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教育心理学心理统计与心理测量(心理测量的基本理论)模拟试卷1及答案与解析.doc
《[考研类试卷]教育心理学心理统计与心理测量(心理测量的基本理论)模拟试卷1及答案与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类试卷]教育心理学心理统计与心理测量(心理测量的基本理论)模拟试卷1及答案与解析.doc(32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教育心理学心理统计与心理测量(心理测量的基本理论)模拟试卷 1及答案与解析一、简答题1 简述经典测量理论的优点与局限性。2 什么是测验的效度? 影响效度的主要因素有哪些?3 什么是内容效度? 什么是结构效度 ?什么是效标关联效度 ?简述它们之间的关系。4 简述提高测验效度的方法。5 简述概化理论研究中 G 研究和 D 研究的含义及其研究内容。二、论述题6 阐述重测信度、复本信度、分半信度、同质性信度的含义及其误差来源。7 阐述信度和效度的含义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三、单项选择题8 顺序量表的特点是(A)无绝对零点,无相同单位(B)无绝对零点,有相同单位(C)有绝对零点,无相同单位(D)有绝对零点
2、,有相同单位9 对其度量的数值能够进行乘除运算的量表是(A)称名量表(B)顺序量表(C)等距量表(D)比率量表10 在 CTT 的数学模型中,表示观察分数的字母是(A)O(B) X(C) T(D)C11 根据 CTT 的模型和假设,可知 SX2=ST2+SE2,关于这个公式描述正确的是(A)S E2 代表的是随机误差的变异(B) ST2 代表的是与测验目的有关的变异(C) SE2 代表的是系统误差的变异(D)S E2 代表的是随机误差的变异和系统误差的变异12 在经典测量理论模型 X=T+E 中,关于 T 的表述,错误的是(A)真分数(T)是常数(B)真分数(T)中包含了系统误差(C)真分数(
3、T)中不包含随机误差(D)真分数(T)是一个服从均值为零的正态分布的随机变量13 下面关于信度的定义具有实际意义的是(A)信度是指测量结果的稳定性程度(B)信度是一个被测团体的真分数的变异数与实得分数的变异数之比(C)信度是一个被试团体的真分数与实得分数的相关系数的平方(D)信度是一个被试团体在两个平行测验中的实得分数的相关系数14 某种智力测验的均值为 100 分,标准差为 15 分,信度系数为 096。一名受试的分数是 120 分,那么该受试真实智力水平的 95的置信区间是(A)115 06,12494(B) 11226,12774(C) 11301,12699(D)114 12,1258
4、815 某测验的信度是 08,现欲通过增加测验项目的长度的方法将信度提高到09,原测验的有 20 个题目,新测验需增加的题目数是(A)25(B) 35(C) 45(D)5516 两个平行的测验测量同一批被试所得结果的一致性程度是(A)重测信度(B)复本信度(C)同质性信度(D)评分者信度17 下列信度系数对信度的检验最严格的是(A)重测信度(B)等值性系数(C)稳定性与等值性系数(D)分半信度18 检验测验题目是否测的是同一种心理特质的信度估计方法是(A)内部一致性系数(B)复本信度(C)评分者信度(D)重测信度19 使用某个测验对某个群体进行施测,之后将测验题目按照奇数题目和偶数题目分成了两
5、部分,经过计算得知所有被试在两半测验上得分的变异数相等,被试在两半测验上得分的相关系数为 060,那么该测验的信度值是(A)060(B) 030(C) 075(D)09020 同质性信度的主要误差源是(A)内容取样(B)时间取样(C)统计方法(D)评分者21 现欲考查学生的数学能力,使用同一个数学测验间隔一个月对学生进行了两次施测,两次施测的成绩的相关系数为 090。同时学生因无法读懂该测验题目,在两次测验中的分数偏低。就这个被试样本而言,关于该测验的信度和效度的表述正确的是(A)信度高,效度高(B)信度高,效度低(C)信度低,效度高(D)信度低,效度低22 一个测验实际能测出其所要测的心理特
6、质的程度是(A)信度(B)效度(C)难度(D)区分度23 根据真分数理论,信度系数与效度系数的关系为(A)二者恒等(B)效度系数大于或等于信度系数(C)信度系数的平方根小于或等于效度系数(D)信度系数的平方根大于或等于效度系数24 期末考试之后,教师要对试卷的效度进行分析,分析试卷是否能够考查学生是否掌握了教学大纲所规定的知识和技能,这里教师分析的效度类型是(A)内容效度(B)区分效度(C)校标效度(D)构想效度25 现想用某种测验选拔机械工人,应注重检验的效度类型是(A)内容效度(B)区分效度(C)效标关联效度(D)构想效度26 现欲使用某种智力测验将弱智儿童甄别出来以便对他们施以恰当的教育
7、。参加测试的儿童为 1000 人。根据该种测验的结果,有 15 名儿童被确认为弱智儿童。之后又请专家对这 15 名儿童和智力测验分数较低的 100 名进行了再次诊断,发现这15 名儿童中有 5 名儿童不是弱智儿童,而 100 名智力测验分数较低的儿童中有 10名是弱智儿童。那么该种智力测验甄别弱智儿童的灵敏度和确认度分别是(A)050;099(B) 099;050(C) 050;010(D)010;05027 测验总分的分布呈正偏态,说明测验整体难度(A)偏难(B)偏易(C)适中(D)无法判断28 当测验的题目要么过难,要么过易时,分数的分布将会(A)较广(B)较窄(C)适中(D)无法判断29
8、 在有 100 名学生参加的测验中,答对某项目的人数为 80 人,则该项目的项目难度 P 为(A)080(B) 020(C) 040(D)06030 三个测验项目 A、B 和 c 的 P 值分别是 030、 050 和 090,那么(A)项目 C 的难度最大(B)项目 C 和项目 B 的难度差是项目 B 和项目 A 难度差的 2 倍(C)项目 C 和项目 B 的难度差与项目 B 和项目 A 难度差的比值大于 2(D)项目 C 和项目 B 的难度差与项目 B 和项目 A 难度差的比值小于 231 在测验的某一项目上,高分组的通过率为 080,低分组的通过率为 020,那么该项目的项目难度 P 和
9、鉴别指数 D 分别是(A)P=0 5:D=060(B) P=05;D=030(C) P=03;D=060(D)P=0 6;D=03032 在测量研究中,研究被试在测验项目上的反应行为与测验所测的被试潜在特质之间的关系的心理测量理论是(A)经典测量理论(B)项目反应理论(C)概化理论(D)测验等值理论33 项目反应理论中的单维性假设指的是(A)项目反应模型中只有一个参数(B)被试的测验行为只受到所定义的一种潜在特质的支配(C)被试在测验中对不同项目的反应是互相独立的(D)被试在测验中只完成一个测验项目34 在项目反应理论中,同一测验的全部项目的信息函数之和是(A)项目信息函数(B)测验信息函数(
10、C)项目特征函数(D)测验特征函数35 项目反应理论中的单参数模型中的单参数是(A)项目难度(B)区分度(C)对选择题猜对可能性的估计(D)项目特征曲线的上端渐近线36 在测量研究中,将研究分两步走,先进行 G 研究,然后在 G 研究基础上进行D 研究的心理测量理论是(A)经典测量理论(B)项目反应理论(C)概化理论(D)测验等值理论37 第 29 题所涉及的心理测验理论包括 G 研究和 D 研究,下面选项中不属于 G 研究内容的是(A)确定测量对象和测量目标(B)确定测量侧面和观测全域(C)方差分析(D)信度分析38 在概括理论中,所有影响得分的条件因素称为(A)测量目标(B)全域分数(C)
11、观测全域(D)测量侧面39 关于概化系数(E p2)和可靠性系数 ()描述正确的是(A)E p2 和可靠性系数是一个系数的两种说法(B) Ep2 解释常模参照测验分数较为恰当, 解释标准参照测验分数较为恰当(C) Ep2 解释标准参照测验分数较为恰当, 解释常模参照测验分数较为恰当(D)E p2 中包含了绝对误差方差, 中包含了相对误差方差40 在概化理论研究中,研究者依据观测全域对所有侧面和测量目标以及它们之间的交互作用作方差分量的估计,这个估计过程被称为(A)概化研究(B)决策研究(C)推断研究(D)潜在特质研究四、多项选择题41 下列量表中,不具有绝对零点的是(A)称名量表(B)顺序量表
12、(C)等距量表(D)比率量表42 测量的基本要素包括(A)参照点(B)量表(C)行为样本(D)单位43 对其度量的数据可进行积差相关系数计算的量表是(A)称名量表(B)顺序量表(C)等距量表(D)比率量表44 心理测验应当具备的基本条件包括(A)行为样本(B)标准化(C)难度(D)信度和效度45 关于真分数模型表述正确的是(A)该模型未能区分各种测量误差(B)该模型对样本具有依赖性(C)该模型以弱假设为基础,这些假设容易验证(D)该模型忽视了被试的反应组型46 主要误差来源是内容取样的信度估计方法有(A)重测信度(B)分半信度(C)等值性系数(D)同质性信度47 时间取样是误差来源的信度估计方
13、法有(A)重测信度(B)稳定性与等值性系数(C)分半信度(D)同质性信度48 因评分者人数不同和评价对象人数不同而使用的不同的计算评分者信度的方式有(A)积差相关(B)等级相关(C)肯德尔和谐系数(D) 2 检验49 实证效度包括(A)效标关联效度(B)同时效度(C)预测效度(D)表面效度50 区分度的计算方法有(A)项目鉴别指数法(B)相关法(C)难度推算法(D)Z 检验法51 在概化理论中,与经典测量理论中信度的概念最接近的是(A)误差容忍度(B)概化系数(C)可靠性指数(D)信噪比教育心理学心理统计与心理测量(心理测量的基本理论)模拟试卷 1答案与解析一、简答题1 【正确答案】 (1)经
14、典测量理论的优点真分数模型是以弱假设为基础的,因此这些假设容易验证并易于被绝大多数测验数据资料所满足。经典测量理论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一整套理论及统计分析方法。经典测量理论浅显易懂,便于在实际测验情境(尤其是小规模资料)实施,是目前测量学界使用与流传最广的理论依据。在测验实际工作中有着强大的影响力,发挥着重要的指导作用。(2)经典测量理论的局限性该模型最突出的弱点就是把所有的测量误差都归为一类,而没能区分测验情景中的各类测量误差,也没有说明这些测量误差究竟来自哪些误差源及各自产生的误差的大小。该模型的第二个弱点是样本依赖性。经典测量理论的统计分析方法得到的各项指标,如难度、区分度和信度等,依赖于它
15、们所来自的特定的被试样本。这些指标会因接受测验的被试样本的不同而不同,因此,同一份试卷很难获得一致的难度、区分度或信度。在真分数模型中,问题的核心是实测分数 X(以及真分数 T)并不位于等距量表上,因而无法比较两组测验的得分。真分数模型已经指出测量误差的存在,以一个相同的测量标准误作为每位被试的测量误差,显然这种做法的适当性受到怀疑。在测验结果的精确程度上,是以测验信度和测量误差的方差来表示的,忽略了单个被试在项目上的得分。结果应用的局限性。经典测量理论的测验信度是建立在严格平行测验假设基础上的,即两测验是以相同的程度测量同一心理特质。然而,这一理论假设在实际的测验情景中却难以满足,我们常常无
16、法保证不同测量间得分的平均值和方差都相等,也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来判断究竟在多大程度上才是“平行测验” 。同时经典测量理论指导下的测验还要求测量条件完全标准化,从施测指导语到测验记分都有严格而明确的规定,对于非复本但功能相同的测验所测得的分数间,无法提供有意义的比较,从而使测量目标变得狭小,这样就不能对测验进行有效改进。信度估计的不精确性。经典测量理论对信度的假设是建立在平行测验的假设上,但是这种假设往往不存在于实际测验情境里。经典测量理论忽视被试的试题反应组型,认为原始得分相同的被试,其能力必定一样。其实不然,即使原始得分相同的被试,其反应组型亦不见得会完全一致,因此,其能力估计值相应会有所不
17、同。能力量表与难度量表的不一致性。在经典测量测验理论中,能力量表与难度量表没有定义在同一个参照系上,这样就找不到验证某个项目是否匹配某种能力水平被试的计:量方法,这使得选题带有一定盲目性。被试能力的估计依赖于他完成测验各项目的情况。不管他做错什么题目都影响对他能力的估计,因此,他必须仔细,否则不可能得高分。对被试能力水平的估计精度也无法调节。【试题解析】 经典测验理论的局限性使新的测验理论得以产生,因此,要理解经典测验理论的局限性,就需要与项目反应理论、概化理论等新的测量理论联系起来分析。【知识模块】 心理测量的基本理论2 【正确答案】 (1)效度的含义效度是指一个测验或量表实际能测出其所要测
18、的心理特质的程度。(2)影响效度的因素凡是与测量目的无关的、稳定的和不稳定的变异来源都会影响测量的效度。测验本身的构成、受测被试的特点、施测的过程、阅卷评分、分数的转换和解释等一切与测量有关的环节都可能影响测量的效度。测验的构成当组成测验的试题样本没有较好地代表欲测内容或结构时,测量的内容效度或结构效度必然会不高。同时,若题目语义不清、指导语不明、题目太难或太易、题目太少或安排不当等,都会降低测量效度。一般而言,增加测验的长度可以提高测量信度,进而为提高测量效度提供可能。由于同一个测验可以有不同的效标,同一个观念效标也可以有不同的效标测量,因此在评价测量效度时,所选效标的性质是很重要的考虑因素
19、。测验的实施过程一个测验在实施过程中,如不遵从指导语的要求,或出现意外干扰,或评分、计分出现差错等,都会降低测量效度。接受测验的被试被试的应试动机、情绪、态度和身体状态等都会影响测量信度,造成较大的随机误差,进而影响测量的效度。就整个被试团体而言,如果缺乏必要的同质性,则很可能会得到不恰当的效度资料。【试题解析】 一个测验能够真正测到它想测的心理特质,最重要的因素当然是测验的构成。另外,测验过程是否规范、测验过程中被试的状态也会影响到测验的效度。【知识模块】 心理测量的基本理论3 【正确答案】 (1)内容效度的含义内容效度是指一个测验实际测到的内容与所要测量的内容之间的吻合程度。(2)结构效度
20、的含义结构效度是指一个测验实际测到所要测量的理论结构和特质的程度。(3)效标关联效度的含义效标关联程度也称实证效度,是指一个测验对处于特定情境中的个体的行为进行估计的有效性。(4)三种效度之间的关系内容效度和结构效度的共同之处两者都要验证测验是否符合内容域,符合内容域的结构,两者均可使用实验干预的方法来进行验证。内容效度和结构效度的区别内容效度的验证,一个重要的假设是测验所属内容域具有比较清晰的界定,其结构框架,内部的比例关系基本确定。结构效度需要验证的是没有得到清晰界定的内容域,它的组成、结构、框架需要探索和研究。可以说,内容效度验证的是测验对完善理论的匹配程度,而结构效度则是对不完善理论的
21、探索和验证。效标关联效度与内容效度和结构效度的区别与内容效度和结构效度相比,效标关联效度更关心依据测验做出决策的问题,关心根据测验结果做出预测的后果和效用。【试题解析】 由于测量效度是就测量结果所达到测量目的的程度而言的,因此测量效度的评估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们对测量目的的解释,内容效度就是从测量的内容来说明测量目的,结构效度就是用心理学上的某种理论结构来说明目的,而效标关联效度则从工作实效来说明目的。【知识模块】 心理测量的基本理论4 【正确答案】 (1)控制系统误差从变异的角度来看,效度就是总变异中由于测量的变异引起的有效方差所占总方差的百分比。因此要想提高效度,就要控制系统误差以提高有效
22、方差在总方差中的比例。(2)精心编制测验注意测验项目取样的代表性,注意测验对内容域的符合和对构想的匹配,注意测验的内容和形式,提高必需的表面效度,而在特定情况下降低表面效度,测验项目应具备合适的难度、区分度。(3)测验过程标准化严格按照手册进行实测,强化测验实施过程中的标准化。主试指导语要统一,测验时被试的环境要接近,避免各种无关干扰,控制测验时间。(4)扩大样本容量效度验证工作采集样本适当扩大,可更好地模拟实际分布,样本量扩大,增加对总体的代表性,减少了个体的误差,也有利于提高效度。在取样中,随机抽样的方法更能保证样本的代表性。(5)合理处理信度和效度的关系,适当增加测验长度信效度之间存在关
23、系,如果已知测验信度和效度指标,可通过增加测验长度来提高效度。【试题解析】 要提高测验的效度,首先就要从精心编制测验人手,这也包括控制系统误差。【知识模块】 心理测量的基本理论5 【正确答案】 (1)G 研究的含义如果研究者依据观测全域对所有侧面(文体、评分者)和测量目标(作文能力)以及它们之间的交互作用作方差分量的估计,我们就把这个估计过程称为概化研究(Generalizability study),简称为 G 研究。(2)D 研究的含义在 C 研究阶段,由于测量结果是在一定的观测全域条件下估计出来的,因而对结果的解释和应用就不能离开相应的条件背景因素。但心理测量的目的就是要做出预测和推断,
24、GT 对此做出了有力的回答。GT 把概括推论测验结果时所涉及的测量侧面条件全域的集合叫做概括全域(Universe of Generalization)。在此基础上,对各测量侧面、测量目标以及它们之间的交互作用关系做出方差分量的再估计及推断性研究,就叫做决策研究(Decision Study),简称为 D 研究。(3)G 研究的内容确定测量对象和测量目标;确定测量侧面和观测全域;确定测量设计和测量模式;收集样本资料;方差分析。(4)D 研究的内容确定概括全域;概括全域下各效应的方差分析;绝对误差方差和相对误差估计;信度分析;重新确立概括全域并重复上述步骤。【试题解析】 概化理论研究包括 G 研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考研 试卷 教育 心理学 心理 统计 测量 基本理论 模拟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