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世界练习试卷1及答案与解析.doc
《[考研类试卷]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世界练习试卷1及答案与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类试卷]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世界练习试卷1及答案与解析.doc(21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世界练习试卷 1及答案与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 1-20小题,每小题 2分,共 40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十月革命后,布尔什维克党为战胜国内外敌人的颠覆,集中有限的物力用于战争,在农村实施了 ( )。 ( A)新经济政策 ( B)余粮收集制 ( C)工业化政策 ( D)农业集体化政策 2 下列对余粮收集制的理解最为准确的一项是 ( )。 ( A)农民按国家的规定交售粮食和其他农产品 ( B)农民把自己的全部剩余粮食交售给国家 ( C)农 民把自己的全部剩余粮食和其他农产品上缴给国家 ( D)农民把自己剩余粮食的一部分上缴给国家 3 下
2、列不是苏俄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原因的是 ( )。 ( A)协约国对苏俄进行武装干涉 ( B)捷克军团发生叛乱 ( C)暗藏的敌人不断进行颠覆活动 ( D)苏俄与德国签订了布列斯特和约 4 下列不属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内容的是 ( )。 ( A)所有工业企业收归国有 ( B)实行余粮收集制 ( C)取消自由贸易,国家统一配给粮食和日用品 ( D)实行土地改革,把土地无偿分给贫苦农民 5 1920年,苏俄农民中流传着这样的说法: “土地属于我们,面包却属于你们;水属于我们,鱼却属于你们;森林属于我们,木材却属于你们 ”,它反映的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 )。 ( A)保障了农民的利益 ( B)挫伤了农
3、民的积极性 ( C)实行了军事化措施 ( D)取消了自由贸易制度 6 列宁说: “我们在 1921年遭到了严重的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 ”这里的政治危机是指 ( )。 ( A)帝国主义对苏联的包围与干涉 ( B)国内反动势力的破坏活动 ( C)水兵叛乱和各地的农民暴动 ( D)经济破坏,工厂停工和饥荒 流行 7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中对后来的工农联盟最能构成威胁的是 ( )。 ( A)把大中小企业一律收归国有 ( B)无代价征收农民粮食 ( C)取消一切商品贸易,实行配给制 ( D)强制劳动,不劳动者不得食 8 列宁认为,既然俄国无法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那么就 “应该利用资本主义作为小生产和社会主义
4、的中间环节 ”。为此而采取的政策是 ( )。 ( A)新经济政策 ( 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 C)工业化政策 ( D)农业集体化政策 9 苏俄实施新经济政策的根本目的是 ( )。 ( A)巩固 苏维埃政权 ( B)加强工农联盟 ( C)解决财政危机 ( D)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基础 10 “新经济政策 ”规定,中小企业和国家暂时无力兴办的企业,允许本国和外国资本家经营。这表明 ( )。 ( A)苏俄开始着眼于解决经济困难 ( B)苏俄充分利用外资发展民族企业 ( C)苏俄开始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生产以向社会主义过渡 ( D)苏俄决定实行改革开放 11 1925年,苏联农业总产量已达到第一次
5、世界大战前总产量的 87%,工业总产量相当于战前总产量的 75%。这些成就的取得,主要是因为 ( )。 (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施 ( B)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 C)农业集体化的开展 ( D)国家工业化的实现 12 新经济政策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在农业方面的共同点是 ( )。 ( A)国家亨有优先获得农民部分农产品的权利 ( B)农民自由支配交国家后剩余的农产品 ( C)禁止农产品自由贸易 ( D)在农村推广合作制 13 列宁说: “新经济政策的实质是无产阶级同农民的联盟,是先锋队无产阶级同广大农民群众的结合。 ”在新经济政策中,最能体现这一 “实质 ”的内容是 ( )。 ( A)废除实物配
6、给 制 ( B)允许自由贸易 ( C)用固定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 ( D)实行工资级别制 14 新经济政策取代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最能表明 ( )。 ( A)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暂时放弃了共产主义原则 ( B)苏维埃政府开始从国情出发,探索本国社会主义道路 ( C)新生政权缺乏经济建设的经验 ( D)苏俄政权向社会主义过渡历经了一个曲折的过程 15 苏联实行新经济政策和美国推行罗斯福新政的相似点是 ( )。 面临极为困难的经济形势 国家颁布政策法令强制干预经济 最主要内容是调整 和复兴工业 通过发展商品生产来恢复农业 ( A) ( B) ( C) ( D) 16 在下列各项中,哪些属于苏俄实行 “新
7、经济政策 ”的前提条件 ?( )。 有巩固的工农联盟 国家掌握了一切经济命脉 国民经济已明显恢复 帝国主义武装干涉已被粉碎 ( A) ( B) ( C) ( D) 17 列宁说: “新经济政策是一种用 改良主义的办法 来解决苏维埃国家过渡时期经济发展战略任务的长期性政策。 ”这里所说的 “改良主义 ”是指 ( )。 ( A)实施固定粮食税 ( B)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扩大生产 ( C)允许资本家经营 ( D)扩大社会主义经济成分 18 下面对新经济政策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 ( A)表明以列宁为首的苏俄领导人对市场和货币关系的认可和利用 ( B)标志着苏俄政府放弃了由战时共产主义政
8、策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设想与路线 ( C)说明苏俄领导人认识到了具体国情,注重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 D)表明苏俄领导人对资本主义制度的认可和采用 19 新经济政策的实质是 ( )。 ( A)无产阶级 同农民的联盟,是先锋队无产阶级同广大农民群众的结合 ( B)是社会主义国家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改造和利用 ( C)对社会主义原则的严重背离 ( D)对市场商品货币关系和自由原则的全面利用 20 苏联的工业总产值跃居欧洲第一、世界第二是在 ( )。 ( A) “一五 ”计划完成后 ( B) “二五 ”计划完成后 ( C)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后 ( D)赫鲁晓夫改革前 21 导致苏联把工业化的重点放在重工
9、业方面的主要因索是 ( )。 ( A)苏联缺乏发展轻工业的原料 ( B)帝国主义对苏联实行包围封锁 ( C) 斯大林的个人因素 ( D)苏联人民希望尽快摆脱落后 22 对苏联农业集体化政策的评价,不正确的是 ( )。 ( A)违背了农民的意愿 ( B)与农村生产力水平不相适应 ( C)使农业生产长期停滞落后 ( D)阻碍了工业化的进程 23 苏俄实施的以下政策中,体现出社会主义革命本质特征的是 ( )。 ( A)一切生活必需品均由国家集中分配 ( B)将银行、铁路大工业等收归国有 ( C)无代价地征收农民的剩余粮食 ( D)无条件地退出帝国主义战争 24 在苏俄新经济政策的内容中,最能体现多种
10、所 有制成分的是 ( )。 ( A)农业领域 ( B)工业领域 ( C)流通领域 ( D)分配领域 25 苏联在哪次会议上通过了社会主义工业化方针,并在此之后开始了大规模的工业化建设 ?( )。 ( A)俄共布十三次代表大会 ( B)俄共布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 ( C)俄共布十四次代表大会 ( D)俄共布十五次代表大会 26 在俄共布十四次代表大会上谁提出了苏联一国可以建成社会主义 ( )。 ( A)列宁 ( B)斯大林 ( C)托洛茨基 ( D)季诺维也夫 27 联共 (布 )十四大通过的经 济方针是 ( )。 ( A)实行新经济政策 ( B)开展社会主义工业化 ( C)开展农业集体化 ( D
11、)实施三个五年计划 28 联共 (布 )十五大通过的经济方针是 ( )。 ( A)着手实施 “一五 ”计划 ( B)开展社会主义工业化 ( C)开展农业集体化 ( D)实施新经济政策 29 联共 (布 )“十五大 ”规定在农村的根本任务的实质是 ( )。 ( A)实行农业集体化 ( B)使小农走上集体化道路 ( C)为工业化的实现创造条件 ( D)彻底改变农村经济的所有制形式 30 联共 (布 )“十 五大 ”以后,新经济政策被逐步取消,根本上是由于 ( )。 ( A) 1928年,苏联出现粮食收购危机 ( B)苏联走农业集体化道路 ( C)苏联领导人对国情的认识不完全正确 ( D)高度集中的
12、政治经济体制的弊端 31 下列苏共领导人中因反对农业全盘集体化而遭到处分的是 ( )。 ( A)托洛茨基 ( B)布哈林 ( C)季诺维也夫 ( D)加米涅夫 32 苏联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实行的 ?( )。 ( A) 1928年 10月 ( B) 1927年 10月 ( C) 1929年 10月 ( D) 1933年 10月 33 苏联社会主义制度确立的标志是 ( )。 ( A)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完成 ( B)农业集体化的完成 ( C)第二个五年计划的完成 ( D) 1936年宪法的制定 二、名词解释 21-28小题,每小题 10分,共 80分。 34 热那亚会议 35 拉巴洛条约
13、 36 魏玛宪法 37 圣雄甘地 38 不合作运动 39 孟太古蔡姆斯福方案 40 罗拉特法 41 阿姆利则惨案 三、简答题 31-34小题,每小题 30分,共 120分。 42 试分析比较俄国十月革命、德国十一月革命和匈牙利 1919年革命的异同点。 43 苏俄是怎样实现由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到新经济政策的转变的 ? 44 试评苏联 1936年宪法。 45 简述从十月革命胜利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夕苏俄 (苏联 )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关系演变的基本情况。 46 浅论共产国际的功与过。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世界练习试卷 1答案与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 1-20小题,每小题 2分,共 40分。下列每题给出
14、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正确答案】 B 【知识 模块】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世界 2 【正确答案】 A 【知识模块】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世界 3 【正确答案】 D 【知识模块】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世界 4 【正确答案】 D 【知识模块】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世界 5 【正确答案】 B 【知识模块】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世界 6 【正确答案】 C 【知识模块】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世界 7 【正确答案】 B 【知识模块】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世界 8 【正确答案】 A 【知识模块】 第一次世界大战 后的世界 9 【正确答案】 A 【知识模块】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世界 10 【正
15、确答案】 C 【知识模块】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世界 11 【正确答案】 B 【知识模块】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世界 12 【正确答案】 A 【知识模块】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世界 13 【正确答案】 C 【知识模块】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世界 14 【正确答案】 B 【知识模块】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世界 15 【正确答案】 A 【知识模块】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世界 16 【正确答案】 D 【知识模块】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世界 17 【正确答案】 B 【知识模块】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世界 18 【正确答案】 D 【知识模块】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世界 19 【正确答案】 A 【知识模块】 第一次世界大战
16、后的世界 20 【正确答案】 B 【知识模块】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世界 21 【正确答案】 B 【知识模块】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世界 22 【正确答案】 D 【知识模块】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世界 23 【正确答案】 B 【知识模块】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世界 24 【正确答案】 B 【知识模块】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世界 25 【正确答案】 C 【知识模块】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世界 26 【正确答案】 B 【知识模块】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世界 27 【正确答案】 B 【知识模块】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世界 28 【正确答案】 C 【知识模块】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世界 29 【正确答案】 D 【知识模
17、块】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世界 30 【正确 答案】 B 【知识模块】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世界 31 【正确答案】 B 【知识模块】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世界 32 【正确答案】 A 【知识模块】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世界 33 【正确答案】 D 【知识模块】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世界 二、名词解释 21-28小题,每小题 10分,共 80分。 34 【正确答案】 1922年 4月 10日 5月 19日在意大利热那亚城召开的欧洲各国经济财政会议,又称热那亚国际经济会议。参加会议的有英、法、德、意、日、苏俄等 29国代表,美国派观 察员列席会议。热那亚会议是苏俄诞生后参加的第一次国际性的会议,会上,苏联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考研 试卷 第一次世界大战 世界 练习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