的世界。刘熙载说庄子“意出尘外,怪生笔端”( 艺概文概),基本概括了他超凡脱俗的意想和荒怪谲诡的艺术特点。庄子的艺术形象层见叠出,异彩纷呈。大到鲲鹏小到蟪蛄,各种形象在庄子笔下无不自由地驱使。庄子的怪诞怪异,却包含了深邃的哲学思想和真实的现实。如“支离疏”“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表达了 “无用”的哲学思想。同时也是对现实残酷的真实反映。正如刘熙载所言:“寓真于诞,寓实于玄,于此见寓言之妙。”(艺概文概 )在超现实的艺术表现形式下,寓于了真实的思想和情感。最后,庄子的语
8、言艺术多姿多彩。其基本的语言艺术风格就是汪洋恣肆,奇诡谲怪,自由洒脱,司马迁说庄子“其言洗洋自恣以适己”( 史记老子韩非列传);庄子天下也说“以谬悠之说,荒唐之言,无端崖之词 ”。这都概括了庄子的基本语言风格。但庄子的语言风格也是多样化的,也有穷形尽相、绘声绘色的描写,也有幽默诙谐、尖锐泼辣的讽刺。【知识模块】 先秦文学2 【正确答案】 建安风骨是对建安文学风格的形象概括。建安是汉献帝的年号。当时有不少作品反映了乱离的社会现实,表达了统一天下的愿望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其诗歌情调慷慨悲凉,语言刚健爽朗。后人把建安诗歌的成就称为“建安风骨” 。具体了来看,建安风骨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政治理想
9、的高扬。东汉末年的动乱,使建安文人饱受乱离之苦,也激起他们的政治热情,建功立业、扬名后世,成为他们共同的追求。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 ,以天下为己任,其政治理想最具代表性,对同时代的文人有很大影响。曹丕博通经史百家,又善骑射,好击剑,颇有“救民涂炭” 之志。曹植怀抱 “戮力上国,流惠下民”的壮志,而不甘以文士自居。王粲、陈琳、徐干、阮踽、刘桢等人,都有卓荦不凡的气质。建安文人政治热情的普遍高扬,造成了当时诗歌“雅好慷慨”“志深笔长”“梗概多气”的特点。(2)人生苦短的哀叹。人生苦短的哀叹,是建安诗歌的另一个主题。当时社会动乱,生灵涂炭,人多短寿。如曹丕享年 40 岁,曹植享年 41 岁,王粲、
10、徐干、应埸、刘桢、陈琳皆死于疾疫,孔融、杨修、丁仪、丁廙先后被曹操、曹丕所杀。这种情况对文人刺激很大。面对短促而又多艰的人生,建安诗人采取了三种不同的态度:第一种是单纯的哀叹,如:“天地无期竞,民生甚局促”( 刘桢诗);“人生一世间,忽若暮春草”(徐干室思诗 ) ;“良时忽一过,身体为土灰 ”(阮瑀七哀诗);“常恐时岁尽,魂魄忽高飞”( 阮踽诗)。第二种是慨叹岁月短促、功名未立,却仍努力追求。曹操的短歌行就是这方面的典型。又如曹植的赠徐干:“惊风飘白日,忽然归西山。圆景光未满,众星灿以繁。志士营世业,小人亦不闲。”第三类是努力突破天命的限制,在有生之年追求更高的人生价值,这在曹操的龟虽寿等诗中
11、得到充分体现。(3)鲜明的个性色彩。建安时代是文学开始走向自觉的时代,也是诗人创作个性高扬的时代。建安诗人多自视甚高,以文才武略自负,在进行诗歌创作时,便不肯踵武前贤或效法同辈,而是另辟蹊径,努力展现自己独特的风貌。如曹操诗古直悲凉,气韵沉雄;曹丕便娟婉约,有文士气;曹植诗“骨气奇高,词采华茂,情兼雅怨,体被文质” ;王粲和刘桢的诗: “仲宣躁竞,故颖出而才果;公干气褊,故言壮而情骇” 。在诗体的运用上,也各具匠心。曹操的四言诗独擅一时;曹丕的燕歌行二首被誉为七言之祖;曹植、王粲、刘桢、蔡琰则以五言诗名世。在诗歌语言方面,曹操、阮瑀、陈琳诸人较为朴质,曹丕、王粲等人则较秀美;曹植既有风骨,又富
12、文采,成为那个时代最杰出的代表。鲜明的个性色彩,是建安诗歌独具魅力的标志。(4)浓郁的悲剧色彩。由于“ 世积乱离,风衰俗怨” ,建安诗歌带有浓郁的悲剧色彩。其诗“或述酣宴,或伤羁戍,志不出于慆荡,辞不离于哀思” ,曹操诗“悲凉”,曹植诗“颇有忧生之嗟 ”,王粲诗 “发愀怆之词”,刘桢诗 “感慨深至”。建安诗人处于时代与个人双重悲剧的交汇点上,都敢于正视苦难的社会与人生,勉励自己及他人惜时如金,及早建功立业,赢得不朽的名声。【知识模块】 魏晋南北朝文学3 【正确答案】 律诗在杜诗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杜甫的律诗在诗歌艺术上的成就更为辉煌。(1)杜甫律诗的成就,首先在于扩大了律诗的表现范围。他不仅
13、以律诗写应酬、咏怀、羁旅、宴游,以及写山水,而且用律诗写时事。以古体写时事,较少受限制,杜甫多数写时事的诗都是古体;用律诗写时事,字数和格律都受限制,难度更大,而杜甫却能运用自如。他这部分写时事的律诗,较少叙述而较多抒情与议论,如秋笛即事王命征夫等。(2)为扩大律诗的表现力,他以组诗的形式,表现一些较难表现、较宽泛的内容,五律和七律都有这样的组诗。五律中的秦州杂诗二十首是一例。这二十首诗集中地表现了他在秦州时的心境。写于客居夔州时的洞房宿昔能画斗鸡历历洛阳骊山提封,虽未标出总题目,但就内容言,实是组诗。杜甫以律诗写组诗最为成功的,是七律,如咏怀古迹五首诸将五首,特别是秋兴八首,可以说是杜甫律诗
14、中的登峰造极之作。(3)杜甫律诗的最高成就,可以说就是在把这种体式写得浑融流转,无迹可寻,写来若不经意,使人忘其为律诗。杜甫自己说:“晚节渐于诗律细。” 又说:“老去诗篇浑漫与。” 这正是他对律诗的主要追求。 “诗律细 ”不仅在于声律的精心安排,也在于从严谨中求变化,变化莫测而不离规矩。有时他为了表达某种感情的需要而写拗体,晚年七律拗体更多。这种拗体与七律初期出现的某些不合律现象是不同的,它是成熟之后的通变,表现为变化中的完整(4)杜甫律诗的又一成就,在于他炼字炼句上的成功。精于用字,刻画细微,在他的古体中有同样表现,而以律诗的表现最为精彩。他炼字,用力之处在表现神情韵味。刘熙载说“ 少陵炼神
15、 ”,就是指这一点。他的用字,常常达到一字之下,他人难以更改的地步。他善于用动词使诗句活起来,用副词使诗舒畅而富于转折。他还善于用颜色字以强化某种情感色彩,用叠字以创造氛围,用双声叠韵以使诗的声调更加和谐悦耳,用俗字口语使诗读来更加亲切。炼字,是他的自觉追求。他说过:“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 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说明他是花了很大的精力在炼字上的。【知识模块】 隋唐五代文学4 【正确答案】 (1)欧阳修的文坛领袖地位。在宋代文学史上最早开创一代文风的文坛领袖是欧阳修。欧阳修博学多才,诗文创作和学术著述都成就卓著,为天下所仰慕。他又是一代名臣,政治上有很高的声望。他以这双重身份入主
16、文坛,团结同道,汲引后进。在当时的著名文学家中,尹洙、柳尧臣、苏舜钦是他的密友;苏洵、王安石受到他的引荐;而苏轼、苏辙、曾巩更是他一手识拔的后起之秀。由欧阳修来肩负革新文风的领导责任,正是众望所归。(2)欧阳修倡导宋代文学革新。欧阳修倡导的诗文革新在本质上是针对五代文风和宋初西昆体的,但受石介影响的太学生,竞弃西昆体的华美密丽之文风,走上了险怪艰涩的道路,形成了风行一时的“太学体” ,乖僻生涩,不是健康的文风,所以欧阳修也反对“ 太学体” 。欧阳修对文与道的关系持有新的观点,他认为儒家之道是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的,文道并重,并认为文具有独立的性质。欧阳修在理论上既纠正了柳开、石介的偏颇,又矫正了
17、韩、柳古文的缺点为北宋的诗文革新建立了正确的指导思想,也为宋代古文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前景。(3)欧阳修散文体裁完备。欧阳修的古文内容充实,形式多样。无论是议论,还是叙事,都是有为而作,有感而发。他的议论文有些直接关系到当时的政治斗争,是直接为政治斗争服务的,是古文的实际功用和艺术价值有机结合的典范。欧阳修另有一类议论文与现实政治并无直接关系,但表达了作者对历史、人生的深刻思考,如五代史记中的一些序论,对五代的历史教训进行总结,并鲜明地表达了作者的褒贬,以及国家兴亡在于人事而非天命的历史观。又如他为友人文集作的序言,不但对友人的文学业绩进行评述,而且抒发了对死生离合、盛衰成败的人生遭际的感慨,绝
18、非为文而文之作。欧阳修的记叙文也都言之有物,如五代史记一类历史散文,即使是亭台记、哀祭文、碑志文等作品,也都具有充实的内容,如丰乐亭记。(4)欧阳修的散文有很强的感情色彩,他的政论文慷慨陈词,感情激越;史论文则低回往复,感慨淋漓;其他文体更加注重抒情,哀乐由衷,情文并至。在欧阳修笔下,散文的实用性质和审美性质得到了充分的显示,散文的叙事、议论、抒情三种功能也得到了高度的有机融合。(5)欧阳修的语言简洁流畅,文气纡徐委婉,创造了一种平易自然的新风格,在韩文的雄肆、柳文的峻切之外别开生面,更容易为读者所接受,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知识模块】 宋代文学5 【正确答案】 从录鬼簿所记元杂剧作家的籍贯来
19、看,这些作家又以大都(17人)、真定 (7 人)、东平(5 人)、平阳(6 人)最为集中,可见取这四个地方为主体形成了相对集中的作家群。这四个作家群并不是封闭的,彼此之间由于作家的流动而进行着频繁的交流,同时它们的影响又旁及附近的地区,从而构成了以大都为中心,包括河北、山西、山东以及河南和安徽的北部这一广大地域的北方戏剧圈。北方戏剧圈的杂剧创作,既有着共同的时代精神和总体风格,同时又由于各自地域文化的特色而呈现出不同的风貌。(1)大都作家群。大都作家群以关汉卿为领袖,除关汉卿、马致远、郑光祖外,成就较著名的还有纪君祥、杨显之、石子章、王仲文等人。纪君祥的赵氏孤儿以救孤为中心,展开一场惊心动魄的
20、忠奸斗争,是一部具有浓郁悲剧色彩的剧作。戏剧成功塑造了韩厥、公孙杵臼、程婴等悲剧形象。王国维在宋元戏曲考里将此剧与关汉卿的窦娥冤并提,指出“即列之于世界大悲剧中,亦无愧色也” ,剧本最后以除奸报仇结局,则鲜明地表达了中国人民“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的传统观念,完成了复仇的主题。杨显之的潇湘雨是元杂剧中仅有的一出以男子负心为题材的戏。作品以犀利的笔触,将一个趋炎附势、人格卑下的无行文人崔通的丑恶灵魂,无情地揭露了出来。石子章的竹坞听琴写道姑郑彩鸾与书生秦俪然的爱情故事。它的基本戏剧冲突,并不像大多数爱情剧那样着力于表现封建礼教及其代表封建家长与青年的矛盾,而是道家清规戒律与郑彩鸾对世俗生活和人间
21、情爱追求的对立。王仲文今存救孝子烈母不认尸一种,该剧的题旨有两点:一是歌颂贤德刚烈的母亲李氏,她让亲生儿子杨兴祖去应征从军,却将丈夫亡妾所生的次子杨谢祖留在家中。当谢祖被冤系狱时,她为救护谢祖,勇敢地与官府抗争,表现得坚忍顽强。另一点是赞颂清官王俪然的清廉公正。(2)河北作家群。河北作家群以真定为主,同时旁及大名、保定、涿州、彰德等地区。录鬼簿记载的前期真定杂剧作家主要有白朴、李文蔚、尚仲贤、戴善甫、侯正卿、史樟、江泽民等七人,此外还有大名李进取、陈宁甫,保定彭伯威,涿州王伯成,彰德赵文殷、郑廷玉等人,他们共同构成了河北作家群。李文蔚存世的燕青博鱼和佚作燕青射雁,是元杂剧中仅有的两部写燕青故事
22、的戏,将一位失路英雄悲愤无奈的心情刻画得相当生动贴切。尚仲贤的柳毅传书本自唐人传奇柳毅传,文辞本色而秀丽,关目紧凑而热闹,波澜迭起,境界阔大。戴善甫今仅存陶学士醉写风光好讽刺了陶谷假道学的面目,但没有简单地将他作为一个反面人物来处理,而是力图揭示在他身上人性的力量与道学要求的对立,灵与肉的搏斗,让人性力量的轻易取胜来凸显道学的虚伪和不堪一击,具有鲜明的市民文学的特色。郑廷玉的看钱奴取材于晋干宝搜神记中的“张车子” 故事,成功塑造了贾仁这一守财奴的形象,概括了阶级里许多人物的共同特征,具有很高的典型意义。(3)山东作家群。山东作家群以东平人数居多,同时也包括济南、棣州、益都等地的作家。据录鬼簿记
23、载,前期作家中东平籍的有高文秀、张时起、李好古、顾仲清、张寿卿等五人。另外,还有济南的武汉臣、岳伯川、棣州的康进之、益都的王廷秀等,他们构成了山东作家群。在全部元杂剧存目的大约 30 种水浒戏中,属山东作家群的就有 10 种之多,其中康进之 2 种,高文秀 8 种。康进之所作梁山泊黑旋风负荆,简称李逵负荆。成功地塑造了李逵这个农民英雄的生动形象。高文秀的黑旋风双献功以浓彩重墨突出刻画了李逵性格中细心机敏的一面,给人以别开生面之感。关目紧凑,曲白质朴自然,切合人物身份又富有生活气息。在山东作家群中,李好古和武汉臣的创作也较有特色。李好古,撰杂剧 3 种,今存沙门岛张生煮海1 种。此剧与尚仲贤的柳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考研 试卷 中国 文学史 历年 汇编 15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