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练习试卷1及答案与解析.doc
《[考研类试卷]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练习试卷1及答案与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类试卷]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练习试卷1及答案与解析.doc(19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练习试卷 1及答案与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 1 将教育方针表述为 “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的是 ( ) ( A)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 B)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 ( C)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 ( D)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2 德国教育家凯兴斯泰纳教育目的的主张体现的思想是 ( ) ( A)社会本位论 ( B)个人本位论 ( C)社会效益论 ( D)教育无目 的论 3 以下观点正确的是 ( ) ( A)创造性思维即发散思维 ( B)智育就是教学 ( C)人的全面发展即平均
2、发展 ( D)智育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主要途径之一 4 18世纪末 19世纪初,最早提出了 “全面发展的人 ”的理想的是 ( ) ( A)圣西门 ( B)傅立叶 ( C)欧文 ( D)马克思 5 马克思主义教育观认为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是 ( ) ( A)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 B)加强现代人文教育 ( C)开展素质教育 ( D)加强现代科学教育 6 全面发展教育的 重要组成部分是 ( ) ( A)教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 ( B)思想政治教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 ( C)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 ( D)道德教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 7
3、 ( )中的教育目的是中国当代历史上第一个以法律形式确定的教育目的 ( A) 1958年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 ( B)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 C) 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 D) 19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8 在现代社会中,各个不同政治制 度的国家制定其教育目的的首要依据是 ( ) ( A)政治制度 ( B)科技水平 ( C)经济基础 ( D)文化传统 9 ( )反映了一个国家或地区教育工作总的要求 ( A)教育途径 ( B)教育内容 ( C)教育目的 ( D)教育方针 10 ( )认为个人的发展完全取决于社会,将个体发展所依赖的社会条件无限夸大 ( A)神学教育目的论
4、 ( B)个人本位教育目的论 ( C)教育无目的论 ( D)社会本位教育目的论 11 体育活动能够为学生带来愉悦的情感体验,表明体育具有 ( ) ( A)思想性 ( B)技能性 ( C)娱乐性 ( D)竞技性 12 教育的根本问题是 ( ) ( A)发展生产力问题 ( B)政治方向问题 ( C)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 ( D)提高教育质量问题 13 教育的根本目的是 ( ) ( A)提高人的科学人文素养 ( B)巩固社会制度 ( C)促进入的身心发展 ( D)发展生产力 14 一切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是 ( ) ( A)教育原则 ( B)教育内容 ( C)教育方案 ( D)教育目的 15 提出
5、了 “教育无目的 ”理论的是美国 教育家 ( ) ( A)杜威 ( B)洛克 ( C)斯宾塞 ( D)康德 16 制定我国教育目的的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是 ( ) ( A)社会本位价值取向 ( B)个人本位价值取向 ( C)马克思主义的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 D) “三个代表 ” 17 由于教育目的具有 ( )功能,所以它是检验教师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依据和评判标准 ( A)教育评价 ( B)控制教育方向 ( C)指导和支配教育活动 ( D)端正教育思想 18 “人的全面发展 ”在马克思主义看来,最根本的是指 ( ) ( A)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 B)劳动能力的全面发展 ( C)有社会主
6、义觉悟有文化 ( D)既能从事体力劳动又能从事脑力劳动 19 教育方针的核心内容是 ( ) ( A)教育大纲 ( B)教育目标 ( C)培养目标 ( D)教育目的 20 法国教育家卢梭的教育目的主张体现了 ( ) ( A)社会效益论思想 ( B)教育无目的论思想 ( C)社会本位论思想 ( D)个人本位论思想 21 社会对学校教育培养造就人才个体的质量规格或素质标准要求的总设想和总规定是 ( ) ( A)教育 目的 ( B)教育方针 ( C)教育目标 ( D)培养目标 22 马克思认为人的片面发展最为严重是在 ( ) ( A)资本主义社会高速发展期 ( B)资本主义社会 ( C)奴隶社会和封建
7、社会 ( D)原始社会初期 23 在马克思主义看来, “人的全面发展 ”的真正实现只有在 ( ) ( A)资本主义社会初期 ( B)社会主义社会 ( C)共产主义社会 ( D)资本主义社会高速发展期 24 1957年,毛泽东同志首次提出我国社会主义的教育目的是 ( ) ( A)培养有社会主义觉悟有文化的劳 动者 ( B)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新人 ( C)培养又红又专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 D)培养脑体结合的社会主义建设者 25 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要有计划、有步骤地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并把其责任交给 ( ) ( A)国家 ( B)地方 ( C)家长 ( D)学校 26 全部
8、教育活动的主题和灵魂,教育的最高理想是 ( ) ( A)教育方针 ( B)教育政策 ( C)教育目的 ( D)教育目标 27 涂尔干关于教育目的的主张属于 ( ) ( A)神学教育目的论 ( B)社会本位的教育目的论 ( C)个人本位的教育目的论 ( D)教育无目的论 28 裴斯泰洛齐曾指出: “为人在世,可贵者在于发展,在于发展个人天赋的内在力量,使其经过锻炼,使人能尽其才,能在社会上达到他应有的地位。这就是教育的最终目的。 ”这表明他是 ( )的典型代表 ( A)教育无目的论 ( B)社会本位教育目的论 ( C)个人本位教育目的论 ( D)效能主义教育目的论 29 在古代欧洲,曾经出现过的
9、一种旨在培养多方面发展的人的和谐教育是 ( ) ( A)斯巴达教育 ( B)雅典教育 ( C)骑士教育 ( D)教会教育 30 马克思主义观点认为,造成人的片面发展的根本原因是 ( ) ( A)生产力水平低下 ( B)新的剥削和压迫 ( C)资本主义制度 ( D)社会分工 二、简述题 31 简述制定教育目的的依据。 32 简述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基本点。 33 简述教育目的与教育价值的关系。 三、论述题 34 请结合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基本观点,谈一下你对我国当代教育实践的认识。 35 根据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颁布的教育目的,指出我国教育目的的精神实质, 并说明应如何实施教育目的。
10、 36 试论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这一德育原则。 四、辨析题 37 从杜威对教育目的的看法方面可以判断他主张教育无目的论。 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练习试卷 1答案与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 1 【正确答案】 A 【知识模块】 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 2 【正确答案】 A 【试题解析】 凯兴斯泰纳主张个人应服从国家,教育应为国家培养所需要的人才,其国民教育思想是典型的社会本位论思想。 【知识模块】 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 3 【正确答案】 D 【知 识模块】 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 4 【正确答案】 A 【知识模块】 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 5 【正确答案】 A 【知识模块】 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 6 【正确答案】
11、C 【知识模块】 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 7 【正确答案】 C 【知识模块】 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 8 【正确答案】 A 【试题解析】 一国教育的性质是由政治制度直接决定的,其教育目的首先适应的也是它的政治制度。 【知识模块】 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 9 【正确答案】 D 【试题解析】 注意区分 教育目的与教育方针政策的区别。 【知识模块】 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 10 【正确答案】 D 【知识模块】 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 11 【正确答案】 C 【知识模块】 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 12 【正确答案】 C 【试题解析】 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这是教育质的规定性,所以教育的根本问题就是培养什么人的问题。 【知识模块
12、】 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 13 【正确答案】 C 【试题解析】 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所以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促进人的身心发展。 【知识模块】 教育目 的与培养目标 14 【正确答案】 D 【知识模块】 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 15 【正确答案】 A 【知识模块】 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 16 【正确答案】 C 【知识模块】 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 17 【正确答案】 A 【知识模块】 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 18 【正确答案】 D 【试题解析】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全面发展最根本的是指既能从事体力劳动又能从事脑力劳动,即人的体力与智力都得到发展。 【知识模块】 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 19 【正确答案】 D 【 试题解析
13、】 教育方针由三部分组成,其中教育目的是其核心内容。 【知识模块】 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 20 【正确答案】 D 【知识模块】 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 21 【正确答案】 A 【知识模块】 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 22 【正确答案】 B 【知识模块】 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 23 【正确答案】 C 【知识模块】 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 24 【正确答案】 A 【知识模块】 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 25 【正确答案】 B 【知识模块】 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 26 【正确答案】 C 【知识模块】 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 27 【正确答案】 B 【知识模块】 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 28 【正确答案】 C 【知识模块】 教育目的与
14、培养目标 29 【正确答案】 B 【知识模块】 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 30 【正确答案】 D 【试题解析】 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条件下机器大工业迅速发展,人被限制在非常狭窄,的专业劳动之中,这种非常细化的社会分工造 【知识模块】 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 二、简述题 31 【正确答案】 教育目的是 由人提出的,属于意识范畴,它的形式是主观的。但是,人们提出的教育目的是有其现实基础和社会根源的,它的内容是客观的。人们在规定教育目的时必须以一定的客观存在及其发展规律为前提和根据。 (1)物质生产水平。 物质生产水平是教育存在和发展的绝对条件和永恒基础。人们一旦停止了物质生产,人类社会存在的物质基础就会崩溃,
15、人类社会关系的纽带就会瓦解,当然也就谈不上教育活动的存在与发展。可以说,物质生产发展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了社会能够提供给教育的物质条件以及个人受教育时间的多寡,从而也就从根本上决定了社会成员 发展的可能性。可见,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是制约教育目的的最终决定因素。 生产力是人类从事物质生产的能力,而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最重要的因素,人要从事物质生产不仅需要一定的体力,而且需要一定的智力、科学文化知识、劳动技能技巧等。但是,人的智力要靠教育来开发,劳动技能技巧及各种生产知识要靠教育来获得。人类在生产实践中形成的生产力要一点二滴地积累下来,一代一代地传递下去,也要靠教育才能做到。可见,一定时期的生产力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考研 试卷 教育 目的 培养目标 练习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