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S 15157-2008 Dynamic host configuration protocol for IPv6 (DHCPv6)《用于因特网协议第6版之动态主机组态协议》.pdf
《CNS 15157-2008 Dynamic host configuration protocol for IPv6 (DHCPv6)《用于因特网协议第6版之动态主机组态协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CNS 15157-2008 Dynamic host configuration protocol for IPv6 (DHCPv6)《用于因特网协议第6版之动态主机组态协议》.pdf(73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1 印月 97 1 月 本標準非經本局同意得翻印 中華民國國家標準 CNS 總號 號 ICS 35.100.30 X127715157經濟部標準檢驗局印 公布日期 修訂公布日期 97 1 月 14 日 月日 (共 72 頁 )用於網際網路協定第 6 版之 動態主機組態協定 Dynamic host configuration protocol for IPv6 (DHCPv6) 1. 適用範圍 本標準適用於網際網路協定 (Internet Protocol, IP)第 6 版 (IPv6)之動態主機組態協定(Dynamic Host Configuration Protocol, DHCP)
2、,使 DHCP 伺服器能傳遞組態參數給IPv6 節點,諸如 IPv6 網路位址。其提供可重複使用之網路位址和附加的組態彈性之自動配置 (automatic allocation)的能力。此協定為一種具狀態之協定,其為 “IPv6不具狀態之位址自動組態 “ (RFC 2462)之對等協定 (counterpart),並能與後者單獨地或同時地被使用以獲得組態參數。 備考:本標準描述網際網路協定第 6 版 (Internet Protocol version 6, IPv6)之動態主機組態協定 (Dynamic Host Configuration Protocol, DHCP) (DHCPv6),
3、為一種提供裝置 (device)被管理的組態 (managed configuration)之客戶端 /伺服器協定。 DHCP 能夠提供由 DHCP 伺服器 (server)所指定的位址 (address)和其他的組態資訊給一個裝置,它們是載送於選項中。 DHCP 能夠透過新選項的定義予以延伸以載送不在本標準中規定的組態資訊。 DHCP 為在 “IPv6 不具狀態之位址自動組態 “中所參考的 “具狀態之位址自動組態協定 (stateful address autoconfiguration protocol)“和 “具狀態之自動組態協定 (stateful autoconfiguration
4、protocol)“ 17。 用於 DHCPv4 18 19與 DHCPv6 之操作模型和有關的組態資訊是不同的,於這兩種服務之間的整合 (integration)並不包含於本標準中。如 有足夠之興趣需求,則其整合能於延伸 DHCPv6 以載送 IPv4 位址和組態資訊之文件中予以規定。 本標準綜述 DHCP,解釋訊息交換 (message exchange)的機制及舉例說明訊息之流動 (flow)。於 第 1.2 節和第 1.3 節中的訊息流動將依照 DHCP 之操作來描述,而非所有可能的客戶端 /伺服器之交互作用 (interaction)的一個詳盡表列。第 17 節、第 18 節和第 1
5、9 節詳細地解釋客戶端和伺服器之操作。 1.1 協定和定址 客戶端和伺服器使用資料包協定 (User Datagram Protocol, UDP)來交換 DHCP 訊息 15。客戶端使用 本地鏈位址 (link-local address)或透過其他機制所決定之位址來傳輸和接收 DHCP 訊息。 DHCP 伺服器從使用保留的、鏈路範圍的多播位址 (link-scoped multicast address)之客戶端接收訊息。一個 DHCP 客戶端傳輸多數訊息給此一保留的多播位址,因此,客戶端不需要利用 DHCP 伺服器的一個位址或多個位址來設定組態。 為了允許 DHCP 客戶端發送訊息給附接
6、於不同鏈路的 DHCP 伺服器,於客戶端 2 CNS 15157, X 1277 的鏈路上之 DHCP 中繼代理者 (relay agent)將中繼介於客戶端與伺服器之間的訊息。中繼代理者之操作對 客戶端是透通的 (transparent),而於本節其餘部分中所要討論之訊息交換將省略描述由中繼代理者中繼的訊息。 一旦客戶端業已決定了一個伺服器之位址 ,則在某些環境下其可使用單播(unicast)直接地發送訊息給伺服器。 1.2 涉及兩個訊息之客戶與伺服器的交換 當 DHCP 客戶端不需 DHCP 伺服器去指定 IP 位址給它時,透過與 DHCP 伺服器所交換的一個單一的訊息以及回答 (repl
7、y),該客戶端能獲得諸如可用之網域名稱伺服器 (Domain Name Server, DNS) 20或者網路時間協定 (Network Time Protocol, NTP)伺服器 21的表列之組態資訊。為了獲得該組態資訊,客戶端首先會發送資訊請求訊息給 All_DHCP_Relay_Agents_and_Servers 多播位址。伺服器以回答訊息來回應,該訊息包含用於客戶端之組態資訊。 此一訊息交換係假定客戶端僅需要組態資訊,而不需要任何的 IPv6 位址之指定。 當伺服器有了 IPv6 位址和對某一客戶端所承諾之其他的組態資訊時,客戶端和伺服器僅使用 2 個訊息也許就能夠完成交換,而不是
8、如在下一節中所描述之4 個訊息。在此情況下,客 戶端將發送懇求訊息 (solicit message) 到All_DHCP_Relay_Agents_and_Servers,請求位址 之指定和其他的組態資訊。這個訊息包括一個指示:客戶端正有意願從伺服器接受立即的回答訊息。正有意願承諾位址之指定給客戶端的伺服器,客戶端以回答訊息立即地作出回應,因而在回答訊息中之組態資訊和位址是可供客戶端使用之。 指定給客戶端的每一 個位址業已結合了由伺服器所規定之優選的生命期(preferred lifetime)和有效的生命期 (valid lifetime)。為了請求被指定給一個位址的生命期之延伸,客戶端將
9、發送一個復始訊息 (renew message)給伺服器。伺服器發送一個含有新的生命期 之回答訊息給客戶端,允許客戶端繼續使用不會中斷 (interruption)之位址。 1.3 涉及 4 個訊息之客戶與伺服器的交換 為了請求一或多個 IPv6 位址的指定,客戶端首先會定位 DHCP 伺服器,然後請求位址的指定和來自伺服器之其他的組態 資訊。客戶端將發送懇求訊息到All_DHCP_Relay_Agents_and_Servers 位址以尋得可用的 DHCP 伺服器。能符合客戶端需求之任何伺服器會以廣告訊息 (advertise message)來回應。此時客戶端將從這些伺服器中選擇一個伺服器
10、,並發送請求訊息到該伺服器,以要求已確認的位址之指定和其他的組態資訊。伺服器以包含已確認的位址和組態的回答訊息來回應。 如同在前節中所描述,客戶端 將發送復始訊息給伺服器以延伸與其位址結合的生命期,允許客戶端繼續使用那些不含中斷之位址。 2. 需求 當下列這些關鍵字 (keyword)在本標準中出現時,包括:必須 (MUST)、不得 (MUST NOT)、必需 (REQUIRED)、應 (SHALL)、不應 (SHALL NOT)、宜 (SHOULD)、不宜 3 CNS 15157, X 1277 (SHOULD NOT),建議 (RECOMMENDED)、可 (MAY)、及選項 (OPTIO
11、NAL),它們宜要如同在 1中所描述般予以解譯。 本標準也利用內部 的概念性變數 (conceptual variable)來描述協定之行為,且實作上必須允許 系統管理者 (system administrator)去改變外部之變數。提供特定的變數名稱、其值如何改變以及 其設定如何影響協定之行為等以展示協定之行為。只要一個實作之外部行為與本標準中所描述的一致,則該實作不需以精確格式描述之。 3. 背景 IPv6 規格提供 IPv6 之基礎架構和設計。 IPv6 之相關工作最好宜供應實作者(implementor)要研究的包括: IPv6 規格 3、 IPv6 定址架構 5、 IPv6 不具狀態
12、的位址自動組態 17、 IPv6 鄰節點探索 (Neighbor Discovery, ND)處理 13、和動態更新(Dynamic Update)至 DNS 22。這些規格使 DHCP 能夠建立 IPv6 工作以提供堅固之具狀態的自動組態和自動註冊 (autoregistration)兩者之 DNS 主機名稱。 IPv6 定址架構的規格 5定義能夠被使用於 IPv6 實作的位址範圍,以及 IPv6 位址空間中供網路設計者使用的各種 組態架構之指引 (guideline)。 IPv6 的兩個優點是需要支援多播 (multicast)以及在初始化 (initialization)期間節點 (no
13、de)能夠建立本地鏈路位址。此等特性的可用性 (availability)意指一個客戶端能夠使用它的本地鏈路位址和眾所周知的多播位址俾以探索 DHCP 伺服器,以及與 DHCP 伺服器或與在它的鏈路上之中繼代理者通訊。 IPv6 不具狀態的位址自動組態 17規定若干程序,透過該程序一個節點可以自動設定基於路由器告示 (router advertisement)13之位址組態,以及使用有效的生命期來支援在網際網路上位址的重新編號。此外,透過該協定的交互作用來規定一個節點開始不具狀態的或具狀態的自動組態。 DHCP 是履行具狀態的自動組態之一種載運工具(vehicle)。相容於 (compatib
14、ility)不具狀態的位址自動組態是 DHCP 的設計需求。 IPv6 鄰節點探索 13是於 IPv6 中之節點探索協定,為取代和提升 ARP 之功能 14。為了瞭解 IPv6 和不具狀態的位址自動組態,強烈建議實作者須瞭解 IPv6 鄰節點探索。 動態更新至 DNS 22是支援 IPv4 和 IPv6 兩種 DNS 記錄之動態更新的一種規格。DHCP 能夠使用動態更新至 DNS 來整合位址和名稱空間,以便在 IPv6 中不僅能支援自動組態,而且也能支援自動註冊。 4. 用語釋義 本節定義使用於本標準中之 IPv6 和 DHCP 特定用語。 4.1 IPv6 用語 源自 IPv6 協定 3中有
15、關本標準的 IPv6 用語有 IPv6 協定定址架構 5、以 及 IPv6協定不具狀態的位址自動組態 17等,包括下列各項。 (1) 位址 (address):用於一個介面或一組介面之一種 IP 層識別符 (identifier)。 (2) 主機 (host):不是路由器 (router)之任何節點。 (3) IP(internet protocol):網際網路協定第 6 版 (IPv6)。 IPv4 和 IPv6 這兩個用語僅於需避免混淆的上下文裡才使用。 (4) 介面 (interface):附接至一鏈路之節點配件。 4 CNS 15157, X 1277 (5) 鏈路 (link):一種
16、通訊設施 或媒介,於其上之節點能在鏈路層 (亦即,直接在IP 下面的層 )通訊。一些範例為:乙太網路 (簡單型或橋接型 );符記環 (Token Ring)、點對點協定 (Point-to-Point Protocol, PPP)鏈路、 X.25、訊框中繼 (Frame Relay)、或 ATM 等網路;以及網際網路 (或更高 )層 “隧道 “,諸如於 IPv4 或IPv6 本身上的隧道。 (6) 鏈路層識別符 (link-layer identifier):用於介面之一種鏈路層識別符,其範例包括用於乙太網路或符記環網路介面之 IEEE 802 位址和用於整體服務數位網路 (ISDN)鏈路之
17、E.164 位址。 (7) 本地鏈路位址 (link-local address):具有鏈路唯一範圍之一種 IPv6 位址,由具有前綴 (prefix)為 (FE80:/10)來指示,它能夠被用來抵達附接於相同鏈路之鄰近節點。每個介面均有一個本地鏈路位址。 (8) 多播位址 (multicast address):用於一組介面 (典型上屬於不同之節點 )的一種識別符。被發送給多播位址之封包係被遞送至由該位址所識別的所有介面。 (9) 鄰節點 (neighbor):被附接至相同鏈路的那些節點。 (10) 節點 (node):實作 IP 之一種裝置。 (11) 封包 (packet): IP 標頭
18、 (header)加上酬載 (payload)。 (12) 前綴 (prefix):一個位址之某些初始位元,或共享相同的初始位元之一組 IP位址。 (13) 前綴長度 (prefix length):一個前綴之位元數。 (14) 路由器 (router):明確地非定址於它自己的一種轉送 IP 封包之節點。 (15) 單播位址 (unicast address):用於一個單一介面之一種識別符。被發送給單播位址之封包係被遞送至由該位址所識別的介面。 4.2 DHCP 用語 DHCP 之特定用語能於下列中尋得。 (1) 適合於鏈路 (appropriate to the link):有關網路之拓撲
19、(topology)、前綴的指定、和位址之指定等政策,當一個位址與 DHCP 伺服器的認知一致時,該位址即是 “適合於鏈路 “的。 (2) 繫結 (binding):一個繫結 (或客戶端繫結 )是一群伺服器之 資料記錄,包含伺服器有關於在一個身分結合 (Identity association, IA)中位址之資訊或明確地被指定給客戶端之組態資訊。業已透過政策回送給客戶端之組態資訊並不需要繫結,例如,回送給於相同鏈路上所有客戶端之資訊。包含關於 IA 資訊之繫結由重元組 (tuple) (其中, IA-type 為在 IA 中位址的型式;例如,暫時性的 )來編索引。包含用於客戶端組態資訊之繫結
20、由來編索引。 (3) 組態參數 (configuration parameter):在伺服器上組態資訊集之一個元素,並且使用 DHCP 將其遞送到客戶端。例如,這樣的參數可以被用來載送由節點所使用之資訊,以設定其 網路子系統 (network subsystem)之組態,並在一個鏈路上或網路互連 (internetwork)致能通訊。 5 CNS 15157, X 1277 (4) DHCP( dynamic host configuration protocol):用於 IPv6 的動態主機組態協定。 DHCPv4 和 DHCPv6 這兩個用語僅於需避免混淆的情形才使用。 (5) DHCP
21、客戶端 (或客戶端 ):於一鏈路上啟動請求以從一個或多個 DHCP 伺服器獲得組態參數之一種節點。 (6) DHCP 網域 (domain):一組由 DHCP 所管理之鏈路,且利用一個單一的管理個體來操作。 (7) DHCP 範疇 (realm):用來識別 DHCP 管理網域 (administrative domain)之一種名稱, DHCP 鑑別金鑰 (authentication key)過去經常從 DHCP 範疇來選擇。 (8) DHCP 中繼代理者 (relay agent) (或中繼代理者 ):扮演中介者 (intermediary)以在客戶端與伺服器之間遞送 DHCP 訊息的一種
22、節點,而且其與客戶端在相同的鏈路上。 (9) DHCP 伺服器 (server) (或伺服器 ):對來自客戶端之請求作出回應的一種節點,而且它可以也可以不必與客戶端在相同的鏈路上。 (10) DUID( DHCP unique identifier):用於 DHCP 參與者 (participant)之一種DHCP 唯一識別符;每一個 DHCP 客戶端和伺服器都確切地有一個 DUID。針對 DUID 的方法之細節參照第 9 節,其中 DUID 可能為具有構造的。 (11) 身分結合 (identity association, IA):被指定給某一客戶端之一堆位址,每一個 IA 都有一個結合的
23、 IAID。一個客戶端可能有多於一個被指定給它的 IA;例如,它的每一個介面均給一個 IA。 每一個 IA 都保持有位址之一種型式 ;例如,用於暫時性位址之身分結合(IA_TA)保持有暫時性位址 (參照 “用於暫時性位址之身分結合 “)。遍及本標準, “IA“被用來參考至一個無法在 IA 中識別位址的型式之身分結合。 (12) 身分結合識別符 (identity association identifier, IAID): IA 所使用之一種識別符,由客戶端來選擇。每一個 IA 都有一個 IAID,針對屬於該客戶端之IA, IAID 之選擇是要使其在所有的 IAID 中是唯一的。 (13) 用
24、於非暫時性位址之身分結合 (identity association for non-temporary address, IA_NA):載送被指定位址之一種 IA,而這些被指定之位址不是暫時性位址 (參照 “用於暫時性位址之身分結合 “)。 (14) 用於暫時性位址之身分結合 (Identity association for temporary address,IA_TA):載送暫時性位址之一種 IA (參照 RFC 3041 12)。 (15) 訊息 (message):作為一個 UDP 協定之資料包 (datagram)的酬載來載送的一種資料單元,被交換於 DHCP 伺服器、中繼代理者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CNS151572008DYNAMICHOSTCONFIGURATIONPROTOCOLFORIPV6DHCPV6 用于 因特网 协议 动态 主机 组态 PDF

链接地址:http://www.mydoc123.com/p-6350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