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法律硕士综合课(法理学)模拟试卷105及答案与解析.doc
《[考研类试卷]法律硕士综合课(法理学)模拟试卷105及答案与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类试卷]法律硕士综合课(法理学)模拟试卷105及答案与解析.doc(23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法律硕士综合课(法理学)模拟试卷 105 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第 1-45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45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字母涂黑。1 下列关于马克思主义法学的说法,正确的是(A)马克思主义法学认为法和法学归根结底都是统治阶级的意志决定的(B)马克思主义法学使法学成了一门真正的科学,之前的法学都不是真正的科学(C)马克思主义法学认为法具有历史性,随着国家的消亡,所有法都会趋于消亡(D)马克思主义法学是独创的法学,是抛弃了以往旧的法学理论基础上产生的2 法律通过对权利、义务的规定,告诉人们该怎样行为、不该怎样行为以及必须怎样
2、行为。这一表述指的是法的那一项基本特征?(A)规范性(B)权利和义务一致性(C)国家强制性(D)程序性3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资本主义法区别于以往私有制法的特征的是(A)维护以剥削劳动为基础的资本主义私有制(B)维护资产阶级专政和代议制政府(C)维护资本主义社会公共秩序(D)维护资产阶级自由、平等和人权4 下列关于法律与自由之间关系的说法,错误的是(A)法律上的自由是指主体的行为与法律既有规定相一致或相统一的自由(B)法律以权利和义务规定来设定主体享有自由的范围和实现方式(C)法律上对自由进行规定和限制其实是为了更好地实现自由(D)法律保障自由的实现的方式在于排除国家权力对个人自由的干涉5 关于
3、成文法和不成文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两者是以表达形式的不同作为区分标准的(B)成文法是指由特定国家机关制定和公布,以成文形式出现的法律,故又称为制定法(C)不成文法是指国家认可其法律效力,但又不具有成文形式的习惯法(D)在英美法国家,判例和先例也是以文字形式表述的有效法律,也属于成文法6 关于法律规范,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法律规范是社会规范的一种,其他社会规范可以通过一定程序转变成法律规范(B)法律规范与其他社会规范的区别在于它的国家意志性(C)法律规范和法律条文是内容和表现形式的关系(D)法律规范是构成规范性法律文件的基本单位7 下列各选项,不属于客体概念的是(A)孳息(B)法人(C)
4、不当得利(D)不动产8 立法的依据、权限和程序必须遵守宪法,要维护法制统一。这是立法的(A)合宪性原则(B)合法性原则(C)程序性原则(D)科学性原则9 下列各选项中,符合我国司法独立原则的是(A)司法独立的基本含义是司法权及其行使具有专属性、中立性和合法性(B)司法独立包括审判权和检察权两方面权力的独立行使(C)司法独立要求司法活动不受党的领导和监督(D)司法独立并不排斥上级法院对下级法院审判活动的指导和监督10 按照法律条文的语言表述的字义、语法和通用的表达方式以及逻辑规律进行解释,使人们正确理解法律规范的含义和立法者的意志。该法律解释是(A)字面解释(B)文义解释(C)历史解释(D)学理
5、解释11 下列各选项中,属于隶属型法律关系的是(A)法官甲与其下属之间的私人借贷关系(B)老师与学生之间的师生关系(C)私企老板与员工之间的雇佣关系(D)审计局与当地企业之间的审计监督关系12 法律责任产生的原因不包括(A)违法行为(B)违约行为(C)诉讼行为(D)法律规定13 关于法律制裁概念,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法律制裁只能由特定的国家机关依法作出和执行(B)法律制裁是法律责任的承担方式之一(C)法律责任都有对应的法律制裁方式(D)法律制裁有刑事制裁、民事制裁、行政制裁、违宪制裁四类14 下列关于正当程序原则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正当程序原则是法治在程序方面的基本原则(B)正当程序原则
6、包含不能作自己的法官和听取 当事人意见两项具体内容(C)正当程序原则的理论根据是自然公正原则(D)正当程序原则是针对国家公权力而言的,私权利的享有无所谓正当程序问题15 下列各选项,不属于法律对道德的积极作用的是(A)道德转化成法律之后,可以得到国家强制力的支持,可以更有力地实现(B)法律是道德的承载者,它必然弘扬和促进一定的社会道德(C)法律可以促进新的社会道德体系的发展,使之更适合社会发展的需要(D)法律可以取代道德处理社会生活各方面的问题二、多项选择题第 46-63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36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
7、黑。多选、少选或错选均不得分。16 与之前的法学流派比较,马克思主义法学的进步之处在于(A)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世界观和方法论(B)科学地阐释了法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C)否定了法和法学的超阶级性、超历史性(D)强调对法进行实证分析,并排除法律以外的因素对法学研究的影响17 关于非马克思主义法学的法本质学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神意论认为法的本质是神的意志,法是神的意志在人间的体现(B)命令说认为法的本质是国家或者主权者(君主)对人民的命令(C)民族精神论认为法是民族精神、民族特性和民族共同意识的体现(D)社会控制论认为法是一种政治上组织起来的、高度专门化的社会控制手段18 关于经济
8、因素在法的起源中的根本性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经济因素对法起源的直接推动作用在于社会分工关系进而商品交换关系都需要共同的规则来调整(B)经济因素的作用还表现为生产力导致经济发展进而私有制出现并形成了阶级对立,阶级统治需要法来进行维护(C)社会经济的发展也导致了社会公共事务的复杂化,从而需要更为复杂的行为规则即法来调整这些社会公共事务关系(D)社会经济的发展还导致了人的独立意识的成长,也促进了人对法律的需求以及法律意识的增强19 法的作用的实质是(A)法的作用是国家权力运行的具体方式(B)法的作用是国家意志实现的具体表现(C)法的作用是社会经济状况的具体表现(D)法的作用是人民利益追求的具
9、体途径20 我国法律的空间效力范围包括(A)我国领陆、领水、领空和底土(B)作为领土延伸的驻外使领馆、在外的我国船舶和飞机(C)地方性法规只适用于当地(D)从保护主义原则出发,在某些情况下也包括他国21 法律概念的功能主要体现在(A)表达功能,即由法律概念结合在一起使法律得以表达(B)认识功能,即法律概念使人们得以认识和理解法律(C)改进法律、提高科学化程度的功能(D)在司法实践中作为依据辅助断案的功能22 下列选项中,属于立法活动的有(A)环境法学会制定湿地物种保护细则(B)国务院修订国防专利条例(C)广东省人大颁布广东省供电条例(D)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刑法、刑事诉讼法有关规定解释的草案并予
10、以通过23 司法活动的特点包括(A)形式性(B)终极性(C)灵活性(D)国家权威性24 2001 年全国人大常委会作出解释:刑法第四百一十条规定的“非法批准征用、占用土地” ,是指非法批准征用、占用耕地、林地等农用地以及其他土地。对该法律解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解释属于立法解释(B)该解释的效力与所解释的刑法条文的效力 相同(C)该解释与司法解释的效力相同(D)该解释的效力具有普遍性25 患者王某到某医院就医时,因治疗问题而跟医院发生纠纷,诉至法院。有关本案中的法律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有(A)王某与医院之间是隶属型法律关系(B)原告王某与法院之间是隶属型法律关系(C)王某与医院之间存在诉
11、讼法律关系(D)被告医院与法院之间是平权型法律关系26 进入 21 世纪,哪两部法律的相继出台,标志着我国民事法律领域基本法全部完成(A)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B)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C)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D)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27 道德是法律的基础和评价标准,下列各选项能反映这一点的是(A)很多法律规范是由道德规范转化而来的(B)道德为法律提供价值尺度和标准(C)人们的道德水平高低对法律的遵守程度有着直接的影响(D)道德主要体现在人们的意识、信念和心理之中三、简答题第 64-66 小题,每小题 8 分,共 24 分。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指定位置上。28 简述今后一段时间我国社
12、会主义法律体系建设要着力加强和完善的几个方面。29 简述我国法律规定的免责条件。四、分析题第 67-69 小题,每小题 10 分,共 30 分。要求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回答问题。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指定位置上。30 某工厂职工甲怀疑同为该厂职工的乙(但甲与乙素不相识,从未谋面)与自己的妻子有不正当关系。一天晚上妻子很晚未归,甲便找到妻子在单位的宿舍,敲了半天门,没人搭理。当他正准备踢开门进入时,里面冲出一男子,正是乙。乙在前面跑,甲在后面追,跑了很长时间后,甲追上乙并开始打乙。但不料一会儿,乙便口吐白沫、不省人事,甲惊恐,慌忙与工厂另一职工将乙送至医院,乙却不治而死。法医鉴定证明,乙是因为过于激
13、动并因为外力打击突发冠心病而死。就此案,检察院以故意杀人罪起诉至法院,法院欲判无罪,但遭到被害人家属以及政法部门的强力反对,审判受到很大的阻力。迫于无奈,法院请政法委书记、检察院的相关人员坐到一起,并邀请了几位刑事法专家论证案例的性质。专家认为甲与乙事前并不相识,不知道乙有冠心病,且其一般的殴打行为通常不可能致人死亡甚至不能达到伤害的程度,因此,乙冠心病突发死亡纯属甲不能预料的结果,最终,本案应作为意外事件处理。这时,政法委书记激烈地反驳,大意是:如果不判甲有罪的话,被害人的家属的情绪就难以平复、不依不饶,整天到政府去闹事,影响非常不好。最后,法院还是顶住压力,根据专家的意见判决甲无罪。请用法
14、理学原理分析政法部门和法院的做法是否正确。五、论述题第 70 小题,本题 15 分。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指定位置上。31 谈谈你对两大法系之间的区别的认识。32 试述社会主义法治与民主的关系。法律硕士综合课(法理学)模拟试卷 105 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第 1-45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45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字母涂黑。1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本题考点为马克思主义法学。我国的意识形态特点决定了我国的正统法学思想必然与马克思主义相关理论保持一致,故相关知识点可以结合政治上的相关知识进行理解。马克思主义法学在阐释法与法
15、学这一上层建筑或者意识形态的根本原因(归根结底) 时,落脚点肯定是社会的物质生活条件,而不是统治阶级意志,后者也是由一定时期的物质生产生活条件决定的,A 选项错误;马克思主义认为法具有历史性,并将随着国家的消亡而消亡的基本观点是不错的,但马克思强调的是阶级意义上的法会消亡,非阶级意义上的一般社会管理层面的法,如交通规则之类的则不会那么容易消亡,C 选项错误;马克思主义法学是具有突破性的法学理论,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它完全抛弃了以往的旧法学理论,相反,是在扬弃旧法学的基础上产生的,“扬弃”也就意味着继承其中合理的、进步的思想,而不仅仅是抛弃旧法学理论,D 选项错误;马克思主义法学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
16、唯物主义为世界观和方法论,科学地阐释了法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而只有能够科学阐释本质和规律的学说才能称之为真正的科学,这就是所谓马克思主义法学使得法学成为了真正的科学,B 选项正确。【知识模块】 绪 论2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本题考点为法的基本特征。规范性强调的是法为人们提供行为模式,这种行为模式是指人们对于某一行为或活动具体该怎样做;而权利和义务的一致性,强调的是通过对权利、义务的明确规定来告知人们某一行为该不该做、能不能做或者是不是必须做。可见这两个基本特征各有侧重:规范性强调“怎样行为”,权利义务一致性强调“行为与否”,由此,B 为正确选项。此外,这里比较容易混淆的还有一项就是国
17、家强制性,题干中强调该不该行为、必须行为,虽然体现了一定的强制性,但是国家强制性特征强调的是法由国家强制力这一实施强制的主体具有特殊性,而不是强制与否。【知识模块】 法的本质与特征3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本题考点为资本主义法的三方面特征。某一事物的特征,就是其区别于其他类似或者相关事物的性质或者表征,一定是这些“其他类似或者相关事物”所不具备的,因此,本题四个选项中:资本主义私有制,资产阶级专政和资产阶级的代议制政府,自由、平等和人权显然是前资本主义时代所不具备的内容,即便在古罗马时代也存在过一定意义上的代议制,但是那也不是资产阶级基础上的代议制,简单说,即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这一新事
18、物的出现给法律增加了新的内容和色彩,故而 A、B、D 均正确。而 C 选项所述的维护资本主义社会的公共秩序,这一点跟前资本主义社会是没有本质区别的,任何时代的法都是有维护一定的社会公共秩序需要的,D 选项是各个时代法的共性,而不是资本主义法的特征。【知识模块】 法的起源与演进4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本题考点为自由价值。法律上的自由是指法律规定范围内的自由,即自由的前提是必须符合法律的相关规定,A 选项正确;法律确认自由的方式主要是对其范围和实现方式进行确认,B 选项正确;法律对自由进行规定可以让各主体之间的自由追求不发生或者少发生冲突,从而更好地实现自由,C 选项正确;法律保障自由的
19、实现方式并不仅仅在于排除国家权力对个人自由的干涉,还包括防止其他个人或者主体对自由的侵害,只不过国家权力一旦对自由进行侵害往往更加深重,D 选项说法片面,错误。【知识模块】 法的作用与法的价值5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本题考点为成文法和不成文法的概念划分。成文法和不成文法的区分标准不只是两者的表达形式即成文与否,还包括两者创制方式的不同,前者是享有立法权的国家机关依照法定程序制定的,后者则是在社会生活或者法律实践中形成、并被国家认可具有法律效力的,A 选项错误;不成文法主要包括习惯法和判例法两类,而不只是习惯法,C 选项错误;“成文”在这里特指以法律条文的方式出现,而不是简单地以文字表
20、达,因此判例虽然也以文字形式表达,但是仍然属于不成文法,D 选项错误。【知识模块】 法的渊源、效力与分类6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本题考点为法律规范的概念。社会规范包括政治规范、道德规范、法律规范、宗教规范、技术规范等多种类型,其他社会规范也可以通过立法程序被认可或者转变为法律规范(例如技术规范被赋予法律意义后成为技术法规),A 选项正确;法律规范的产生即立法活动在本质上是通过立法程序将统治阶级的意志上升为国家意志并以法律形式表现出来,核心就在于以统治阶级意志为本质的国家意志性,这是法律所特有的,B 选项正确;法律条文就是以文字的方式将法律规范表现出来的文本,两者是内容与形式的关系,由
21、此,法律规范是规范性法律文件的内容,而不是构成规范性法律文件的基本单位,构成后者的基本单位是法律条文,D 选项错误。【知识模块】 法律要素与法律体系7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本题考点为法律客体概念有关内容。客体是权利、义务所指向或者说所处理的对象的概念,通常是物,孳息是所有权的对象,不当得利是返还义务的对象,不动产是产权的对象;与客体相对的是主体,即权利、义务的行使者或者承担者,法人可以成为权利义务的实施或者承担者,属于主体。【知识模块】 法律要素与法律体系8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本题考点为立法的三个原则。立法的原则有三:合法性原则、科学性原则和民主性原则,其中程序性要求是内
22、涵于合法性原则和民主性原则之中的,并无独立的程序性原则,而科学性原则强调的是立法必须从实际出发,尊重客观规律,并将总结借鉴与科学预见相结合来制定法律,C 、D 选项错误;合法性原则在内涵上强调符合宪法和法律,容易被简单地理解为符合宪法这一个方面内涵,实际上合法性原则同时还要求被制定的法律内在地和谐统一即法制统一原则,由此,A选项错误、B 选项正确。对此知识点注意全面而准确地理解各个原则的内涵。【知识模块】 立 法9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本题考点为司法机关依法独立行使职权原则。司法独立的基本含义是司法权及其行使具有专属性、合法性和独立性,而不是中立性,独立性强调的是司法机关在行使司法权
23、处理案件时候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非法干涉,中立性是司法的特点之一,是指司法活动尤其是法院的审判活动具有明显的居中裁判的特点,A 选项错误;司法独立不仅仅是法院审判权的独立,还包括检察院检察权的独立行使,后者是比较容易被忽视的,B 选项正确;司法独立并不排斥党对司法活动的领导和监督,以及法院之间的相互监督和约束,但是这种领导、监督和约束,都不意味着直接指导和监督审判活动,而是一种宏观上的一般性监督,不涉及具体案件审理活动的干预,C、D 选项错误。【知识模块】 法律实施10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本题考点为法律解释方法之间的区分。此题如果以简单识记的方式记忆,则难免混淆,因为两两
24、之间都存在相似之处,字面解释和文义解释都强调文字层面的含义,文义解释和历史解释都涉及对立法者意志的探寻,学理解释的字面意思似乎也是抛开实践去探寻学术和文字层面的意思,所以本题看似简单但实际上模糊性很大。解题的关键在于理解各种法律解释分类或方法的侧重点:字面解释是根据解释尺度不同来划分的,强调的是对字面通常含义既不扩大也不缩小,不涉及立法者意志的探究;文义解释作为解释方法的一类强调字义、语法、表达方式以及逻辑规律,探究立法者意志,但不涉及历史背景材料的研究;历史解释一定强调历史背景材料;学理解释则是根据解释主体和解释的效力来分类的,所以一定会提及其不具有法律拘束力,强调其“无权性”,而且如果题干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考研 试卷 法律硕士 综合 法理学 模拟 105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