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法律硕士专业基础课(刑法学)模拟试卷118(无答案).doc
《[考研类试卷]法律硕士专业基础课(刑法学)模拟试卷118(无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类试卷]法律硕士专业基础课(刑法学)模拟试卷118(无答案).doc(8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法律硕士专业基础课(刑法学)模拟试卷 118(无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关于法条竞合,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生产、销售不符合安全标准的食品,不构成 刑法第 143 条所规定的犯罪,但是销售金额在五万元以上的,依照刑法第 140 条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的规定定罪处罚(B)法条竞合的数罪名之间不具有内在的逻辑关系(C)渎职罪与食品监管渎职罪,二者之间存在普通法和特别法的竞合关系(D)发生法条竞合时,一般是特别法优于普通法,例外是重法优于轻法2 孙某经营一家印刷厂,除了合法经营一般的书籍印刷外,还大量伪造我国的货币,各地都有孙某布设的假币销售网点,假币从出厂到出售都由孙某掌控。对孙某的行为应
2、如何定性( ) 。(A)伪造货币罪(B)运输假币罪(C)出售假币罪(D)伪造货币罪、运输假币罪和出售假币罪数罪并罚3 甲被某国有资本控股的有限责任公司聘用,负责查验出场单、验货放行。甲与无业人员乙串通,趁甲一个人值班时,由乙开车从货场拉出价值 10 万元的货物,并销赃平分。在本案中( ) 。(A)甲构成贪污罪,乙构成盗窃罪(B)甲构成职务侵占罪,乙构成盗窃罪(C)甲、乙共同构成职务侵占罪(D)甲、乙共同构成贪污罪4 关于伪证罪,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伪证罪只可能发生在刑事诉讼中(B)伪证罪的犯罪主体包括证人、鉴定人、记录人、翻译人(C)伪证罪的主观方面不需要具有意图陷害他人或者隐匿罪
3、证(D)伪证罪的最高刑是 7 年有期徒刑二、多项选择题5 关于刑法上的因果关系,下列说法止确的有( )。(A)根据条件说,凡是引起危害结果的条件,都与危害结果具有刑法上的因果关系(B)根据原因说,只有引起危害结果的原因,才与危害结果具有刑法上的因果关系;引起危害结果的条件,与危害结果不具有刑法上的因果关系(C)在刑法的因果关系问题上,无论是原因说、相当因果关系说,还是现在的客观归责理论,都是以条件说为基础的(D)现在,在刑法理论上,人们基本上都承认刑法上的因果关系和自然界的因果关系并不完全相同6 小林因与大树素来不和,一天小林从农田回家的路上经过大树家门口,大树便解开吴晓家绑在树上的狼狗,让其
4、去咬小林,小林情急之下,用随身带的镰刀将狗砍死。下列选项中对小林行为的定性错误的是( )。(A)正当防卫(B)紧急避险(C)构成毁坏财物(D)意外事件7 甲、乙共谋侵害丙,进而共同对丙实施伤害行为,导致丙身受一处重伤,但不能查明该重伤是由谁的行为引起的。对此下列哪些说法是错误的( )。(A)由于证据不足,甲、乙均无罪(B)由于证据不足,甲、乙成立故意伤害(轻伤)罪的共犯,但都不对丙的重伤负责(C)由于证据不足,认定甲、乙成立过失致人重伤罪较为合适(D)甲、乙成立故意伤害(重伤)罪的共犯8 在下列情形中,应该以数罪并罚处理的选项有( )。(A)张某在我国境内收购国家禁止进口的物品,又以暴力抗拒缉
5、私(B)王某参加恐怖组织,又实施了杀人行为(C)李某生产假冒伪劣产品,又以暴力抗拒技术监督局工作人员的检查(D)司法工作人员赵某受贿因而对一起民事案件枉法裁判9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对以不作为方式实施的不法侵害不能实行正当防卫(B)紧急避险行为必须损害另一合法利益,所以未损害另一合法利益的行为不可能成立紧急避险(C)甲欲杀乙,故意将下了毒的饮料让丙给乙送去。结果乙喝完下毒的饮料中毒身亡,甲与丙构成共同犯罪(D)甲某指使乙某作伪证,甲某属于教唆犯10 根据我国刑法规定,下列情节中属于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的有( )。(A)未遂犯(B)坦白(C)教唆未遂的教唆犯(D)重大立功11 以
6、下哪些行为可以构成为境外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情报罪( )。(A)甲将知晓的国家秘密通过互联网公布,情节严重(B)乙明知所掌握的没有标明密级的事项关系国家安全和利益,仍然非法提供给境外(C)丙将没有关系国家安全和利益的一般情报非法提供给境外组织(D)丁为境外机构、组织、人员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国家秘密之外的情报行为12 对下列案件处理正确的有( )。(A)行为人交通肇事后为了掩盖罪责而将被害人带离现场弃于荒野,致使被害人因无法及时获得救助而死亡,应以故意杀人罪与交通肇事罪实施数罪并罚(B)参加恐怖组织同时又实施其他犯罪的,应数罪并罚(C)依法配备公务用枪的人员将枪支出借给其
7、他具有公务用枪配备资格的人员,导致枪支丢失的,仍应以非法出借枪支罪立案追诉(D)盗窃、抢夺枪支后非法持有的,应以盗窃、抢夺枪支罪与非法持有枪支罪数罪并罚13 张某是一名房地产公园的员工,但张某对自己以前的大学同学谎称自己是某银行职员,银行交给自己的办卡工作指标无法完成,于是大学同学帮助张某轻易地得到了 5 张他人的信用卡及身份资料,然后张某开始疯狂透支取现。关于张某的行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构成信用卡诈骗罪(B)构成诈骗罪(C)构成侵占罪(D)属于刑法规定的恶意透支14 甲与乙是生意场上的朋友,甲曾向乙借 100 万用于资金链缺口的填补,其后乙反复催要,甲均以各种借口推托。某日,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考研 试卷 法律硕士 专业 基础课 刑法学 模拟 118 答案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