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世界的联系、发展及其规律章节练习试卷5及答案与解析.doc
《[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世界的联系、发展及其规律章节练习试卷5及答案与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世界的联系、发展及其规律章节练习试卷5及答案与解析.doc(15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考研政治世界的联系、发展及其规律章节练习试卷 5及答案与解析 一、分析题 每小题 10分,共 40分。要求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回答问题,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 1 阅读下列关于认识事物的现象与本质的材料: 材料 1 作为我们的感官对象而存在于我们之外的物是已有的,只是这些物本身可能是什么样子,我们一点也不知道,我们只知道它们的现象,也就是当它们作用于我们的感官时在我们之内所产生的表象。 感官永远而且丝毫不能使我们认识自在之物而只能认识自在之物的现象。 摘自康德未来形而上学导论 材料 2 当我们认 识了现象时,我们因而也同时即认识了本质,因为本质并不存留于现象之后或现象之外,而正是由于
2、把世界降低到仅仅现象的地位,从而表现为本质。 摘自黑格尔小逻辑 材料 3 人的思想由现象到本质,由所谓初级的本质到二级的本质,这样不断地加深下去,以至于无穷。 摘自列宁黑格尔 一书摘要 材料 4 就人类认识运动的秩序来说,总是由认识个别的和特殊的事物,逐步地扩大到认识一般的事物。人们总是首先认识了许多事物的特殊的本质,然后才可能进一步地进行概括工作,认识诸种事物的共同的本质。当着人们已经认识了这种共同的 认识以后,就以这种共同的认识为指导,继续地向着尚未研究过的或者尚未深入地研究过的各种具体的事物进行研究,找出其特殊的本质,这样才可以补充、丰富和发展这种共同的本质的认识,而使这种共同的本质的认
3、识不致变成枯槁的和僵死的东西。 摘自毛泽东矛盾论 请回答: 试比较材料 1-4的区别与联系。 根据材料 2和材料 3,结合哲学原理简述认识事物本质的条件。 材料 4最确切地揭示了对立统一规律中的什么原理 ?这一原理对于我们正确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有何指导意义 ? 2 阅读下列关于辩证的否定的材料: 材料 1 辩证法 就是对非统一性的一贯认识 矛盾是统一性掩盖下的非统一性 否定一个否定,并不导致肯定;这只能证明否定得不够彻底。 这种辩证法与黑格尔辩证法不再一致了 相反,它怀疑一切统一性。 摘自阿多诺否定的辩证法 材料 2 辩证法的特征和本质的东西并不是单纯的否定,并不是任意的否定,并不足怀疑
4、的否定、动摇、疑惑 (当然,辩证法自身包含着否定因素,并且这是它的最重要的因素 ),并不是这些。而是作为联系环节、作为发展环节的否定,是保持肯定的东西的,即没有动摇、没有任何折衷的否定。 摘自列宁黑格尔 一书摘要 材 料 3 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无论是革命还是建设,都要注意学习和借鉴外国经验。但是,照抄照搬别国经验、别国模式,从来不能得到成功。 我们坚定不移地实行对外开放政策, 同时我们保持清醒的头脑,坚决抵制外来腐朽思想的侵蚀,决不允许资产阶级生活方式在我国泛滥。 摘自邓小平文选第三卷 请回答: 试根据所学原理对材料 1中的观点加以评析。 比较材料 1和 2,指出其根本区
5、别,并说明应如何理解 ”没有动摇、没有任何折衷的否定 ”的含义。 根据材料 2和 3,阐明我们对待外国文化的正确态度。 3 下列 是关子矛盾的同一性与斗争性的材料: 材料 1 概念以及理念,诚然和它们自身是同一的,但是它们之所以同一,是由于它们同时包含有差别在自身内。 在对立中,有差别之物并不是一般的它物,而是与之正相反的它物。这就是说,每一方只有在它与另一方的联系中才能获得它自己的本质规定,此一方只有反映另一方,才能反映自己。另一方也是如此。所以,每一方都是它自己的对方的对方。 摘自黑格尔小逻辑 材料 2 可以把辩证法简要地确定为关于对立面的统一的学说。这样就会抓住辩证法的核心,可是这需要说
6、明和发挥。 对立面的统一是有条件的、暂 时的、易逝的、相对的。相互排斥的对立面的斗争则是绝对的,正如发展、运动是绝对的一样。 摘自列宁谈谈辩证法问题 材料 3 共产党的哲学就是斗争哲学。 摘自 1974年人民日报 材料 4 在抗日统一战线中,斗争是团结的手段,团结是斗争的目的,以斗争求团结则团结存,以退让求团结则团结亡,这一真理,已经逐渐为党内同志们所了解。 摘 6毛泽东选集 请回答: 试根据所学原理对材料 1中的观点加以评析。 分析材料 2,简述为什么 “对立面的统一是相对的 ”,而 “对立面的斗争则是绝对的 ”? 根据所学哲学与毛泽东思想的知识 对材料 3和 4中的观点进行分析。 4 阅读
7、下列关于论十大关系内容的材料: 材料 1 重工业是我国建设的重点。必须优先发展生产资料的生产,这是已经定了的。但是决不可以因此忽视生活资料尤其是粮食的生产。 我们现在的问题,就是还要适当地调整重工业和农业、轻工业的投资比例,更多地发展农业、轻工业。这样,重工业是不是不为主了 ?它还是为主,还是投资的重点。 我们现在发展重工业可以有两种办法,一种是少发展一些农业轻工业,一种是多发展一些农业轻工业。从长远观点来看,前一种办法会使重 业发展得少些和慢些,至少基础不那么稳 固,几十年后算总账是划不来的。后一种办法会使重工业发展得多些和快些,而且由于保障了人民生活的需要,会使它发展的基础更加稳固。材料2
8、 我国的工业过去集中在沿海。 我国全部轻工业和重工业,都有约百分之七十在沿海,只有百分之三十在内地。这是历史上形成的一种不合理的状况。沿海的工业基地必须充分利用,但是,为了平衡工业发展的布局,内地工业必须大力发展。 材料 3 究竟是一个党好,还是几个党好 ?现在看来,恐怕是几个党好。不但过去如此,而且将来也可以如此,就是长期共存,互相监督。 在我们国内,在抗日反蒋斗争中形成的以民族资 产阶级及其知识分子为主的许多民主党派,现在还继续存在。在这一点上,我们和苏联不同。我们有意识地留下民主党派,让他们有发表意见的机会,对他们采取又团结又斗争的方针。一切善意地向我们提意见的民主人士,我们都要团结。
9、材料 4 应当承认,每个民族都有它的长处,不然它为什么能存在 ?为什么能发展 ?同时,每个民族也都有它的短处。有人以为社会主义就了不起,一点缺点也没有了。哪有这个事 ?应当承认,总是有优点和缺点这两点。 我们的方针是,一切民族、一切国家的长处都要学,政治、经济、科学、技术、文学、艺术的一切真正好的东西都要学 。但是,必须有分析有批判地学,不能盲目地学,不能一切照抄,机械搬运。他们的短处、缺点,当然不要学。 对于苏联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经验,也应当采取这样的态度。 我们的理论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党内一些人有一个时期搞过教条主义,那时我们批评了这个东西。但是现在也
10、还是有。学术界也好,经济界也好都还有教条主义。 自然科学方面,我们比较落后,特别要努力向外国学习。但是也要有批判地学,不可盲目地学。在技术方面,我看大部分先要照办,因为那些我们现在还没有,还不懂,学了比较有利。但是,已经 清楚的那一部分,就不要事事照办了。 请回答: 分析材料 1、 2、 3,简述它们所反映的最确切的哲学原理,这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有何指导意义 ? 分析材料 4中的观点,应用辩证的否定观,简述我们对国外文化的正确态度。 分析材料 3中的观点,简述我党所采取的多党合作的原因。 5 下列是关于中国崛起论与辩证法的材料 材料 1 今年 2月 17日,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在纪念毛泽东诞辰
11、110周年时,以国家最高领导的身份明确提出, “中国要坚持走和平崛起的发展道路,坚持在和于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同各国友好相处,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积 极开展同各国的交流和合作,为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作出贡献 ”。 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亚洲,亚洲的繁荣也需要中国。中国将坚持和平发展的道路,高举和平、发展、合作的旗帜,同亚洲各国共创亚洲振兴的新局面,努力为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作出更大的贡献。 中国的发展亚洲的机遇 在博鳌亚洲论坛 2004年年会开幕式上的演讲 材料 2 中国的和平崛起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稳定,它将使世界格局更格局更为平衡,国际社会更为安全;中国的和平崛起将使人类的文明和文化更为丰富
12、多彩,为人类提供更多的模式和文化借鉴;中国的和平崛起将为国际关系 的历史带来新的范例和素材,证明人类可以以理智和和平的方式处理好国家冲突这一千古难题。中国的和平崛起将证明,一个落后的国家,一个有着悠久传统文化的国家,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智慧实现有自己特色的现代化,像凤凰一样浴火重生。 人民日报 2004年 02月 17日 材料 3 美国前总统老布什 24日在博整论坛 2004年会的主题午餐会上表示,中国的和平崛起对亚洲非常重要。布什说: “我已经注意到 (胡锦涛主席 )和 (中国的 )现任领导集体正在致力于我们称之为和平崛起的事业。这使亚洲其他国家非常放心,对亚洲的整个面貌都非常重要。 ”布
13、什在 20分钟的讲话中回忆了 30多年前在华工作的岁月。他表示,当时的中国贫穷且封闭, “30年来中国发生的变化 不能再巨大了 。中国已经变得更富强、更自信、更有活力。 ” 新华网 2004年 4月 24日 运用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简述中国崛起的必然性及其影响。 运用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联系 “发展是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简述中国崛起的必然性及其影响。 6 下列是关于中美关系的材料题 材料 1 从彩电到钢铁再到眼前的 3类纺织品,美国不时挑起贸易争端,但中国也不会对美国的种种行为坐视不管,而是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予以回应。纺 织品贸易摩擦发生后,中国外交部副部长周文重和商务部发言人及时表明了中方的
14、立场:中国政府对荚方不顾中方坚决反对作出此决定感到震惊并表示不满。并希望关方认真对待中方交涉,改变错误决定,回到通过对话与合作消除分歧的道路上。中国政府表示就荚方做出的错误决定保留进一步采取措施的权利。随着中国开放程度的扩大,中国逐渐成为国际市场的重要部分。这种摩擦会越来越多。而中国政府和企业界也将在这些正常的贸易摩擦中,逐渐学会在 WTO框架下更加成熟地解决这一问题,美国的操作程序有它不透明的地方,但我们自己需要按照 WTO的规则办事,利 用 WTO赋予我们的权利来维护自己的利益。从目前来看,更好的办法就是积极补救。磋商事件很好地说明了我国贸易的外部环境还是很不稳定。纺织品企业应该能够从中了
15、解到,目前贸易的外部环境中存在许多不可预见的因素,企业一定要具备随外部因素变化而变化的应变能力。 2003年 11月 21日北京晚报 材料 2 中新网 4月 7日电中国外交部美大司司长何亚非 7日指出,中关贸易逆差不能单纯从数字来看,还有全球化和产业结构转移的原因,也有两国的经济性质所决定。中国已为解决贸易逆差问题作出很多努力。何亚非说,数字显示,目前中美贸易比建交 时增长近 50倍。去年中美贸易超过 1200多亿美元,今年头两个月,美国对华出口增长达 52.3%。 中国并不否认中荚贸易逆差的存在,并已为解决这一问题做出很多努力。近年来,中国尽量增加从美国进口,也加大了从美国采购的力度,当然这
16、些都是中国所需要的。同时中国希望美国也采取一些措施,比如放宽对中国出口的限制,因为这些限制都已经过时了,不苻合当今时代的要求和中美关系的现状。如果荚国放宽时中国出口的限制,两国贸易会大大增加。例如在核电问题上,中国一直对荚国技术很感兴趣。 何亚非说,中国总理温家宝在去年底访问美国时提出 5项原则,中心就是解决贸易逆差不要政治化,要向前看,应靠增加美国对中国出口而不是减少中国对美国出口而解决,应创造双赢局面。 2004年 5月 7日新闻周刊 请回答: 分析材料,简述中美贸易磨擦的实质。 运用辩证法的有关原理简述我们如何对待中美贸易磨擦。 辨析题:要求对所给命题或观点进行辨别、分析,观点正确,言之
17、成理。 7 两种根本对立的发展观是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 8 辩证法既承认 “非此即彼 ”,又承认 “亦此亦彼 ”。 9 辨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质来说,它是批判的、革命的。 10 假 象是对事物本质的歪曲的认识。 11 抽象可能性是人主观思维抽象出来的产物。 12 质和量都是客观的,与事物是直接同一的。 13 否定之否定阶段总是向肯定阶段的回归与重复。 14 认识事物的根本方法是阶级分析法。 15 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是绝对与相对、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16 事物发展过程中的必然性是有原因的,偶然性是没有原因的。 论述题:要求论述紧扣题意,合乎逻辑。 17 论述透过现象认识本质的道路及对科学
18、研究的指导作用。 考研政治世界的联系、发展及其规律章节练习试卷 5答案与解析 一、分析题 每小题 10分,共 40分。要求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回答问题,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 1 【正确答案】 材料 1的观点是一种不可知论,否认了人类认识事物内在本质的可能性;材料 2的观点属于辩证法的可知论,它认识到现象和本质的统一性,肯定了认识现象就能够掌握本质;材料 3中的观点看到了事物本质的复杂性,认为人们对事物本质的认识是无限深化的;材料 4中的观点认识到了事物的本质有特殊本质和普遍本质的区别,认为人们的认识过程是从特殊本质开始抽象出普遍本质,再反过来认识事物的特殊本质。可 见,材料 1是一
19、种不可知论,而材料 2、 3、 4都是可知论,而且都是辩证法的可知论。 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的现象和本质是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事物的本质必须通过现象表现出来,任何现象背后都体现着本质。因此要认识事物的本质,就必须首先获得尽可能丰富全面的现象材料,再对现象材料进行整理和概括,就能够把握事物的内在本质,并且能够深入地认识事物的多级本质,因此人们对事物本质的认识必然是无限发展的过程。 材料 4中的观点最确切地解释了矛盾的特殊性和普遍性的辩证关系原理。这一原理对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具 有重要指导意义,我们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既要充分认识我国社会主义的普遍性,坚持社会主义的普遍原则,同
20、时也要充分认识到我国的国情,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我国国情结合起来,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知识模块】 世界的联系、发展及其规律 2 【正确答案】 材料 1中的观点是一种形而上学否定观。阿多诺把矛盾完全看成是斗争性,否认矛盾是既对立又同一的关系;把辩证法完全看成是对斗争性的认识,而否认辩证法同时也是对同一性的认识;把否定看成是绝对否定,而没有看到否定中包含着肯定,是肯定与否定、克服与保留的统一。 材料 1中的观点是形而上学否定观,材料 2中的观点是辩证否定观,两者有着根本的区别。形而上学否定观割裂了肯定与否定的内在联系,要么肯定 切,要么否定一切。而辩证否定观则把否定看成是联系与发展的环节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考研 试卷 政治 世界 联系 发展 及其 规律 章节 练习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