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考研历史学专业基础综合(世界古代中世纪史)历年真题试卷汇编13及答案与解析.doc
《[考研类试卷]考研历史学专业基础综合(世界古代中世纪史)历年真题试卷汇编13及答案与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类试卷]考研历史学专业基础综合(世界古代中世纪史)历年真题试卷汇编13及答案与解析.doc(29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考研历史学专业基础综合(世界古代中世纪史)历年真题试卷汇编 13及答案与解析一、论述题1 试论述古希腊文化的成就及其深远影响。(浙江大学 1999 年世界中世纪史真题;东北师范大学 2001 年世界古代史真题;华南师范大学 2004 年世界古代中世纪史真题)2 简述罗马共和国早期平民与贵族斗争的基本原因、过程是什么?你怎样评析这场以妥协与和解为结局的历史事件?(北京师范大学 2003 年世界上古、中古史真题)3 概述共和国时代罗马扩张的影响。(华中师范大学 2003 年世界古代史真题)4 论述公元前 3 世纪罗马征服意大利后的统治政策。(华东师范大学 2006 年世界通史真题)5 简述公元前
2、3 世纪至公元前 2 世纪罗马的扩张及其影响。(2008 年统考真题)6 简述布匿战争的经过。(四川大学 2014 年世界通史真题)7 试述格拉古兄弟改革的内容和意义。(北京师范大学 1999 年世界上古史真题)8 论述斯巴达克起义及其历史意义。(中国人民大学 2005 年世界通史真题)9 简述马略军事改革的主要内容和意义。(南京大学 1999 年世界古代中世纪史真题;东北师范大学 2001 年世界古代史真题)10 比较古代雅典民主政治与罗马共和政治的异同。(北京大学 2003 年世界古代史真题;北京师范大学 2006 年世界通史真题;2011 年统考真题)11 简述罗马共和体制衰亡的基本原因
3、。(中国人民大学 2016 年世界通史真题)12 简述罗马从共和国到帝国的转变。(复旦大学 2015 年历史学综合真题)13 简析罗马共和国向帝制过渡的原因。(北京大学 2015 年世界史真题)14 简析奥古斯都的元首政治。(北京大学 2000 年世界古代史真题;首都师范大学2002 年世界上古史、中古史真题)15 戴克里先为巩固罗马帝国采取了哪些措施?(南京大学 1998 年世界古代中世纪史真题)16 简述君士坦丁大帝的功绩。(北京大学 2016 年世界史真题)17 试析基督教产生的社会和思想根源。(四川大学 2013 年世界通史真题)18 论述基督教如何从非法宗教成为罗马国教和世界宗教。(
4、南京师范大学 2016 年世界通史真题)19 略论古罗马帝国时期文化的主要成就。(南京大学 2002 年世界古代中世纪史真题)20 简述罗马法的主要内容。(东北师范大学 2000 年世界上古史真题;北京师范大学 2000 年世界上古史真题;东北师范大学 2002 年世界上古史真题)21 论述从公元前后到 15 世纪亚欧大陆主要游牧帝国的兴衰。(四川大学 2016 年世界通史真题)22 概述农耕世界与游牧世界的历史与影响。(东北师范大学 2002 年世界上古中古史真题)23 论述日耳曼等蛮族对罗马帝国和欧洲历史的影响。(北京师范大学 2016 年历史学综合真题)24 论述日耳曼人迁徙的原因、基本
5、过程及影响 o(中央民族大学 2014 年历史学科基础真题)25 简述西欧中世纪“ 采邑制 ”的内容及意义 o(陕西师范大学 2016 年世界史真题)26 简述 1066 年威廉的诺曼征服对英国封建社会发展的影响。(北京大学 1996 年世界中古史真题)27 简述英国议会的起源。(南京大学 2016 年世界史基础真题)28 简述英王亨利二世的司法改革。(南京师范大学 2016 年世界通史真题)29 简析大宪章。(中国人民大学 2017 年世界通史真题)30 简述英法百年战争的起因和结果。(南京大学 1996 年世界古代中世纪史真题;东北师范大学 1998 年世界中古史真题;东北师范大学 200
6、0 年世界通史真题;东北师范大学 2002 年世界史真题)31 论述西欧十字军东侵的历史原因及后果。(东北师范大学 2001 年世界史综合卷真题;江西师范大学 2013 年世界通史真题)32 试述基督教的产生、在罗马帝国时期的演变、在中世纪欧洲的发展历程。(华东师范大学 2004 年世界通史真题)考研历史学专业基础综合(世界古代中世纪史)历年真题试卷汇编 13答案与解析一、论述题1 【正确答案】 (一) 早期希腊文化。早期希腊文化(公元前 8 一前 6 世纪)主要是在哲学上取得了进展。希腊最早的哲学是自然哲学,即对于自然界本身的探讨和解释,主要有米利都学派和毕达哥拉斯学派。毕达哥拉斯认为抽象的
7、数是万物之本。赫拉克利特认为万物的本原是火,他是辩证法哲学的奠基人。(二)希腊古典文化。公元前 5 世纪和公元前 4 世纪是希腊文明的古典时期。(1)德谟克利特奠定的原子学说是公认的古代唯物主义最高体系。苏格拉底是开创希腊哲学研究新方向的划时代的思想家,他把研究对象从自然转向了社会和人类的内心世界,提倡知德合一说,认为美德基于知识,而两者之获得皆有赖于教育。柏拉图的哲学思想是一个庞大的体系,其核心为“理念论” 。主要作品以对话体写就,著名的有申辩篇会饮篇理想国等,内容涉及哲学、政治伦理、教育问题。亚里士多德是集古希腊科学文化知识之大成的渊博学者,他在形而上学中认为自然界是客观的、真实的存在,人
8、们的认识来自对客观世界的感觉,没有感觉就没有知识。(2)史学领域先后出现三位伟大的古典史学家。希罗多德被西方人士尊为“史学之父”。希罗多德的传世之作名为历史。修昔底德的著作是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他的特点是在记实求真方面更为精到,非常注意对史事去粗取精、辨伪存真。色诺芬是古代非常多产的作者,代表作是长征记,这是西方史学史上的第一部回忆录。(3)文学。公元前 5 世纪希腊文学的重要成果是悲剧和喜剧,这时产生了三位伟大的悲剧诗人。爱斯奇里斯是悲剧体裁的奠基者,被奉为“悲剧之父” ,代表作有被缚的普罗米修斯波斯人。索福克利斯的剧作则在艺术上最为完美,代表作俄狄浦斯王。幼里披底斯特别注重写实和激情,代表作
9、美狄亚。阿里斯多芬的喜剧也和当时的悲剧一样,被后世视为难以超越的杰作,他的喜剧多取材于现实生活,代表作阿卡奈人骑士云等。(4)天文学。古典时期天文学的研究已开始探索天体运行的客观规律。恩培多克勒首先正确解释了日食形成的规律。阿那克萨哥拉斯又正确解释了月食。此后天文学家更热衷于用几何数学和物理原理解释天文现象。到公元前 4 世纪时,天文学家欧多克索斯(约公元前 408 一前 355 年)便根据实际观测和几何原理,尝试构想宇宙的几何模型。尽管他以地球为中心的模式是错误的,他却第一次在人类文化史上提出了天体运行的全方位的科学概念。(三)希腊化时期的文化。(1)哲学。由于城邦理想的破灭和现实世界的扩大
10、,人们的思想走上了两个极端,即都脱离城邦相背而行,一方面进而拥抱广阔的世界;另一方面却对这个世界厌弃失望,退而只顾个人。当时流行的斯多噶派、伊壁鸠鲁派、犬儒学派和怀疑主义就是这两种思潮的反映。(2)史学。这一时期历史著作的体例大为增加,出现了年代记、回忆录、人物传记、国别史、世界性通史、断代史,以及区别于政治史的文明史。其中最著名的有阿卡亚同盟首领阿拉图斯(公元前 271 一前 213 年)的回忆录(30 多卷),埃及人曼涅托的埃及史,巴比伦人贝鲁苏斯的巴比伦史,狄凯尔库斯的希腊生活。(3)天文学。亚里斯托库斯(约公元前 310前 230 年)提出了“太阳中心说”。希帕库斯(公元前 160前
11、125 年)错误地提出了“ 地球中心说” 。地理学家厄拉托斯梯尼在埃及实测了子午线,主张“地圆说” 。波赛东尼厄斯 (公元前 135前 51 年)著有论海洋,提出五带的划分,把潮汐之因归于月之盈亏。【知识模块】 世界古代中世纪史2 【正确答案】 (一) 原因。平民反对贵族的斗争是罗马共和国早期一大主题。平民和贵族在政治、经济和社会地位上的不平等关系,导致社会矛盾日益尖锐。平民展开反对贵族的斗争,要求分得土地,取消债务奴役,同时在政治上也要求维护人身自由和合法权益,特别是富裕平民要求享受与贵族平等的权利,参与政权,结束贵族独揽大权的局面。(二)过程。平民对贵族斗争的第一个胜利是保民官的设立。公元
12、前 494 年,平民因不堪忍受债务奴役举行第一次撤离,当时罗马面临外敌侵袭的紧张局势,平民的撤离使贵族大为惊慌。贵族不得不与平民协商,承认平民有权选举自己的官员保民官。保民官的职责是保护平民利益,帮助平民反对官吏的侵犯和迫害,无行政权。保民官的人身不受侵犯,行为自由不受执政官和元老院的限制。如果贵族官吏通过损害平民利益的法令,保民官可以否决。保民官不能由贵族担任,必须纯粹由平民担任。保民官可以监督两名执政官,开始是两人,后来增加到十人。公元前 474 年,平民按特里布斯(地域部落)召集会议已获正式承认,称作平民会议。经该会议通过的议案称为平民决议,起初只对平民有效,后来围绕其法律效力问题展开了
13、长期的斗争。为了限制贵族滥用职权,随意解释习惯法,平民要求制定成文法。经过一番斗争,成立了拥有全权制定法律的十人团,于公元前 451前450 年公布了十二铜表法。该法典基本上是习惯法的汇编,其实质是维护贵族奴隶主的私有财产。然而,法律既已编订成明确的条文,量刑定罪以此为准,这就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贵族在司法上的专横行为。平民达到公布法律的目的后,继续为争取政治权利而斗争。公元前 449 年,瓦列里乌斯和荷拉提乌斯当选为执政官,实施了一项重要法案,规定全体公民都必须遵守平民决议。公元前 445 年,根据坎努利尤斯法,废除了十二铜表法中平民与贵族通婚的禁令。但是,贵族坚决不同意坎努利尤斯的另一提议:
14、平民也应有当选执政官的权利。最后,两方面达成妥协,从公元前 444 年开始,停选执政官,选举具有执政官权力的军政官,军政官初为三人,后增至六人。虽然按规定平民和贵族皆可当选,实际上却由贵族把持,但毕竟平民可以当选,这是贵族的一大让步,这可能是因为当时罗马对外战事频繁,贵族出于军事上的需要而作出的让步。公元前 367 年通过了著名的李锡尼和绥克斯图法案,规定:所有债务的已付债息折作本金计算,尚欠部分分三年偿清;占有公有地的最高限额为 500 犹格;取消军政官,重选执政官,两执政官之一须由平民担任。该法案的通过,是平民反对贵族斗争胜利的一个里程碑。平民可以担任最高官职,其他原有的和新设的官职也陆续
15、对平民开放,这就使平民上层有可能逐渐跻身最高权势者的行列,平民和贵族的关系随之有所缓和。公元前 326 年通过了波提利阿法,禁止以人身抵债,实际上废止了债务奴役制。公元前 287 年,平民举行最后一次撤离。结果,平民出身的霍腾西阿被任命为独裁官,颁布了霍腾西阿法案,重申平民决议对全体公民都有法律效力。这一事件标志着平民反对贵族的斗争取得了最后的胜利。(三)意义。经过对贵族的长期斗争,平民在法律上取得了罗马公民在政治和社会方面的全部权利,这对罗马国家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1)政治上,首先是消灭了氏族残余,促进了罗马共和国民主政治的发展,其次,在平民与贵族的斗争中,新法律的颁布,新官职的设立,新
16、社会组织制度的创立,使罗马国家机构不断完善,国家制度日臻完备。(2)经济上,国家结束内战,转而对外扩张,这有利于奴隶制经济的发展。由于废除了债务奴役,划清了自由民和奴隶的界限,罗马人不能再奴役本国人为奴隶,从此走上了奴役外籍人的道路。(3)军事上,平民和贵族的斗争使罗马共和国自由民内部关系得到一定程度的调整,扩大了共和国的社会基础,巩固了罗马公民兵制度,加强了罗马的军事力量。罗马就是靠着一支坚强的公民兵进行对外扩张,使自己由一个小小城邦发展成为统一意大利半岛、进而征服了整个地中海世界的强大国家。【知识模块】 世界古代中世纪史3 【正确答案】 罗马的对外战争以及随之而来的一系列胜利,不仅确立了罗
17、马人在地中海地区的霸主地位,而且也为罗马和意大利经济走上畸形发展的道路创造了条件。正是在征服和战争的影响下,罗马的社会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些变化主要表现在:奴隶制经济有了充分的发展;大土地所有制明显增长;金融高利贷资本和商业资本有了巨大的增加;骑士阶层的兴起与发展。(一)对外征服的成功给罗马带来了大量的奴隶,给意大利带来了大量的廉价劳动力。大土地所有制的发展造成严重的社会后果。大量使用奴隶劳动的各种庄园的出现,开始排挤小农经济,产生严重的土地兼并和土地集中现象。(二)大土地所有制的增长和小农的破产在意大利各地发展也不平衡,一般说来,在意大利南部和中部发展比较迅速,奴隶制庄园占据着优势;北部特别
18、是波河流域发展较为迟缓,在那里还保存着相当数量的小农。(三)伴随着海外扩张,罗马的海外贸易以及金融和高利贷活动飞速发展起来,对于沟通地中海区域的贸易起着重要作用。罗马和意大利商人利用罗马国家提供的优惠条件,经营民间贸易,将各种商品转运至各地市场。约在公元前 3 世纪初,罗马出现了铸币,最初为铜币,以阿司为单位,不久又铸造银币。大约在公元前 211 年罗马实行币制改革,发行新的银币第纳里,相当于 10 个阿司,从此奠定了银本位制的基础,作为交换媒介的铸币流通,促进了商品货币关系的发展,引发了对金融业的需要。(四)随着海外扩张以及海外贸易和金融商业的发展,一些商人因经商、包税、承包和信贷活动而发财
19、致富,在罗马社会中形成了一个新兴的富有阶层即骑士。骑士名称来源于森都利亚大会中由第一等级最富有公民组成的骑兵森都利亚,但在后来则指财产相当于这一等级的新兴的金融商业奴隶主。随着骑士经济地位的兴起,他们对政治权利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一支新的政治力量开始在罗马政坛悄然兴起。【知识模块】 世界古代中世纪史4 【正确答案】 公元前 3 世纪,罗马在征服意大利后,根据被征服者的不同情况,采取分而治之的政策进行统治。罗马按照各地区在被征服过程中所持的立场及其在军事、经济上的战略地位,将它们划分为下列六种主要类型:(一)罗马公民殖民地。罗马为了控制被征服地区并缓和罗马土地问题,将被征服地区部分土地收归国有,进
20、行移民。罗马公民殖民地具有军事性质,初为罗马管理,后实行自治,其居民与罗马公社公民享有同等权利。(二)有投票权的拉丁自治市。其居民具有本市和罗马的公民权,有权参加罗马公民大会,行使投票表决权以及在军团中服役。(三)无投票权的非拉丁自治市。其居民享有部分罗马公民权,有与罗马通商通婚等权利,但不能参加罗马公民大会,也不能担任官职。(四)拉丁殖民地。这是拉丁同盟城市在罗马征服地区建立的殖民地,其内部实行自治,居民只有迁居罗马才能得到罗马公民权。(五)同盟者地区。这是在罗马扩张中愿意归顺罗马的城市。它们内政保留自治,但外部事务要完全听命于罗马。它们必须按与罗马签订的条约履行各种义务,如向罗马提供军队、
21、战舰、军费等。另外还有迫降地区。这是坚决抵抗过罗马的城市或部落。它们几乎没有任何权利,由罗马派官管理。【知识模块】 世界古代中世纪史5 【正确答案】 (一) 过程。公元前 3 世纪至公元前 2 世纪罗马的扩张步骤是:公元前 3 世纪前期,罗马发动对意大利南部希腊城邦的战争,统一意大利半岛。后又通过第一、第二次布匿战争击败迦太基,控制地中海西部地区。公元前 3 世纪后期和公元前 2 世纪前期,通过马其顿战争征服了希腊,又通过第三次布匿战争消灭了迦太基,征服了北非。(二)影响。罗马的对外战争以及随之而来的一系列胜利,不仅确立了罗马人在地中海地区的霸主地位,而且也为罗马和意大利经济走上畸形发展的道路
22、创造了条件。正是在征服和战争的影响下,罗马的社会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些变化主要表现在:奴隶制经济有了充分的发展;大土地所有制明显增长;金融高利贷资本和商业资本有了巨大的增加;骑士阶层的兴起与发展。【知识模块】 世界古代中世纪史6 【正确答案】 罗马在征服意大利后向海外扩张,与西地中海强国迦太基发生了争夺西部地中海霸权的斗争。这场战争从公元前 264 年开始,至公元前 146 年结束,历经三次。因为罗马人称腓尼基人为“布匿人” ,而迦太基又是腓尼基人的一个殖民地,因此历史上常常称这场战争为“布匿战争” 。(一)第一次布匿战争 (公元前 264前 241 年) ,是因为争夺西西里岛而引起的。导火线
23、是麦撒那事件。皮洛士战争期间,西西里岛东部叙拉古的意大利雇佣兵强占了西西里东北角的麦撤那城。叙拉古派兵围困该城。城中的意大利人分成两派,分别向罗马和迦太基求援,两强为争夺对西西里的控制权进行了第一次布匿战争。战争开始后,罗马军队首先挫败迦太基人,然后占领叙拉古。迦太基则以强大的海军封锁西西里和意大利海岸,进行回击。为增强海上实力,罗马迅速组建了一支海军,取得了米列和埃克诺穆斯海战的胜利。但进攻迦太基本土的远征军遭到失败。公元前 241 年,双方在西西里海岸附近的伊伽特群岛决战,罗马取胜,迦太基被迫求和。根据和约,罗马人不仅获得迦太基的大量赔款,而且全部占领了西西里及其附近的意大利岛屿。不久,罗
24、马乘迦太基雇佣兵和奴隶暴动之机,强占了撒丁岛和科西嘉,也将其置为罗马行省。(二)迦太基不甘心失败,战后在西班牙拓展势力范围,营建反击罗马的基地。当迦太基人在经营西班牙时,罗马人则迅速向意大利北部进军。罗马人在吞并了山南高卢后,越过阿尔卑斯山,把势力扩展到那尔旁高卢(今法国南部一带)。这时,罗马和迦太基都把目光投向西班牙北部。公元前 219 年,迦太基主将汉尼拔在经过多年的经营以后,率军攻毁罗马在西班牙的同盟者萨贡托。罗马遂向迦太基人宣战,第二次布匿战争(公元前 218 一前 201 年)爆发。公元前 218 年,汉尼拔率领雇佣军从西班牙出发,翻越阿尔卑斯山,突入意大利本土。公元前 217 年,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考研 试卷 历史学 专业 基础 综合 世界 古代 中世纪 历年 汇编 13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