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工程硕士(GCT)语文模拟试卷51及答案与解析.doc
《[考研类试卷]工程硕士(GCT)语文模拟试卷51及答案与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类试卷]工程硕士(GCT)语文模拟试卷51及答案与解析.doc(25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工程硕士( GCT)语文模拟试卷 51及答案与解析 一、选择题( 15题,每小题 2分) 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 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 A)剽窃 pio 璀璨 cu 淬火 cu 动人心弦 xin ( B)殷红 yn 贻误 y 缜密 zhn 乳臭未干 xi ( C)修葺 q 怠工 di 模式 m 荦荦大端 lu ( D)骁勇 xio 发酵 jio 渐染 jin 高屋建瓴 lng 2 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安袢 没精打采 沉湎 因噎废食 ( B)简捷 东施效颦 忖度 理屈辞穷 ( C)招徕 相形见绌 璀璨 风糜
2、一时 ( D)坚韧 奴颜卑膝 鸿鹊 纵横捭阉 3 下列各句中标点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杜甫的愿望: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我也一样有,惜乎来去匆匆,每次都当面错过了。 ( B)罗马经过历次战争、流血,唯物主义者 战士布鲁诺的思想在自由的人民当中翱翔。 ( C)我们遥望了一下香溪,船便沿着山峰进入一道无比险峻 的长峡 兵书宝剑峡。 ( D)空军首长批示:全力支援,要办得又快又好。 4 对下列词语意义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推崇 (十分推重 ) 推己及人 (用自己的心思来推想别人的心思 ) 推诿 (把责任推给别人 ) 推诚相见 (真诚地见面 ) ( B)风靡 (形容事物风行
3、) 风卷残云 (大风卷起浮云,形容一下子消灭干净 ) 风姿(风度姿态 ) 风雨同舟 (比喻共同度过困难 ) ( C)失和 (双方由和睦变为不和睦 ) 坐失良机 (坐着失去了良好的机会 ) 失笑 (不自主地发笑 ) 失之 交臂 (形容当面错过,失掉好机会 ) ( D)权变 (随机应变 ) 权衡利弊 (考虑、衡量好处与坏处 ) 权势 (权柄和势力 ) 权宜之计 (暂时变通的计划 ) 5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 A)滥挖天山雪莲现象日益猖獗的原因之一是,违法者众多且分布广泛,而管理部门人手不足,因此执法时往往捉襟见肘。 ( B)今年头场雪后城市主干道上都没有发生车辆拥堵现象,
4、在这种秩序井然的背后,包含着交通部门未雨绸缪的辛苦。 ( C)一项社会调查显示,如果丈夫的收入低于妻子,一部分男性难免感到自惭形秽 ,甚至无端地对自己进行心理折磨。 ( D)老王家的橱柜里摆满了他多年收藏的各种老旧钟表,每当向慕名来访的参观者介绍这些宝贝时,他总是如数家珍。 6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对采用电脑摇号择校的做法,社会各界褒贬不一,不少有识之士建议实行结合学生综合素质和所处学区来确定学校。 ( B)中国将以两万多个小城镇为重点推行户籍制度的改革,在这些小城镇拥有固定住所和合法收入的外来人口均可人小城镇户口。 ( C)据了解,这款新手机是专门为年轻的时尚一族设计的,
5、其发布活动也别出心裁地利用流行的身体彩绘 来表达。 ( D)技术创新的浪潮正使我们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存储、获得和处理有关我们星球的各种环境和文化现象的信息。 7 下列各句中,语义明确、没有歧义的一句是: ( A)小赵在路上遇到了李老师,他把星期天照常上课的事告诉了他。 ( B)凡是可以种树的地方都要逐步种起树来,这对美化首都,防止或减轻一般大城市容易出现的拥挤、嘈杂和烟尘弥漫的现象能起很大作用。 ( C)到带岭参观火锯厂和森林轻便铁路是我这次旅行的归途。 ( D)毛泽东曾对芦荻讲,一部二十四史大半都是假的,所谓实录之类也大半是假的。 8 对下 面句子的修辞方法及其作用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6、 A)小贩们不敢吆喝,柏油路晒化了,甚至于铺户门前的铜牌子好像也要晒化。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描写天气的炎热。 ( B)皎洁的月光像透明的轻纱笼罩着大地。 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描写月光的皎洁。 ( C)毛竹青了又黄,黄了又青,不向残暴低头,不向敌人弯腰。 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表现毛竹英勇顽强的性格。 ( D)车上跳下一个人,戴黑眼镜,叼着纸烟,衣服特别瘦,特别短,这使他显得脸比胸膛还宽。 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突出地描写了衣服的瘦短。 9 下列有 关文史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巴尔扎克,法国 19世纪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他计划创作 137部小说,并给它们起一个总的名称叫人间喜剧,
7、其中著名的有高老头和欧也妮 ?葛朗台。 ( B)陈子昂,唐代文学家,是唐代诗歌革新的先驱,对唐代诗歌的发展颇有影响。他的感遇诗和登幽州台歌都很著名。 ( C)叶圣陶,原名叶绍钧,字圣陶,是文学研究会一位有成就的作家。著有短篇小说约 70篇,还有长篇小说倪焕之。 ( D)孟浩然,唐代诗人,诗与王昌龄齐名,称为 “王孟 ”。其诗风格清淡,长于写景,是 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园诗人。他的过故人庄和春晓广为传诵。 10 对明代杨慎临江仙词: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烛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8、 ( A) “滚滚长江东逝水 ”借用杜甫秋兴八首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诗意; “浪花淘尽英雄 ”借用苏轼念奴娇 ?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词意,浑然天成,毫无斧凿痕迹。 ( B)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是说江山依旧,人事 无常,即使是英雄人物、风流名士,也逃脱不了自然法则,无法与山河相比,更难以与日月同在。 ( C) “白发渔樵江渚上 ”是说白发苍苍的渔夫靠打鱼难以谋生,不得不在垂暮之年到江心小岛林中砍柴度日,表现了作者对劳动人民深切的同情。 ( D) “惯看秋月春风 ”是说从 “秋月 ”到 “春风 ”,又从 “春风 ”到 “秋月 ”,年年如是,岁岁
9、如是,人们大可不必为岁月的流逝而伤感。此句中的 “秋月 ”、 “春风 ”与白居易琵琶行中 “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 ”中的 “秋月 ”、 “春风 ”含义完全相同。 11 我国用牛耕地始于; ( A)商朝 ( B)西周 ( C)春秋 ( D)战国 12 明初加强专制统治措施中,与后来宦官专权有直接关系的是: ( A)设立厂卫特务机构 ( B)地方设 “三司 ” ( C)八股试士 ( D)废除丞相 13 中外合营企业是: ( A)外国法人 ( B)中国法人 ( C)非法人组织 ( D)依合同约定而判定 14 我国古代军事名作孙膑兵法写于: ( A)春秋时期 ( B)战国时期 ( C)秦朝
10、( D)汉朝 15 下列工业中受自然条件制约最明显的是: ( A)核工业 ( B)汽车工业 ( C)服装工业 ( D)水电工业 二、填空题( 15题,每小题 2分) 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6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北京刚解放, _不定,我们的来往断了。 这孩子从小寄养在他姑母家里,跟他父母很 _。 三岁的芳芳望着年轻而 _的妈妈。 ( A)时局 生疏 慈爱 ( B)时势 陌生 慈祥 ( C)时势 陌生 慈爱 ( D)时局 生疏 慈祥 17 依次填入下面文字中横线处的关联词语,最恰当的一项 是: 有人认为,文章以朴素为贵, _能把一个意
11、思说得清楚明白就行了,不必花力气去打扮。 对于这种意见要分析一下。 _是说文章的修辞应当先求准确,应当恰如其分,不要矫揉造作 _是对的。 _以为随随便便就叫做朴素,实际上使朴素变成了简陋和寒伧,那是我们所反对的。 ( A)如果 如果 无疑 假如 ( B)只要 即使 当然 假如 ( C)只要 如果 当然 如果 ( D)如果 即使 无疑 如果 18 填入横线上最恰当的一句是: 国家开发大西 北的伟大工程已经启动,国内外的大量财力、物力和技术将投向西北五省区,西北地区将出现空前繁荣的新局面。可是,我们五省区的人民能否因此而坐等繁荣局面的到来呢 ?还要不要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光荣传统呢 ?_ (
12、A)显然,我们不能这样去认识。 ( B)如果我们缺乏主人翁的态度,就可能作出错误的回答。 ( C)十分明显,我们的回答是肯定的。 ( D)只要想想我们的美好远景,我们应该认识到:这个问题必须认真考虑。 19 “_”是林逋所作的诗句。 ( A)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 B)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 C)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 ( D)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20 牡丹亭也称还魂记,是明传奇著名作品,其作者是 _。 ( A)高启 ( B)归有光 ( C)汤显祖 ( D)冯梦龙 21 作者属于海明威的一组作品是 _。 ( A)母亲在人间 ( B)两姐妹一九一八
13、( C)丧钟为谁而鸣老人与海 ( D)汤姆 ?索亚历险记哈克贝利 ?费恩历险记 22 歌剧费加罗的婚礼的曲作者是 _。 ( A)海顿 ( B)莫扎特 ( C)贝多芬 ( D)韦伯 23 辛亥革命后英美列强积极扶植袁世凯的主要原因是 _。 ( A)认为袁世凯有能力维持中国国内秩序 ( B)袁世凯较清政府更加忠于帝国主义 ( C)革命党人损害了列强在华利益 ( D)清政府已经无药可救 24 _,是 19291933年经济危机加剧了当时世界形势紧张的直接原因。 ( A)资本主义国家加强了对殖民地的掠夺 ( B)资本主义国家纷纷设置关税壁垒 ( C)德、日建立了法西斯专政,对外扩张 ( D)各资本主义
14、国家加 强了对国内人民的掠夺 25 我国法律规定,抽奖式的有奖销售,最高奖的金额超过人民币 _元,为不正当有奖销售行为。 ( A) 1 000 ( B) 5 000 ( C) 1万 ( D) 10万 26 中外合营企业的注册资本中,外国合营者的出资比例一般不低于; ( A) 10% ( B) 20% ( C) 25% ( D) 30% 27 在 _,英军首次使用坦克作战。 ( A)第一次世界大战前 ( B)第一次世界大战中 ( C)第二次世界大战中 ( D)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28 在亚洲范围内, _是面积最大的气候区。 ( A)热带雨林气候 ( B)温带季风气候 ( C)温带大陆性气候 ( D
15、)热带季风气候 29 _是人口超过 1亿的国家最多的地区。 ( A)南亚 ( B)西欧 ( C)北美洲 ( D)东亚 30 在我国南方的某高山上,山顶是针叶林,山腰是落叶阔叶林,山脚下是常绿阔叶林,形成这种状况的主要生态因素是 _。 ( A)土壤 ( B)水 ( C)温度 ( D)阳光 三、阅读理解题( 20小题,每小题 2分) 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 31 阅读下文,完成以下问题。 在过去的几年中,美国公司累计获得了创记录的利润,而且据世界商业论坛说,美国的生产率已重新居于无可争辩的领先地位,将曾是它最大竞争对手的日本甩到了第四位。但据某些权威人士说,那两者之
16、间并没有必然联系,也就是说,公司利润的飞速增加并不是生产率提高的结果,华盛顿的经济政策研究所说; “公司利润是由于工资的凝滞和下降而增加的。 ”该研究所在分析政府发布的数字时发现,1994年的税后赢利率是 25年来的最高点,尽管投资或生产率的增长仍然比较凝滞。 排除通货膨胀因素后的男性 工人的中等工资自 1979年以来一直在下降,在 1989至 1994年期间,降速加快,每年下降一个百分点。妇女的工资自 1989年以来也一直在下降。这种趋势的一个最令人苦恼的特点是:大学毕业的男性工人这些年来第一次看到他们的工资也在下降。收入略有增加的家庭,往往是家中有更多的成员去工作。 人们普遍认为, 19世
17、纪的工业革命影响的主要是蓝领工人,而今天技术革命伤害的主要是白领和中层管理人员。其实生产线上的工人也未能幸免。他们是由于产量分成 生产任务向低工资地区转移 而受到打击。例如,汽车和电子产品的生产日益 向东南亚和墨西哥集中,加勒比则成了受到青睐的服装制作中心。结果,制造部门报酬较多的工作,正在被零售和服务部门的低报酬的工作所取代。随着越来越多的地区进入自由贸易领域,这些地区的制造业会更加有吸引力,这种趋势即使不会加速,也会继续发展下去。 31 第一段所说的 “两者之间 ”是指: ( A)美国和日本。 ( B)创记录的利润和工资的提高。 ( C)赢利率和生产率。 ( D)生产率领先与否。 32 以
18、下说法与上文意思相符合的一项是: 以前大学毕业的男性工人的工资一直是不断上升的。 过去几年中 美国的生产率并未下降。 不能说过去几年中美国工人的工资数额没有增加。 扣发或少发工资来提高利润是资本家的一贯伎俩。 技术革命使某些生产部门受到打击。 ( A) ( B) ( C) ( D) 33 文末 “制造部门报酬较多的工作正在被零售和服务部门的低报酬的工作所取代 ”一句的意思: ( A)零售和服务部门用人的数量越来越大。 ( B)能胜任制造部门工作的人越来越少。 ( C)报酬较多的工作变成了低报酬的工作。 ( D)收入多的部门的就业机会大为减少。 34 文中两 次说到 “这种趋势 ”,从全文来看
19、“这种趋势 ”指的是: ( A)由工资的下降获得赢利率的提高。 ( B)生产任务向低工资地区的转移。 ( C)各类工人工资的下降或持续下降。 ( D)投资或生产率增长仍然比较凝滞。 35 阅读下文,完成以下问题。 我们要了解和评判一个作者,应该知道他那时代对于他那一类作品的意见,这些意见就是后世文艺批评史的材料,而在当时表示一种文艺风气。一个艺术家总在某些社会条件下创作,也总在某种文艺风气里创作。这个风气影响到他对题材、体裁、风格的去取,给予他以机会,同时也限制了他的范 围。就是抗拒这个风气的人也受到它负面的支配,因为他不得不另出手眼来逃避或矫正他所厌恶的风气。正像列许登堡所说,模仿有正有负,
20、亦步亦趋是模仿, “反其道而行也是模仿 ”;圣佩韦也说,尽管一个人要推开自己所处的时代,仍然免不了和它接触,而且接触得很着实。所以,风气是创作里的潜势力,是作品的背景, 而从作品本身不一定看得清楚。 我们阅读当时人所信奉的理论,看他们对具体作品的褒贬好恶,树立什么标准,提出什么要求,就容易了解作者周围的风气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好比从飞沙、麦浪波纹里看出了风的姿态。 一时期的风气经过 长时期而能保持,没有根本的变动,那就是传统。传统有惰性,不肯变,而事物的演化又使它不得不以变应变,因此规律、习惯不断地相机破例,实际上作出种种妥协,来迁就事物的演变。它把规律解释得宽,可以收容新风气,免得因对抗而动摇
21、地位。传统愈悠久,妥协愈悠久,妥协愈多,愈不肯变,变的需要就愈迫切,不再能委曲求全,于是旧传统和新风气破裂而被它破坏。新风气的代兴也常有一个相反相成的现象。它一方面强调自己是崭新的东西,和不相容的原有传统立异;而另一方面要表示自己大有来头,非同小可,向古代另找一个传统作为渊源所自。例如明、清的批 注家要把水浒、儒林外史等白话小说和史记、汉书挂钩搭线,西方 18世纪批评家也要把新兴的长篇散文小说遥承古希腊、罗马的史诗。这类暴发户造谱牒或者野孩子认父的事例,在文学史上常有;它会影响创作,使作品从自然的天真转而为自觉的有教养、有师承,所以未可忽视。 35 下面文字中加线的词语在文中的意思是: 传统不
22、得不变,因此规律、习惯不断地相机破例 ( A)把握时机,委曲求全 ( B)顺应形势,改变常规 ( C)等待机会,破除习惯 ( D)因势利导,不拘一格 36 文中用 “暴发户造谱牒 ”、 “野孩子认父 ”作喻来说明: ( A)新风气强调自己跟传统不能相容的现象。 ( B)新风气强调自己是崭新的东西的现象。 ( C)新风气希望从自然的天真转而为自觉的有教养的现象。 ( D)新风气向古代另找一个传统作为渊源的现象。 37 根据文中所述,要了解某一时期的文艺风气,应注意哪些情况: ( A)当时的人对具体作品树立的标准。 ( B)当时的人对具体作品的褒贬好恶。 ( C)当时的理论和当时对具体作品的评价。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考研 试卷 工程硕士 GCT 语文 模拟 51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