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夏商西周练习试卷2及答案与解析.doc
《[考研类试卷]夏商西周练习试卷2及答案与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类试卷]夏商西周练习试卷2及答案与解析.doc(18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夏商西周练习试卷 2及答案与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 1-20小题,每小题 2分,共 40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汤灭夏后,即位为王,商朝正式建立,都于 ( )。 ( A)甘 ( B)翟 ( C)阳城 ( D)亳 2 从公元前 11世纪末到公元前 8世纪,是中国历史上的 ( ) ( A)夏朝 ( B)商朝 ( C)西周时期 ( D)东周时期 3 周的始祖名叫 “( )”,他善于经营农业,号曰 “后稷 ”,尧时任农师。 ( A)公刘 ( B)姬发 ( C)弃 ( D)契 4 至弃的四世孙公刘时,周人迁居于 ( ),这时周族已有了较为发达的农业和家畜饲养业。公
2、刘为周族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 A)甘 ( B)亳 ( C)豳 ( D)周原 5 公刘之后九世,传到古公直父,他为了躲避戎、狄的侵扰,又迁居到岐山下的( ),古父亶父率领周人迁居周原后,辟草莱,垦荒地,筑城郭,设官吏,并使用奴隶进行生产。这时周已进入奴隶社会。 ( A)甘 ( B)亳 ( C)豳 ( D)周原 6 在下列历史事件中,导致王朝更替的是 ( )。 ( A)盘庚迁殷 ( B)牧野之战 ( C)周公东征 ( D)共和行政 7 早商与晚商的分水岭是 ( )。 ( A)九世之乱 ( B)盘庚迁殷 ( C)武丁中兴 ( D)毫都地望 8 ( )巩固了王权,正式确定了世袭制度,开始了我国历
3、史上的 “家天下 ”局面。 ( A)大禹 ( B)夏启 ( C)桀 ( D)商汤 9 ( )时,为补充兵力,开拓财源, “料民于太原 ”(今山西西南部 )。料民就是清查民数,以便于征兵,结果引起奴隶和平民的反抗。这表明西周王朝已失去了对社会的控制力量。 ( A)周文王 ( B)周 宣王 ( C)周武王 ( D)周厉王 10 国人暴动后,周公、召公临时主持政事,号称 “共和行政 ”,又称 “周召共和 ”。共和元年即 ( ),是我国有确切文字纪年的开始。 ( A)公元前 408年 ( B)公元前 475年 ( C)公元前 576年 ( D)公元前 841年 11 商代青铜器物,特别是礼器,大都造型
4、美观,纹饰工巧。各种青铜器上的主体花纹是 “( )”。 ( A)云雷纹 ( B)回纹 ( C)波浪纹 ( D)饕餮纹 12 ( )的手工业和商业,是由官府统一经营和管理的,称为工商食 官。 ( A)西周时期 ( B)春秋时期 ( C)战国时期 ( D)夏商时期 13 在周代封国中,得到的宝物最多、权力最大的是 ( )。 ( A)齐国 ( B)鲁国 ( C)宋国 ( D)卫国 14 西周与商朝相比,政治上的主要不同之处是 ( )。 ( A)实行王位世袭制 ( B)实行分封制 ( C)强化奴隶制国家机器 ( D)对奴隶和平民实行专政 15 ( )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群众性武装暴动。 ( A)
5、国人暴动 ( B)陈胜、吴广起义 ( C)牧野之战 ( D)周公东征 16 ( )是周王室失去对诸侯统治的标志,也是东周建立的标志。 ( A)国人暴动 ( B)平王东迁 ( C)牧野之战 ( D)共和行政 17 下列关于夏商周时期文化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 ( A)夏商周时期是中华文明的勃兴时期,为中国文化奠定了基础 ( B)商代时期甲骨文已成为较成熟的文字 ( C)周易是我国最古的官方史书,尚书是我国最古的占卜用书 ( D)干支纪日法是世界延续至今的最长的纪日方法 18 在铭文中明确记载周武王伐商这一重大历史事件的青铜器是 ( ) ( A)毛公鼎 ( B)何尊 ( C)散氏盘 ( D)
6、利簋 二、名词解释 21-28小题,每小题 10分,共 80分。 19 二里头文化 20 塗山之会 21 钧台之享 22 任土作贡 23 太康失国 24 少康中兴 25 众人、脋田 26 夏小正 27 九世之乱 28 毫 29 盘庚迁殷 30 殷墟 31 甲骨文 32 武仲兴 33 社稷 34 有亡荒阅 35 周公东征 36 三监 37 田里不鬻 38 宗周、成周 39 金文 40 国人暴动 41 共和行政 42 宣王中兴 三、简答题 31-34小题,每小题 30分,共 120分。 43 分析西周衰亡的原因。 44 简述周初大分封情况以及对分封制的评议。 45 谈谈宗法制的内容和作用。 46
7、谈谈对井田制的看法。 47 夏商周断代工程主要取得哪些成就 ? 夏商西周练习试卷 2答案与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 1-20小题,每小题 2分,共 40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正确答案】 D 【知识模块】 夏商 西周 2 【正确答案】 D 【知识模块】 夏商西周 3 【正确答案】 C 【知识模块】 夏商西周 4 【正确答案】 C 【知识模块】 夏商西周 5 【正确答案】 D 【知识模块】 夏商西周 6 【正确答案】 B 【知识模块】 夏商西周 7 【正确答案】 B 【知识模块】 夏商西周 8 【正确答案】 B 【知识模块】 夏商西周 9 【正确答案】 B
8、 【知识模块】 夏商西周 10 【正确答案】 D 【知识模块】 夏商西周 11 【正确答案】 D 【知识模块】 夏商西周 12 【正确答案】 A 【知识模块】 夏商西周 13 【正确答案】 B 【知识模块】 夏商西周 14 【正确答案】 B 【知识模块】 夏商西周 15 【正确答案】 A 【知识模块】 夏商西周 16 【正确答案】 B 【知识模块】 夏商西周 17 【正确答案】 C 【知识模块】 夏商西周 18 【正确答案】 D 【知识模块】 夏商西周 二、名词解释 21-28小题,每小题 10分,共 80分。 19 【正确答案】 1959年,徐旭生先生在河南偃师县发现了二里头遗址,引起了考古
9、学界和历史学界的重视, 20世纪 60年代进行了大规模的发掘。此后在豫西和晋西南地区发现了数十处遗址,经过重点发掘的有偃师二里头、登封告城望城岗、夏县东霞冯、临如煤山等遗址。在这些相同类型的文化遗址中,偃师二里头最具典型性和代表性,因此,把这些文化遗存称之为二里头文化。二里头文化遗存可以分为四期,根据碳 14测定,都在夏代纪年的范围之内或稍微偏晚。目前,虽然还没有足以确定它是夏代文化的直接证据,但所提供的丰富考古资 料,有力地推动了探索夏代文化的工作。 【知识模块】 夏商西周 20 【正确答案】 是大禹举行的一次重要朝会。为巩固王权,禹沿颍水南下,在淮水中游的塗山 (今安徽蚌埠西郊怀远县境 )
10、,大会夏、夷诸部众多邦国和部落首领,这就是 “塗山之会 ”。各邦国或部落首领前来参加大会,对禹朝贡,行臣服的礼节,成为王朝统治下的诸侯。这次大会是夏王朝正式建立的标志。 【知识模块】 夏商西周 21 【正确答案】 禹死后,子启继位。由于传统的禅让观念没有完全消除,东方偃姓之族的伯益借此与启争夺王位。同时,西边的同姓诸侯 有扈氏也起兵反对。夏启排除了这些干扰,巩固了王权,正式确定了世袭制度。为使世袭王权得到确认,夏启在都城阳翟召集众多诸侯,举行盛大的 “钧台之享 ”,这是继 “塗山之会 ”后又一次重要的朝会。夏王朝的统治基础至此完全得以确定。 【知识模块】 夏商西周 22 【正确答案】 中国古代
11、主要贡赋思想之一。其主要内容是明确规定各地区根据各自特产情况所应贡纳的土特产种类,如兖州 “贡漆丝 ”,扬州 “贡金三品 ”等等。在自然经济占绝对支配地位的古代,纳税人用自己的生产品缴税是比较合理的课税原则。随着商品货币经济的发展,至唐代, 这一思想逐渐衰退。 【知识模块】 夏商西周 23 【正确答案】 夏启时期政治已经开始腐化,太康更加尸位逸乐,于是,东夷族有穷氏首领后羿率其族众从东方的钮迁到位于夏朝腹地的穷石 (今河南洛阳市南 ),得到夏民拥护而夺取了夏朝政权,史称 “太康失国 ”。 【知识模块】 夏商西周 24 【正确答案】 又称纶地中兴,是夏朝初期少康恢复夏朝统治世系的斗争。太康失国后
12、,夏政权被东夷族伯明氏成员寒浞所掌,他大肆消除亲夏势力。夏后相之子少康在有虞氏的帮助下,怀着复国之志,以纶邑为根据地,收集夏众,纠合同姓;攻灭 寒浞,恢复了夏朝的统治,从此,夏王朝开始了一段时期的政治稳定的兴盛局面,史称 “少康中兴 ”。 【知识模块】 夏商西周 25 【正确答案】 众人是商代社会的平民阶层。殷墟卜辞中有许多关于众和众人的记载,他们从事农业、狩猎等生产劳动,参加战争和戍卫,参与祭祀活动,为商王服务,商王对他们的情况十分关心,在迁都等重大问题上要征询他们的意见。脋田就是奴隶们集体耕作。 【知识模块】 夏商西周 26 【正确答案】 中国现存最古的科学文献之一,我国传世的第一部历法。
13、原为大戴礼记中的一篇。夏小正按夏 历十二个月的顺序,分别记述每个月中的星象、气象、物候以及所应从事的农事和政事,可以说是一部自然历的历法。 【知识模块】 夏商西周 27 【正确答案】 商朝前期自仲丁至阳甲,前后五代九王统治期间,由于王位继承制度不固定,多次发生弟弟子侄争夺王位的事件,国力因而受到影响,同盟诸侯也不再来朝见,商王朝陷人危机,史称 “九世之乱 ”。 【知识模块】 夏商西周 28 【正确答案】 中国商代早期都邑。商前期曾数次迁都,至汤时开始在亳地定居。商汤灭夏后,就将都城建在毫。但关于毫的地望,自汉以来就有争议。主 要有四种说法:一说 “梁国娵熟为南毫 ”,在今河南商丘附近;一说 “
14、河南偃师为西毫 ”,近年在偃师发掘出商代早期城址,有人认为就是汤的西毫;一说 “汉山阳郡薄县为汤都北亳 ”,在今山东曹县境内,近人王国维力主其说;一说陕西长安县境有杜毫。近年邹衡提出新的 “郑 ”亳说,认为河南郑州发现的商城遗址,即是成汤所居毫都。 【知识模块】 夏商西周 29 【正确答案】 商朝自仲丁至阳甲,多次发生王族内部争权夺利的斗争,政局动荡混乱,商朝逐渐衰弱。盘庚当政后,为扭转衰败局面,巩固商朝的统治,于公元前 1300年,不顾旧贵族的反 对,毅然将都城由奄 (今山东曲阜 )迁到殷 (今河南安阳小屯 )。此后,商都一直在殷,历史上又称商为殷商。盘庚迁殷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对商王朝政治经
15、济的发展起了积极作用,是商代历史的一个巨大转折点。 【知识模块】 夏商西周 30 【正确答案】 是盘庚迁殷后商代都城遗址,在今河南安阳小屯村及其周围。商代从盘庚到帝辛 (纣 ),在此建都达二百七十三年,是中国历史上可以肯定确切位置的最早的都城。 1899年在此发现占卜用的甲骨刻辞。从 1928年 10月 13日考古发掘至今,先后发现宫殿、作坊、陵墓等遗迹,及大量生产工具、生 活用具、礼乐器和甲骨等遗物,总面积 24平方公里以上。殷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文献可考、并为甲骨文和考古发掘所证实的古代都城遗址。 【知识模块】 夏商西周 31 【正确答案】 主要指殷墟甲骨文,是商王室用于占卜记事而刻写在
16、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它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时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由于商王几乎每事必卜,故甲骨文的内容涉及商代社会各个领域,包括社会阶级构成,社会生产以及思想文化等。甲骨卜辞的内容,绝大部分与殷商王室有关。甲骨文是研究中国古代特别是商代社会历史、文化、语言文字的极其珍贵的 第一手资料。 【知识模块】 夏商西周 32 【正确答案】 盘庚迁殷后,商朝的国势开始上升。武丁即位后,晓民情、重人才,勤于政事。武丁对各方用兵,北征到达河套,南征到达江淮,西征到达与周接壤的渭河地区,商朝的版图和政治影响空前扩大。武丁在位长达 59年,巩固了国内统治,扩大了商朝的疆域和影响,成为商朝的鼎盛时期,史称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考研 试卷 西周 练习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