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S 14635-2002 Geometric accuracy of machines operating under no-load or finishing conditions《无负载或精加工情况下工具机运转之几何精度》.pdf
《CNS 14635-2002 Geometric accuracy of machines operating under no-load or finishing conditions《无负载或精加工情况下工具机运转之几何精度》.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CNS 14635-2002 Geometric accuracy of machines operating under no-load or finishing conditions《无负载或精加工情况下工具机运转之几何精度》.pdf(87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 印行年月94年10月 本標準非經本局同意不得翻印 中華民國國家標準 CNS 總號 類號 ICS 25.080.01 B7292 14635 經濟部標準檢驗局印行 公布日期 修訂公布日期 91年5月16日 年 月 日 (共87頁) 無負載或精加工情況下工具機運轉之幾何精度Geometric accuracy of machines operating under no-load or finishing conditions 1.適用範圍:本標準適用於空載或精加工狀況下,透過幾何與切削測試,將工具機精度之測試方法予以標準化。此等方法亦可應用於其他與幾何及切削測試有關的工業機器中。 備考:1.
2、本標準涵蓋動力驅動機器,不包含手提操作者,該機器是以藉著去除切屑或塑性變形的方式作金屬或木材等之加工。 2.本標準僅討論幾何精度的測試。特別是它既不論及工具機之操作測試(振動、構件的黏滑運動)亦不討論特性檢驗(速率、進給),因為通常這些檢查應在測試工具機的精度之前進行之。 3.若有一種量測方法,能被證明可提供相等或較佳能力用以量測所欲測者的屬性而為本標準所未述及者,則該方法可被採用。 2.通則 2.1 有關幾何測試釋義 幾何定義與本標準所指的量測學的定義兩者間的差異必須予以區別。 幾何定義是抽象的,且僅指假想的線與表面。因此幾何定義有時無法應用於實務上,它不考慮構造的真實性或幾何驗證的實用性。
3、 量測學的定義則是實際的,因其考慮可觸及的實際線條或表面,同時他們涵蓋所有微觀和巨觀的幾何誤差於單一結果。他們容許一個能涵蓋所有誤差因素的結果,而不需加以區分,製造商應知如何區別此兩定義。 不過,在某些情況中幾何定義(例如偏轉與週期性軸向滑動等的定義)仍被保留在本標準中,以避免任何混淆和澄清所使用的語言。但是當描述測試方法、量測儀器與公差時,仍以量測學的定義為準。 2.2 測試方法與量測儀器之使用 在測試工具機時,若量測的方法僅能驗證公差有否超過時(例如限規);或者,若實際偏差僅能以長時間的高精密量測方能決定時,則僅保證公差未被超過即可,而不必作任何量測。 應強調的是,由於量測儀器與量測方法造
4、成的不確定性,在測試時必須列入考量。量測儀器應不造成超出所量公差之某一百分比之量測誤差。由於使用儀器的精度,隨實驗室不同而改變,每部儀器應該附一張校準單。機器在測試下應避風與避免受光線或熱輻射(陽光、電燈過近等),而且量測儀器的溫度在量測前應予以穩定。機器本身應予以適當的保護以防外界溫度變化的影響。 量測應儘可能的重覆做,取量測的平均值作為測試的結果。但是,各種量測 2 CNS 14635 , B 7292 值彼此間不應顯示太大的偏差。如果是,應從量測方法、量測儀器、或工具機本身來找尋其發生的原因。 2.3 公差 2.31 測試工具機時量測法的公差 公差為限制偏差不得超過之值。它涉及工作的大小
5、、形狀、位置與運動,而這測量對於工作的精度、刀具的安裝、與重要構件及附件為絕對必要者。 亦僅用於測試件的公差。 2.311 量測單位與量測範圍 當要建立公差時,必須指出: a) 量測使用的單位。 b) 基準、公差值、及其相對於基準的位置。 c) 量測範圍。 公差與量測範圍應使用相同的單位系統。公差,別是大小公差,只在機器零件無法以簡單的國際標準指明時才需標出其數字。關角度的公差使用角度單位(角、分、秒)或以斜率(/ )表示之。 當某範圍的公差已知時,相對於第個範圍之其他範圍的公差,可藉著比例決定之。對範圍與基準範圍差距甚大者,不可使用比例定律:對小的範圍而言,公差應較寬於使用比例定律者;而對大
6、的範圍而言,公差應較窄於使用比例定律者。 2.312 關公差的法則 公差包含存在於量測儀器與測試方法本身的不準確度。因此,量測的不準確度應考慮在許可公差之內(見 2.2)。 例: 偏轉公差:x 儀器不準確度與量測誤差:y 測試讀數的最大許可差值:(x-y) 由實驗室比較量測所產生的誤差以及由作為基準平面的機器工件形狀的不準確度所產生的誤差(包含量測儀器的觸針或支撐點罩住的表面),均應予考慮。 因為以的誤差因素,實際偏差應為所讀數的算數平均。 選為基準的線或表面應直接與工具機關(例如介於車床兩頂尖間的線、搪床的主軸、龍門刨床的滑道等)。公差的方向應依據 2.324 的法則指定之。 2.32 公差
7、的細分 2.321 應用於測試件與工具機個別零件的公差 應該意如 CNS 3工程製圖(般準則)在圖用於指示幾何公差的規則,應用於個別零件的幾何精度。這些規則應附在製造圖。 2.321.1 尺度公差 本標準所指的尺度公差,係專指用於切削測試之試件尺度,以及刀 3 CNS 14635 , B 7292 具與量測儀器安裝在工具機 (如心軸推 拔 , 刀塔口徑等) 之尺度。它 們構成 偏離 標稱尺 度之 許可差 之限 界。它 們應 以長度 單位 表示 之(例如安裝刀具與刀具定心時軸承直徑與孔徑之偏差)。 偏差應以數值或依 CNS 所給的符號標示之。 例: 80+0.012-0.007或 80j6 2.
8、321.2 形狀公差 形狀公 差用來限制 偏離理論幾 何形狀的許 可差(例如 對於真平度、真直度、圓 柱度、螺紋 或輪齒之輪 廓的偏差) 。以長度或 角度單 位表示之。由 於觸針表面 或支持表面 的尺度之故 ,僅能偵測 到該形 狀的部分誤差 。因此,需 要極端精確 的方,觸 針或支持物 所涵蓋 的面積應該予以說明。 觸針表面與 外形應合 於所量測表 面的微觀幾 何(個平 板與重 型刨床的機台不應以相同的觸針表面做量測)。 2.321.3 位置公差 位置公 差用來限制 某構件對於 條線、 個平面、或 機器之其他構件位置的許 可差(例如 平行度、垂 直度、對準 度等的偏差 ),它 們應以長度或角度
9、的單位表示之。 當個位置 公差是由兩 個不同平面 之量測值所 指定時,而 這兩個 平面的偏差 不以相同的 方式影響工 具機的工作 精度時,每 平面 之公差應予指定。 備考:當 個位置是以 個本身具 誤差的表 面為基準時 ,在確 定位置公差時,這些誤差應予以考慮。 2.321.4 在決定位置誤差時形狀誤差的影響 當決定兩表面或兩直線(參照圖 1,線 XY 與 ZT)間的相對位置誤差時, 量測儀器的 讀數動包 含某些形狀 的誤差。原 則只須檢驗總誤差 ,如此則兩 表面或兩條 線的形狀誤 差即已包含 在內。因此,公差應 考慮所涉及 表面之形狀 公差。(若 考慮周到, 預先檢驗可以確定所欲決定相對位置
10、的兩直線或兩表面的形狀誤差。) 當以線圖表示 (參照圖 1 方) 量測儀器的不同讀數 mn 時得曲線 ,如 ab。般認定,如此決定的誤差曲線可以直線 AB 替之,如第 5.211.1 節所述。 4 CNS 14635 , B 7292 圖 1 2.321.5 局部公差 形狀與位置公差通常與整個形狀或整個位置關 (例如對於真直度或真平度指定為每 1000 為 0.03) 。 然而 , 時要求在部分長度內的許可差限制為不同值。這可藉由建立部分長度的局部公差達到。 局部偏差為兩平行線間之距離 , 此兩平行線平行於該零件部分線段或軌線之總方向,而且包含該局部長度之最大偏差(參照圖 2)。 局部公差之值
11、 (Tlocal)應依建立之: 根據關於個工具機與針對每殊測試的標準, 或 標示為總公差 (Ttotal之百分比 , 但不得低於最小值 (般為 0.001)(參照圖 3)。 圖 2 圖 3 部分長 度總偏差部分偏差實際 , 局部缺陷若被量測儀器的支撐平面或偵測表面覆蓋時 , 通 常察覺不到 。 但 是 , 當偵測表面較小時 (如針盤指示器或微指示器的觸針 ), 量測儀器的觸針應觸在高光製的表面 (直規 、 測 試心軸等) 。 Tlocal= TtotalL2 L1例: Ttotal= 0.03 L2= 1000 L1= 100 則 Tlocal= 0.031000 100 =0.003 5 C
12、NS 14635 , B 7292 2.322 可應用於工具機零件位移的公差 備考數值控制工具機的定位精度與重現性參考 CNS 14636。 2.322.1 定位公差 定位公差用來限制運動件某點在運動後所到達之位置偏離其目標位置之許可差。 例 1(參照圖 4) 在 個 滑件行 程的 終點, 偏差 d 為 實 際 到達位 置與 目標位 置間 的距離。定位公差為 p。 例 2 對於心 軸 旋轉角 度 相對於 連 結於其 之分度 盤 的角位 移 (參照圖5),定位公差為 p。 圖 4 圖 5 2.322.11 重現性公差 重現性公差用來當重複運動以相同或相反方向接近目標動時 , 限制偏差的分佈。 2
13、.322.2 軌線形狀之公差 軌線形狀之公差用來限制運動零件點的實際軌線相對於理論軌線的偏差(參照圖 6),以長度單位表示之。 2.322.3 直線運動的相對位置公差(參照圖 7) 直線運動的相對位置公差用來限制運動零件點的軌線與個指定方向之直線間的許可差 (例如介於軌線與直線或平面間的平行度或垂直度之偏差) , 對 總長度為 L 或任何量測長度為 l 而言 , 它們應以長度單位表示之。 2.322.4 零件位移的局部公差 定位公差、直線運動之方向和軌線的形狀亦與零件位移之總長度關。當需要局部公差時,局部公差值之定義與建立類似於第 2.321.5節。 6 CNS 14635 , B 7292
14、圖 6 圖 7 實際軌線理論軌線公差實際軌線預設軌 線局部2.323 總公差或概括公差 總公差是用來限制由多偏差導致之總和 , 而此總和可以由個單量測決定之,不須知道每個別偏差。 例:(參照圖 8) 軸之偏轉為形狀偏差(即觸針所接觸的圓周 ab 之偏離真圓度),位置偏差 (軸所圍繞旋轉之軸線與幾何軸線之偏離同軸度) , 與軸承孔口之偏離真圓度者之總和。 圖 8 2.324 軸線、滑道等之相對角位置的公差符號與位置 當對於標稱位置的公差位置為對稱時 , 可使用 +_號 。 若位置不對稱 , 則 應清楚用文字說明,它所相對的機器或其零件。 2.325 軸線與運動之傳統定義 為避免使用橫向、縱向等易
15、造成困擾的詞語,機器零件之位移與旋轉 軸線俾與 CNS 8343數值控制工具機 -軸動作與術語 相符 , 用字母 (例如X、 Y、 Z 等)與記號標示之。 3. 前置作業 3.1 測試前機器之安裝 在進行工具機測試前, 必須將機器安裝在合的基礎, 並依據製造廠的說明書將工具機定平。 3.11 定平 安裝機器的前置作業應包括定平(參照第 3.1 節),且必須依據定機器的考量來決定之。 定平的目的在於取得機器靜態穩定的位置 , 俾助於隨後的量測 , 別是關於定零件的真直度之量測。 7 CNS 14635 , B 7292 3.2 測試前機器的狀況 3.21 某些零件的拆卸 原則,測試是對整台完整的
16、工具機來進行的,所以只在例外情形,才得將某些零件依照製造廠的說明書來拆卸 (例如為了檢驗滑道 , 將工作台拆卸等)。 3.22 測試前某些零件的溫度狀況 測試之目的乃在儘可能在與正常操作相近之情況 , 顧及潤滑與變熱 , 作機器精度之評估 。 在進行幾何與實際測試時 , 對於如主軸等易受熱而變位與變形之構件 , 應比照使用狀況與製造廠之說明書令機器作空轉而使此等構件達到正確溫度。 對 於高精確 度的機器 或某些會 因溫度變 化對其精 度顯著 影響的數 值 控制工具機可引用殊條件。 必要考慮 , 在個正常工作週期 , 溫度由普通室溫升高到工作溫度後機器尺度何改變 。 先期變熱的程序與測試機器時之
17、室溫應為買賣雙方所議者。 熱變形是以引致憂慮的主要範圍為: a)結構(包含主軸)位移,尤其是在主平面與軸向平面。 b)當定位精度取決於導螺桿時,重要的軸線驅動與定位回饋系統。 3.23 運轉與負載 幾何測試應在機器靜止或空轉時進行之 。 當製造廠所指明時 , 例如以重型機器為例,機器應負荷個或多個測試件。 4. 加工測試 4.1 測試 加工測試應以標準測試件或使用者所提供的測試件進行之 。 這些加工測試應只限於該機器本身的功能。加工測試應包含該機器本身的光製運轉。 工件數量或個工件所作的切削次數, 應能測出標稱精度。 必要時, 應考慮切削刀具的磨耗量。 所欲製造工件的性質, 如材質、 尺度、
18、欲製成後之精度以及和切削條件應由買賣雙方議之,除非 CNS 已經所規定。 加工測試工件的檢驗 加工測試工件的檢驗應依量測種類與所需精度等級選擇量測儀器來完成之 。 應用在第 2.321 節,尤其是第 2.321.1 節與 第 2.321.2 節所指之公差來做這些檢驗。 在某些情況 , 加工測試可使用相當之國際標準所指定的殊測試取或補充之(例如負載的撓曲測試、運動之測試等)。 幾何測試 總論 對機器的線條或表面之外型、位置或位移等某些性的幾何測試,如: 8 CNS 14635 , B 7292 真直度(參照第 5.2 節), 真平度(參照第 5.3 節), 平行度、等距性、符合性(參照第 5.4
19、 節), 直角度(參照第 5.5 節), 旋轉(參照第 5.6 節), 定義(註)方法與決定公差的方式均為已知。 對每測試少須指定種測試方法,而僅示明使用的原理與所用的儀器。 當使用其他量測方法時,其精度應少等於本標準的精度。 為簡單起見,雖然量測方法是從僅用於基本量測儀器的量測方法系統的選出,例如直規、角規、標準試棒、量筒、精密平儀與針盤指示錶,但須意者是其它方法,尤其是使用光儀器,事實已普遍使用在工具機製造和檢驗部門。為方便與快速起見,大尺度的工具機零件的測試,時常需要使用殊設備。 註:參照第 2.1 節 5.2 真直度 真直度的幾何檢驗包括述: 平面內或空間直線的真直度,參照第 5.21
20、 節; 構件的真直度,參照第 5.22 節; 運動的真直度,參照第 5.23 節。 5.21 平面內或空間直線的真直度 5.211 定義 5.211.1 平面內直線的真直度(參照圖 9) 若線的所點都位於兩條平行於該線之總方向之兩直線間,而此兩直線間之距離等於公差時,則該線在某段長度內可認為是直的。 表線應如此定義,以使其真直度偏差為極小。它可依慣例定義為: 由所欲檢驗的線近末端之兩點定之(在大多數情形,近末端部分可被忽略,因其常呈現不重要的局部缺陷)。 或 由繪製點計算出的直線(例如最平方乘法)。 5.211.2 空間直線的真直度(參照圖 10) 若空間直線在兩個平行於該直線之總方向且互相垂
21、直的平面之投影為直的,則該直線在某段長度內可認為是直的。 備考:各平面的公差可能不同。 9 CNS 14635 , B 7292 圖 9 圖 10 5.212 真直度的量測方法 基於長度的量測或角度的量測兩種。 真直度的實際比對可為實質性的 (如直規 、 拉緊的線) 或比對於精密平儀、光束等的基準線。 建議的儀器: a) 長度 1600 以者:精密平儀或實質的基準(例如直規)。 b) 長度超過 1600 者:基準線(精密平儀,光設備或拉緊的線)。 5.212.1 基於長度的量測方法 個實際的基準物 (真直度基準) 應置放在欲檢驗線的相對當位置(參照圖 11),以便使用合的量測儀器。 儀器提供所
22、檢驗直線對於真直度基準的偏差之讀數 ; 讀數可在被檢驗直線全長幾個不同點處讀取 (平均分佈或任取) (所選點之分佈與所用儀器無關)。 真直度基準最好是被置於令其兩端之讀數約相等的位置 。 如此讀數即可用當的比例尺直接取得。 指定個表線(參照第 5.211.1 節)後即可進行讀數之讀取。修正後之偏差相當於圖 11 Mm所表之線段。 真直 度偏差之 定義為平 行於表 線且與 偏差之 極端相接 觸之兩線間的距離。 備考:當表線的斜率太高時,垂直方向之放大應予以考慮。 圖 11 5.212.11 直規法 5.212.111 直立平面內的量測 直 規應放置在 兩個平行塊 ,此兩平 行塊應置於 因重力造成
23、撓曲最小的點(關最佳支撐,參照第 A.2 節)。 進 行量測時, 應將針盤指 示錶裝在 個接觸點 的支撐,沿 直規移動之 。接觸點之 放在欲量 測表面的線 ,錶盤指示錶觸針 在垂直於 該接觸點 的線並 與直規接 觸(參照 圖 10 CNS 14635 , B 7292 12)。 應令移動件沿著直線進行(導引直規)。 必要時,直規本身之已知誤差可予以計入。 圖 12 針盤指示 錶導引直規5.212.112 平面內的量測 此時最好使用個平放的兩個平行面的直規。 用 個針盤指 示錶以其觸 針與基準平 面接觸並沿 著欲檢驗的表面運動(參照圖 13,意此圖是俯視圖)。直規是放在令兩 端相同讀 數之位置,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CNS146352002GEOMETRICACCURACYOFMACHINESOPERATINGUNDERNOLOADORFINISHINGCONDITIONS 负载 精加工 情况 工具机 运转 几何

链接地址:http://www.mydoc123.com/p-6343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