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中国文学史历年真题试卷汇编13及答案与解析.doc
《[考研类试卷]中国文学史历年真题试卷汇编13及答案与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类试卷]中国文学史历年真题试卷汇编13及答案与解析.doc(13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中国文学史历年真题试卷汇编 13 及答案与解析1 引用诗经中卫风伯兮豳风七月豳风东山小雅采薇诗句(至少引用两首诗) ,并适当结合诗经中其他诗作的诗句(至少两首诗),论说风雅精神。(南京大学 2011 年)2 论分析李白诗歌的风格特征及其形成的原因。(北京师范大学 2009 年)3 论述黄庭坚的涛歌理论及其艺术特点。(西北师范大学 2008 年)4 举例说明诗经中运用到的赋、比、兴手法。(北京师范大学 2007 年)5 简释“诗人之赋丽以则,辞人之赋丽以淫” 。(南开大学 2013 年)6 简要评述南北朝志人小说。(四川大学 2009 年)7 元稹曾评价杜甫“ 上薄风雅,下该沈宋,言夺苏李,气吞
2、曹刘,掩颜谢之孤高,杂徐庾之流丽,尽得古今之体势,而兼人人之所独专矣。”试据此论述杜甫诗歌的成就。(北京师范大学 2006)8 简析琵琶记的悲剧性质。(南京大学 2006 年)9 论述三国演义中战争描写的艺术特色。(武汉大学 2012 年)10 桃花扇作为历史剧的特征表现在哪些方面?综合剧情加以分析。(扬州大学2014 年)三、填空题请完成下列各题,在各题的空处填入恰当的答案。11 东周洛阳一带的诗歌在十五国风中被称为( )。(中山大学 2010 年)12 汉代京都大赋中誉为“长篇之极轨” 的作品是( )。(中山大学 2004 年)13 “建安七子 ”包括孔融、陈琳、 ( )、( )、( )、
3、( )、( )。(浙江大学 2004 年)14 萧统所编文选是现存最早的文学总集,选录的是从先秦到( )的作品。(中山大学 2011 年)15 白居易在与元九书中说“文章合为时而著,( )” 。(北京大学 2008 年)16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出自苏轼 ( )。(暨南大学 2009 年)17 元代散曲作家中有“ 曲中双璧 ”之美誉的是张可久和 ( )。(北京大学 2007 年)18 白蛇许仙的传说在明代被改编成警世通言中的著名小说( )。(北京大学2012 年)19 聊斋志异以后清代影响较大的文言短篇小说集是( )。(浙江大学 2007 年)20 孽海花的作者是( )。(四川
4、大学 2013 年)21 变风变雅(浙江大学 2008 年)22 悲士不遇赋(北京大学 2010 年)23 游仙诗(中山大学 2015 年)24 元白诗派(中国人民大学 2013 年)25 苏辛(厦门大学 2008 年)26 话本小说(首都师范大学 2012 年)27 荆刘拜杀(湖南师范大学 2014 年)28 熊龙峰小说四种(北京大学 2013 年)29 肌理说(复旦大学 2010 年)30 新中国未来记(北京大学 2012 年)中国文学史历年真题试卷汇编 13 答案与解析1 【正确答案】 诗经表现出的关注现实的热情、强烈的政治和道德意识、真诚积极的人生态度,被后人概括为“风雅” 精神,直接
5、影响了后世诗人的创作。诗经中的战争诗表现出对战争的厌倦和对和平的向往,充满忧伤的情绪。如小雅采薇对侵犯者充满了愤怒,诗篇中洋溢着战胜侵犯者的激越情感,但同时又对久戍不归、久战不休充满厌倦,对自身遭际无限哀伤。诗经中还有以战争、徭役为背景,写夫妻离散的思妇哀歌。如卫风伯兮,即写一位妇女由于思念远戍的丈夫而痛苦不堪。王风君子于役也以思妇的口吻抒发了对役政的不满。七月按季节和时令的转移,记叙了农奴一家,从春忙到夏,从秋忙到冬,一年四季,永无止息地为地主干活,自家却一无所获。口气似老农夫家常,满腹辛酸,所言景物,切合农时,是丰富的农村生活体验的自然流露,增强了诗歌直陈其事的美感和情景相映的氛围,逼真感
6、人地描述出西周的农民生活。又如小雅北山,是春秋社会宫廷政治生活的真实展现,诗人描绘了种种社会不公,有的人安居家中,有的人为国效忠;有的人躺在床上,有的人在外面奔忙;有的人不知百姓呼号,有的人凄惨操劳;有的人安闲自在,有的人公事繁忙;有的人饮酒狂欢,有的人畏惧祸端;有的人进进出出袖手议论,有的人大事小事竭尽心力。诗人叠用十二个“ 或”字,排比中有对比,不平之气,蓄积已久,一气呵成,不吐不快,揭示了世俗世界的种种劳逸不均苦乐不平,具有真实的力量和超越时空的现实意义。【知识模块】 先秦文学2 【正确答案】 在盛唐诗人中,李白是艺术个性非常鲜明的一位。在中国诗歌史上,他作品的艺术个性也是独一无二的。(
7、1)李白的诗歌创作带有强烈的主观色彩,主要表现为侧重抒写豪迈气概和激昂情怀,很少对客观物象和具体事件做细致的描述。李白作诗,常以奔放的气势贯穿,讲究纵横驰骋,一气呵成,具有以气夺人的特点,如上李邕:“大鹏一日同风起,抟摇直上九万里。” 他说自己的诗是 “兴酣落笔摇五岳,诗成笑傲凌沧州。 ”(2)强烈的感情色彩,喷发式的抒情方式。洒脱不羁的气质、傲世独立的人格、易于触动而又爆发强烈的感情,形成了李白诗抒情方式的鲜明特点。它往往是喷发式的,一旦感情兴发,就毫无节制地奔涌而出,让人直接感受到心灵的震撼。如鸣皋歌送岑征君抒写对政治黑暗、是非颠倒的愤慨,这种情感表达方式,完全是李白式的。(3)想象变幻莫
8、测,随意生发,离奇惝恍,意象壮美而不乏清新明丽。与喷发式感情表达方式相结合,李白诗歌的想象变幻莫测,往往发想无端,奇之又奇,如将进酒:“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真是想落天外,匪夷所思。他的奇特的想象,常有异乎寻常的衔接,随情思流动而变化万端,一个想象与紧接着的另一个想象之间,跳跃极大,意象的衔接组合也是大跨度的,离奇惝恍,纵横变幻,极尽才思敏捷之所能。(4)壮美与优美的意象。李白诗中颇多吞吐山河、包孕日月的壮美意象,这与其作诗的气魄宏大和想象力丰富相关联。李白对体积巨大的壮观事物似乎尤为倾心,大鹏、巨鱼、长鲸,以及大江、大河、沧海、雪山等,都是他喜欢吟咏的对象,将它们置于广
9、阔的空间背景下加以描绘,构成雄奇壮伟的诗歌意象,如渡荆门送别的意象便极为阔大壮观。但是,李白诗里亦不乏清新明丽的优美意象。那些由清溪、明月、白鹭、竹色、白露等明净景物构成的清丽意象,极大地丰富了李白诗歌的艺术蕴含。(5)清新明快的语言风格。语言风格清新明快,明丽爽朗是其词语的基本色调,正所谓“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在李白诗里,用得最多的色彩字是白,其次是金、青、黄、绿、紫等,他天性开朗,喜欢明丽的色调,不喜欢灰暗色,他那些脱口而出、不加雕饰的诗,常呈现出透明纯净而又绚丽夺目的光彩,反映出其不肯苟同于世俗的高洁人格。【知识模块】 隋唐五代文学3 【正确答案】 在苏轼周围的作家群中,黄庭坚的
10、诗歌成就最为突出,他最终与苏轼齐名,二人并称“ 苏黄 ”。黄庭坚之所以能在宋代诗坛上占据重要的地位,产生广泛的影响,一是因为他提出了一套独特的诗歌创作理论,二是因为他诗歌本身的成就,三是因为在他的影响下产生了一个声势浩大的江西诗派。(1)黄庭坚诗歌理论的独特之处在于:它阐明了具体的写诗办法,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黄庭坚认为,“ 文章最忌随人后 ”“随人作计终后人,自成一家始逼真”。他主张创新,创新的办法是“以故为新”“以故为新”的具体办法就是 “夺胎换骨”,即“不易其意而造其语,谓之换骨法;窥入其意而形容之,谓之夺胎法” 。这就意味着创新是建立在对前人作品的加工改造上,一是不改变前人作品的意思,
11、但用新的语言来表达;一是袭用前人的语言,但表达的是新的意思。此外,他还对诗歌句眼的设置、句律的运用、章法的安排等发表了具体的意见。这样的办法切实可行,而且立竿见影,对学诗者有实际的指导作用。(2)黄庭坚的山谷体诗歌是元祐时期宋诗发展到高峰期的产物,黄庭坚在诗歌艺术上追求生新,也即追求在唐诗之外另辟境界,他认为文章最忌随人后,他的整个诗歌创作都贯彻了求新求变的精神,从而创造了生新廉悍的艺术风貌。黄庭坚的诗不论长短,往往都包含多层次的意思,章法回旋曲折,绝不平铺直叙。例如次韵裴仲谋同年的次联“舞阳去叶才百里,贱子与公俱少年” ,上下旬的意思相去很远,读来有奇崛之感。黄庭坚的诗运用修辞手段,善于出奇
12、制胜。如用“ 煎成车声绕羊肠”来形容煎茶的声音。黄庭坚还重视炼字造句,务去陈言,力撰硬语,如“秋水粘天不自多”“春去不窥园,黄鹂颇三请” 等。黄诗中最成功的则是那些用常见的字词组成新奇意象的作品,如寄黄几复中的“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 ,字面较为平常,典故也是常见的,但经过巧妙的艺术构思,以故为新,在整体上取得了新奇的艺术效果。黄庭坚的诗还有声律奇峭的特点,一是句中音节打破常规,如“ 心犹未死杯中物,春不能朱镜里颜” 等,矫健奇峭。二是律诗中多用拗句,以避免平仄和谐以至圆熟的声调。所谓拗句,主要是将律诗中的句式和平仄加以改变,有意造成一种打破平衡和谐的效果,给人以奇峭倔强的感觉。这种
13、刻意求奇而造拗句、作硬语的做法,是形成山谷体生新瘦硬风格的重要因素,同时也使山谷体诗歌具有奇险、生硬、不够自然等缺点。黄庭坚的诗以鲜明的风格特征而自成一体,在当时就被称为“黄庭坚体” 或“山谷体”。如果以唐诗为参照标准,那么“ 山谷体”的生新程度是最高的,它最典型地体现了宋诗的艺术特征。【知识模块】 宋代文学4 【正确答案】 “ 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也 ”,或直叙其事,如 豳风七月,或直接描写,如郑风溱洧,其社会政治诗和情爱诗则直言其志和直抒胸臆。“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 ,即比喻,或作修辞意义上的比喻,如 卫风硕人的“手如柔荑,肤如凝脂 ”等,或整首诗用比,如 魏风硕鼠和豳风鸱枭。“兴者,
14、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 ,即起兴或发端, “他物”与“ 所咏之词”或相关,如周南关雎秦风蒹葭等烘托氛围,譬喻象征,或不相关如唐风山有枢等只在起韵。【知识模块】 先秦文学5 【正确答案】 这是西汉末辞赋家扬雄在其著作法言吾子中对辞赋的评论,他把赋分为“ 诗人之赋” 和 “辞人之赋”。“诗人之赋”指屈原的骚赋,“ 辞人之赋”指宋玉的赋及枚乘、司马相如的散体大赋。“丽” 指辞采之富丽,是一切辞赋的共同的艺术特征。“则 ”是“法则”的意思,“淫” 是藻饰过分的意思,“ 则”与“淫” 是区分诗人之赋与辞人之赋的界限。扬雄认为屈原的作品辞采华茂,合于儒家的标准,可为法则;而枚乘、司马相如的辞赋则是“极
15、靡丽之辞” 铺张过分,无补于讽谏劝谕。这样的文学观点在当时是有进步意义的。【知识模块】 秦汉文学6 【正确答案】 志人小说的兴盛与士族文人之间品评人物和崇尚清淡的风气有很大关系。这类志人小说既是品评人物和崇尚清淡的结果,又反过来促进了这种风气的发展。从志人小说在当时受到社会重视的情况,也可以看出它们的编纂是适应了社会的需要。裴启的语林一写成,远近许多人争着传抄,梁武帝曾敕命殷芸撰小说,都是很好的例证。志人小说今传较少,按其内容也可分为三类:一、笑话。魏邯郸淳笑林,对世态有所讽刺。如写楚人有担山鸡者,欺人日凤凰,以讹传讹,连皇帝也轻信了。汉世老人家富无子而性吝啬,饿死后田产充官。笑林开后世俳谐文
16、字之端。二、野史。东晋葛洪伪托刘歆所作西京杂记,记述西汉的人物轶事,也涉及宫室制度、风俗习惯、衣饰器物,并带有怪异色彩。其中有的故事后来很流行,如王昭君、毛延寿故事,司马相如、卓文君故事。三、逸闻轶事。这是志人小说的主要部分,有(东晋 )裴启 语林、( 东晋) 郭澄子郭子、( 梁)沈约俗说、( 梁)殷芸小说等。(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是成就和影响最大的一部。魏晋南北朝小说篇幅短小、叙事简单,只是粗陈故事梗概,而且基本上是按照传闻加以直录,没有艺术的想象和细节的描写。虽有人物性格的刻画,但还不能展开。所以还只是初具小说的规模,而不是成熟的小说作品。在中国小说史上,魏晋南北朝的志人小说是不可缺少的一环
17、。在人物刻画、细节描写,以及叙事语言的运用等方面,它们都为唐传奇的写作积累了经验。一些唐传奇的故事便取自这个时期的小说,如倩女离魂与幽明录中的阿庞,柳毅传与搜神记中的胡母班,枕中记与幽明录中的焦湖庙祝,都有继承关系。唐以后的文言小说中模仿世说新语的小说达几十种之多,这也说明了魏晋南北朝小说的影响。【知识模块】 魏晋南北朝文学7 【正确答案】 元稹唐故检校工部员外郎杜君墓系铭并序说:“至于子美,盖所谓上薄风骚,下该沈、宋,言夺苏、李,气吞曹、刘,掩颜、谢之孤高,杂徐、庾之流丽,尽得古今之体势,而兼人人之所独专矣。”元稹是说杜甫兼有各家之所长。杜甫的集大成,首先表现在他身上集中了中国文化传统里的一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考研 试卷 中国 文学史 历年 汇编 13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