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类试卷]安全生产事故的原因分析练习试卷2及答案与解析.doc
《[工程类试卷]安全生产事故的原因分析练习试卷2及答案与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程类试卷]安全生产事故的原因分析练习试卷2及答案与解析.doc(14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安全生产事故的原因分析练习试卷 2 及答案与解析一、案例分析题(主观题)1 什么是事故频发倾向论?2 什么是事故因果连锁论?3 什么是能量意外释放论?4 事故统计的目的、任务和意义是什么?5 年月 日,某化工厂发生一起火药爆炸事故,造成 22 人死亡,3 人受伤,约 200m2 范围及部分机器设备被炸毁,直接经济损失 40.48 万元。 事发当时,该厂 84 号车间条装工序一螺旋输送器空心螺杆在运行中断裂。车间副主任熊某,事故中死亡)了解情况后,为了不影响生产,在生产继续进行、现场人员未撤出的情况下,违章指挥无证焊工甲某(事故中死亡)焊接输送器。专职安全员乙某即到厂部办理“动火证 ”。因安全科
2、 2 名干部及 4 名正副厂长均因工外出,乙便自己写了一张“84 号车间需要动火,条装工序一螺旋动火焊接” 的便条动火证,去找厂办主任丁某审批。丁某说自己无权审批,便与乙某一起找到厂工会主席丙某。丙某便在便条动火证上签署了“ 同意动火,注意安全 ”,越权擅自批准动火。乙某回到车间,将丙某签发的便条动火证交给甲,并对欲焊接处 0.7m2 范围内的炸药进行清扫、冲洗。然后,由乙某同意并监护无证焊工甲某焊接螺旋输送器螺杆。约 20 分钟后,乙发现空心螺杆内有残存炸药,并有大量烟雾从断裂处喷出,但甲认为:“炸药清洗不出来,没办法,可能问题不大”。乙使用水冲洗螺杆降温,甲进行违章施焊。乙因事离开车间。约
3、 10 分钟后,该车间发生爆炸。 问题: 试根据以上资料回答这起爆炸事故的原因。6 年月 日 9 时左右,某化机厂三车间,在起吊不锈钢板过程中,发生了一起因钢板脱钩坠落,造成 1 人死亡的事故。事故经过年月 日上午 8 时,某化机厂三车间主任谢某召开车间会议,安排当天工作,大约 8 时 30 分会议结束。此时,运来一车不锈钢板,汽车进入三车间后,因下货处距汽车 20m,需用行车起吊。当时,行车操作工王某操作行车,贺某负责指挥,赵某在汽车东边挂钩,伊某在西边挂钩。当时贺某站在汽车东边。抵某当时在闪蒸器南边打扫卫生。大约 8 时 40 分左右,第三次起吊钢板(每次起吊 6 块,前回已起吊过 2 次
4、)。当钢板吊起离开汽车后,距地面大约 2.5m 左右,横向西 2m 左右,起吊钢板快接近切割转台时,王某发现不锈钢板南北上下出现晃动,此时吊车未停,向南点打。大约 9 时左右,贺某发现有人在闪蒸器北边站立(危险区),立即向王某打手势,并大声呼喊。王某看见贺某用手挥动,并大声喊“唉” ,按惯例,意识到要紧急停车,于是王某立即紧急停车。此时钢板脱离吊钩,由南向下坠落,霎时,车间尘土飞扬。在场的贺某、赵某等人已意识到出事了。当他们赶到出事地点时,发现抵某仰躺在闪蒸器南边,脚在闪蒸器下面。贺某、赵某等人赶紧找车将抵某送往医院,经医院抢救,因抵某脑部严重受损,抢救无效,于 11 时左右死亡。问题:(1)
5、试分析这起事故的直接原因。(2)试分析这起事故的间接原因。7 年月 日 16 时 20 分左右,某市金矿五坑发生特大 CO 中毒事故,造成 10人死亡,21 人中毒,直接经济损失 61 万元。经调查查证,这是一起 CO 中毒特大责任事故。矿井概况某市金矿系地方国营矿。生产能力为日采选矿石 175t,属国家中二企业。 年,某镇村委在某市金矿矿区界外 1300m、村南 200m 处开挖坑口(岳渡坑口)。同年,该村越界与某市金矿五坑口 7 中段打穿;在年矿区矿山治理整顿中,市矿山治理整顿指挥部责令某市金矿在岳渡村坑口内 1000 处将巷道炸毁。年,岳渡村再次将坑口扒开,并于年又与某市金矿 8 中段打
6、穿,造成义寺山金矿停产1 个多月,后经市黄金办等单位协调,由岳渡村开采 430485m 标高段的矿石,时间截止到 2000 年 9 月 30 日。期满后,因双方再次发生争执,于年月,在市黄金局协调下,某市金矿与岳渡村就五坑口和日处理 100t 的选厂达成抵押租赁合同,合同规定某市金矿为岳渡村提供 5 中段主运输巷道、主斜井和 7 中段乎巷至 10 中段平巷区域之间(即标高 455350m)探采权,同时启用已关闭的非法坑口岳渡巷。岳渡村向某市金矿缴 200 万元,负担某市金矿 98 名职工工资及福利,时间至年月 日。岳渡村因资金不足,又将坑口和选厂交村委主任马某经营,马某除履行合同规定条款外,还
7、向岳渡村缴 10 万元。2000 年 11 月 15 日,马某又将上述区域采掘工程发包给山阳工程处(无法人资格)。事故及抢救经过年月 日晚 9 点左右,某市金矿五坑口下井 16 名矿工。在五坑口 8 中段以上作业的 12 名工人,发现巷道内有少量烟气从岳渡巷方向漂来,受其影响,民工出现头晕体软,轻度中毒症状,随即返回地面,向民工队负责人王某(事故中死亡)汇报了情况。其他 4 人在 9 中段工作,因风钻有足够新鲜风供应未受影响。与此同时,井下电路跳闸,送不上电。王某骑摩托车到岳渡坑口与马某(岳渡村村民、负责看护岳渡坑口)一同进岳渡巷查找故障,发现巷道内约 760m 处坑木着火,顶板冒落,便立即组
8、织马某、窦某等人灭火。经半小时扑救,将冒顶着火段外侧明火扑灭。 3 月 7 日上午民工队主管生产负责人樊某(事故中死亡)到井下派完活后,带领民工谭某(事故中死亡) 从 8 中段前往岳渡巷查看火情。下午 4 时中班上班后,民工队另一管生产的负责人赵某(事故中死亡)得知樊某和谭某查看火情后末返回地面,随后带领民工汪某、谭某、韩某、史某、廖某 (均在事故中死亡)下井到岳渡巷寻找樊某和谭某。至此岳渡巷内已进入 8 人,一直未返回。这一情况被井下绞车工孙某(事故中死亡)发现后,通过电话报告了在地面的王某。王某立即带领 3 名民工下井寻找。与此同时井下 4 点班工人上班途经岳渡巷与 8 中段之间的陷斜井时
9、,鲍某(民工,风钻手)CO 中毒晕倒,当班工人马上用矿车把他送到地面,同时在井下展开抢救工作。3 月 7 日下午 4 时 30 分左右,井下第一名 CO 中毒民工鲍某被抢救出井。井下发生事故的消息被住在井口附近的民工得知,30 余名民工救人心切,盲目开展抢救。同时,岳渡村五坑口负责人之一阎某,一面派人到医院取氧气袋并请求救援,一面亲自开车到市消防队报警。17 时 50 分左右,市医院急救中心两辆救护车,6 名医护人员赶到五坑口,对 CO 中毒人员实施抢救。18 时 03 分,市消防大队赶到现场,简单了解情况后于 18 时 15 分向 110 报警。同时,组织消防队官兵立即投入抢救工作。18 时
10、 20 分左右,20 名 CO 中毒人员被抢救出洞口,随即被救护车送往医院抢救。其中 4 人死亡。其余 16 人经抢救脱险。市 110 报警服务台接报后,立即报告市委、市政府。18 时 50 分左右,市四大班子领导和公安、劳动、黄金等职能部门相继赶到事故现场,立即制定紧急救护方案,对救护工作进行了统一部署,遏制了民工盲目营救的混乱局面。随后,组织 28 名消防战士由 1 名民工带队分三组连环保险下井侦察。到达 8 中段平巷西段,未发现死亡人员和中毒民工。在这次侦察中,1 名民工和 4 名消防人员 CO 中毒,被其他消防战士抢救返回地面,经抢救脱险。20 点 30 分,市委、市政府领导和有关部门
11、负责人也赶到现场,听取现场抢救情况汇报后,因对井下情况不明,为避免伤亡事故扩大,立即决定任何人不得进入事故矿井。同时指示,调动市矿山救护队开展井下救护工作。市煤管局矿山救护队于 3 月 7 日 23 时左右接报后,救护队王副队长带领 6 名救护队员于 3 月 8 日凌晨 2 时 30 分赶到事故现场,救护队书记卢某和队长李某随后乘吉普车赶到。查看了图纸并听取矿工汇报后,于 3 时左右由王某带领全体救护队员人井侦察。在岳渡巷暗斜井处,平巷以东 240m 左右发现第一具尸体,再向东180m 左右范围内相继发现 5 具尸体。随后,又向东侦察 300m 左右,未发现伤亡人员。救护队员下井后,此村副主任
12、严某找到某市金矿矿长王某,协商如何瞒报这起事故,最后达成一致意见。5 时 30 分左右,王某和李某下井了解救护情况,途中王某向李某表达了这种请求。李某表示同意,并指示救护队员把 6 具尸体留在井下。救护队员将 6 具尸体移放到连接岳渡巷与 8 中段平巷的暗斜井绞车平台处。救护队员返回地面后,李某按照严某、王某的授意,向在现场的市领导汇报侦察情况时,隐瞒了井下发现 6 具尸体这一事实。为此,岳渡村多付救护队 6000 元。问题:(1)这起事故的原因是什么?(2)发生重大事故瞒报,我国法律有何规定?8 年夏末秋初,某电化厂液氯工段发生液氯钢瓶爆炸。使该工段 414m2 厂房全部摧毁,相邻的冷冻厂厂
13、房部分倒塌,两个厂房内设备、管线全部损毁。并造成附近办公楼及厂区周围 280 余间民房不同程度损坏。液氯工段当班的 8 名工人当场死亡。更为严重的是爆炸后氯气扩散 7 公里,由于电化厂设在市区,与周围居民区距离较近,事故共导致千余人氯气中毒,数十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达 63 万元(时值)。 最初爆炸的 1 只液氯钢瓶是由用户送到电化厂来充装液氯的。由于该用户在生产设备与液氯钢瓶连接管路上没有安装逆止阀、缓冲罐或其他防倒罐装置,致使氯化石蜡倒灌人液氯钢瓶中,这属于违章行为。而且在送来此钢瓶时也未向充装单位声明情况,留下重大事故隐患。 负责充装钢瓶的电化厂液氯工段工人违章操作,在充装液氯前没有按照
14、操作规程对欲充装的钢瓶进行检查和清理,就进行液氯充装。充装时,钢瓶内的氯化石蜡和液氯发生化学反应,温度、压力升高,致使钢瓶发生爆炸,并导致周围相继钢瓶爆炸,造成严重后果,影响恶劣。 经调查:双方工人均未经特种作业人员培训和考核。当地政府和化工厂均没有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或措施。问题: (1)分析该起事故的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 (2)根据安全生产法,试提出处理建议。9 某高级烟花厂位于月市,距市区中心约 5km 的山坳里, 占地面积 20000m2,建筑面积 3700m2 该厂建于 1992 年,1993 年底投产,是经月市工商局注册登记的全民所有制企业。企业的法人代表先后由月市 C 进出口公司总经
15、理罗某、梁某担任,证照齐全。但该厂建成后即一直租赁给港商张某经营,至出事前 C 公司一直没有参与经营管理。 1993 年初,厂方未按有关规定报建,擅自在包装车间和原料库之间的空地上扩建 4 幢装配车间,破坏了原来的安全间距,使工房与火药库之间的安全距离由原来的 49.5m 缩至 13m;后又擅自将其中两幢装配车间改装成半成品仓库,使包装车间、半成品车间、原料车间连成一线。月市公安消防部门核准该厂原料、成品、半成品存放量为 1.5t。 2000 年 5 月 24 日李某经在该厂做工的表哥张某介绍进厂,李某未经培训就被安排到包装二车间装配岗位打气钉。2000 年 6 月 30日上午,李某用气动钉枪
16、对一枚火箭烟花进行装配时,连打两钉都错位,意外引燃所装配的火箭烟花。此时工人丁某正领料路过该处,火箭烟花引燃其手推车上的原料,并引燃了包装二车间内大量待组装的火箭烟花半成品及成品,致使大量火箭烟花四处飞溅,从而引爆了装配车间的成品、半成品。巨大的冲击波又引爆了原料库和牛成品库内的易燃易爆物品,形成殉爆。爆炸总药量约为 7tTNT 当量(相当于 15吨黑火药),整个厂区瞬间被炸成废墟,李某本人发现烟花爆炸即迅速逃生,受重伤,后经治疗,已批捕归案。 根据上述事故案例回答下列问题: (1)如何确定事故的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 (2)分析这起事故的原因。 (3)根据这起事故的特点,提出整改措施。10 某
17、食品厂于 2000 年 2 月起对本厂污水处理系统进行改造,至 5 月 3 日整个工程基本完工。5 月 9 日该厂进行试用,5 月 23 日,在试用过程中发现由于施工质量问题,造成从沉淀池到调节池之间长 3m、直径 0.3m 的水泥管发生堵塞,致使本应该由沉淀池流进调节池的污水,却流向调节池外,使调节池周围的垫方土下沉。23日上午,畜牧公司经理李某、畜牧公司党支部书记方某、该厂厂长宋某共同开会、分析原因,认为是该管堵塞,决定由原施工方负责对管道进行维修。当晚 7 时 30分,李某找到郑家,当时原施工人员侯某也在场,李某要求郑某明天派人去维修,并商定出在沉淀池与调节池之间挖的维修方案。5 月 2
18、5 日 7 时 20 分,侯某带着另一个民工王某来到现场,未按昨天晚上定的方案,而是从调节池出气孔处下池维修(调节池出气孔为长 60cm、宽 40cm,周围有钢筋焊的护栏 )。由于该池内三甲胺等有害气体严重超标,三甲胺的浓度是卫生标准的 2087 倍,侯某下到池中的中途,造成深度麻醉,跌至池底粪水中。李某见状,即喊救人,正在附近的厂长宋某马上去叫人抢救。当时,正在休息的该厂外地工张某、赵某等人赶到现场,在未采取有效防护措施情况下,张某即下池去救侯某,同样原因,下去也没上来。赵某见状,只蒙一条毛巾即下池去救人,结果三人均未上来。后经有关部门采取有效措施,组织打捞,但侯某(男,34 岁,临时工)、
19、张某(男,31 岁,临时工)、赵某(男,29 岁,临时工)三人均已死亡。根据上述事故案例回答下列问题:(1)分析这起事故的原因。(2)针对上述事故所涉及人员,提出事故处理意见。(3)根据这起事故的特点,提出整改措施。11 某村办煤矿上井口位于该村约 1000m 处,该矿属该村村办矿。 1996 年 7 月,廖某承包了此矿,并与该村村委会签订了五年承包合同。该矿为高瓦斯矿井,两矿井均为独眼井。上井口共有三个煤巷掘进工作面。只有一个掘进工作面作风路。矿井没有合理的通风系统,只有一些局部通风设施。1997 年 5 月 11 日 14 时,该矿副矿长谭某和中班班长瓦检员谢某在瓦斯超限的情况下,带领工人
20、王某、李某、张某下矿作业。16 时,副矿长谭某升井后回家,19 时 25 分班长谢某因头灯不亮到地面换头灯。19 时 30 分,工人王某(非电工)接电钻电缆,井下没有专用的电钻电缆防爆插座,而是将电钻电缆与电源电缆拧在一起,在接的过程中产生火花,引起瓦斯爆炸。矿长廖某听到井下爆炸声,立即指挥地面工人到井下抢险。副矿长赵某、绞车司机何某及班长谢某带领另外三名工人首批冲人井下,冲到斜井 90m 处时,6 人先后晕倒。后又有多人冲人井下,并先后晕倒。廖某看到这个情况后,指挥工人田某、陶某于 19 时 45 分从下井口抬来一台局扇,安装在井口,立即向井下送风。20 时 40 分在斜坡上首批救出的 13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工程 试卷 安全生产 事故 原因 分析 练习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