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TJ 065-1997 公路摄影测量规范.pdf
《JTJ 065-1997 公路摄影测量规范.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JTJ 065-1997 公路摄影测量规范.pdf(60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行业标准公路摄影测量规范Specifications for highway photogrammetryJTJ 065-97主编单位:交通部第二公路勘察设计院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施行日期:1997年10月1日JTJ 065一97关于发布公路摄影测最规范的通知交公路发1997)247号各省、自治区交通厅,北京、重庆市交通局,上海市市政工程管理局,天津市市政工程局,部属公路设计、施工、科研、监督、监理单位,公路院校:现批准发布公路摄影测量规范)(编号JTJ 065-97),作为行业标准,自1997年10月1日起施行。公路摄影测量规范由交通部第二公路勘察设计院主编,由人
2、民交通出版社出版。希望各单位在实践中注意积累资料,总结经验,及时将发现的问题和修改意见函告交通部第二公路勘察设计院,以便修订时参考。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一九九七年五月四日JTJ 065一97前言按照交公路发(1994)1265号,(1995)1150号下达的19941995年度T作计划,交通部第二公路勘察设计院承担了公路摄影测量规范的编制工作,并成立了公路摄影测量规范编制小组编制小组在完成编制大纲的基础上。先后对公路勘察设计行业及相关其他行业的现状进行了调研,广泛收集了有关资料,并对编制工作进行了明确分工。为确定技术指标,编制小组深入分析、整理了已有成果资料,并结合公路测设行业的特点进行了充分
3、的试验,技术指标取中等偏上的水平;对经过实践检验行之有效的新技术、新方法,放在优先考虑的地位。本规范在满足公路测设需要的同时,尽可能与国家标准靠齐,注意与其他行业的技术标准相协调在编制过程中,充分吸收了各方面专家的意见和建议,使本规范更加完善本规范共分七章、十二个附录和一个附加说明。这七章分别是:总则、术语、航空摄影、航测外业、航测内业、地面摄影测量、数字地面模型。本规定编人了GPS测量、数字测图、数字地面模型、光电测距高程导线代替水准测量、遥感影像图等现代测绘新技术内容。为使本规范更好地适应我国公路建设事业发展的需要,请各单位在实践中注意积累资料.不断总结经验,及时将发现的问题和修改意见函告
4、交通部第二公路勘察设计院(地址:湖北省武汉市鹦鹉大道388号,邮编:430052),以供修订时参考主编单位:交通部第二公路勘察设计院主要起草人:陈楚江邓涛王守彬王文超胡爱华孙焕元JTJ 065一971总则1.0.1为适应公路建设发展的需要.及时、准确地为公路1_程勘察设计提供多种的测绘资料保证其成果、成图的质量,制订本规范1.0.2本规范包括公路航空摄影、航测外业、航测内业、地面摄影测量、数字地面模型五部分内容亡木规范是用摄影测量方法测绘公路工程1 : 500,1 : 1 000、工:2 000,1 : 5 000比例尺地形图、影像图或数字产品作业的依据。1.0.3在执行摄影侧量工作前,应了解
5、委托方对测绘工作的技术要求,进行现场踏勘,并应搜集、分析、评价和利用已有合格资料制定经济合理的技术方案,编写技术设计书工作中应加强外业、内业的质量检核。工作结束后.做好资料整理并编写技术报告书或说明书1.0.4坐标系统采用1980西安坐标系,高程系统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当收集上述系统的大地点、水准点有困难时,可采用1954年北京坐标系、1956年黄海高程系局部重点工程或小测区可采用独立系统;有条件时应与国家系统联测平面控制采用高斯一克昌格投影。按30分带或任意经度作为中央子午线计算平面直角坐标投影面可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测区抵偿高程面或测区平均高程面。投影面的选择应使长度变形值不大于
6、25 mm/km.:。干5地形图的分幅应沿公路路线走向自由分幅图幅采用正方形或矩形.其基本规格为500 rim Xmm或500 mm X 400 mm图幅编号一律沿公路路线自起点开始顺序编号,序号前应冠以L.程名称1.0.6地形类别的划分按表1.0.6规定执行表1.0.6地形类别划分地形类别平原版一一卜一2占一山岭户卫5扣岁邵一。一口 地面坡度)一地面高差(n)220注1.0.7表中数据系指测图范围中的大部分地而坡度或高差而言;地面坡度与高差有矛盾时.以地肉坡度为主基本等高距根据地形类别和川图需要按表1. 0. 7选用表1. 0.7墓本等高距cn,)地形类别基本等高趾重tit匕例尺幼1.0_乏
7、入一2 auoono一一干 干:)一一卜-一i. o2.0注:表中括号内数据依用图需要选用当基本等高距不能显示地貌时,应加绘半距等高线平原地区根据用图需要可不绘等高线,仅用高程注记点表示1. 0. 8符号及注记应符合现行的1:500 1:1 000 1:2 000地形图图式一、1:几000:10 000地形图图式的规定1.0.9高程注记点宜选在明显地物点或地形点卜,依据地形类别及地物点和地形点的多少,其密度为图上0. 01 m内10一15个JTJ 065一971.0.10地形图精度地物点相对于最近野外平面控制点或平高控制点的平面位置中误差在图上应小于表1. 0. 10-1的规定。表1.0. 1
8、0-1地物点平面位置中误差乍一平原、微、(mm)地形类别重丘、山岭地物点平面位置中误差注:困难地区(如林区、阴影覆盖隐蔽区等)可放宽50等高线相对于最近高程控制点的高程中误差应小于表1. 0.10-2的规定表1. 0. 10-2等高线高程中误差(m)平原微丘重丘山岭等高线高程中误差普H哥Il扣注:刀表示基本等高距(m)3困难地区(如林区、阴影覆盖隐蔽区等)可放宽50%.高程注记点相对于最近高程控制点高程中误差按表1. 0. 10-2规定的。.7倍执行1.0.11摄影测量以中误差作为衡量精度的指标,两倍中误差作为极限误差1.0.12摄影及测绘仪器、设备、工具应定期检校,作业时应处于正常工作状态1
9、.0.13测绘中采用的计算机应用软件应通过有关部门的认可2术语2.0.12.0.1.1摄影像幅picture format成像面积的大小,一般为像场的内接四边形2.0.1.2航空摄影比例尺aerial photo scale摄影仪焦距与摄影航高之比。2.0.1.3路线方案走廊route plan corridor用于路线方案技术性比选和设计的带状区域2.0.1.4航空摄影带宽aerial photographic width覆盖路线方案走廊的摄影宽度2.0.1.5摄影基线photographic baseline相邻两摄影中心的距离2.0门.6摄影航高photographic flying h
10、eight飞机相对于摄区平均基准面的高度2.0. 2航测外业2.0. 2.1立体像对,tereopair相邻摄影中心摄取的具有一定重叠影像的一对像片。2.0. 2.2明显地物点outstanding point地面上能准确定位且在像片上可准确判读的人工或自然点2.0.2. 3野外像片控制点field photo control point满足像片条件在实地测量的平面或高程控制点,是内业加密和测图的依据。已分为平面控制点、高程控制点、平高控制点三种平面控制点仅测定其平面坐标;高程控制点仅测定其高程;平高控制点必须测定其平面坐标及高程7186JTJ 065一972.0-2.4像片调绘photogr
11、aph annotation持像片至现场或在室内参照野外典型调查所获得的样片和各种资料,与影像比较对照,将在地图上需要表不的地貌和地物要素描绘和注记在像片上2.0.3航测内业2.0-3.1定向点orientation point用于定向的标志点或明显的地物点2.0-3.2影像图image map航空摄影像片或航空航天遥感影像经纠正后的产品。2.0-3.3解析空中二角测量analyticalaerotriangulation利用像点、摄站点、物点成像的几何关系解析计算像片方位元素、物点坐标的摄影侧量理论和方法2.0-3.4机助测图computer-aided mapping利用计算机及外围设备和
12、相应软件,进行地图信息的采集、存贮、处理、样理、显示、绘图和制版的技术与方法。2.0. 3. 5数字测图digital mapping实现数字地图的设计、生产、管理与应用的技术与方法。2.0.4数字地面模型2.0.4.1数字地面模 (DTM) digital terrestrial model地形表面形态等多种信息的数字表示4.2数据采集data collection将空间位置信息和属性信息转换为数字信息的过程4. 3内插interpolation根据一系列数据点L的某些信息来求出位于这些点范围内的其他点信息20203航空摄影3. 1一般规定3.1.1航摄仪3.1.1.1公路航空摄影应尽量选用
13、性能先进的航摄仪。结合摄区的地形情况和成图精度要求,合理选择镜头焦距,3.1.1.2航摄仪的基本性能要求(1)像幅;230 mm X230 turn.(2)焦距:特宽角A= (87. 5士3. 5)mm;宽角八=(152.0士3)mm;中角八=(210.0士5)mm;常角f,一(305.0士3)mmo(3)物镜镜头分解力:中心部分不低于50 Lp/mm(每毫米50线对);边缘不低于20工p/mm(每毫米20线对)(4)物镜径向畸变差在像片有效使用范围内大部分应小于。015 mm,局部最大可为。. 02 mm;特宽角物镜最大畸变差可为0. 03 mm.(5)各色滤色镜齐全;暗盒压平质量良好。3.
14、1.2摄影材料和复制摄影材料3.1.2.,航摄软片(1)公路航空摄影宜选用黑白全色软片;当有特殊要求时,可选用彩色或彩红外软片。cz航摄软片的基本性能要求:ITJ 065一97软片的乳剂分解力应不低于85 I,p/mm(每毫米85线对)软片的不均匀变形率应小于3/10。片基厚度不小于。. 1 aim涤纶)或。.13 mm(三醋酸,亡工外观平整光滑,无裂口,无毛刺I1. 2.2印像纸和复制摄影材料(I)航摄底片的反X-是选择复制摄影材料的依据,反差大的底片应选择软性或中性复制材料;反之应选择硬性复制材料(2)印像纸的不均匀变形率应小于3/1 000(3)其他复制摄影材料的不均匀变形率应小于1.
15、5门。0003.1.3航摄比例尺11.3. 1航摄比例尺的选择应以公路各测设阶段所用地形图的比例尺及相应精度要求为依据,结合摄区的地形条件、成图方法及所用仪器的性能诸因素综合考虑3.1.3.2航摄比例尺分母与成图比例尺分母之比,以4-6为宜特大工程、病害路段以及有特殊要求的工程.应根据摄区的地形条件合理选择航摄比例尺3.2航摄质量3.2.1飞行质量3.2.1.1像片重叠度(1)同一航带的航向重叠宜为60X-65%,个别最大可为75%,最小可为56厂_(2)相邻航带的旁向重叠宜为30%一35%。最小可为153.2.1.2像片倾角应小于20,个别最大可为43.21.3旋偏角(I)航摄比例尺小于或等
16、于1:8 000,旋偏角应小于60,最大可为80(2)航摄比例尺大于1:8000且小于I:4000,旋偏角应小于8.最大可为10,(3)航摄比例尺大于或等于1:4。,旋偏角应小于10,最大可为12归同一摄影分区内.达到或接近最大旋偏角的像片不得连续超过三片3.2.1.4航高差(1)同一航带卜相邻像片的航高差应小于20 m(2)同一航带上最大航高与最小航高之差应小于30 m3.2.1.5航线的弯曲度应小于3%3.2门.6分区的摄影覆盖范围()沿路线走廊的纵向覆盖,航带两端应各超出分区范围一条基线以卜(2)路线走廊的横向预盖应尽可能满足a计要求,航迹线偏移应小于像幅的lo“3.2门.了关于漏洞补摄
17、的规定(1)漏洞的补摄宜采用与原摄影时同类k的航摄仪及时补摄(2)补摄应按原设计要求进行。(s)依补摄范围进行摄影覆盖,纵向覆盖超出漏洞外一条基线以上_3.2.2摄影质量3.2.2. 1对航摄季节和航摄时间的要求宜根据路线所经地域的地理纬度、气候条件以及太阳高度角及其对地形、地物照射产生的阴影倍数选择最佳的航摄季节和时间,以保证摄影质量。平原微丘区,太阳高度角应大于2W阴影应小于3倍;重丘山岭区,太阳高度角应大于朽,阴影应小于1倍:地形高差特大或陡峭的山区,航摄时间应控制在地方时正午前后lh之内。3.2-2.2底片密度58RITJ 065一97(1)底片的灰雾密度应小于0. 2,(2)底片最大
18、密度应在1. 1-1.8之间,极个别的可为2.0;底片最小密度至少应比灰雾密度大。.2(3)底片的密度差宜为1.0左右;最大密度差应小于1.4.最小密度差应大于0.氏3.2.2,3式中:3.2. 3o-T-因飞机地速产生的最大像点位移在底片仁应小于0. 06 mm,其值按式(3. 2. 2 )计算S一T竺X10 (3.2.2)In一像点位移量mm;一曝光时!司.5:一飞机地速.mi.,;2一最高地形点的航摄比例尺分门3.2. 3. 13.2. 3. 2表观质量底片上的框标及其他各类注记标志应清晰、齐全、完整底片上不应有云、云影、划痕、斑痕、折伤、脱胶等缺陷;当发现有上述缺陷k1对成图有影响时应
19、予以补摄3.2. 3. 3航摄像片索引图、透明正片、像片等航摄复制品,应影像清晰,不得有划痕、斑痕、折裂、脱胶等缺陷3.3航带设计3.11公路航摄的特点公路航空摄影是以路线走向为导向,连续布设若干个首尾相接的航摄分区覆盖全部路线方案走廊的带状摄影各航摄分区的设置宜首选单航带摄影;当路线弯曲过大或遇到需要加大摄影宽度的地段(如大桥、特大桥、大型互通式立交、多方案密集分布等)时,可布设多航带摄影13.2航带设计用图及资料33.2, 1航带设计用图宜采1111:50 000地形图;当航摄比例尺大于1:6 000或小1w积块状摄影时宜采用1:25 000或1:土。Oo。地形图3.12.2航带设计应以公
20、路规划任务书、公路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公路勘测任务t3等技术文件为依据3.3.3航摄范围3. 3. I,依据有关技术资料在航带设计用图上标注出路线方案线(含各比较方案线)或方案走廊带范围及有特殊要求的航摄区域范围。II12公路路线的航摄范围以路线方案线(含各比较方案线)控制,两侧各超出方案线的距离应大十500 m;当给出路线方案走廊带范围时,两侧各超出走廊带范围线的距离应大于30u m3.33_3路线起、终点处、航摄范围应沿纵向各向外延伸2-3条摄影基线13.3.4大桥、特大桥的航摄范围(1)测绘桥址总平面图时,上游长度为洪水泛滥宽度的2倍,下游为1倍,顺桥轴方向为历史最高洪水位以上2rn-b
21、n:或洪水泛滥线以外50M。对分汉河流、宽滩河流、冲积漫流和泥石流地区IT视突际情况决定(2)测绘桥址地形图时,上游长度为桥长的2倍,下游为7倍,顺桥轴方向为历史最高洪水位以上2 m或洪水泛滥线以外50M。对分汉河流、宽滩河流冲积漫流和泥石流地区可视设计需要决定13.3.5大型互通式立交及服务区、管理区等,航摄范围应超出其区域范围每边501) r,以上3.3.3.6短于1000 m的隧道视同路线方案走廊处理:1 000 m以F.隧道的航摄范围以隧道方案线控制,两侧各超出方案线的距离应大于700 m.3,3-4航摄分区的划分与组合13.4门航摄分区的划分应以路线方案的平面线形变化和纵断面地形高差
22、变化为依据确定。589JTJ 065一973.3-4.23.3.4. 3在满足航摄范围要求的基础上,优先选用单航带形式布设航摄分区航摄分区内的地形高差不得超过如下规定:(”当航摄比例尺小于1:8 000时,应小于1/4摄影航高。(2)当航摄比例尺大于或等于1:8 000时,应小于1/6摄影航高。3. 14. 4航摄分区接头的部分不应产生绝对漏洞或相对漏洞,其重叠部分至少具有两条以上摄影基。在地形困难地区,分区的结合部宜设置在地形较好地段,以利于像片连测时作业3.4.53.3.4.6航摄分区的长度不应短于6. 0 km并宜布设为规则矩形不同航带数在设计用图上的总宽度采用式(3. 3. 4)计算线
23、东d一斋:+(,一,(,一、,X10(J=1.2,.)(3. 3. 4 )式中:d一一1条航带在设计用图上总的覆盖宽度,m;l-一像幅尺寸,mm;777一一航摄比例尺分母;M设计用图比例尺分母;1一航带数;11,一相对于平均基准面上的旁向重叠度,%3.3. 5航带设计成果资料的统计与计算3.3.5.1统计各航摄分区的图上宽度、图上长度以及航带数3. 15.2计算每个航摄分区的摄影面积及整个摄区的摄影总面积:(1)每个航摄分区的摄影面积按式(3. 3.3-1)计算A,=S,;S,.;M X 10-式中:A,一第I个分区的摄影面积,km-;3.3.s-1)凡第i个分区的图上长度,m;S一一第,个分
24、区的图上宽度.m当多航带分区中航带长不等时,应依不同航带数分段计算再取和。(2)计算整个摄区的摄影总面积。A一L, A,(33.万一2)式中:A一整个摄区的摄影总面积.kn,;。一摄影分区总数3.3. 5.3计算每个航摄分区的基本像片数及整个摄区的基本像片总数。(1)各分区的航摄基线长按式(3. 3. 5-3)计算。B,;=ml(1-g)X 10-式中:代,一第,个分区航摄基线长,M;R.一一第,个分区的航向重叠度,%。(2)各分X的基本像片数按式(3. 3.5-4)计算3.3,5一3)从,S, M=Z 1 -一十3! 护二112rl(3.3.石一4)式中:S1一一第,个分区航摄基本像片数;个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JTJ 065 1997 公路 摄影 测量 规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