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法律硕士(综合课)模拟试卷232及答案与解析.doc
《[考研类试卷]法律硕士(综合课)模拟试卷232及答案与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类试卷]法律硕士(综合课)模拟试卷232及答案与解析.doc(39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法律硕士(综合课)模拟试卷 232 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第 1-45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45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字母涂黑。1 下列属于法律原则在法律实施上的重要作用是( )。(A)直接决定了法律制度的基本性质、内容和价值取向(B)是法律制度内部协调统一的重要保障(C)对法律改革具有指导作用(D)指引法律推理、法律解释、补充法律漏洞,对强化法律的调控能力有重要作用2 大陆法系国家法的一般分类是( )。(A)实体法与程序法(B)普通法与衡平法(C)根本法与普通法(D)公法与私法3 下列关于法律关系的表述不能成立的是( )。
2、(A)人的死亡所引起的婚姻法律关系的消灭属于法律事件中的相对事件(B)法律关系可以不通过人的意志而产生(C)法律关系主体的权利和义务具有现实性(D)法律规范是法律关系产生的前提4 民法法系与普通法法系由于各自产生和发展的历史传统不同,因而形成各自不同的特点,关于民法法系的特点,不正确的是( )。(A)民法法系的法的体系一般由宪法、民法、商法、刑法、程序法等部门法构成,实体法与程序法界限清晰(B)民法法系的司法体系比较清楚,一般都有司法部、法院系统、检察院系统,它们各司其职、界限分明(C)民法法系的判决书一般都很长,判决书最后不是由法院署名,而是由法官个人署名(D)民法法系采用审问制或讯问制,在
3、开庭审理中,法官居于主要地位5 下列关于法律实施的表述,不能成立的是( )。(A)法律实施就是使法律从应然状态进人到实然状态的过程(B)法律规范所规定的权利和义务必须有国家机关的参与才能最终实施(C)司法具有被动性、中立性、非服从性和程序性的特征(D)法律实施是实现立法者的立法目的、实现法律作用的前提6 下列哪项不属于法律事件中的法律事实( )。(A)某人自然死亡(B)某人盗窃他人财产(C)一对恋人分手(D)洪水造成财产损失7 划分法律部门应保持相对平衡,不宜过宽也不宜过细,这属于法律部门划分的( )。(A)平衡原则(B)客观原则(C)主次原则(D)发展原则8 下列各项中,属于私法的有( )。
4、(A)国际法(B)宪法(C)刑法(D)民法9 法律是一种调整人们行为或社会关系的规范,具有自身的基本特征,下列选项不属于法律的基本特征的是( )。(A)法律的规范性(B)法律的物质制约性(C)法律的权利义务一致性(D)法律的国家强制性和普遍性10 某国家机关与某演员签订一份演出协议,该国家机关所享有的权利是( )。(A)公权(B)对世权(C)相对权(D)管理权11 下列不属于法律概念中的客体概念的是( )。(A)支票(B)动产(C)著作(D)行政机关12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有法律责任就必定会受到法律制裁(B)违反法律的行为也是违反道德的行为(C)中国共产党的监督属于社会监督(D)
5、法律原则具有可操作性较强、确定性程度较高的特点13 著作权法第 54 条规定:“当事人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条件的,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有关法律规定承担民事责任。“该条规定属于以下哪种法律规则?( )(A)确定性规则(B)委任性规则(C)准用性规则(D)任意性规则14 法律创制的主要方式是( )。(A)民间社会逐渐形成(B)国家制定和认可(C)国家机关颁布(D)法学家和思想家的著述15 法律推理的基本方法包括演绎推理的方法、归纳推理的方法和辩证推理的方法。在下列情况下不需要采用辩证推理方法的是( )。(A)法律规定本身的意义模糊(B)出现法律
6、空隙或法律漏洞(C)依准用性规则援引或参照了其他规则(D)某些法律规定明显落后于社会发展16 被全国人大常委会发回的特别行政区的法律,自( )失效。(A)公布之日起(B)自生效之日起(C)自发回之日起(D)自被修改之日起17 ( )有权依照法律规定决定省、自治区、直辖市范围内部分地区进入紧急状态。(A)全国人大(B)全国人大常委会(C)国务院(D)公安部18 宪法规定,如果遇到不能进行选举的非常情况,由全国人大常委会以下列程序决定,推迟选举,延长全国人大的任期( )。(A)全体委员的 45 多数通过(B)全体委员的 34 多数通过(C)全体委员的 23 多数通过(D)全体委员的 12 多数通过
7、19 被马克思誉为“ 世界上第一个人权宣言 ”的是( )。(A)法国的人权宣言(B)北美的独立宣言(C)俄国的被剥削劳动人民权利宣言(D)世界人权宣言20 我国宪法规定,今后国家的根本任务是( )。(A)进行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B)进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C)进行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D)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21 全国人大通过宪法修正案的要求是( )。(A)全体代表的 45 以上通过(B)全体代表的 34 以上通过(C)全体代表的 23 以上通过(D)全体代表的 35 以上通过22 根据我国宪法规定,下列哪一机关有权撤销或者改变不适当的部门规章( )。(A)全国人大(B)国务院(C)全国
8、人大常委会(D)最高人民法院23 我国的社会经济文化权利不包括( )。(A)财产权(B)受教育权(C)劳动权(D)宗教信仰自由24 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的制定条件是( )。(A)根据宪法和法律(B)不与宪法和法律相抵触(C)依照本民族特点(D)既不与宪法和法律相抵触,又根据本民族特点25 宗教信仰自由在法律上属于( )。(A)精神自由的范畴(B)政治自由的范畴(C)人身自由的范畴(D)言论自由的范畴26 由于国家机关和工作人员侵犯公民权利而受到损失的人,有依照法律规定( )。(A)提出批评的权利(B)提出控告的权利(C)提出申诉的权利(D)取得赔偿的权利27 规范性法律文件的备案制度是保证规范性
9、法律文件合法的重要措施。下列有关规范性法律文件备案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的地方性法规只须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和国务院备案(B)自治县制定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只须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大常委会报全国人大常委会备案(C)设区的市的人民政府制定的规章只须报省、自治区的人大常委会备案(D)设区的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的地方性法规,只须由省、自治区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备案28 国家对非公有制经济的基本政策是( )。(A)引导、监督和管理(B)引导、监督和帮助(C)鼓励、支持和引导(D)鼓励、支
10、持和监督29 可向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提出议案的主体中,不正确的是( )。(A)自治州人民代表大会 10 人以上联名可以向本级人大提出制定自治条例的议案(B)乡级人民代表大会 15 以上代表联名可以向本级人大提出对乡长的罢免案(C)地方各级人大代表 10 人以上联名可以向本级人大提出质询案(D)乡级人大 110 以上代表联名可以向本级人大提请组成特定问题的调查委员会30 依法享有对直辖市中级人民法院院长任免权的机关是( )。(A)直辖市人民代表大会(B)直辖市人大常委会(C)直辖市人民政府(D)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31 根据我国宪法,( )决定乡、民族乡、镇的建置和区域划分。(A)省、直辖市的人
11、民政府(B)省、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C)国务院(D)省、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32 明初立法指导思想是( )。(A)刑新国用轻典(B)刑礼并用(C)刑乱国用重典(D)重刑轻礼33 北洋政府时期制定的第一部宪法草案是( )。(A)天坛宪草(B)段记宪草(C)袁记约法(D)贿选宪法34 宋代法律规定,犯人推翻口供,且“所翻情节,实碍重罪” 时,案件则改由另一法官或另一司法机关审理。这种诉讼制度被称作( )。(A)理雪制度(B)务限法(C)翻异别推制度(D)鞠谳分司制度35 表现封建法律特权思想的“八议入律” 始于( )。(A)唐朝(B)隋朝(C)汉朝(D)曹魏时期36 唐律区分公罪和私罪
12、,处理上( )。(A)私罪从重(B)公罪从重(C)酌情处理(D)量刑相同37 唐朝婚姻法中所称的“义绝” 是指( )。(A)男方单方面解除婚姻,休弃妻子(B)在 “违律为婚” 或“ 嫁娶违律”的情况下,由官府判离(C)夫妻一方对另一方或其一定范围内的亲属或双方一定范围内的亲属有殴打、通奸、杀等情况,经官府判决强制解除婚姻关系(D)男女双方自愿协议解除婚姻38 正式确定凌迟刑作为法定死刑的法律是( )。(A)大中刑律统类(B) 淳熙条法事类(C) 宋刑统(D)庆元条法事类39 西周时期,买卖奴隶、牛马使用的较长的契券称为( )。(A)傅(B)别(C)质(D)剂40 清代的则例( ) 。(A)专指
13、刑事单行法规(B)指清政府针对中央各部门的职责、办事规程制定的基本规则(C)指皇帝就某项事务发布的“上谕,或经皇帝批准的政府部门提出的建议(D)指经过整理编订的事例41 大清新刑律的附文有( )。(A)暂行章程(B) 秋审条例(C) 贩卖吗啡治罪专条(D)违警律42 买卖兵器,珍异等小件物品使用的较短契券称为( )。(A)傅(B)别(C)质(D)剂43 夏朝的中央最高司法官叫( )。(A)大司寇(B)大理(C)小司寇(D)蒙士44 在中国历史上,最先确立 12 篇体例的法典是( )。(A)魏律(B) 晋律(C) 北齐律(D)开皇律45 条法事类的法典编纂方法始于( )。(A)汉代(B)南宋(C
14、)唐代(D)北宋二、多项选择题第 46-63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36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多选、少选或错选均不得分。46 有关法的特征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公司章程对公司、股东、董事、监事、经理均有约束力,为人们提供了行为的标准,因而公司章程具有法的特征和效力(B)一位党的干部因受贿被判处刑罚,同时被开除党籍。这些都是法的实施的体现(C)可作办案依据的习惯、国家政策,在中国内地可作为法的渊源(D)法具有普遍性。由于北京市地方性法规只能在北京市有效,因而不能算是法的渊源47 关于我国司法解释,下列说法是错
15、误的有( )。(A)甲认为某司法解释违背相关法律,遂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提出审查建议,这属于社会监督的一种形式(B)司法解释的对象是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C)司法解释仅指最高人民法院对审判工作中具体应用法律、法令问题的解释(D)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和有关专门委员会经审查认为司法解释同法律规定相抵触的,可以直接撤销48 法治和人治的区别主要表现为( )。(A)靠法律还是靠权力实行国家管理(B)强调法律规则还是强调个别命令指引行为(C)实行民主还是实行专制(D)是否承认领袖的作用49 甲与男友乙恋爱期间。承担了乙的开销 20 万元费用,后乙提出分手,甲要求乙返还费用。经双方协商,乙自愿将该费用转为
16、借款并出具了借条,不久乙反悔,以不存在真实有效借款关系为由拒绝还款,甲诉至法院。法院认为,“乙出具该借条系本人自愿,且并未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遂判决乙还款。对此,下列哪些说法正确的是( )。(A)“乙出具该借条系本人自愿,且并未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是对案件事实的认定(B)出具借条是导致甲与乙产生借款合同法律关系的法律事实之一(C)本案的裁判是以法律事件的发生为根据作出的(D)因甲起诉产生的民事诉讼法律关系是调整性法律关系50 根据我国宪法规定,连续任职没有届数限制的是( )。(A)最高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B)中央军委副主席(C)国务院各部部长(D)国务委员51 江苏省南京市人民政府应当对下列
17、哪些机关负责?( )(A)南京市人大(B)南京市人大常委会(C)江苏省人民政府(D)江苏省人大常委会52 下列国家领导人的任期不得超过两届的是( )。(A)最高人民法院院长(B)国务院副总理(C)中央军委主席(D)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53 下列选项中属于人民民主专政特点的是( )。(A)统一战线(B)工农联盟(C)民主与专政的结合(D)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54 人民民主专政与无产阶级专政在实质上是一致的,包括( )。(A)领导力量一致(B)国家职能一致(C)阶级基础一致(D)历史使命一致55 以下事项中,只能制定法律进行规范的有( )。(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特别行政区制度、基层群众自治
18、制度(B)犯罪和刑罚(C)对公民政治权利的剥夺、限制人身自由的强制措施和处罚(D)对非国有财产的征收、征甩56 王某为某普通高校应届毕业生,23 岁,刚刚就业。根据宪法和法律的规定,关于王某的权利义务,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A)无须承担纳税义务(B)不得被征集服现役(C)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D)有休息的权利57 根据宪法和法律的规定,关于自治和自治权,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A)特别行政区依照法律规定实行高度自治,享有行政管理权、立法权、独立的司法权和终审权(B)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的法院依法行使自治权(C)民族乡依法享有一定的自治权(D)村民委员会是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58 依照法
19、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可以行使的权利是( )。(A)劳动权(B)受教育权(C)申诉权(D)继承权59 根据我国立法法,以下说法正确的有( )。(A)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决定提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会议审议的法律案,应当在会议举行的 1 个月前将法律草案发给代表(B)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通过的法律由国家主席签署主席令予以公布(C)法律委员会和有关的专门委员会审议法律案时,认为需要修改或者废止其他法律相关规定的应当提出处理意见(D)列入常务委员会会议议程的法律案,委员长会议有权决定是否向社会公布,征求意见60 以刑部作为刑事案件主审机关的朝代有( )。(A)宋朝(B)元朝(C)明朝(D)清朝61 关于清末变
20、法修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指导思想上,清末修律自始至终贯穿着“仿效外国资本主义法律形式,固守中国封建法制传统” 的原则(B)在立法内容上,清末修律一方面坚行君主专制体制和封建伦理纲常“不可率行改变”, 另一方面标榜“ 吸引世界大同各国之良规,兼采近世最新之学说 ”(C)在编纂形式上,清末修律改变了传统的“诸法合体 ”形式,明确了实体法之间、实体法与程序法之间的差别,形成了近代法律体系的雏形(D)在法系承袭上,清末修律标志着延续几千年的中华法系开始解体,为中国法律的近代化奠定了初步基础62 明朱元璋在洪武十八年(公元 1385 年)至洪武二十年(公元 1387 年)间,手订四编大诰
21、,共 236 条。关于明大诰,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大明律中原有的罪名,大诰一般都加重了刑罚(B) 大诰的内容也列人科举考试中(C) “重典治吏“ 是大诰的特点之一(D)朱元璋死后大诰被明文废除63 董仲舒解说“ 春秋决狱 ”:“春秋之听狱也,必本其事而原其志;志邪者不待成,首恶者罪特重,本直者其论轻。”关于该解说之要旨和倡导,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断案必须根据事实,要追究犯罪人的动机,动机邪恶者即使犯罪未遂也不免刑责(B)在着重考察动机的同时,还要依据事实,分别首犯、从犯和已遂、未遂(C)如犯罪人主观动机符合儒家“忠”、“ 孝”精神,即使行为构成社会危害,也不给予刑事处罚(D
22、)以春秋经义决狱为司法原则,对当时传统司法审判有积极意义,但某种程度上为司法擅断提供了依据三、简答题第 64-66 小题,每小题 8 分,共 24 分。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指定位置上。64 简述法律移植的必要性。65 简述特别行政区的概念与特点。66 简述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主要内容、特点及历史意义。四、分析题第 67-69 小题,每小题 10 分,共 30 分。要求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回答问题。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指定位置上。67 在权利义务的关系上,不同社会制度下有三种不同的观点:一是义务为本位:二是权利为本位;三是权利义务一致性。 请你运用法理学、宪法学和中国法制史的有关知识对这个问题进行分析
23、,谈谈你的看法,并说明理由。68 张三,18 岁,住乡 36 号,在选举前因有事在外,散该乡选举委员会未将其列入选民名单。后张三在选举前 7 天回到该乡,向基层人民法院起诉,要求参加选举。法院不予理睬,张三四处投诉,法院院长告知公安局局长,公安局派两个工作人员监听张三的电话。当发现张三向上一级法院申诉时,就将张三拘留。 根据上述材料,分析张三的哪些宪法权利受到了侵犯。68 宋史.刑法志三:“徒、流折杖之法,禁纲加密,良民偶有抵冒,致伤肌体,为终身之辱;愚顽之徒,虽一时创痛,而终无愧耻。若使情理轻者复古居作之法,遇赦第减月日。使良善者知改过自新,凶顽者有所拘系。”沈家本刑法分考:“流罪得免远徙,
24、徒罪得免役年,笞杖得免决数。” 请运用中国法制史的知识和理论,分析上述文字并回答下列问题:69 该段文字反映的是宋朝的什么制度?70 该制度的基本内容是什么?71 实施该制度的意义是什么?72 实施该制度有何弊端?根据该段文字说明当时解决该弊端的措施。五、论述题第 70 小题,本题 15 分。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指定位置上。73 论述法在执行社会公共事务中的作用。要求:观点明确,说理充分,条理清晰,语言规范、流畅。 法律硕士(综合课)模拟试卷 232 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第 1-45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45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考研 试卷 法律硕士 综合 模拟 232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