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类试卷]国家二级C语言机试(公共基础知识、C语言的基本知识)模拟试卷1及答案与解析.doc
《[计算机类试卷]国家二级C语言机试(公共基础知识、C语言的基本知识)模拟试卷1及答案与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计算机类试卷]国家二级C语言机试(公共基础知识、C语言的基本知识)模拟试卷1及答案与解析.doc(26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国家二级 C语言机试(公共基础知识、 C语言的基本知识)模拟试卷1及答案与解析 一、选择题 1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 ( A)线性链表是线性表的链式存储结构 ( B)栈与队列是非线性结构 ( C)双向链表是非线性结构 ( D)只有根结点的二叉树是线性结构 2 按照 “先进后出 ”原则组织数据的数据结构是 ( )。 ( A)队列 ( B)栈 ( C)双向链表 ( D)二叉树 3 有下列二叉树,对此二叉树前序遍历的结果为 ( )。 ( A) ACBEDGFH ( B) ABDGCEHF ( C) HGFEDCBA ( D) ABCDEFGH 4 下列数据结构中,能用二分法进行查找的是 (
2、)。 ( A)顺序存储的有序线性表 ( B)线性链表 ( C)二叉链表 ( D)有序线性表 5 在一棵二叉树上,第 4层最多有几个结点 ( )。 ( A) 8 ( B) 16 ( C) 32 ( D) 15 6 下列关于栈的叙述中,正确的选项是 ( )。 ( A)在栈中只能删除数据 ( B)在栈中只能插入数据 ( C)栈是先进先出的线性表 ( D)栈是先进后出的线性表 7 下列特征中不是面向对象方法 的主要特征的是 ( )。 ( A)多态性 ( B)继承 ( C)封装性 ( D)模块化 8 以下不是结构化程序设计方法的技术是 ( )。 ( A)自顶向下,逐步求精 ( B)自底向上,逐步求精 (
3、 C)从整体到局部 ( D)结构清晰,层次分明 9 下面对对象概念描述正确的是 ( )。 ( A)任何对象都必须有继承性 ( B)对象是属性和方法的封装体 ( C)对象间的通信靠信息传递 ( D)方法是对象的静态属性 10 下面的描述中,不属于面向对象方法的是 ( )。 ( A)多态 ( B)继承 ( C)类 ( D)过程调用 11 结构化分析方法是面向 ( )的自顶向下逐步求精进行需求分析的方法。 ( A)对象 ( B)数据结构 ( C)数据流 ( D)目标 12 在软件开发中,下面不属于设计阶段的任务的是 ( )。 ( A)数据结构设计 ( B)定义模块算法 ( C)给出系统模块结构 (
4、D)定义需求并建立系统模型 13 下列的方法中,不属于软件调试技术的是 ( )。 ( A)强行排错法 ( B)集成测试法 ( C)回溯法 ( D)原因排除法 14 下列选项 中不属于软件生命周期开发阶段任务的是 ( )。 ( A)软件测试 ( B)概要设计 ( C)软件维护 ( D)详细设计 15 用白盒法设计测试用例的方法包括 ( )。 ( A)错误推测 ( B)因果图 ( C)基本路径测试 ( D)边界值分析 16 关系模型的基本结构是 ( )。 ( A)图 ( B)网状 ( C)树形 ( D)二维表 17 在关系运算中,查找满足一定条件的元组,相关的运算称为 ( )。 ( A)选择 (
5、B)连接 ( C)投影 ( D)合并 18 下列实体类 型的联系中,属于一对多联系的是 ( )。 ( A)学生与课程之间的联系 ( B)学生与体育比赛项目之间的联系 ( C)商品条形码与商品之间的联系 ( D)班级与学生之间的联系 19 在关系模型中,每个关系模式中的关键字 ( )。 ( A)由多个任意属性组成 ( B)由一个属性组成 ( C)可由一个或多个其值能惟一标识关系中任何元组的属性组成 ( D)以上说法都对 20 在数据库设计中,设计 E-R图是 ( )的任务。 ( A)逻辑设计阶段 ( B)概念设计阶段 ( C)物理设计阶段 ( D)需求分析阶段 21 数据模型的三要素是 ( )。
6、 ( A)外模式、概念模式和内模式 ( B)关系模型、网状模型、层次模型 ( C)实体、属性和联系 ( D)数据结构、数据操作和数据约束条件 22 组成 C语言程序的是 ( )。 ( A)子程序 ( B)过程 ( C)函数 ( D)主程序和子程序 23 一个完整的可运行的 C源程序是 ( )。 ( A)至少需由一个主函数和 (或 )一个以上的函数构成 ( B)由一个且仅由一个主函数和零个以上 (含 0个 )的函数构成 ( C)至少由一个主函数和一个 以上的函数构成 ( D)至少由一个且只有一个主函数或多个函数构成 24 一个 C程序由若干个 C函数组成,各个函数在文件中的书写位置为 ( )。
7、( A)任意 ( B)第一个函数必须是主函数,其他函数任意 ( C)必须完全按调用的顺序排列 ( D)其他函数必须在前,主函数必须在最后 25 下列四个叙述中,正确的是 ( )。 ( A) C程序中的所有字母必须小写 ( B) C程序中的关键字必须小写,其他标识符不区分大小写 ( C) C程序中的所有字母都不区分大小写 ( D) C程序中的所有关键字必须小写 26 下面属于 C语言保留字的是 ( )。 ( A) Int ( B) typedef ( C) ENUM ( D) unien 27 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 ( A)可以把 define和 if定义为用户标识符 ( B)可以把 de
8、fine定义为用户标识符,但不能把 if定义为用户标识符 ( C)可以把 if定义为用户标识符,但不能把 define定义为用户标识符 ( D) define和 if都不能被定义为用户标识符 28 以下叙述中正确的是 ( )。 ( A) C程序中注释部分可以出现在程序中任何合适 的地方 ( B)花括号 “”和 “)”只能作为函数体的定界符 ( C)构成 C程序的基本单位是函数,所有函数名都可以由用户命名 ( D)分号是 C程序语句之间的分隔符,不是语句的一部分 29 以下叙述中正确的是 ( )。 ( A) C语言的源程序不必通过编译就可以直接运行 ( B) C语言中的函数不可以进行单独编译 (
9、 C) C源程序经编译形成的二进制代码可以直接运行 ( D) C语言中的每条可执行语句最终都可以被换成二进制的机器指令 30 以下选项中合法的用户标识符是 ( )。 ( A) long ( B) 2Test ( C) 3Dmax ( D) A dat 31 C语言源程序名的后缀是 ( )。 ( A) exe ( B) c ( C) obj ( D) cpp 32 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 ( A)用户所定义的标识符允许使用关键字 ( B)用户所定义的标识符应尽量做到 “见名知意 “ ( C)用户所定义的标识符必须以字母或下划线开头 ( D)用户定义的标识符中,大、小写字母代表不同标识 33
10、 C语言规定,在一个 C程序中, main()函数的位置 ( )。 ( A)必须在系统调用的库 函数之后 ( B)必须在程序的开始 ( C)必须在程序的最后 ( D)可以在任意位置 34 C语言中, int类型数据占 2个字节,则 long类型数据占的字节数是 ( )。 ( A) 1 ( B) 2 ( C) 8 ( D) 4 35 设 int类型的数据长度为 2个字节,则 unsigned int类型数据的取值范围是 ( )。 ( A) 0255 ( B) 065535 ( C) -3276832767 ( D) -256255 36 C语言中允许的基本数据类型包括 _。 ( A)整型、 实型
11、、逻辑型 ( B)整型、实型、字符型 ( C)整型、字符型、逻辑型 ( D)整型、实型、逻辑型、字符型 37 已知变量定义 i=4, j=7,表达式 k=(i+)*(+j)的值为 ( )。 ( A) 28 ( B) 35 ( C) 32 ( D) 40 38 下列程序段选项中,使 i的运行结果为 4的程序段是 ( )。 ( A) hat i=0, j=0; (i=3, (j+)+i) ( B) int i=1, j=0; j=i=(j=3*2) ( C) int i=0, j=1; (i=1)?(i=1): (i=3) ( D) int i=1, j=1; i+j+=2; 39 执行下列程序的
12、结果是 ( )。 main() float x=1, y; y=+x*+x; printf(“ f n“, y); ( A) 9 000000 ( B) 6 000000 ( C) 1 000000 ( D)程序有错误 40 已知 int a=6;,则执行 a+=a-=a*a;语句后 a的值为 ( )。 ( A) 36 ( B) 0 ( C) -24 ( D) -60 41 下列属于 C语言合法的字符常数是 ( )。 ( A) 97 ( B) A ( C) t ( D) “ 0“ 42 若有以下定义和语句 ( )。 int u=010, v=0x10, w=10; printf(“ d, d,
13、 d n“, u, v, w) ( A) 8, 16, 10 ( B) 10, 10, 10 ( C) 8, 8, 10 ( D) 8, 10, 10 43 以下合法的赋值语句是 ( )。 ( A) x=y=100 ( B) d-; ( C) x+y; ( D) c=int(a+b); 44 设 int b=2,表达式 (b 2) (b 1)的值是 ( )。 ( A) 0 ( B) 2 ( C) 4 ( D) 8 45 设有以下程序段: int x=2009, y=2010; printf(“ d n“, (x, y); 则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 ( A)输出语句中格式说明符的个数少于输出
14、项的个数,不能正确输出 ( B)运行时产生错误信息 ( C)输出值为 2009 ( D)输出值为 2010 46 以下程序段输出结果是 ( )。 int a=1234; printf(“ 2d“, a); ( A) 12 ( B) 34 ( C) 1234 ( D)提示出错,无结果 47 有以下程序段: int m=0; n=0; char c=a; scanf(“ d c d“, &m, &c, &n); printf(“ d, c, d“, m, c, n); 若从键盘输入: 10A10 Enter,则输出结果是 ( )。 ( A) 10, A, 10 ( B) 10, a, 10 ( C
15、) 10 a 0 ( D) 10, A, 0 国家二级 C语言机试(公共基础知识、 C语言的基本知识)模拟试卷1答案与解析 一、选择题 1 【正确答案】 A 【试题解析】 根据数据结构中各数据元素之间前后件关系的复杂程度,分为线性结构与非线性结构。线性结构又称线性表。在一个线性结构中插入或删除任何一个结点后还是线性结构。栈、队列、串等都是线性结构。而数组、广义表、树和图等数据结构都是非线性结构。 【知识模块】 公共基础知识 2 【正确答案】 B 【试题解析】 栈按照 “先进后出 ”(FILO)或 “后进先出 ”(IAFO)组织 数据。 【知识模块】 公共基础知识 3 【正确答案】 B 【试题解
16、析】 前序遍历先访问根结点、然后遍历左子树,最后遍历右子树;并且,在遍历左、右子树时,仍然先访问根结点,然后遍历左子树,最后遍历右子树。所以,先访问根节点 A,然后遍历左子树,而左子树的根节点为 B,其左子树为空,则遍历右子树的根节点即 D,其左子树为 G,右子树为空。遍历根节点A对应的右子树的根节点 C,然后同理刚才遍历左子树的过程。顺序即ABDGCEHF。 【知识模块】 公共基础知识 4 【正确答案】 A 【试题解析 】 顺序查找的使用情况: 线性表为无序表; 表采用链式存储结构。二分法查找只适用于顺序存储的有序表,并不适用于线性链表。 【知识模块】 公共基础知识 5 【正确答案】 A 【
17、试题解析】 根据二叉树的性质,可知在二叉树的第 k层上,最多有 2k-1(k1)个结点,即第 4层最多 8个结点。 【知识模块】 公共基础知识 6 【正确答案】 D 【试题解析】 栈是按照 “先进后出 ”或 “后进先出 ”的原则组织数据的。因此选项 C)是错误的。在栈中,一端是封闭的,既不允许进行插入元素,也不允许删除元素; 另一端是开口的,允许插入和删除元素。通常称插入、删除的这一端为栈顶,另一端为栈底。 【知识模块】 公共基础知识 7 【正确答案】 D 【试题解析】 对象具有如下特征:标识惟一性、分类性、多态性、封装性、模块独立性。选项 D)模块化是结构化程序设计方法的主要原则。 【知识模
18、块】 公共基础知识 8 【正确答案】 B 【试题解析】 结构化程序设计方法的主要原则为:自顶向下、逐步求精、模块化和限制使用 goto语句。 【知识模块】 公共基础知识 9 【正确答案】 B 【试 题解析】 对象具有如下特征:标识惟一性、分类性、多态性、封装性、模块独立性。因此,选项 A)是错误的。消息是实例之间传递的信息,它请求对象执行某一处理或回答某一要求的信息,它统一了数据流和控制流。因此选项 C)是错误的。通常把对象的操作也称为方法或服务,而对象属性一般只能通过执行对象的操作来改变。因此选项 D)错误。 【知识模块】 公共基础知识 10 【正确答案】 D 【试题解析】 面向对象方法涵盖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计算机 试卷 国家 二级 语言 公共 基础知识 基本知识 模拟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