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S 12313-2005 Iron ores - Determination of silicon calcium manganese aluminium titanium magnesium phosphorous sulfur and potassium - Wavelength dispersive X-ray fluorescence spect.pdf
《CNS 12313-2005 Iron ores - Determination of silicon calcium manganese aluminium titanium magnesium phosphorous sulfur and potassium - Wavelength dispersive X-ray fluorescence spect.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CNS 12313-2005 Iron ores - Determination of silicon calcium manganese aluminium titanium magnesium phosphorous sulfur and potassium - Wavelength dispersive X-ray fluorescence spect.pdf(68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1 印行年月 94 年 12 月 本標準非經本局同意不得翻印 中華民國國家標準 CNS 總號 類號 ICS 73.060.10 M319612313經濟部標準檢驗局印行 公布日期 修訂公布日期 77 年 5 月 12 日 94 年 12 月 5 日 (共 68 頁 )鐵礦石矽、鈣、錳、 鋁、鈦、鎂、磷、硫及鉀定量法波長分散型射線螢光光譜分析法Iron ores Determination of silicon, calcium, manganese, aluminium, titanium, magnesium, phosphorous, sulfur and potassium Wavel
2、ength dispersive X ray fluorescence spectrometric method 1. 適用範圍:本標準規定依波長分散型 X 射線螢光光譜分析法,定量鐵礦石中矽、鈣、錳、鋁、鈦 、鎂、磷、硫及鉀之方法。本方法係使用損耗校正基質係數(loss-corrected matrix coefficients),以處理高灼熱減量 (ignition loss)鐵礦石。 本方法適用於所有鐵礦石,不拘其礦物種類 (mineralogical type)。各成分元素含量定量範圍,如表 1 所示。 表 1 本方法之各成分元素含量定量範圍 元素 含量範圍 %(m/m) Fe(1)
3、30 72 Si 0.05 15 Ca 0.005 15 Mn 0.005 3 Al 0.02 5 Ti 0.005 5 Mg 0.03 5 P 0.003 5 S 0.01 1 K 0.003 1 註 (1) 為資訊及其他數值之校正而列入。不列入報告。 2. 引用標準 下列標準係引用於本標準本文,故構成本標準規定之一部分。在發行本標準之時點,各標準之發行版均為有效版本,惟標準 隨時會修訂,故使用本標準之當事者,宜設法參照最新版之標準。 IEC 及 ISO 會員國可獲得最新標準目錄。 ISO 3082: 2000 Iron ores Sampling and sample preparatio
4、n procedure. ISO 7764: 1985 Iron ores Preparation of predried test samples for chemical analysis. 2 CNS 12313, M 3196 3. 原理 X 射線螢光光譜測定所用圓片 (disc),係經由鑄造步驟將鐵礦石測定試樣熔融製成硼酸玻璃圓片。兩種玻璃圓片製作法中可擇一使用,其中一種使用硼酸鋰為助熔劑(flux),另一種使用硼酸鈉作為助熔劑。 螢光 X 射線測定係依據“唯光譜線”原理 (“ line only” principle)。不在每個玻璃圓片上測定背景值,但在該光譜線位置測定數個空白玻璃
5、圓片。 使用純試藥實施校正,結果係在對共存元素 (inter-element)影響之基質 (matrix)修正後獲得。 4. 試藥及材料 在分析期間,僅使用分析用保證試藥。 備考 1. 試藥經灼熱後,須置於乾燥器內加蓋放冷,並儘快秤量。 2. 第 4.2 節、第 4.4 節、第 4.5 節、第 4.7 節至第 4.9 節所規定之試藥,僅使用於合成校正標準之調製。 4.1 二氧化矽 (SiO2)標稱純度: 99.999%(m/m) 二氧化矽中所含之表 1 所列其他各元素,應小於 10g/g。 二氧化矽須於 1000至少加熱 2 小時,並置於乾燥器內放冷。 4.2 氧化鋁 (Al2O3), -形態
6、 ( -form) 若使用 -形態,須於 1000將其至少加熱 2 小時。若氧化鋁非為 -形態,則於 1250將其至少加熱 2 小時,以改變為 -形態。在上述兩種場合,氧化鋁應置於乾燥器內放冷。 4.3 氧化鐵 ( )(Fe2O3)標稱純度: 99.999%(m/m) 氧化鐵 ( )中所含之表 1 所列其他各元素,應小於 10g/g。 氧化鐵 ( )應於 1000至少加熱 1 小時,並置於乾燥器內放冷。 4.4 二氧化鈦 (TiO2) 二氧化鈦應於 1000至少加熱 1 小時,並置於乾燥器內放冷。 磷為二氧化鈦中之常見不純物。因此應選用磷含量低之試藥。所選擇之試藥須查對,因即使標稱為高純 度試
7、藥,仍會被高度污染,例如 99.999%(m/m)TiO2級之試藥,曾被發現含有約 0.5%(m/m)P2O5。 4.5 磷酸二氫鉀 (KH2PO4) 磷酸二氫鉀應於 105乾燥 1 小時,並置於乾燥器內放冷。 4.6 碳酸鈣 (CaCO3) 碳酸鈣應於 105乾燥 1 小時,並置於乾燥器內放冷。 4.7 硫酸鈣 (CaSO4) 硫酸鈣應於 500加熱 1 小時,並置於乾燥器內放冷。 4.8 氧化錳 (Mn3O4) 氧化錳,應將二氧化錳 (MnO2)置於鉑坩堝中,於 1000灼熱 24 小時後放冷,以調製之。所得之塊狀物質,應壓碎成微細粉末,於 550加熱 1 小時,並置於乾燥器內放冷。 3
8、CNS 12313, M 3196 4.9 氧化鎂 (MgO) 氧化鎂,應於 1000灼熱 1 小時,置於乾燥器內放冷後立即秤量。 4.10 硝酸鈉 (NaNO3) 硝酸鈉,應於 105乾燥 1 小時,並置於乾燥器內放冷。 4.11 碘化銨 (NH4I),分析用試藥級 碘化銨不需乾燥,但應儲存於乾燥器內。 4.12 乾燥劑 乾燥劑應為重新再生,並為自我指示 (self-indicating)矽膠。 4.13 助熔劑 (Flux) 4.13.1 一般 可使用助熔劑 A 或助熔劑 (B)之任一種。助熔劑中污染程度須查對(參照第 9.1 節)。因各批之污染程度可能有所不同,對一系列測定所包括之所有圓
9、片(鐵礦石、空白及校正),應使用同一批次之助熔劑。 4.13.2 助熔劑 A 助熔劑 A(1),須依附錄 A 所規定之步驟,熔融無水四硼酸鋰 (Li2B4O7)及無水偏硼酸鋰 (LiBO2)之混合物以調製。本助熔劑應於 500至少加熱 4 小時,並儲存於乾燥器內。 註 (1) 本助熔劑亦有市售品可利用。 4.13.2 助熔劑 B 助熔劑 B,須依附錄 B 所規定之步驟,使用四硼酸鈉調製。本助熔劑應於500至少加熱 4 小時,並儲存於乾燥器內。 4.14 合成校正用試樣 須依附錄 C 所規定之步驟,調製兩個獨立批之合成校正用試樣(在不同日期調製,並分別標示為合成校正用試樣 1 及 2)。表 2
10、所示之合成校正用試樣組成近似鐵礦石組成。某些元素含量高 於鐵礦石之期待值;然而此有利於獲得可靠之校正。 在秤量之前,試樣應於 950灼熱 20 分鐘,並置於乾燥器內放冷。 4 CNS 12313, M 3196 表 2 合成校正用試樣之組成 元 素 含 量 %(m/m) 氧化物含量 %(m/m) Fe 45.81 65.50 (Fe2O3) Si 4.68 10.00 (SiO2) Ca 3.067 4.2913 (CaO) Mn 1.441 2.00 (Mn3O4) Al 2.65 5.00 (Al2O3) Ti 0.899 1.50 (TiO2) Mg 3.016 5.00 (MgO) P
11、 1.16 2.66 (P2O5) S 0.921 2.30 (SO3) K 1.46 1.7589 (K2O) 5. 儀器及器具 5.1 一般 試樣可置於坩堝中與助熔劑一起熔融後,澆注於分開之鑄模或者若使用適合形狀之坩堝,則同一坩堝即可使用於混合物之熔融及放冷。兩方法均會產生相同品質之玻璃圓片。 傳統高週波電熱爐或瓦斯燃燒器皆可使用加熱。 各種圓片製作機器有市售品,可作為熔融及鑄造圓片。 若在爐中熔融可使用鉑坩堝蓋覆蓋鉑坩堝,若在火焰上熔融則不加蓋;因加蓋會增加硫之損失。 無論何種調製方法,圓片製作之精密度,須藉調製及測定複製的圓片核對之 (參照附錄 D)。鑄造圓片使用 1 個以上之鑄模或坩
12、堝時,使用所有之鑄模或坩堝於圓片製作精密度試驗,係相當重要。 若使用高週波電熱爐或瓦斯燃燒器於加 熱,須測定圓片調製期間是否有硫損失,以實施核對。須製作含 90%(m/m)Fe2O3及 10%(m/m)CaSO4之混合物,並使用於調製複製的圓片,惟使用正常之熔融時間及其兩倍及三倍時間。所有圓片須有相同硫含量。 備考 3. 若無此要求,不需測定硫。 5.2 坩堝及鑄模:不沾粘鉑合金所製作者。 備考 4. 鉑 /金或鉑 /金 /銠合金均適合。 若坩堝僅使用於熔融,須有充分容納熔融所需助熔劑及試樣之容積。鑄模須為平底並有充分厚度以防止容易變形。不應使用極薄 ( 1mm)合金板。 因圓片底面為分析表面
13、,鑄模內底面須平坦,並須以約 12m 之鑽石糊劑定期磨光,以保證玻璃圓片可容易自鑄模分開。 若坩堝作為兼用鑄模及熔融,則須具有可保證製作適合分析裝置之平坦底面。 5 CNS 12313, M 3196 5.3 高溫電爐:可維持至少 1050之溫度者。若使用於將 Al2O3變成 -形態( 1250),或製造助熔劑 A(1100 ),則應可維持更高溫度。 高溫電爐可為使用加熱元件之傳統型式,或可為高週波型。高溫電爐須定期清掃以防止試樣之污染。 5.4 瓦斯燃燒器 熔融在瓦斯火焰上實施時,熔融生成物溫度須在 1000至 1050之間。須使用光測高溫計 (optical pyrometer)查對溫度。
14、瓦斯燃燒器可使用於鑄模之加熱,此時須調節瓦斯燃燒器使鑄模達到明亮之紅熱(約為 950)。 5.5 乾燥器 5.6 調匙 (Spatulas):非磁性用於測定試樣秤量及混合。 5.7 X 射線螢光光譜分析裝置:波長分散型並且 X 射線路徑為真空或氦者,須通過附錄 E 所規定之精密度試驗。 在第 8.4.2 節所規定之方法中,對 Fe K 延遲時間 (dead time)之測定。使用連續式分析裝置時,此延遲時間係使用於所有元素。然而,個別之計數頻道使用於不同元素(同時式分析裝置)時,應獨立測定各頻道之延遲時間。其步驟,規定於附錄 F。 5.8 分析天平:精確至小數點以下第 5 位者。 5.9 超音
15、波浴:選擇性器具有助於鉑器具之清潔。 6. 取樣及試樣 試樣應依 ISO 3082 之規定採取及調製。 使用依 ISO 7764 所規定之步驟採取之預乾試樣。 備考 5. 合成校正用試樣(第 4.14 節),在秤量之前須於 950加熱 20 分鐘。 7. 步驟 7.1 圓片之調製 7.1.1 一般 應調製獨立且成雙鐵礦石試樣、空白試樣及校正用試樣。所謂“獨立的”,意謂在不同時間實施重複之步驟。 7.1.2 校正圓片 校正應使用下列圓片實施, 在此為所使用之測定用試樣標準質量(0.330g)。此質量應與適當量之助熔劑及硝酸鈉一起熔融(參照表 3)。 圓片 (Si):一個 SiO2圓片, SiO2
16、(第 4.1 節)之質量為 g。 圓片 (Fe):一個 FeO3圓片, Fe2O3(第 4.3 節)之質量為 g。 圓片 (D):一個 30%Fe2O3圓片, Fe2O3(第 4.3 節)質量 0.3 g助熔劑(第4.1.3 節)質量 0.7 g。 圓片 (Ca):一個 50% SiO2 50%CaO 之圓片, SiO2(第 4.1 節)質量 0.5 g CaCO3(第 4.6 節)質量 0.893 g。 圓片 (S):一個合成校正用試樣圓片,合成校正用試樣(第 4.14 節)質量為 g。使用校正用試樣 1 於第一組鐵礦石試樣(第 7.1.1 節)並使用校正用 6 CNS 12313, M 3
17、196 試樣 2 於第二組鐵礦石試樣(第 7.1.1 節)。 於是,圓片 D(助熔劑 A, 32 mm 圓片)為 0.3Mg Fe2O3=0.30.330g Fe2O3=0.099g Fe2O3 0.7Mg flux=0.70.330g flux=0.231g flux 0.231g flux+3.400g flux=3.631g total flux 共計(一起熔融者) =0.099g Fe2O3+3.631g total flux+0.200g NaNO3若小心處理並儲存於乾 燥器,圓片 (Si)、 (D)、 (Ca)及 (S)可使用一個月,但縱使小心處理,經反覆使用亦會發生污染,若發生如
18、此情形,須更 換圓片。 使用新製之一批助熔劑時,應重新調製整套空白及校正圓片。 表 3 圓片成分之質量 質 量 (g) 助熔劑 A 助熔劑 B 圓片直徑 圓片直徑 成分 32 mm 40 mm 32 mm 40 mm 助熔劑 3.400 6.800 5.000 10.000 硝酸鈉 0.200 0.400 0.300 0.600 校正試樣 0.330 0.660 0.500 1.000 測定試樣 0.32 0.34 0.64 0.68 0.49 0.51 0.97 1.03 7.1.3 測定圓片 對每一批鐵礦石試樣,應調製下列玻璃圓片: 由各測定用試樣調製一個圓片,試樣質量為 g。 由驗證標準
19、物質 (CRM)調製一個圓片, CRM 質量為 g。 Fe2O3之一個圓片第 7.1.2 節之圓片 (Fe) 至少應使用一種驗證標準物質,而其種類須與待分析之試樣相同。 7.1.4 秤量 調製圓片時,須非常小心以避 免污染,尤其是,施行熔融所使用之坩堝,在使用前應徹底清潔。(參照第 7.1.9 節) 表 3 顯示製作玻璃圓片所使用之成分。若將比例保持於一定,可將表 3 中之質量改變,以使適合於鑄模直徑及形狀。 精秤指定質量之助熔劑 (第 4.13 節) 及硝酸鈉 (第 4.10 節) 至最接近 0.001g。作為測定試樣可將精秤其一撮之採取量 (a “catch” weight),並記錄其質量
20、至最接近 0.0002g。至於校正試樣,精秤其指定質量至最接近 0.0002g。 若有此要求,可使用碘化銨(第 4.11 節)作為脫模劑 (releasing agent)。若使用碘化銨,在熔融之前添加 0.03g 以下。 備考 6. 若所使用之圓片直徑不同於表 3 所規定者,須將其質量調整,使其 7 CNS 12313, M 3196 大約與其 玻璃圓片面積成比例。若所使用之質量大於所推荐者,在玻璃冷卻時可能產生附帶發生破裂之結晶及偏析。 7. 溴化物可作為剝離劑使用,但因 Br L 干擾 Al K,在如此情形時不得使用之。 因各成分具吸濕性,在秤量中 間不得有任何不適當的耽擱。一旦將所有成
21、分移入坩堝,將坩堝秤量以核對不曾有損失或錯誤。 7.1.5 混合 使用極微調小調匙或類似器具 ,將坩堝中成分徹底混合,惟應小心不得使任何物質損失。將附著於混合 用器具之任何微小物質刷回坩堝中。以坩堝底部輕敲工作台面,以確保混 合後成分表面上方附著於坩堝內壁之任何物質,會再併入原混合物中。 備考 8. 所使用之混合器具無銳利或尖銳邊緣,以確保坩堝內 部不會刮損傷,係甚為重要。 9. 須將坩堝 在工作台面輕敲,因過於劇烈之撞擊會導致若干較細物質損失,並可能使坩堝變形。 7.1.6 熔融 對於含有硫化物狀態之硫的試樣,在熔融之前,須加熱至 700約 10 分鐘以將熔融混合物預先氧化。 以 1000至
22、 1050間之溫度將坩堝加熱,並將此溫度維持 10 分鐘。在此期間將該混合物短暫旋轉一次。 加熱使用高溫電爐時,須將坩堝移 出高溫電爐實施旋轉。當打開高溫電爐時,爐溫會下降。惟將上述溫度維持時間開始計時之前,須將指定溫度恢復。 7.1.7 鑄造 7.1.7.1 在坩堝中鑄造 熔融後鑄造玻璃於坩堝中,放置於適當之冷卻表面,並使之凝固。 7.1.7.2 在個別之鑄模中鑄造 若在個別之鑄模中鑄造玻璃時,須將鑄模置於瓦斯火焰上預熱至紅熱( 950 1050)。當鑄模仍在火焰上時,將熔融生成物自坩堝澆注於鑄模。自火焰移開鑄模,並放置於冷卻表面,使玻璃凝固。 將鑄模置於高溫電爐內而實施鑄造,係另一種可行之
23、方法,在此場合,與坩堝同時將鑄模放置於高溫電爐內。鑄造後,由高溫電爐移出鑄模,放置於冷卻表面,並使玻璃凝固。 備考 10. 須將鑄模保持清潔(參照第 7.1.9 節)。若未如此做,會導致玻璃黏著於鑄模,並可能產生破裂。 7.1.7.3 目視檢查 在儲存之前,須實施圓片之目視檢查,並特別注意分析表面。圓片不得含有未熔解之物質,亦不得有結晶及氣泡。有缺點之圓片須再熔融或捨棄,並調製替代圓片。 8 CNS 12313, M 3196 7.1.8 圓片之儲存 當圓片仍熱時,儘速將圓片移 入乾燥器,使水分之吸收及污染之可能性減至最小。 圓片,在未使用於測定之期間,應儲存於乾淨之乾燥器。 為了避免分析表面
24、之污染,取 圓片須僅觸及其邊緣,其表面不得以手觸摸或不得以任何方法處理。更不 得以水或其他溶劑洗滌圓片,並不得磨光或拋光。 備考 11. 使用紙標籤於圓 片背面時,需要特別注意,以確認標籤不會與其他圓片之分析表 面接觸。紙標籤外塗一層黏土製成易造成矽及鋁之污染。 7.1.9 鉑器具之清潔 雖然坩堝及鑄模係由不被玻璃 沾粘之合金所製造,對於最精密之工作,在各熔融之間仍須清潔之。浸漬於熱氫氯酸( e=1.16g/mL,稀釋成 1+1)約 1小時,通常為充分,但須目視檢查核對其所有殘餘玻璃確已去除。 快速清潔法為將坩堝或鑄模放入內有氫氯酸(約 2mol/L)之燒杯內。在使用前將其放置於小型超音波浴約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CNS123132005IRONORESDETERMINATIONOFSILICONCALCIUMMANGANESEALUMINIUMTITANIUMMAGNESIUMPHOSPHOROUSSULFURANDPOTASSIUMWAVELENGTHDISPERSIVEXRAYFLUORESCENCESPECTPDF

链接地址:http://www.mydoc123.com/p-6319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