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模拟试卷134及答案与解析.doc
《[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模拟试卷134及答案与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模拟试卷134及答案与解析.doc(21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考研政治模拟试卷 134及答案与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 每小题 1分,共 16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物质的唯一特性是 ( ) ( A)客观实用性 ( B)客观实体性 ( C)客观实在性 ( D)客观实际性 2 在劳动生产率保持不变的前提下有可能获得的剩余价值是 ( ) ( A)绝对剩余价值 ( B)相对剩余价值 ( C)平均剩余价值 ( D)超额剩余价值 3 面对 红楼梦,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密事。这段话所包含的哲学原理是 ( ) ( A)意识具有目的性、选择性 ( B)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 ( C)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
2、作用 ( D)意识能够指导控制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 4 在上层建筑居于核心地位的是 ( ) ( A)所有制 ( B)科学技术 ( C)社会意识形态 ( D)国家政权 5 毛泽东思想成熟的标志是 ( ) ( A)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理论的形成 ( B)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和社会理论的系统论述 ( C)毛泽东哲学体系和军事理论的建构 ( D)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和总政策的提出 6 面向 21世纪,共产党人进一步发展和深化了对党的思想路线的认识的思想是 ( ) ( A)解放思想 ( B)实事求是 ( C)与时俱进 ( D)开拓创新 7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指出: “一国之内,在四周白色政权的包围中
3、,有一小块或若干小块红色政权的区域长期地存在,这是世界各国从来没有的事。这种奇事的发生,有其独 特的原因。 ”红色政权能够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原因是 ( ) ( A)中国是一个经济政治发展极端不平衡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大国 ( B)国民革命的政治影响及良好的群众基础 ( C)全国革命形势的继续发展 ( D)相当力量的正式红军的存在以及共产党组织的坚强有力和正确领导 8 1956年中共 “八大 ”提出的奋斗目标是 ( ) ( A)团结一切可能团结的力量,为建设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而奋斗 ( B)团结一切可能团结的力量,为建设强大的国家而奋斗 ( C)团结一切可能团结的力量,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
4、D)团结一切可能团结的力量,为建设强大的国防而奋斗 9 2009年 7月 5日,新疆乌鲁木齐发生了境内外 “三股势力 ”精心策划和组织的一起严重暴力犯罪事件。 “7.5”事件表明,我们和境内外 “三股势力 ”的矛盾是 ( ) ( A)宗教问题 ( B)民族问题 ( C)人权问题 ( D)维护祖国统一还是分裂祖国的问题 10 中国近代史的起点是 ( ) ( A)鸦片战争 ( B)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 C)中法战争 ( D) “振兴中华 ”的提出 11 1905到 1907年,改良派与革命派展开论战,改良派的舆论阵地是 ( ) ( A)新民丛报 ( B)民报 ( C)万国公报 ( D)顺天时报 1
5、2 国民革命时期,中国社会的基本矛盾突出地表现为 ( ) ( A)革命统一战线内部的矛盾 ( B)农民阶级同地主阶级的矛盾 ( C)中国人民同北洋军阀的矛盾 ( D)帝国主义同中华民族的矛盾 13 “优秀的竞争者往往是理想的合作者 ”。这说明 ( ) ( A)竞争的基础在于合作 ( B)竞争是人类社会得以形成的根基 ( C)竞争的成败完成取决于个人的主观努力 ( D)竞争是人们为相互利益而协调一致的行动 14 “一个人做了这样或那样一件合乎伦理的事,还不能说他是有德的;只有当这种行为方式成为他性格中的固定要素时,他才可以说是有德的。 ”这表明,道德品质是 ( ) ( A)一定社会或阶级对人们的
6、行为提出的基本要求和准则 ( B)一个人在长期的一系列的道德行为中表现出来的稳定心理特征 ( C)一个人基于一定的道德认识,自愿选择的有利于他人或 社会的行为 ( D)一个人在一次、两次道德行为中表现出来的偶尔的内心状态、心理特征 15 在 2009年 9月 25 B召开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干部大会上,胡锦涛发表重要讲话指出,做好新疆工作关键是 ( ) ( A)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 ( B)要处理好发展和稳定的关系 ( C)坚持维护社会大局稳定不动摇 ( D)坚持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不动摇 16 在当今世界经济中,做为新兴经济体代表的 “金砖四国 ”的作用不断凸显。这四个国家是
7、指 ( ) ( A)巴西、俄罗斯、中国、印度 ( B) 阿根廷、俄罗斯、中国、印度 ( C)埃及、俄罗斯、中国、印度 ( D)南非、俄罗斯、中国、印度 二、多项选择题 每小题 2分,共 34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 17 按照对哲学基本问题的不同回答,哲学可以划分为 ( ) ( 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 B)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 C)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 D)一元论与二元论 18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也就是 ( ) ( A)共性和特性的关系 ( B)绝对和相对的 关系 ( C)一般和特殊的关系 ( D)抽象和具体的关系 19
8、以下论断哪些是正确的 ( ) ( A)延长劳动时间和提高劳动强度属于绝对剩余价值生产的范畴 ( B)绝对剩余价值、相对剩余价值、超额剩余价值的取得都要求劳动生产率提高 ( C)绝对剩余价值生产是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历史起点 ( D)超额剩余价值是各资本家追求相对剩余价值的结果 20 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实践基础是 ( ) ( A)德国的古典哲学 ( B)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 ( C)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实践 ( D)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 21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形成的社会历史条件是 ( ) ( A)当代世界的新变化是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 ( B)社会主义兴衰成败的经验教训是
9、“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形成的历史依据 ( C)国情和党情的新变化是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形成的现实依据 ( D)反映了当代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 22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共产党坚持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不断探索和回答的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是 ( ) ( A)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 建设社会主义 ( B)什么是现代化、怎样建设现代化 ( C)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 ( D)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 23 毛泽东对 “惩前毖后 ”、 “治病救人 ”的方针进行过阐述的重要著作有 ( ) ( A)井冈山的斗争 ( B) 发刊词 ( C)整顿党的作风 (
10、D)学习和时局 24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最根本的政治保证是 ( ) ( A)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 B)社会主义制度 ( C)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 ( 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体系 25 面对不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旧秩序,中国要特别做好的工作包括 ( ) ( A)尊重世界的多样性,坚持 “求同存异 ” ( B)以维护各国独立主权为核心,保证各个国家的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 ( C)树立以 “互信、互利、平等、协助 ”为核心的新型安全观 ( D)联合意识形态相同的国家,同世界超级大国做坚决的斗争 26 梁启超: “吾国四千余年大梦之唤醒,实自甲午战败割台湾偿二百兆以后始也 ”。康有为 1898年
11、4月保国会演说: “吾中国四万万人,无贵无贱,当今日在覆屋之下,漏舟之中 为奴隶,为牛马,为 犬羊,听人驱使,听人宰割,此四千年中二十朝未有之奇变。 ”这反映了 ( ) ( A)中日甲午战争以后,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的关头 ( B)中国人开始有了普遍的民族意识的觉醒 ( C)反封建思想开始越来越强烈 ( D)民族资产阶级的思想相当狭窄 27 1912年 3月,临时参议院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性质的法典。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 ( ) ( A) “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 ( B) “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 ” ( C) “设国务
12、 总理,作为政府首脑 ” ( D) “辅佐临时大总统负其责任 ” 28 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正面战场的地位与作用有 ( ) ( A)粉碎了日本的速胜计划 ( B)为中共起了掩护作用 ( C)鼓舞了士气 ( D)扩大了中国抗战的影响,唤起了国际社会的同情 29 即使在个人独处、无人监督时,也要坚守自己的道德信念,对自己的言行小心谨慎,不做任何不道德的事。这说的是个人在进行自我修养时,应 ( ) ( A)学习榜样,积极进取 ( B)躬行实践,知行统一 ( C)闭门造车,坐而论道 ( D)坚持 “慎独 ”,纯 洁品质 30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由 ( )法律部门组成 ( A)宪法及宪法相关法 (
13、 B)民法商法、行政法规 ( C)经济法、社会法、刑法 ( D)诉讼与非诉讼程序法 31 我国经济法原则主要有 ( ) ( A)国家适度干预原则 ( B)效率公平原则 ( C)可持续发展原则 ( D)等价原则 32 2008年 12月 18日,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30周年大会上胡锦涛发表重要讲话指出,党带领人民进行改革开放,其目的就是 ( ) ( A)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实现国家现代化,让中国人民富裕起来,振兴伟大的中华民族 ( B)要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赋予社会主义新的生机活力,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 C)是要在引领当代中国发展进步中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
14、,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确保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 ( D)要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实现世界的持久和平和共同繁荣,推进和谐世界的建设 33 2009年 6月胡锦涛出访俄罗斯。在与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的会谈中,胡锦涛提出为了确保两国关系未来更好更快地发展,应当始终把握好以下主导原则 ( ) ( A)讲双赢 ( B)讲互信 ( C)讲大局 ( D)讲长远 三、分析题 每小题 10分,共 40分。要求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回答问题,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 34 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自美国爆发的 “次贷 ”危机近日终于演变成了一场全球性的金融风暴。本月 6日,巴黎股指暴跌 9%;德国法
15、兰克福指数下跌 7%;伦敦股市跌幅高达 7 29%;加拿大股市跌 11%;俄罗斯股市狂跌 19%;奥地利、挪威、丹麦股市跌幅约为10%;而个别发展中国 家更因为短时间连续暴跌而不得不数次强行停盘。本周,全球都笼罩在可怕的金融恐怖之中 人民网 2008年 10月 10日 根据以上材料回答: (1)源于美国的金融风暴迅速蔓延到全球说明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什么特点? (2)结合哲学相关原理加以论述。 35 材料 1 2009年 3月 2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西藏民主改革 50年白皮书,这是中国政府发表的第 8个有关西藏的白皮书,全文约 2.1万字,分为前言、旧西藏政教合一的封建农奴制社会、波澜壮阔的西
16、藏民主改革、半个世纪西藏的历史性巨变、结束语等 5个部分。回顾西藏实行 民主改革这一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和 50年来西藏广泛深刻的历史巨变。 白皮书说, 50年沧桑巨变,西藏经历了从黑暗走向光明、从落后走向进步、从贫穷走向富裕、从专制走向民主、从封闭走向开放的光辉历程。当前,西藏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文化繁荣、民生改善、民族团结、政通人和,正处于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时期。 白皮书说,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1959年之前的西藏是一个比欧洲中世纪还要黑暗、落后的政教合一的封建农奴制社会。长期政教合一的封建农奴制统治窒息了西藏社会的生机和活力,使西藏社会日益走向没落和衰败。在帝国 主义势力
17、策动支持下,西藏上层统治集团的一些人面对人民日益高涨的民主改革要求,根本反对改革,顽固坚持 “长期不改,永远不改 ”,企图永远保持政教合一的封建农奴制度,于 1959年 3月 10日公开撕毁十七条协议,悍然发动了全面武装叛乱。 材料 2 乌鲁木齐 7月 6日电: 7月 5日 20时左右,新疆乌鲁木齐市发生打砸抢烧严重暴力犯罪事件。截止到 23时 30分,已有多名无辜群众和一名武警被杀害。据了解,以民族分裂分子热比娅为首的 “世界维吾尔代表大会 ”近日通过互联网等多种渠道煽动闹事 “要勇敢一点 ”、 “要出点大事 ”。有关部门负责同志 指出,事实表明,这是一起由境外遥控指挥、煽动,境内具体组织实
18、施,有预谋、有组织的暴力犯罪。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及时调集警力处置。 摘自新华网 材料 3 2009年 9月 21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新疆的发展与进步白皮书。白皮书称,新疆的发展与进步,是新疆各族人民高举民族团结大旗共同奋斗的结果,也是中国民族政策的成功实践。 白皮书指出,新疆的发展与进步有目共睹。当前,中国人民正在为建设一个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有中国共产党和中央政府的关怀和支持,有新疆各族人民团 结一心、共同奋斗,伴随国家的发展与进步,新疆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 白皮书说,新疆经济快速发展,综合实力明显增强;经济结构逐渐优化,基础设施建设不断
19、加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显著增强,现代工业体系逐步形成,矿产资源有效开发,开放水平不断提高,旅游业快速发展,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白皮书说,新中国成立后,新疆形成了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的大好局面,但是从旧中国延续下来的 “东突 ”势力依旧存在。 “东突 ”势力严重侵害新疆各族人民生存和发展的基本人权。严重干扰破坏新疆的经济发展,还对地区安全与稳定构成了威胁。 白皮书表示, “东 突 ”势力对新疆各族人民实施的暴力恐怖活动,是对中国宪法和法律的公开挑战,是严重的反社会、反人类的暴力犯罪行为。 结合材料回答: (1)根据材料 2、 3分析 “东突 ”势力的破坏性。 (2)根据材料,从历史和现实分析如何看
20、待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3)根据材料分析我国实现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科学性。 36 材料 1 1911年 10月 10日 (夏历辛亥年八月十九日 ),武昌起义一声枪响,标志着辛亥革命的全面爆发,谱写了资产阶级革命夺取全国胜利的新篇章。自从 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随着帝国主义各国侵略的进一步加深,中 国沦于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境地。帝国主义同中华民族的矛盾日益加剧;腐朽的清朝统治者对外妥协投降,对内横征暴敛,促使阶级矛盾空前激化。各地群众奋起反抗,斗争风起云涌。但是这些斗争都是自发的,缺少组织和领导。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宣传革命理论,组织革命政党,先后发动过十次武装起义,虽然遭到了失败
21、,但每次起义都起到了宣传革命、振奋人心的作用。 材料来源:人民网 材料 2 中华民国缔造之始,而文以不德,膺临时大总统之任,夙夜戒惧,虑无以副国民之望。夫中国专制政治之毒,至二百余年来而滋甚,一旦以国民之力踣而去之, 起事不过数旬,光复已十余行省,自有历史以来成功未有如是之速也。国民以为于内无统一之机关,于外无对待之主体,建设之事更不容缓,于是以组织临时政府之责相属。自推功让能之观念以言,文所不敢任也;自服务尽责之观念以言,则文所不敢辞也。是用黾勉从国民之后,能尽扫专制之流毒,确定共和,以达革命之宗旨,完国民之志愿,端在今日。敢披沥肝胆,为国民告:国家之本,在于人民。合汉、满、蒙、回、藏诸地为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考研 试卷 政治 模拟 134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