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2006年厦门大学教育学原理真题试卷及答案与解析.doc
《[考研类试卷]2006年厦门大学教育学原理真题试卷及答案与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类试卷]2006年厦门大学教育学原理真题试卷及答案与解析.doc(7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06年厦门大学教育学原理真题试卷及答案与解析 一、名词解释 1 教育与自我教育 2 导生制与导师制 3 学历与学力 4 毛入学率与净入学率 5 全民教育与终身教育 二、论述题 6 我国当代教学理论的发展经过了哪几个阶段 ? 7 当代世界出现了哪几种教育思潮 ? 8 高考升学率是衡量学校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 9 在大城市出现的 “农民工子弟学校 ”是教育不平等的表现。 2006年厦门大学教育学原理真题试卷答案与解析 一、名词解释 1 【正确答案】 教育:广义的教育指 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具有教育意义的活动,除了包括我们通常所说的学校教育之外,还包括社会教育、家庭教育
2、以及其他各种形式的教育活动。狭义的教育主要是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学校教育工作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所期望的变化的活动。 自我教育:广义的自我教育指受教育者以一定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认识主观世界和教育自己的全部过程,又称自我修养。即人们以自己已经形成的思想品德为基础,而提出一定的奋斗目标,监督自己去实现这些目标,并评价 自己实践结果的过程。狭义的自我教育即自我批评,是德育的一种方法。 自我教育应届于教育,教育同自我教育是统一的过程。自我教育在一定意义上来说是教育的结果,又是进一步教育的条件或内部动力。因此,在教育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受教育
3、者自我教育的主体作用。 2 【正确答案】 导生制: 19世纪中期,英国的 “星期日 ”学校已有 250万学生,师资成为问题,于是教会人士贝尔 兰喀斯特在伦敦创立了 “导生制 ”学校。其基本方法是先将学生编成小组,每组 10人,再指定一个年龄较大且成绩突出者为“导生 ”,教师先教 “导生 ”, “导生 ”再对小组进行教学。 导师制:早在 19世纪,牛津大学就实行厂导师制,其最大特点是师生关系密切。导师不仅要指导他们的学习,还要指导他们的生活。近年来,国内各高校都在探索研究生教育以外的高等教育也能建立一种新型的教育教学制度 导师制。这种制度要求在教师和学生之间建立一种 “导学 ”关系,针对学生的个
4、性差异,因材施教,指导学生的思想、学习与生活。导师制从制度上规定教师具有育人的责任,对学生的教育要有整体性和一贯性的观念,自始至终和任何环节都不放松对学生的教育和指导。 导生制是教师先教 “导生 ”,再由 “导生 ”教其他学生。而导师制是教师在生活、学习上全面关心学生,针对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指导学生的思想、学习与生活。 3 【正确答案】 学历是指人们在教育机构中接受科学、文化知识训练的学习经历。一个人在什么层次的教育机构中学习,接受了何种层次的训练,便具有相应层次的学历。从广义上讲,任何一段学习经历,都可以成为学习者的 “学历 ”。而在社会中,人们通常所说的 “学历 ”则是指具有特定含
5、义、特定价值的 “学历 ”,也就是说一个人具有什么学历,是指一个人最后也是最高层次的一段学习经历,以经教育行政部门批准、实施学历 教育、有国家认可的文凭颁发权力的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所颁发的学历证书为凭证。学力包括学习者的动力、毅力和学习能力三个方面。 学历是静态的,是知识的显性形态,是知识的载体。而学力是动态的,是知识的隐性形态,它是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增强和提高的。学历有极限,而学力尤极限。 4 【正确答案】 毛入学率是指某一级教育如小学这一级教育的在校人数与符合官方为该级教育所规定之年龄的总人口之比。 净入学率是指某一级教育适龄儿童的实际入学人数与该级教育适龄儿童的总人数之比,而不是指教育系统
6、的招生能力,因为它不考虑在 校的超龄儿童。 二者的计算方法和含义不同。 5 【正确答案】 终身教育是二战后在成人教育的经验基础上形成的。 196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采纳了 “终身教育 ”。终身教育指人一生各阶段中所受各种教育的总和,是人所受不同类型教育的统一综合。终身教育思想强调青少年教育和成人教育一体化,职业教育和社会教育一体化,职前教育和职后教育一体化。终身教育能推动社会持续高速发展,能保证人的真正个性的发展和自我实现,能真正实现教育机会平等,使教育成为实现社会平等和民主的一种强有力的手段。 全民教育是指不分性别、 年龄、种族等,全民都享有接受教育的权利,从而提高全民的素质。满足每个
7、人 (无论是儿童、青年还是成人 )的基本学习需要是全民教育的最终目标。全民教育既是经济发展的需要,又是道德发展的需要,是广义的,是一项新的:社会责任,不仅主导了当今世界教育改革的方向,也成为世界教育发展和进步的趋势。 二者的角度不同,终身教育主张教育在时间上贯穿人的一生,在空间上拓展到全社会,而全民教育侧重的是社会阶层面的普及,重视青少年的教育和成人的扫盲教育。 二、论述题 6 【正确答案】 教学理论是教育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是一门 理论科学,也是一门应用科学;它既要研究教学的现象、问题,提示教学的一般规律,也要研究利用和遵循规律解决教学实际问题的方法、策略和技术。它既是描述性的理论,也是一种
8、处方性和规范性的理论。 我国当代教学理论的发展经过了四个阶段: (1)学习引进阶段 (1949 1958年 ):全面学习苏联,主要以凯洛夫教育学中教学论部分,以及杜贺夫内伊的教学法原理 (1952)为主。 (2)独立探索阶段 (1958 1966年 ):刘佛年主持编写的教育学 (讨论稿 )中的教学论部分,体现了教学理论的中国化。 (3)受挫停滞阶段 (1966 1976年 ):摒弃传统、拒绝和批判引进,教学理论一片荒芜。 (4)发展繁荣阶段 (1976年至今 ):整理和继承我国历史上的教学论遗产,大量译介国外教学理论著作,广泛开展教学理论的研究,新的观点、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不断涌现。 20世纪
9、 8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基础教育的发展将关注的目光投向学校的课程建设和教学活动,人们对课堂教学的观察与研究也开始活跃起来。 1999年我国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启动以后,对教学和教学理论的研究由于新课程面临实施而变得更为紧迫,培养学生的创新 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时代要求,呼唤教学及理论的更新。 近年来,课堂教学理论在如下三个方面有了很大的发展:哲学认识论基础从强调知识和技能的获得、学科体系的系统化的旧唯物主义教学观,转向探讨现代认识的主体性、实践性、社会性的新教学观,集中研究人的主体能动性、人的发展问题;研究方法从单纯的因果解释转向关注研究方法的科学性、研究结论的开放性和统一性;教学观念实现了以
10、“人的发展 ”为主题,以现代教育观、人才观和质量观的确定为主要内容的变革。如建构主义的教学理论、主体发展的教学理论、研究性学习理论、自主探究,教学理论等 等,均反映了教学理论的新的发展。 7 【正确答案】 20世纪被誉为教育改革的时代。从起源于 19世纪末期、在 20世纪初期达到高潮的进步主义教育运动和新教育运动,到两次世界大战对教育的影响;从战后各国教育的恢复与重建,到 60年代以后席卷全球的教育改革浪潮;从80年代世界各国新一轮教育改革运动的兴起,到 90年代人们对教育改革运动的反思和对 21世纪教育的期望,世界教育改革的步伐从未停止过。进入 90年代以后,随着新一轮国际竞争转向知识经济,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考研 试卷 2006 厦门大学 教育学 原理 答案 解析 DOC
