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工程硕士(GCT)语文模拟试卷199及答案与解析.doc
《[考研类试卷]工程硕士(GCT)语文模拟试卷199及答案与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类试卷]工程硕士(GCT)语文模拟试卷199及答案与解析.doc(28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工程硕士(GCT )语文模拟试卷 199 及答案与解析一、选择题(15 题,每小题 2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 自治区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经_批准后生效。(A)国务院(B)全国人大(C)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D)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2 下列国际组织中,以协助成员国稳定汇率、平衡外汇收支为主要宗旨的是_。(A)世界贸易组织(B)国际清算银行(C)国际货币基金组织(D)世界银行3 从修辞角度看,对下面诗句解说有误的一项是:(A)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以水喻愁,显示出愁思如春水般汪洋恣肆,奔放倾泻;又如春水之不舍昼夜,长流不断,无穷无尽。(B)即从巴峡
2、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既是工整的地名对,又是活泼的流水对,迅即飞驰,有如闪电,写出了诗人回归故乡的急切心情。(C)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时间漫长久远,人生苦短,通过强烈的正反对比,抒发了词人胸中翻滚的不尽愁思和感慨。(D)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晴”与“ 情”谐音双关,明确而又含蓄地表达了一位初恋少女的迷惘和眷恋,希望和等待。4 适应的相对性的形成与下列各项关系最密切的是: (A)环境条件的不断变化 (B)变异是不定向的 (C)自然选择是定向的 (D)环境条件是稳定的 5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规定:“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劳动合同。” 这就是说:(A)劳动法是规
3、定劳动者权利的法律 (B)劳动就业,用人单位招收人员,必须签订劳动合同,否则即构成违法 (C)劳动关系双方越来越善于利用劳动合同来实现自我选择和保护自身的利益 (D)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需要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双方签订劳动合同 6 下面这首古诗描述了我国民间一个传统节令的景象,这个节令是: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A)重阳(B)七夕 (C)中秋(D)元宵7 下列各句中,画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_。(A)班里出现了不良的现象要及时制止,等到蔚然成风 后再治理就困难多了。(B)曹雪芹在十分艰难的条件下,经过十年左右呕心沥血,惨淡经营,写出了巨著红楼梦。(C)
4、对错别字,有的同学不以为然,未引起足够重视,长此下去是要吃亏的。(D)我到了兰亭,漫步在山阴道上,风景络绎不绝 ,使我应接不暇。8 下列各句使用了借代的修辞手法的一句是_。(A)人是一件多么了不得的杰作!有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多么优美的仪表!多么文雅的举动! 在行为上多么像一个天使!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B)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C)人生一世不就是为了化短暂的事物为永久的吗?要做到这一步,就须懂得如何珍视这短暂和永久(D)生命以其匆忙的脚步向前疾走9 在某企业所在的行业中,少数几家大厂商之间为争夺不断增长的产品潜在市场,竞争十分激烈。最近,该企业领导发现,尽管目前企业产品的市
5、场销售增长率较高,但市场占有率却几乎没有什么提高。为此,企业领导决定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大幅度提高产品的市场占有率。以下关于该企业这一决策可能后果的表述中,哪一条最为恰当?( )(A)企业产品的销售增长率及市场占有率均有进一步提高。(B)企业产品的销售增长率上升而市场占有率变化不确定。(C)企业产品的市场占有率上升而销售增长率下降。(D)企业产品的销售增长率上升而市场占有率下降。10 人体形成尿液的结构和功能单位是:(A)肾小体(B)肾小管(C)肾单位(D)肾脏11 世界近代史上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到来的标志是_。(A)新航路的开辟(B)尼德兰革命(C)英国资产阶级革命(D)工业革命12 下列文学常识
6、叙述有误的一项是:(A)唐代文人创作的文白短篇小说被称为唐代传奇,唐代传奇的出现标志着我国古典小说的成熟。(B)我国的白话小说始于唐代,但现在所能见到的最早的白话小说,则是宋代的“话本”说书人讲述故事的底本。(C)冯梦龙编订的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总称“三言” ,保存了不少唐代传奇和宋、元话本。(D)明清时代,我国古代小说发展到了高峰,产生了一大批伟大不朽的名著,如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聊斋志异、儒林外史、红楼梦等。13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丘吉尔曾组织帝国主义国家武装干涉苏俄;1941 年苏德战争爆发后,他主张“ 给俄国和俄国人以一切可能的援助” ;1946 年 3 月,他又发表铁幕
7、演说。对上述史实作出的正确结论不包括:(A)丘占尔是资本主义同家利益的忠实卫士(B)资本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可以结盟(C)国际关系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D)英国政府对社会主义同家根本立场不断改变14 毛泽东同志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中指出:“在有强大敌军存在的条件下无论自己有多少军队,在一定时间内,主要的使用方向只应有一个,不应有两个。”该论述体现了:(A)集中资源原则(B)把握时机原则(C)量力而行原则(D)扬长避短原则15 “橘生淮南为橘,生淮北则为枳” 反映的生态学道理错误的选项是:(A)因为生物的表现型受两个方面的影响:一是基因,二是环境(B)橘和枳的基因相同,但是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
8、它们基因的表达是不同的(C)淮南淮北的气候不同,特别是温度和光照不同,淮南高温多雨适宜橘子生长,橘子长得又大又好吃,淮北气候比淮南冷,不适宜橘子的生长,只能长成又涩又小的枳(D)经过长时间的选择,橘和枳的基因已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二、填空题(15 题,每小题 2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6 “_”是陶渊明所作的诗句。(A)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B)孤征越清江,游子悲路长 (C)佳人慕高义,求贤良独难(D)岩穴无结构,丘中有鸣琴17 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字,正确的一组是_。 大街小巷里的招聘启_贴得满世界,也该有个规矩。 灾区人民受到党和政府无微不_的关怀。
9、 她的设计每每独出 _裁,与众不同。 成绩只能说明过去,我们要再接再_更进一步。 (A)示 至 新 厉 (B)事 致 新 励 (C)示 致 心 励 (D)事 至 心 厉 18 书法在宋元时期成为文人普遍爱好的一项艺术。著名书法家有苏轼、_、米芾、蔡襄。五代宋元时期的绘画题材广阔,技巧成熟。元朝著名画家赵孟颊的作品精细传神,富有意趣,当时人称他的画属于“_”。(A)张即之 妙品(B)蔡京 逸品(C)陆游 能品(D)黄庭坚 神品19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_。加入 WTO 以后,出版业同样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该杂志社首先提出了“适应出版新形势构建版协新_”的口号。这次活动承蒙贵
10、公司慷慨解囊热情赞助取得了圆满成功,他日有托,本人定投桃报李,_相助。张在反贪局的同志找他谈话时,_不如实交待自己的贪污受贿问题,_大吵大闹,装出一副很廉洁的样子。(A)机制 全力 不仅/还(B)体制 全力 不但/反而(C)机制 鼎力 不仅/还(D)体制 鼎力 不但/反而20 下列说法中,不能反映群体参与式管理的情况的是_。(A)“众人划浆开大船 ”(B) “三个和尚没水喝”(C) “一个好汉三人帮”(D)“十根筷子折不断 ”21 下列句子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句是_。(A)他们的全家大合唱,为家庭凭添了几分温馨(B)他们你一言我一语,各不相让,真是唇枪舌箭(C)王伟驾着撩机在祖国领空监视着美国
11、军用侦查机(D)书写应避免笔画增减,形迈相浑,部位错乱等错误22 _不属于“ 晚清四大谴责小说 ”之列。 (A)儒林外史 (B) 孽海花(C) 官场现形记 (D)老残游记23 律诗是属于下列四项中的_。(A)古体诗(B)近体诗(C)乐府诗(D)新体诗24 莎士比亚名剧_描写了丹麦王子对谋杀他父亲、骗娶他母亲并篡夺了王位的叔父进行复仇的故事。(A)第十二夜(B) 李尔王(C) 奥赛罗(D)哈姆雷特25 依次填入下列横线上的关联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_像笼着的轻纱的梦。哈里希岛上的姐姐为着弟弟在窗前的长夜孤灯,_不曾唤回那个航海远去的弟弟,_不少捕鱼归来的邻人都得到了它
12、的帮助。那一点灯光居然鼓舞一个出门求死的人多活了这么多年,_使他到现在还活得健壮。(A)还 尽管 而且 虽然(B)又 即使 但是 同时(C)就 如果 那么 然而(D)又 虽然,可是 而且26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中横线上的关联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_。 一个人开始学会大手大脚花钱的时候,他总是有个界限的,这就是限于他自己的劳动所得。_,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大手大脚花惯了,那条劳动所得的防线也不见得就是马其诺防线,_是马其诺防线,_是可以被自己的贪欲攻破的。_养成勤俭节约的习惯是人人应当具备的美德。(A)虽然 纵然 也 那么(B)但是 即使 也 因而(C)但是 尽管 还 可以(D)因为 虽然
13、还 因此27 下列各项中,完整地表述我国爱国统一战线方针的是_。(A)长期共存,互相监督(B)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C)肝胆相照,荣辱与共(D)长期共存,荣辱与共28 企业管理者可以分为基层管理者、中层管理者和高层管理者三种。高层管理者主要负责制定_。(A)日常程序性决策(B)长远全局性决策(C)局部程序性决策(D)短期操作性决策29 我国一旅游团 6 月 22 日从北京机场乘坐 8:00 航班飞往巴黎,途中飞行 13 小时,抵达巴黎时当地气温在通常情况下_。(A)是一天中的最低值(B)是一天中的最高值(C)继续升高(D)已开始下降30 作者不是莎士比亚的一组作品是_。(A)
14、威尼斯商人 罗密欧与朱丽叶(B) 哈姆莱特 奥赛罗(C) 李尔王 麦克白(D)伪君子 悭吝人三、阅读理解题(20 小题,每小题 2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30 一个小官吏之死一个极好的傍晚,一个同样极好的名叫伊万德米特里奇切尔维亚科夫的庶务官坐在剧院大厅第二排的围椅上,架上望远镜观看哥纳维勒的钟。他凝神注目,飘然欲仙。突然在小说里经常遇到“突然” 这两个字。写小说的人当然是有道理的:生活里不正是有成千上万的意想不到的事情吗?突然他紧皱额头,眯缝起双眼。屏住呼吸他双眼离开望远镜,弯下腰“啊嚏!” 你看,他打了喷嚏。不管是谁,也不管是什么地方,打喷嚏总归是不犯禁的
15、。乡下人固然打喷嚏,大城市的警察长甚至枢密顾问官有喷嚏也是要打的。大家都打喷嚏。切尔维亚科夫处之坦然。他拿手帕擦了擦脸。照有礼貌人那样向四周环顾了一下,看搅扰了别人没有。这一看不要紧,马上窘住了。他看见坐在他前面第一排的一个小老头正在一个劲儿擦自己的秃顶和脖子,嘴里还嘟嚷着什么。切尔维亚科夫认出那个小老头是勃利兹查洛夫,在交通部任职的一位文职将军。“我把唾沫星子喷到他身上了!” 切尔维亚科夫想:“他不是我的顶头上司,是别的部门的,不过也还是挺不好意思的。应该道个歉才是。”切尔维亚科夫咳了一声,把身子向前探出去,凑近将军的耳根,小声说:“对不起,大人,我把唾沫星子溅到您身上了我不小心”“不要紧,
16、不要紧 ”“看在上帝的面上。原谅我。我不是故意的!”“请您坐好 !让我看戏吧 !”切尔维亚科夫窘呆了,傻头傻脑地笑了笑,又开始看戏。他看啊看啊,可那股幸福心境一点都没有了。他惶惶不安,定不下心来。到了幕间休息时间,他走到勃利兹查洛夫跟前。他朝他身边走了几步,壮了壮胆子,喃喃地说:“我把唾沫星子喷到您身上了,大人请您原谅我本来出于无意”“唉我已经忘了,您却说个没完。” 将军说道不耐烦地撇了撇他的下嘴唇。“已经忘了么 ?可是他的眼睛里有一道凶光啊 !”切尔维亚科夫疑惑地瞧着将军,暗想,“他又不愿意说话。我应该对他解释一下说明我完全无意说明打喷嚏是自然规律要不然他就会认为我是有意唾他了;现在他固然没
17、这么想,可以后他一定会这么想!”31 第一自然段中作者发表了一段议论(文中加点处),其用意是什么?选出理解正确的一项:(A)叙述中插入这段议论,作者是借题发挥,表明生活本身就充满了不少意外事情。(B)叙述中插入这段议论,作者目的是画龙点睛,点明切尔维亚科夫悲剧的意义。(C)叙述中插入这段议论,作者是有的放矢,以此表达对切尔维亚科夫悲剧的见解。(D)叙述中插入这段议论,是作者的随意生发之笔,没有什么深文大义。32 小说详细描写了切尔维亚科夫打喷嚏的情况。其作用是什么:(A)发展情节(B)巧设悬念(C)毫无意义(D)突出人物形象33 第八自然段中写切尔维亚科夫“又开始看戏。他看啊看啊,可那股幸福心
18、境一点都没有了”。对此原因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因为打喷嚏使他丢了面子,失了礼。(B)因为官场一片黑暗。(C)因为他自认为冒犯了上司,没有得到上司的原谅。(D)因为官场等级森严。34 从小说的片断可以看出切尔维亚科夫的性格是:(A)小心谨慎,做事认真(B)个人修养特别好,懂礼貌(C)善于讨好巴结上司(D)性格被扭曲、迂腐、胆小35 以下对文意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开头用“ 极好的” 形容切尔维亚科夫,与后文的性格被扭曲形成对比讽刺。(B)切尔维亚科夫心里惶惶不安并反复地道歉,说明他修养好懂礼貌。(C)切尔维亚科夫怕得罪了自己的顶头上司因而要反复道歉。(D)勃利兹查洛夫对于切尔维亚科夫的
19、喷嚏十分不满。36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问题。让香格里拉发现自己第一次接触香格里拉(Shangri-la)这个词还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在一本简易英语课外读物中,“ 香格里拉 ”即世外桃源。但事实上,香格里拉是一个真实存在的地方,它就在中国滇西北一带。纳西话叫香格里拉,只是词的后缀,中甸一带康巴藏民称它香巴拉。它开始被世人关注,是缘于一位俄国导演 1937 年拍的电影被遗忘的王国。影片中这个叫香格里拉的地方,有高原雪山、蓝月亮峡谷、森林牧场牛羊,还有与自然和谐依存的民风。它激起了世人寻梦的热情,人们这才发现了一个名字:美籍奥地利学者约瑟夫洛克。洛克 1884 年出生于维也纳,1905 年
20、去美国求学。1922 年他以植物学教授的身份到云南丽江采集植物标本。这一方水土立刻迷住了他,从此他把灵魂融入了这方水土,一住就是二十年,从事纳西族民风、民俗、文化、宗教研究。和以往一些西方探险家不同,洛克对他的考察对象不只是充满好奇,更没有白种人的偏见和野心,而是充满感情。他有过“ 与我的纳西族朋友共存亡” 的诺言,并带着偏爱称纳西人是“纯朴的大自然之子 ”。洛克无疑是可敬的。但是香格里拉是一个客观自然的存在。在洛克到来之前,纳西就有了自己的学者和文化人。换一个角度讲,正是香格里拉的一方水土,改变了一个西方学者的命运,塑造了一个全新的洛克,为什么不能说香格里拉发现了洛克呢?我看就像他评价他的纳
21、西兄弟一样,称他是“ 大自然之子 ”更平等一些,更合适一些。由此,我们得到一种启示:香格里拉发现了洛克,也同时发现自己。“让香格里拉发现自己 ”,这是套用了一个现成句式。拉美的乌拉圭作家加莱亚诺写过一篇散文让美洲发现自己,他是有感于西方世界数百年的偏见而写的。在哥伦布的船队到达美洲之前,那片大陆就自然地存在着,后来者占有了“发现” 的专利权。“从此以后,印第安人就一直被判为终身有罪” ,遭到灭绝性的杀掠。所以他说“1492 年,美洲被入侵,而不是被发现” 。而美洲的希望则是在它 “自己发现自己的时候”。同样, “让香格里拉发现自己 ”,也是把香格里拉当成主体,而不是被动面对世界的客体。因而,对
22、于香格里拉来说,问题关键就在于,它是不是真是一个美好的真实的存在,这也许是“自己发现自己” 的含义。人们通常把美好的地方都比做世外桃源,可见人类对自己居住的地方抱有怀疑。人们说世外桃源,就是说世上没有,这说法本身就意味着对现实的批判。“世外” ,可以理解成人类还没有实现的理想,若说哪里是世外桃源,就是说哪里已接近或实现了理想的蓝图,那它其实就是世上的桃源了。一旦回到世上,就是人类的势力范围了。那么世上桃源还可以叫做世外桃源吗?或者说世上可能有真正的世外桃源吗?如今的香格里拉是行进在通往理想境界的路上。什么时候,人们的精神世界能够做到和那里的自然风光一样美丽,“恢复人和大自然之间和谐一致的关系”
23、 了,什么时候才可以说它真是,或接近香格里拉了。到那时香格里拉的词义应该发生变化,无论英语还是汉语,都可以把它译做“世上桃源”。36 下列对原文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本文的写作目的是为了证明香格里拉就在云南丽江。(B)洛克是为了“把灵魂融入这方水土”而来到丽江的。(C)对 “美洲被入侵,而不是被发现”的观点,本文作者是赞同的。(D)本文认为,“ 香格里拉发现了洛克” ,但香格里拉的确又是被洛克第一个发现的。37 作者说:“ 香格里拉发现了洛克,也同时发现自己” ,请问:“香格里拉发现了洛克”的含义是什么:(A)香格里拉改变了洛克的命运。(B)洛克改变了香格里拉的命运。(C)洛克与香格里拉
24、共同发现了对方。(D)香格里拉给洛克留下了美好的印象。38 作者认为加莱亚诺的散文让美洲发现自己是有感于西方世界数百年的偏见而写的。请根据文意写出“偏见” 的含义:(A)把美洲的占领看成“发现” ,把印第安人视为罪人。(B)美洲被入侵,而不是被发现。(C)美洲的后来者占有了“发现”的专利权。(D)美洲的印第安人被发现后,一直被判为终身有罪。39 这篇散文中,什么是作者心目中的理想境界:(A)有着纳西人那样的“纯朴的大自然之子” 的环境。(B)有着美丽、宁静而和谐的自然环境。(C)人们的精神世界能够做到和自然风光一样美丽。(D)人和大自然之间具有和谐一致的关系。40 文章中提到的“ 香格里拉 ”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考研 试卷 工程硕士 GCT 语文 模拟 199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