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汉语国际教育硕士汉语国际教育基础(外国文学文化艺术)模拟试卷17及答案与解析.doc
《[考研类试卷]汉语国际教育硕士汉语国际教育基础(外国文学文化艺术)模拟试卷17及答案与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类试卷]汉语国际教育硕士汉语国际教育基础(外国文学文化艺术)模拟试卷17及答案与解析.doc(13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汉语国际教育硕士汉语国际教育基础(外国文学文化艺术)模拟试卷17 及答案与解析选择题1 从事物的客观属性中探求美,其最大的合理性就在于_。(A)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精神(B)抓住了美具有感性形式这一特点(C)肯定了美就存在于人类的生活中(D)强调了美的客观实在性2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对美学的突出贡献是(A)把美的本质问题的探讨引入到人的主观精神世界 _。(B)揭开了心理无意识这一重要领域(C)发现了人的心理结构(D)描述了人的审美心理机制3 马克思把美学研究从康德重主观的方向重新转移到重客观的方向,这里的“客观”主要是指_。(A)外在的自然界(B)人所改造的自然界(C)人所创造的物质产品(D)
2、人类社会或社会化了的人类4 王国维在人间词语中说:“诗人对宇宙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入乎其内,故能写之;出乎其外,故能观之”。与这段话最切近的美论是_。(A)美在形式(B)美在关系(C)美在生活(D)美在距离5 标志着美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正式建立的美学著作是_。(A)柏拉图大希庇阿斯篇(B)维柯 新科学(C)鲍姆亮登美学(D)黑格尔美学6 “由上而下 ”的美学研究方法的主要特点是 _。(A)重视科学实验(B)注重实证(C)哲学思辨(D)心理分析7 大自然成为人类审美对象的直接前提是_。(A)人类学会了使用劳动工具(B)人类社会初步形成(C)人类自身价值得到了充分肯定(D)人类具备了运
3、用语言的能力8 把山水作为绘画、文学等艺术样式的题材,这标志着_。(A)艺术开始进入自觉的时代(B)审美活动开始走向独立(C)人对自然审美意识开始觉醒(D)人对现实审美关系的建立9 美感产生于_。(A)游戏(B)摹仿(C)巫术(D)社会实践10 “爱美是人的天性 ”的说法出自 _。(A)席勒(B)柏拉图(C)亚里士多德(D)尼采11 提出“神思 ”的理论家是 _。(A)司马迁(B)司空图(C)刘勰(D)严羽12 美感开始于_。(A)异性的吸引(B)游戏的冲动(C)工具的制造和使用(D)祭招的崇拜13 俗话说“对牛弹琴 ”,它说明美感的形成依赖于_。(A)感官(B)审美能力(C)想象(D)灵性1
4、4 载道说界定艺术的角度是_。(A)艺术的起源(B)艺术的功能(C)艺术的本质(D)艺术的内容15 下列艺术观中,不是由现代美学家提出的学说是_。(A)集体无意识说(B)有意味的形式说(C)符号说(D)娱乐说16 席勒认为,通过审美教育,人们可以_。(A)由“自由王国 “进入“必然王国”(B)由 “审美王国” 进入“必然王国“(C)由 “审美王国” 进入“自由王国“(D)由“自由王国 ”进入“审美王国”17 “以美育代宗教 ”的主张的提出者是 _。(A)王国维(B)蔡元培(C)李大钊(D)李泽厚18 中国古代的“ 风骨” 范畴,类似于现在美学范畴中的_。(A)优美(B)祟高(C)悲剧(D)喜剧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考研 试卷 汉语 国际教育 硕士 基础 外国文学 文化艺术 模拟 17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