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类试卷]软件水平考试(中级)软件设计师上午(基础知识)试题模拟试卷83及答案与解析.doc
《[计算机类试卷]软件水平考试(中级)软件设计师上午(基础知识)试题模拟试卷83及答案与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计算机类试卷]软件水平考试(中级)软件设计师上午(基础知识)试题模拟试卷83及答案与解析.doc(24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软件水平考试(中级)软件设计师上午(基础知识)试题模拟试卷 83及答案与解析 1 数据库系统由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和硬件等组成,数据库系统是在文件系统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数据库系统由于能够减少数据冗余,提高数据独立性,并集中检查 (1),才获得了广泛的应用。 ( A)数据完整性 ( B)数据层次性 ( C)数据操作性 ( D)数据兼容性 2 以下关于数据库系统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2)。 ( A)数据库能减少数据冗余、避免一切数据的重复存储 ( B)各类用户程序均可随意地使用数据库中的各种数据 ( C) 数据库系统中的概念模式如有改变,子模式不必变,因而用户程序亦不必改写 ( D)数据库系统
2、的存储模式如有改变,则概念模式应予调整,否则用户程序会在执行中出错 3 在关系数据库设计中,设计关系模式是数据库设计中哪个阶段的任务 (3)。 ( A)逻辑设计阶段 ( B)概念设计阶段 ( C)物理设计阶段 ( D)需求分析阶段 4 关系数据库规范化的目的是 (4)。 ( A)提高数据库的存取效率 ( B)使数据库的逻辑结构更合理,消除插入、修改、删除异常,减少数据冗余 ( C)定义和描述数据的约束,更加清晰地描述 数据之间的关系 ( D)进一步确认用户需求,细化业务流程,使设计的数据库逻辑结构更符合用户要求 5 下列关于 ER图的叙述中, (5)是不正确的。 ( A)实体用矩形表示,属性用
3、椭圆形表示,联系用菱形表示 ( B)实体之间的联系可分为 1: 1、 1: n和 n: m三类 ( C) 1: 1联系是 1: n联系的特例 ( D)实体之间 1: 1、 1: n和, n: m三类联系只能存在于两个实体之间 6 在下列关系运算中,不改变关系表中的属性个数但能减少元组个数的是 (6)。 ( A)连接 ( B)选择 ( C)投影 ( D)笛卡儿乘 积 7 关系 R1和 R2如下图所示: 若进行 R1 R2运算,则运算结果共有 (7)个元组。 ( A) 4 ( B) 5 ( C) 6 ( D) 7 8 下列关于分布式数据库的特点描述错误的是 (8)。 ( A)分布式数据库系统的数据
4、是分布的,难以集中控制 ( B)分布式数据库系统的数据的组成对应用程序来说是透明的,即具有独立性 ( C)分布式数据库系统的数据存在冗余且可控 ( D)分布式数据库系统的数据具有场地自治性 9 关于数据仓库的特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9)。 ( A)面向主题的特征是指在组织数据仓库数 据时,需要将各种分析需求归类并抽象,形成相应的分析应用主题,并根据分析应用主题的数据需求设计和组织数据 ( B)集成特征是指需要将业务系统中的所有数据抽取出来,载入到数据仓库中 ( C)集成特性是指需要将企业整个架构中的各个数据和应用集中到数据仓库中 ( D)分析随时间变化性是指数据仓库中的每个数据单元一般都有时
5、间标志,且其中各种数据 (包括原始数据 )会随时间变化被经常修改 10 关系 R(A, B, C)满足下列函数依赖 F(AB , AC , BAC) ,关系 R的候选关键字为 (10)。 ( A) AC ( B) A和 B ( C) A和 BC ( D) AC和 AB 11 设有一图书管理数据库,其关系模式是 R0(L, B, BNAME, BPRICE,BPUB),其属性分别表示个人借书证号、书号、书名、书价、图书出版社。该关系模式属于 (11)。 ( A)第一范式但不属于第二范式 ( B)属于第二范式但不属于第三范式 ( C)属于第三范式 ( D)不是范式 12 设有关系模式 R(E, N
6、, M, L, Q),其函数依赖集为 F=EN , EMQ ,ML 。则关系模式 R达到了 (12)。 ( A) 1NF ( B) 2NF ( C) 3NF ( D) BCNF 13 对最近一次数据库完全备份以来发生的数据变化进行备份,优点是速度快,占用较小的时间和空间的转储方式为 (13)。 ( A)完全转储 ( B)差量转储 ( C)增量转储 ( D)定期转储 14 设有如下关系: 与元组演算表达式 t u v(R(u) s(V) u3=V1 u4=V2 u1(V3 t1=u2)等价的关系代数表达式是 (14)。 ( A) 兀 A B(R S) ( B) B(A E(RS) ( C) B(
7、A E(R S) ( D) B(R C=S C A E(RS) 15 若关系 R、 S如下图所示, RS=(15)。16 若关系模式 R ,则将 R分解为 R1(A, B)和R2(B, C),则该分解 (16)。 ( A)满足无损连接,但不保持函数依赖 ( B)不满足无损连接,但保持函数依赖 ( C)既不满足无损连接,又不保持函数依赖 ( D)既满足无损连接,又保持函数依赖 17 给定关系模式 R, U=A, B, C, F=ABC , CB 。关系 R有(17)。 ( A) 1个非 主属性和 2个主属性 ( B) 2个非主属性和 1个主属性 ( C) 0个非主属性和 3个主属性 ( D) 3
8、个非主属性和 0个主属性 18 给定关系模式 R(U, F), U=A, B, C, D, F=AC , AD , CB ,BD , F中的冗余函数依赖为 (18)。 ( A) AC ( B) DA ( C) CB ( D) BD 19 如果三个实体间两两都有联系,实体 A与实体 B之间是多对多联系,实体 B和实体 C之间是一对多联系,则实体 A与实体 C之间的联系是 (24)。 ( A)一对一 ( B)一对多 ( C)多对多 ( D)无法确定 20 事务 A对某数据项 D加了 X锁,则以下哪种说法是正确的 (25)。 ( A)允许事务 A读取数据项 D,其他事务不能再对数据项 D进行任何操作
9、 ( B)允许事务 A修改数据项 D,其他事务可对数据项 D进行加 S锁 ( C)允许事务 A读取或者修改数据项 D,其他事务不能再对数据项 D进行任何操作 ( D)允许事务 A读取或者修改数据项 D,其他事务可对数据项 D进行加 S锁 21 如果事务只提交对数据库所做更新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都,这违反了事务的(26)。 ( A)原子性 ( B)一致性 ( C)隔离性 ( D)持久性 22 设有两个事务 T1、 T2,其并发执行如图 7-1所示。下列叙述中 (27)是正确的。( A)该并发执行不存在问题 ( B)该并发执行丢失修改 ( C)该并发执行不能重复读 ( D)该并发执行读 “脏 ”数据
10、23 设有两个事务 T1、 T2有如图 7-2所示的调度,产生的不一致性是 (28)。( A)丢失修改 ( B)不可重复读 ( C)读脏数据 ( D)幻影读 24 关系模型允许定义三类数据约束,下列不属于数据约束的是 (29)。 ( A)实体完整性约束 ( B)参照完整性约束 ( C)域完 整性约束 ( D)用户自定义的完整性约束 25 若事务程序中有表达式 a b,如果 b取值为 0时计算该表达式,会产生的故障属于 (30)。 ( A)事务故障 ( B)系统故障 ( C)介质故障 ( D)死机 25 某医院管理系统部分关系模式为科室 (科室号,科室名,负责人,电话 )、病患(病历号,姓名,住
11、址,联系电话 )和职工 (职工号,职工姓名,科室号,职位,住址,联系电话 )。假设每个科室有一位负责人和一部电话,每个科室有若干名职工,一名职工只属于一个科室;一个医生可以为多个病患看病;一个病患可以由多个医生多次 诊治;职位有医生、护士和其他。 a病患和医生的就诊联系类型是 (19)。科室关系的主键和外键分别为 (20)。对于就诊联系最合理的设计是 (21)。 b若科室关系中的科室名是唯一的,并要求指出外码。请将下述 SQL语句的空缺部分补充完整。 CREATE TABLE科室 (科室号 CHAR(3) PRIMARYKEY, 科室名 CHAR(10) (22), 负责人 CHAR(4),
12、电话 CHAR(20), (23); 26 (19) ( A) 1: 1 ( B) 1: n ( C) n: 1 ( D) n: m 27 (20) ( A)科室号、科室名 ( B)科室名、科室号 ( C)科室名、负责人 ( D)科室号、负责人 28 (21) ( A)就诊 (病历号,职工号,就诊情况 ) ( B)就诊 (病历号,职工姓名,就诊情况 ) ( C)就诊 (病历号,职工号,就诊时间,就诊情况 ) ( D)就诊 (病历号,职工姓名,就诊时间,就诊情况 ) 29 (22) ( A) NOTNULL ( B) UNIQUE ( C) KEY UNIQUE ( D) PRIMARY KEY
13、 30 (23) ( A) PRIMARYKEY (科室号 )NOT NULL UNIQUE ( B) PRIMARY KEY(科室名 )UNIQUE ( C) FOREIGN KEY(负责人 )REFERENCES职工 (职工姓名 ) ( D) FOREIGN KEY(负责人 )REFERENCES职工 (职工号 ) 软件水平考试(中级)软件设计师上午(基础知识)试题模拟试卷 83答案与解析 1 【正确答案】 A 【试题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数据库的概念,是一个纯概念题。 数据库系统由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和硬件等组成,数据 库系统是在文件系统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数据库系统由于能够减少数据冗余
14、,提高数据独立性,并集中检查数据完整性,才获得了广泛的应用。数据库系统提供给用户的接口是数据库语言,具有数据定义、数据操作和数据检查功能,可独立使用,也可嵌入宿主语言使用。 SQL语言已被国际标准化组织采纳为关系型数据库的标准语言。 【知识模块】 数据库系统 2 【正确答案】 C 【试题解析】 对于 A选项,数据库能减少数据冗余的描述是正确的,但说数据库能避免一切数据的重复存储是错误的,因为数据库是不可能避免一切数据重复的,虽然范式 的提出减少了很多数据冗余,但是它并不能彻底避免数据冗余。而B、 C、 D选项主要考查三级模式与二级映射的内容。下面将详细为大家介绍一下这个知识点。从图 7-3中,
15、可以看出数据库系统由外模式、模式和内模式三级构成。 (1)外模式,对应于用户级数据库。外模式 (子模式、用户模式 )用以描述用户看到或使用的那部分数据的逻辑结构,用户根据外模式用数据操作语句或应用程序去操作数据库中的数据。外模式主要描述组成用户视图的各个记录的组成、相互关系、数据项的特征、数据的安全性和完整性约束条件。外模式是数据库用户(包括程序员和最终用户 )能够看见和使用的局部数据的逻辑结构和特征的描述,是数据库用户的数据视图,是与某一应用有关的数据的逻辑表示。一个数据库可以有多个外模式。一个应用程序只能使用一个外模式。(2)概念模式,对应于概念级数据库。概念模式 (模式、逻辑模式 )用以
16、描述整个数据库中数据库的逻辑结构,描述现实世界中的实体及其性质与联系,定义记录、数据项、数据的完整性约束条件及记录之间的联系,是数据项值的框架。 数据库系统概念模式通常还包含有访问控制、保密定义、完整性检查等方面的内容,以及概念物理之间的映射。 概念模式是数据库中全体数据 的逻辑结构和特征的描述,是所有用户的公共数据视图。一个数据库只有一个概念模式。 (3)内模式,对应于物理级数据库。内模式是整个数据库的最低层表示,不同于物理层,它假设外存是一个无限的线性地址空间。内模式定义的是存储记录的类型、存储域的表示以及存储记录的物理顺序,指引元、索引和存储路径等数据的存储组织。 内模式是数据物理结构和
17、存储方式的描述,是数据在数据库内部的表示方式。一个数据库只有一个内模式。 数据库系统两级独立性是指物理独立性和逻辑独立性。三个抽象级间通过两级映射 (外模式模式映射,模式内模式映射 )进 行相互转换,使得数据库的三级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 (1)物理独立性。物理独立性是指用户的应用程序与存储在磁盘上的数据库中的数据是相互独立的。当数据的物理存储改变时,应用程序不需要改变。 物理独立性存在于概念模式和内模式之间的映射转换,说明物理组织发生变化时应用程序的独立程度。 (2)逻辑独立性。逻辑独立性是指用户的应用程序与数据库中的逻辑结构是相互独立的。当数据的逻辑结构改变时,应用程序不需要改变。 逻辑独立
18、性存在于外模式和概念模式之间的映射转换,说明概念模式发生变化时应用程序的独立程度。逻辑独立性比物理独 立性更难实现。 因此, B选项的描述是错误的,因为用户程序访问数据库是通过外模式进行的,而外模式可以有效控制用户程序访问数据的范围,只让用户访问其权限内的数据即可,而其他数据用户程序无法访问。 同样, D选项的描述也是错误的,因为在概念模式与存储模式之间也有映射层,映射层能应对存储结构的改变,所以当存储模式变化时,概念模式无须调整,这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物理独立性。 【知识模块】 数据库系统 3 【正确答案】 A 【试题解析】 数据库逻辑设计的主要目的是产生一个 DBMS可处理的逻辑数据模型和数据
19、库模 式,该模式必须满足数据库的存取、一致性及运行等方面的用户需求。关系数据模型是目前常用的逻辑数据模型,因此设计关系模式是数据库逻辑设计阶段的主要任务之一。 【知识模块】 数据库系统 4 【正确答案】 B 【试题解析】 数据库逻辑设计是数据库应用系统生命周期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如果数据库逻辑结构不好,利用其他方法来改善数据库性能都将很有限,而逻辑结构设计的关键是如何使数据库能合理地存储用户的数据,方便用户进行数据处理。关系规范化理论是将一个不合理关系模式如何转化为合理关系模式的理论,其目的就是 解决数据冗余、插入异常、删除异常和更新异常等问题。 【知识模块】 数据库系统 5 【正确答案】
20、D 【试题解析】 ER数据模型所采用的三个主要概念是:实体集、联系集和属性。这三个是构成 ER模型的基本成分。 其中,实体集是具有相同类型及相同性质 (属性 )的实体集合,用矩形框表示实体类型,表示考虑问题的对象;联系集是指同类联系的集合,用菱形表示联系类型;用椭圆框表示实体类型和联系类型的属性。相应的命名写入框内。对于键属性,则在属性名下画一条横线表示。 两个实体型之间的联系可以分成下述三类。 (1)一对一联系 (1: 1)。如果对于实体集 A中的每一个实体,实体集 B中至多有一个实体与之联系,反之亦然,则称实体集 A与实体集 B具有一对一联系。 (2)一对多联系 (1: n)。如果对于实体
21、集 A中的每一个实体,实体集 B中有 n个实体 (n0)与之联系,反之,对于实体集 B中的每一个实体,实体集 A中至多只有一个实体与之联系,则称实体集 A与实体 B有一对多联系。 (3)多对多联系 (m: n)。如果对于实体集 A中的每一个实体,实体集 B中有 n个实体 (n0)与之联系,反之,对于实体集 B中的每一个实体,实 体集 A中也有 m个实体 (m0)与之联系,则称实体集 A与实体 B具有多对多联系。 实体型之间的一对一、一对多和多对多联系不仅存在于两个实体型之间,还存在于两个以上的实体型之间。 【知识模块】 数据库系统 6 【正确答案】 B 【试题解析】 笛卡儿乘积运算,假设关系
22、R和关系 S的元数个数与属性个数分别为 m和 n。 RS表示 R和 S的笛卡儿积, RS=(m+n)个属性的一个元组集合,每个元组的前 m个属性值来自 R的一个元组,后 n个属性值来自 S的一个元组的所有组合 。 连接是从两个关系的笛卡 儿乘积结果中选取属性间满足一定条件的元组,它不能实现题目中给出的条件。 投影是从关系中挑选若干属性组成新的关系,它是对关系进行列操作的方法。 选择是从关系中找到满足条件的所有元组的操作,即不改变关系表中的属性个数但能减少元组个数的操作,它是对关系进行行操作的方法。 【知识模块】 数据库系统 7 【正确答案】 A 【试题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关系运算中的自然连接运
23、算。自然连接,是通过两个关系中相同属性的相同值来进行连接的一种关系运算。在本题中, R1和 R2中相同的属性分别是 C和 D,而取 值也相等的是 R1中的第一行、第三行与 R2中的第三行,另外还有 R1中的第二行与 R2中的第一行和第二行,因此自然连接后的运算结果为 因此,运算结果共有 4个元组 (记录 )。 【知识模块】 数据库系统 8 【正确答案】 A 【试题解析】 分布式数据系统是传统集中式数据库系统的发展,因此它具有集中式数据库系统的特点。同时,由于它的分布性而又使这些特点具有新的含义。传统的数据库系统针对文件系统的弱点,采用了集中控制以实现数据共享。对于分布式数据库系统来说,由于数据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计算机 试卷 软件 水平 考试 中级 设计师 上午 基础知识 试题 模拟 83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